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脉在腕踝关节附近各有一个重要经穴,是脏腑原气经过和留止的部位,称为“原穴”,又名“十二原”。《灵枢九针十二原》曰:十二原者,五脏之所以禀三百六十五节气味也。五脏有疾,应出十二原。而原各有所出。明其原,赌其应,而知五脏之害矣。各种内伤杂病,都可取相应原穴来治疗。具体应用上,可与某些特定穴配合使用。
原穴相配
为五脏原穴与六腑穴上下的配穴法。适用于内脏有病,而症状主要反映在体表器官的病变。从部位上讲,内为阴,外为阳。阴经经穴主治偏重于体表器官疾患,在内脏有病主要反映在体表器官的情况下,取阴经原穴的同时需要配以阳经原穴以增强疗效。其配穴原则是少阴配少阳,太阴配太阳,厥阴配阳明。取上下肢相应,是阴阳同气相求之意。
例1:患者,男,50岁,2008年6月10日初诊。病史:患者因情绪激动后,突然自觉头痛如裂,烦躁不安,两胁胀痛,夜眠不宁,口苦咽干。检查病人面红如潮,头痛直达颠顶,手足痉挛,时有汗出为主。血压150/90mmHg,舌质淡红苔薄黄,脉弦有力。辨证:肝阳上亢。治则:平肝潜阳。取穴:太冲、合谷。操作:用泻法。进针5分钟后,患者自诉:头痛减轻,胁胀已无,耳鸣消失,继续留针,隔10分钟行针1次。30分钟后,血压降至125/85mmHg,患者自诉头痛轻微,余症消失。嘱患者服用,并保持心情舒畅,以巩固疗效,防止复发。
体会:“诸风掉眩,皆属于肝”。患者因于情绪激动,导致肝失条达,肝阳上亢,循经上扰清窍,发为头痛。故取足厥阴肝经之原穴太冲,以平肝潜阳,疏肝理气。手阳明大肠经原穴合谷,清热祛风,开窍定志。二穴相配,共奏平肝熄风、活血化瘀,通络止痛,调和阴阳之效,则诸症自消。
原俞相配
即分别将本脏腑的原穴与相应的背穴相配。这是取原穴与俞穴在主治上存在的共性,以相互协同增强疗效的一种配法,对阴性病证(包括里证、虚证、寒证)较为适宜。如取背部胆俞穴与胆经原穴丘墟治疗胆胀。
例2:患者,男,36岁。因阵发性右上腹绞痛而来就诊,自诉疼痛时呈绞痛样,痛不可忍,恶心呕吐,冷汗淋漓,查右下肋有压痛,无腹肌紧张,双侧胆俞穴压痛明显,舌苔白腻,脉弦。腹部B超提示胆石症,证属肝郁气滞。取穴:丘墟、胆俞。先取远端丘墟穴,再取背部胆俞穴,患者立即感到钻顶样疼痛有所减轻,遂强刺激,每5分钟行针1次,留针1小时,出针后,患者自诉已无明显不适应,后用上法连续针刺3天,未再发作。
原合相配
可分为同经原合相配,异经原合相配,表里经原合相配等多种形式。同经原合相配,通常是取同一经脉的原穴与合穴和下合穴相配。同经原合相配:如手阳明大肠经经穴原合相配,可取手阳明大肠经原穴合谷配穴曲池,为双调气血,清理上焦,善治头目疼痛、牙龈肿痛。表里经原合相配,通常是取阴经(里)原穴,配以阳经(表)的合穴和下合穴。而肝气郁结导致的胁痛腹胀,胸闷气短、口苦咽干,可取肝经原穴太冲,配胆经合穴阳陵泉,以开胸解郁,疏肝利胆。此为表里双治之法。
例3:患者,男,48岁。2008年7月9日初诊。病史:自诉两胁肋胀痛,走窜不定,时痛时止,胸闷气短,口苦咽干,不予饮食两天。查:病人面色黄白,苔薄黄,脉弦。诊断:胁痛。辨证:肝气郁结。治则:疏肝理气。取穴:太冲,阳陵泉。操作:用泻法,太冲直刺0.8寸,阳陵泉,直刺1.2寸。局部酸胀,有麻电感。10分钟后,患者两胁胀痛减轻,胸闷解除,口苦依然。第2天复诊时自诉晨起胀痛消失,自感饥饿,进食正常,继续用上法治疗7天后,胁痛一直未发生,口苦咽干症状消失,查:气色红润,苔薄,脉平和。半年后随访一直未复发。
