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设计说明】
《烛之武退秦师》是《左传》的一篇经典外交辞令,被清人魏喜称之为“千古辞命之祖”。文章主角烛之武口才流利,洞悉国际形势,因秦晋间的矛盾,骋其辞辩,保全郑国,树立了弱国外交谈判的典范。此文虽短小但内容丰富,表现在一文中知识点众多,二情节精彩,三烛之武的人物形象鲜明。因此,在设计教学时我主要把握以下三点:
1、布置预习,学生将疑难词汇做好标记,以便提问。从文章中获得背景,训练学生捕捉信息的能力。
2、品读文本,因声求气,再现历史生活场景,把握不同人物形象。
3、是通过写颁奖词这一小作文形式,让学生对烛之武形象有更深刻的把握。学会从阅读中积累写作素材。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播放视频。
公益广告:“什么都不能跟人家比,谁像你一样没有用啊”,“没有谁能像你一样啊,不用什么都跟人家比”。当用字不同,想法就不同,想法改变了,态度也将改变。郑公对烛之武改变了说话方式,让烛之武的态度也改变了,最后,甚至扭转了国家的命运。说话的艺术在于说的巧。
“伊能静——幸福来得不容易”,了解说服技巧的重要性,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让反对她的家人,最后赞成她的选择。说话的技巧还在于需要洞悉人性、熟知对象、确定现实形势等观察力,才能有效沟通!
二、简介《左传》。(之前布置了预习任务,故此环节以表格形式进行考察和强调。)
三、初读感知
1、解决生词:
贰(èr)氾南(fàn)佚之狐(yì) 夜缒而出(zhuì) 共其乏困(gōng)逢孙(páng)
2、听名家朗诵,同学们听清字音,听准句读,听出语气。
3、背景感知:秦晋郑三国恩仇录
从课文中找出三国之间的纠葛,造成什么后果,并从原文中找出依据。
晋郑之间: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晋秦之间: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
后果: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补充):重耳过郑(公元前637年)(多媒体屏幕显示)
郑楚结盟(公元前632年)
文章结构
全篇以“利害”为线索,先叙后议,游说重点:以灭郑对晋、秦之间的利害关系为主线,句句为秦谋。
分析事件的起因与形势
记叙郑伯使烛之武说秦
记叙烛之武说秦过程
结果
四、文本探究
1、提问教学:
(1)郑文公请烛之武见秦君,烛之武先推辞后答应,原因何在?
(2)烛之武游说秦君指出亡郑及不亡郑,于秦有何利害?他又是如何挑拨秦晋之间的关系的?
(3)烛之武游说秦穆公时,曾八次提到秦“君”,这是什么策略?何好处?
(4)从晋文公拒绝子犯“请击之”的要求,可以看出晋文公是个怎样的人?
(5)本文基本上是以人物对话来交代情节的发展。请指出佚之狐、郑文公、烛之武、晋文公之言,看看是如何推动情节的发展的。
(6)佚之狐、郑文公、烛之武、晋文公各有哪些优点?
(7)本文人物说话的语气和神态分析:郑文公和烛之武说话时,两人的语气与神态如何?烛之武游说秦穆公时,又如何?晋文公拒绝子犯“请击之”的要求时,如何呢?
2、“因声求气”读文本,识人物
清人姚鼐在其《惜抱轩尺牍》中云:“大抵学古文者,必要放声疾读,又缓读,祗久之自悟;若但能默看,即终身作外行也。”其又云“深读久为,自有悟入。”即为“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为了更好地弄清之前的问题,故设计这一环节。
“声”,就是说话时的音节、声律,可以通过读者的朗读而体现出来;“气”,就是说话时的气势或语气,包含着人物的思想感情。古人写文章讲“气”,词句的长短与声调的高下,说话时的婉转或激昂,都是由气势决定的。
比如:烛之武
(1)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此句应用缓声气沉的方式读出烛之武的怨愤。“犹不如人”,根据前后文,应是戏谑之意,透露出对郑伯的不满。
(2)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此句应用朗声气昂的方式读出,这是对两国友好前景的展望。
(3)夫晋,何厌之有?
