刘鬼头

来源 :小小说月刊·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ll04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刘鬼头是卜大集的首富。刘鬼头到底有多少钱,无人知晓,人们主要从几桩流传的故事来揣测他的财力:其一,据说从潢川出西关五里一直到卜大集,牛吃不到别人家的庄稼;其二,刘鬼头掏钱建了街西头那座大钟,那大钟高十八米,是卜大集标志性建筑,一年发大水,卜大集一片汪洋,来不及逃难的人就爬上大钟,有五六十人获救。
  还有一件,就是刘鬼头出资建了潢川大桥。只是建大桥,耗费太大,伤了元气,从此一蹶不振。特别是刘鬼头一死,他的财富像人间蒸发了一样,没几年的光景,人们甚至看到他的家人在街上买菜,与商贩讨价还价,一副潦倒窘迫的样子。原来,刘鬼头将工程承包给他的远房表弟彭石匠,彭石匠在采购石料的时候,利用白天拉来,晚上又偷偷拉走的伎俩,用了建几座桥的钱,才建好潢川大桥,远远超出了预算。这个事情还有另一个版本:就是彭石匠的同胞兄弟彭秃子嫉妒刘鬼头有钱,就请一个道士做法来算计刘鬼头。那道士算道:刘鬼头是蛤蟆精变的,原型就在潢川大桥桥洞里,只需用竹签扎癞蛤蟆的大腿,病邪便会依附其身,这样刘鬼头岂不是你的掌中物?彭秃子到大桥查寻,果然见一碗口大的蛤蟆,发出咕咕的叫声,彭秃子遂用竹签扎进蛤蟆腿,然后假装去看望刘鬼头。果然,彭秃子一到刘鬼头家,就听到刘鬼头哭爹喊娘的呻吟……這样,刘鬼头的银子像长了腿一样往彭秃子家跑。至于刘鬼头是因为彭石匠的坑害还是因为彭秃子的讹诈,无从考究,反正卜大集的人们都知道是这两兄弟祸害的。自从那之后,刘鬼头家境日渐衰落,到了孙子辈,更是靠邻里接济和卖艺过活。
  说起刘鬼头,平时是不露富的,而且还非常吝啬。刘鬼头平时衣着破旧,腰间扎一条稻草腰子,冬天天冷时,缩着脖子,双手互插袖管,一副穷酸畏冷的样子。这副打扮,总让人看不起。有一次到潢川县城,刘鬼头在一个卖芝麻的商贩的驴车前转悠,仔细地打量着货色,不时用手抓捏着,嘴里评价着货色,卖芝麻的是赶着驴车来的,等的是大主户,眼角瞥见刘鬼头这副穷酸样,连眼皮也懒得挑起。那个年月芝麻可是奢侈品,不像大米白面用来填饱肚子的,一般人家买个三斤五斤的算是富裕的,谁知刘鬼头问清价格后,竟对卖芝麻的说,拉到我家去,我全要了。
  “啥?全要了?!”卖芝麻的上下打量着这个济公似的怪老头。
  “对,你把驴车套上,俺替儿媳妇买的,她存点私房货,来年打香油用的。”刘鬼头话语里没有半点玩笑的意思。
  卖芝麻的疑惑地赶着驴车,跟在刘鬼头身后,等到刘鬼头家,卖芝麻的傻眼了,刘鬼头家里的谷仓堆的像小山一样。
  卖芝麻的人把这个故事当作神话一样传开了。按理说,刘鬼头这么有钱,应该过帝王般的日子,而令人诧异的是刘鬼头平时里非常的吝啬。据说有一次,刘鬼头去茅房,看到地上掉了一块馒头皮,拾起来,用嘴吹吹灰尘,就吃了,嘴里还叨念:遭罪呀,老天爷在天上看着呢。
  刘鬼头迷雾一样的家世,演绎着迷雾一样的人生,人们众说纷纭,有的说:刘鬼头一定是怕露富,兵荒马乱的,贼惦记呀;有的说:刘鬼头就是吝啬,林子大了什么鸟没有;还有人说他是蛤蟆精,自然与凡人不同……
  关于刘鬼头的种种揣测终于到1972年揭开了谜底。那年卜大集建学校,打地基的时候,人们发现了一个地道,这个地道有十多里长,一头连着集南山的悬崖峭壁;一头连到潢川大桥的水里,洞口就像花果山的水帘洞一样隐没在水里,外界不知晓。在靠大桥的洞口里侧不远处,人们发现了一块青石,但见那青石上记载:
  1940年,为了给八路军送情报和粮食,受组织上委托,由刘鬼头出资修建了这个秘密通道。
  字迹苍劲有力,仿佛是带着一股豪气。碑文落款是彭石匠。
  原来,彭石匠以修建大桥做掩护修了这地道,为了不被敌人发现,才将地道的洞口修到水里,彭秃子每次到大桥下给蛤蟆腿扎竹签,实际上是给八路军送情报,而大桥水下芦苇里潜伏着接头的情报员,情报员再把情报通过地道送到山里。
  后来,这个故事被卜大集说书人彭麻子改编成评书,才成了家喻户晓的一段佳话。
  选自《小小说大世界》
其他文献
大嵩卫城来个神偷,据说本事不小。东街的詹老板、西街的张老板、南街的李老板都被偷了,这是三个有钱的主儿。现在只剩下北街了,北街谁最有钱——钱百万哪!  这个钱百万如此有名,不仅是因为有钱,更因为他有一颗价值连城的祖传夜明珠,就连县太爷吴守信都想得到,因此经常找钱百万的麻烦。  这天,钱百万把詹老板、张老板、李老板请到茶馆里,问被偷的经过。三位老板苦着脸说银子好端端藏着,说没就没了,就跟长翅膀自个儿飞
