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飞行学员运动技能迁移的实践性研究

来源 :体育时空·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hlwc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808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4)12-000-01
  摘 要 分析飞行技术的本质特点、动作特性,摸索一套与飞行接轨的体育技能练习方法,促进技能迁移,提高飞行学员快速掌握飞行技术的能力。
  关键词 航空体育训练 运动技能 迁移
  技能迁移是指在学习掌握某项技术动作时,利用已掌握的技能去影响新技能的形成的过程,即运动技能存在相互迁移性。迁移可分为良性迁移和不良迁移,良性迁移是指某一种技能的发展对另一种技能的形成起积极促进作用,不良迁移是指某一种技能的提高对另一种技能的形成起到消极作用。
  一、促进良性技能迁移的条件
  (一)形成技能迁移的过程中,两种技能之间在刺激物与神经反应方面要有一定的相同或相似的地方,并对人的能力与心理有共同要求;(二)技能迁移的过程中存在相互干扰。由于两种技能之间又存在不同成份,他们之间又有相互干扰的可能;(三)运动技能的迁移和干扰还受其他条件的制约。主要与学习者掌握有关基本知识数量有关,对有关基本技能掌握的越多,就越能发挥迁移作用。
  二、实施技能迁移训练的方法
  通过多年研究发现,掌握飞行技能对模仿、记忆、注意力分配、情绪控制能力等具有特殊的要求,因此,我们进行了几项超大纲的教学训练内容,在54期学员体育课中选择试点。
  (一)学员课外自编模仿操(1-2节);每次课轮流领做准备活动并教会其他学员。培养组织管理、情绪稳定、手足协调能力;(二)花样跳绳:课内外自主训练方式学会5种以上跳法。培养手足协调能力;(三)花式篮球;采取交叉控球,左右手投篮,运球、上篮,转身等十几个动作。培养快速反应和协调能力;(四)端球8字通道观察练习:持乒乓拍端球通过设计好的8字通道,并观察周围设计好的信息牌,并记忆。培养注意分配反应和记忆能力;(五)报数接龙游戏:设计一组电话号码,学员分组快速接龙报数。培养快速反应和记忆能力。
  三、对比实验结果
  (一)通过“试点班”半年30次的课中伴随训练教学,通过与普通班学员进行了对比实验,观看相同时间、次数的徒手操示范动作录像,然后进行模仿,评审组对学员进行情绪观察和技术动作打分。结果如表1、表2。
  表1 2012年1月第一次实验结果
  分数
  人数 7分 6分 5分 4分 3分 2分
  对照班 0分 1分 6分 10分 13分 10分
  试点班 0分 4分 9分 7分 10分 10分
  表2 2012年3月第二次实验结果
  分数
  人数 7分 6分 5分 4分 3分 2分
  对照班 0分 3分 5分 5分 5分 2分
  试点班 1分 11分 6分 1分 1分 0分
  两次实验打分均采用9分制。第一次检测,试点班和对照班各随机抽取40人。试点班总分155分,平均3.88分;对照班总分141分,平均3..55分。第二次检测,试点班和队照班各随机抽取20人。试点班总分115.4分,平均5.77分;对照班总分84.2分,平均4.12分。两次检测的分数均显示,试点班学员总分和平均分明显高于普通班学员。
  (二)对进入初教机飞行期间“试点班”学员进行跟踪调查,通过与飞行教员座谈,了解学习飞行期间学员的模仿能力、记忆能力、灵敏协调、意志品质、语言表达能力、情都隐定性等信息。结果显示,试点班学员各方面表现优于对照组,其中模仿能力8%、记忆能力13%、灵敏协调9%、情绪稳定性18%。其中以模仿能力、记忆能力、灵敏协调差异尤为显著,在意志品质、敬业精神方面也突出的表现。
  四、结论
  在航空体育教学中遵循运动技能迁移原理,促进产生良性的迁移效果。“试点班”的“超大钢” 的广泛教学内容具备可行性,对基础教育阶段的航空体育教学改革方向,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一)航空体育教学内容的选择要紧贴飞行技术的特点,强调“天地”接轨。如:技术特点、结构类型等。
  (二)制定教学分课计划要选择适宜的时间跨度。飞行教学科-目的特点是时间跨度短、各器官动作数量多、连贯性强。因此在航空体育课的教学目标上,要力求培养学员快速掌握动作的能力。这种能力的良好迁移,对适应飞行教学特点起重要作用。如果技能类一科目(器械体操、专门器械体操、球类等),课时安排分散间断,既不符合运动技能形成过程的要求,又不利于飞行教学过程的技能形成正迁移,因此要促进单科教学连续性,课中穿插技能类训练的次数,安排技能课与其他-课的搭配等。
  (三)航空体育教学内容要符合多样化的特点。战斗飞行机动性强,空中情况瞬息万变,需要在很短时间内完成复杂而细致的动作,这就要求航空体育训练中设计更多的、广泛的运动技能,建立更多的运动条件反射,以适应时间短,变化多的特点,如模仿操、健美操、技巧游戏等。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股前外侧穿支皮瓣桥接旋髂浅动脉蒂组织瓣组合移植修复四肢骨与软组织缺损的应用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3月至2011年1月,用股前外侧穿支皮瓣制备血流桥接皮瓣串联旋髂浅动脉为蒂的髂骨骨皮瓣、髂骨膜骨瓣或皮瓣修复10例四肢骨与软组织缺损患者资料,男9例,女1例;年龄21~57岁,平均39.7岁;血流桥接髂骨骨皮瓣7例,髂骨膜骨瓣2例,髂腹股沟皮瓣1例;重建手3例,足4例,小腿3例;平均
目的 探讨吻合指侧方静脉重建指尖再植回流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3月至2012年12月,采用吻合指侧方静脉重建回流术治疗36例指尖离断患者资料,男21例,女15例;年龄15~52岁,平均(29.5±6.6)岁;拇指3例,示指9例,中指9例,环指7例,小指8例.致伤原因:挤压伤12例,电锯伤8例,切割伤16例.指尖分型:Ⅰ型14例,Ⅱ型5例,Ⅲ型10例,Ⅴ型7例.术中吻合动、静脉比例1
中图分类号:G804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4)12-000-01  摘 要 不同于大多数体育运动,国际式摔跤在比赛中身体对抗性非常强,运动员出现创伤的几率也非常大。许多运动员身上都存在着创伤,这些创伤不仅损害了运动员的身体健康,还对他们以后的发展产生了非常消极的影响。作为教练,应该探究预防创伤的措施,本文认为,预防创伤的出现,需要运动员在日常训练中积极参与热身运动,规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4)12-000-01  摘 要 体育教师在课堂上对各种练习安排适宜的量,形成适当的运动负荷,使学生身心受到适当的压力,是达到发展学生身体,提高身体素质,提高运动技术水平,培养良好品质的前提。本文就体育课中各种练习运动负荷的安排问题,作一初步探讨。  关键词 体育课 运动负荷 探讨  一、体育课运动负荷的概念和调节  体育课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