此句刻画出了晋国无耻,忘恩负义,应用鄙弃的语气读出。
(4)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此句为秦点明形势,不卑不亢,理智而睿智。
如此,学生带入朗读,自然能读出韵味,读出感情,读懂人物,读懂事件。
此环节设计了分角色朗读,小组pk朗读。
五、知识拓展,了解邦交文化
春秋是一個战乱频仍的年代,诸侯国之间为了获取各自最大的利益,不断地兼并攻伐,国与国之间没有永恒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正如孟子所说“春秋无义战”。明白这一道理,学生自然就能了解秦穆公和晋文公的作法,也能明白之后郑国的结局。
六、作业
1、整理归纳重点知识,完成练习册,背诵全文。
2、结合老师补充的有关烛之武的内容,结合他的精神,给烛之武写一段颁奖词。
3、试着将烛之武游说秦君的策略,运用在生活中。(比如推销商品,和父母沟通)
【板书】
作者简介:郑茜,女,汉,1988.10,安徽宁国市人,安徽省宁国市宁国中学,教师,本科。
《烛之武退秦师》是《左传》的一篇经典外交辞令,被清人魏喜称之为“千古辞命之祖”。文章主角烛之武口才流利,洞悉国际形势,因秦晋间的矛盾,骋其辞辩,保全郑国,树立了弱国外交谈判的典范。此文虽短小但内容丰富,表现在一文中知识点众多,二情节精彩,三烛之武的人物形象鲜明。因此,在设计教学时我主要把握以下三点:
1、布置预习,学生将疑难词汇做好标记,以便提问。从文章中获得背景,训练学生捕捉信息的能力。
2、品读文本,因声求气,再现历史生活场景,把握不同人物形象。
3、是通过写颁奖词这一小作文形式,让学生对烛之武形象有更深刻的把握。学会从阅读中积累写作素材。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播放视频。
公益广告:“什么都不能跟人家比,谁像你一样没有用啊”,“没有谁能像你一样啊,不用什么都跟人家比”。当用字不同,想法就不同,想法改变了,态度也将改变。郑公对烛之武改变了说话方式,让烛之武的态度也改变了,最后,甚至扭转了国家的命运。说话的艺术在于说的巧。
“伊能静——幸福来得不容易”,了解说服技巧的重要性,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让反对她的家人,最后赞成她的选择。说话的技巧还在于需要洞悉人性、熟知对象、确定现实形势等观察力,才能有效沟通!
二、简介《左传》。(之前布置了预习任务,故此环节以表格形式进行考察和强调。)
三、初读感知
1、解决生词:
贰(èr)氾南(fàn)佚之狐(yì) 夜缒而出(zhuì) 共其乏困(gōng)逢孙(páng)
2、听名家朗诵,同学们听清字音,听准句读,听出语气。
3、背景感知:秦晋郑三国恩仇录
从课文中找出三国之间的纠葛,造成什么后果,并从原文中找出依据。
晋郑之间: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晋秦之间: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
后果: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补充):重耳过郑(公元前637年)(多媒体屏幕显示)
郑楚结盟(公元前632年)
文章结构
全篇以“利害”为线索,先叙后议,游说重点:以灭郑对晋、秦之间的利害关系为主线,句句为秦谋。
分析事件的起因与形势
记叙郑伯使烛之武说秦
记叙烛之武说秦过程
结果
四、文本探究
1、提问教学:
(1)郑文公请烛之武见秦君,烛之武先推辞后答应,原因何在?
(2)烛之武游说秦君指出亡郑及不亡郑,于秦有何利害?他又是如何挑拨秦晋之间的关系的?
(3)烛之武游说秦穆公时,曾八次提到秦“君”,这是什么策略?何好处?
(4)从晋文公拒绝子犯“请击之”的要求,可以看出晋文公是个怎样的人?
(5)本文基本上是以人物对话来交代情节的发展。请指出佚之狐、郑文公、烛之武、晋文公之言,看看是如何推动情节的发展的。
(6)佚之狐、郑文公、烛之武、晋文公各有哪些优点?
(7)本文人物说话的语气和神态分析:郑文公和烛之武说话时,两人的语气与神态如何?烛之武游说秦穆公时,又如何?晋文公拒绝子犯“请击之”的要求时,如何呢?
2、“因声求气”读文本,识人物
清人姚鼐在其《惜抱轩尺牍》中云:“大抵学古文者,必要放声疾读,又缓读,祗久之自悟;若但能默看,即终身作外行也。”其又云“深读久为,自有悟入。”即为“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为了更好地弄清之前的问题,故设计这一环节。
“声”,就是说话时的音节、声律,可以通过读者的朗读而体现出来;“气”,就是说话时的气势或语气,包含着人物的思想感情。古人写文章讲“气”,词句的长短与声调的高下,说话时的婉转或激昂,都是由气势决定的。
比如:烛之武
(1)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此句应用缓声气沉的方式读出烛之武的怨愤。“犹不如人”,根据前后文,应是戏谑之意,透露出对郑伯的不满。
(2)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此句应用朗声气昂的方式读出,这是对两国友好前景的展望。
(3)夫晋,何厌之有?
此句刻画出了晋国无耻,忘恩负义,应用鄙弃的语气读出。
(4)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此句为秦点明形势,不卑不亢,理智而睿智。
如此,学生带入朗读,自然能读出韵味,读出感情,读懂人物,读懂事件。
此环节设计了分角色朗读,小组pk朗读。
五、知识拓展,了解邦交文化
春秋是一個战乱频仍的年代,诸侯国之间为了获取各自最大的利益,不断地兼并攻伐,国与国之间没有永恒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正如孟子所说“春秋无义战”。明白这一道理,学生自然就能了解秦穆公和晋文公的作法,也能明白之后郑国的结局。
六、作业
1、整理归纳重点知识,完成练习册,背诵全文。
2、结合老师补充的有关烛之武的内容,结合他的精神,给烛之武写一段颁奖词。
3、试着将烛之武游说秦君的策略,运用在生活中。(比如推销商品,和父母沟通)
【板书】
作者简介:郑茜,女,汉,1988.10,安徽宁国市人,安徽省宁国市宁国中学,教师,本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