期刊
像其他的好妈妈一样,当卡伦的另一个孩子即将呱呱落地时,她尽力帮她三岁的儿子迈克尔,做好准备迎接这个新家族成员的到来。知道这位新成员是妹妹,迈克尔开始为尚未谋面的小妹妹唱歌,日复一日,夜复一夜。  卡伦是田纳西州莫里森市豹溪联合卫理公会教堂的活跃成员,她在孕期一切正常。很快产前阵痛来临了,每五分钟一次……每分钟一次,不幸的是在分娩过程中出现了并发症,阵痛持续了几个小时,是不是需要剖腹产?  最终,迈
期刊
韩家娘子早年丧子,中年丧夫,人生况味,岂是朝悲花夜悼月所能释怀。好在韩家娘子最懂风物宜长放眼量,与夫逢,与子再聚,短歌重续月重圆,终会有那么一天。而那一天,是早早晚晚的事。  韩家娘子收麦插禾,养猪喂鸡鹅,人家有的,她一样也未曾落下。  别家的男人躬身割麦,家里的娘子只管懒洋洋拿麦秸捆了,时不时小风里伸腿展腰,手搭凉棚看一看暮色里落下来的山影,催促道,饿咧,饿咧,该吃晚饭咧。韩家娘子却不能,瞅一眼
期刊
过了十五,喜顺爷早早地站在崖头上,喊着睡懒觉的儿孙侄娃们:“该积肥耙地了,地不哄人哩,眼看着明儿都雨水了。”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牛娃从小就会背,也是喜顺爷教的。观头村在老君塬下,一汪泉水从山间流出,滋养了一村老小,一座塬种麦子玉米稻子红薯,还种苹果大枣,山高处、山沟里是野生的槐树杨树黄栌槲树,夹杂着山茱萸鬼见愁连翘杜仲,整个村庄如同世外桃源一般和顺丰饶。喜顺爷年岁大,经见世事
期刊
暗 财  1940年仲夏的一天深夜,荣麻杆从老河滩刨出一笔暗财。暗财不是明财,当然要掩人耳目了。  那是数日前,一位骑枣红大马的络腮汉子一直在老河套转悠,第二天又来,第三天再来,还拿着一张小铁锨,这儿插插,那儿挖挖,像是在找东西,引起好多人怀疑。于是乎,好多人也来老河滩,也拿着小铁锨,这儿插插,那儿挖挖。  络腮汉子见势不妙,只得实事实说:“上月初,怕被仇家追上,我把半布袋银元埋在了一棵紫穗槐旁。
期刊
老王来自玉门油田。1970年他将媳妇及四个孩子从甘肃老家迁来滨州。那时候的滨州叫北镇,是惠民地区的行署驻地。当时的繁华地带是黄河二路电影院附近。老王所在的油田一分厂(现称滨南采油厂),远离城区,周围是村庄和庄稼地,夜晚经常有狐狸和黄鼬出没。  老王有一绝活,就是逮黄鼬。有时候也能逮到狐狸,但还是逮到的黄鼬居多。黄鼬在草丛中走过的道他能看得一清二楚,黄鼬也是走回头路的,就像股市里说的,大象怎么走过去
期刊
唐楚下班回来,顺着楼道里昏黄的光线爬到四楼。四楼的声控灯坏掉有一段时间了,向房东老太提了多次,也不见修理。唐楚打开手机的电筒,摸索着掏出钥匙开门。  对面的门“哐当”一声开了,唐楚惊得全身一颤。对面的出租屋已经很久没有住人了,这时一个陌生的男子从门里探出身来,瘦小的身形像一支削了半截的铅笔杵在门口。他看上去四十岁左右,黑黄的脸上只看得清一双浓黑的眉毛。看到唐楚,他也站住了,微微地向唐楚点点头,蹑着
期刊
每次都是这样,主人把他那像爪子一样细长的指头插进头发里拼命地抓挠,那仅有的几根头发在他的指缝间瑟瑟发抖。  这样的状态只会在两种情况下发生。第一是喝醉酒,第二种情况有所不同,主人写下一个名字,然后一遍又一遍地读那个名字,最后会突然扯下那张纸,揉成一团,接着便没完没了地揉,仿佛那是可以揉进身体里的什么东西。然而,最终纸团仍旧是纸团,甚至当主人松手的时候,它还会“嘭”地一下将身子胀大一号。每每这个时候
期刊
三鱼是个大龄剩女,为此没少被爹妈押着去相亲,可是每一次三鱼都感觉对方缺点什么。牛不喝水不能强按头,爹妈只有干着急的份。  西木是三鱼的闺蜜,为了散心,两人相约去苏州游玩。到了苏州,天已经黑了,两人便在一家靠河边的小旅馆休息。  刚进屋时,西木就对三鱼说:“我怎么感觉这屋里凉飕飕的,阴气十足。”三鱼安慰西木说:“可能是靠近河边的缘故。”睡到半夜,西木突然大喊了一声,惊醒了三鱼。三鱼推了推西木,问她怎
期刊
我妈是我见过的最博爱的人,啥教都信。大约两年前她来我这儿,抱着罗盘满屋转了一圈,跟我说我们家今年的财运在西南方。  然后一路走一路念念有词,最后在饭厅窗前站定,指着那扇窗,坚定地说:“财路就在这儿,以后每天从这儿进出!”  我跟她一起扒着饭厅的窗往外看,窗下一大簇灌木,长得一人高,枝子瘦骨嶙峋,叶子支棱八角,还带刺儿。别说人,猫爬着都费劲。  我扭头看我妈,她显然也意识到了,讪讪地说:“不大好爬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