体会:胁痛的病因多种多样,此患者由于肝郁气滞,失于条达,阻于胁络,故胁肋胀痛。气属无形,时聚时散,聚散无常,故疼痛走窜不定。肝经气机不畅,故胸闷气短。肝胆失和,肝之余气为胆,肝气不舒,胆汁郁结,则口苦咽干。太冲穴为人体足厥阴肝经上的重要穴道之一,主治黄疸、胁痛、呕逆、腹胀。阳陵泉,历代针灸医家将之列为要穴,主治为胁肋痛,口苦,呕吐,黄疸。肝与胆相表里,肝脉布胁肋,胆脉循胁里,过季胁,说明胁痛与肝胆的关系甚为密切。故循经取穴,取太冲与阳陵泉二穴,治疗肝胆疏泄不利疾患引起的胁肋痛效果均佳。
原络相配
可分为同经原络相配及表里原络相配,是取同一上肢或同一下肢的原穴和络穴相配的方法,表里经原络相配,适用于某些经有病,兼有表经或里经的病证;具体方法:某经的病证,先取该经的原穴为主,再配用有关表里经的络穴为辅,原为主,络为客,故又称之为主客原络配穴法。如手厥阴心包经发病,出现心悸、不寐等手厥阴心包经病候,可取心包经原穴大陵为主,辅以心包经落穴内关为客。
例4:患者,女,62岁。2009年1月6日初诊。病史:素日体弱,近因琐事,思忖不解,入夜或无眠,或寐而多梦易醒,致使肢卷神疲,心悸不安,健忘,头晕耳鸣,五心烦热,口干津少。查:心率170次/分,律齐,口干津少,舌淡红,苔薄,脉细数。辨证:阴虚火旺。治则:滋阴降火,养心安神。取穴:取大陵透内关,平补平泻法。操作:进针5分钟后,患者诉心悸好转、眩晕耳鸣消失。10分钟行针1次,30分钟后,心率90次/分。连续针刺5天,入夜即睡,无梦神安,余症消失。3个月后随访未复发。
原穴相配
为五脏原穴与六腑穴上下的配穴法。适用于内脏有病,而症状主要反映在体表器官的病变。从部位上讲,内为阴,外为阳。阴经经穴主治偏重于体表器官疾患,在内脏有病主要反映在体表器官的情况下,取阴经原穴的同时需要配以阳经原穴以增强疗效。其配穴原则是少阴配少阳,太阴配太阳,厥阴配阳明。取上下肢相应,是阴阳同气相求之意。
例1:患者,男,50岁,2008年6月10日初诊。病史:患者因情绪激动后,突然自觉头痛如裂,烦躁不安,两胁胀痛,夜眠不宁,口苦咽干。检查病人面红如潮,头痛直达颠顶,手足痉挛,时有汗出为主。血压150/90mmHg,舌质淡红苔薄黄,脉弦有力。辨证:肝阳上亢。治则:平肝潜阳。取穴:太冲、合谷。操作:用泻法。进针5分钟后,患者自诉:头痛减轻,胁胀已无,耳鸣消失,继续留针,隔10分钟行针1次。30分钟后,血压降至125/85mmHg,患者自诉头痛轻微,余症消失。嘱患者服用,并保持心情舒畅,以巩固疗效,防止复发。
体会:“诸风掉眩,皆属于肝”。患者因于情绪激动,导致肝失条达,肝阳上亢,循经上扰清窍,发为头痛。故取足厥阴肝经之原穴太冲,以平肝潜阳,疏肝理气。手阳明大肠经原穴合谷,清热祛风,开窍定志。二穴相配,共奏平肝熄风、活血化瘀,通络止痛,调和阴阳之效,则诸症自消。
原俞相配
即分别将本脏腑的原穴与相应的背穴相配。这是取原穴与俞穴在主治上存在的共性,以相互协同增强疗效的一种配法,对阴性病证(包括里证、虚证、寒证)较为适宜。如取背部胆俞穴与胆经原穴丘墟治疗胆胀。
例2:患者,男,36岁。因阵发性右上腹绞痛而来就诊,自诉疼痛时呈绞痛样,痛不可忍,恶心呕吐,冷汗淋漓,查右下肋有压痛,无腹肌紧张,双侧胆俞穴压痛明显,舌苔白腻,脉弦。腹部B超提示胆石症,证属肝郁气滞。取穴:丘墟、胆俞。先取远端丘墟穴,再取背部胆俞穴,患者立即感到钻顶样疼痛有所减轻,遂强刺激,每5分钟行针1次,留针1小时,出针后,患者自诉已无明显不适应,后用上法连续针刺3天,未再发作。
原合相配
可分为同经原合相配,异经原合相配,表里经原合相配等多种形式。同经原合相配,通常是取同一经脉的原穴与合穴和下合穴相配。同经原合相配:如手阳明大肠经经穴原合相配,可取手阳明大肠经原穴合谷配穴曲池,为双调气血,清理上焦,善治头目疼痛、牙龈肿痛。表里经原合相配,通常是取阴经(里)原穴,配以阳经(表)的合穴和下合穴。而肝气郁结导致的胁痛腹胀,胸闷气短、口苦咽干,可取肝经原穴太冲,配胆经合穴阳陵泉,以开胸解郁,疏肝利胆。此为表里双治之法。
例3:患者,男,48岁。2008年7月9日初诊。病史:自诉两胁肋胀痛,走窜不定,时痛时止,胸闷气短,口苦咽干,不予饮食两天。查:病人面色黄白,苔薄黄,脉弦。诊断:胁痛。辨证:肝气郁结。治则:疏肝理气。取穴:太冲,阳陵泉。操作:用泻法,太冲直刺0.8寸,阳陵泉,直刺1.2寸。局部酸胀,有麻电感。10分钟后,患者两胁胀痛减轻,胸闷解除,口苦依然。第2天复诊时自诉晨起胀痛消失,自感饥饿,进食正常,继续用上法治疗7天后,胁痛一直未发生,口苦咽干症状消失,查:气色红润,苔薄,脉平和。半年后随访一直未复发。
体会:胁痛的病因多种多样,此患者由于肝郁气滞,失于条达,阻于胁络,故胁肋胀痛。气属无形,时聚时散,聚散无常,故疼痛走窜不定。肝经气机不畅,故胸闷气短。肝胆失和,肝之余气为胆,肝气不舒,胆汁郁结,则口苦咽干。太冲穴为人体足厥阴肝经上的重要穴道之一,主治黄疸、胁痛、呕逆、腹胀。阳陵泉,历代针灸医家将之列为要穴,主治为胁肋痛,口苦,呕吐,黄疸。肝与胆相表里,肝脉布胁肋,胆脉循胁里,过季胁,说明胁痛与肝胆的关系甚为密切。故循经取穴,取太冲与阳陵泉二穴,治疗肝胆疏泄不利疾患引起的胁肋痛效果均佳。
原络相配
可分为同经原络相配及表里原络相配,是取同一上肢或同一下肢的原穴和络穴相配的方法,表里经原络相配,适用于某些经有病,兼有表经或里经的病证;具体方法:某经的病证,先取该经的原穴为主,再配用有关表里经的络穴为辅,原为主,络为客,故又称之为主客原络配穴法。如手厥阴心包经发病,出现心悸、不寐等手厥阴心包经病候,可取心包经原穴大陵为主,辅以心包经落穴内关为客。
例4:患者,女,62岁。2009年1月6日初诊。病史:素日体弱,近因琐事,思忖不解,入夜或无眠,或寐而多梦易醒,致使肢卷神疲,心悸不安,健忘,头晕耳鸣,五心烦热,口干津少。查:心率170次/分,律齐,口干津少,舌淡红,苔薄,脉细数。辨证:阴虚火旺。治则:滋阴降火,养心安神。取穴:取大陵透内关,平补平泻法。操作:进针5分钟后,患者诉心悸好转、眩晕耳鸣消失。10分钟行针1次,30分钟后,心率90次/分。连续针刺5天,入夜即睡,无梦神安,余症消失。3个月后随访未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