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加法起始课是整个小学阶段学习运算意义的起点,作为后续学习数的运算的发展基础和延伸点,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下面以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加与减(一)》的第一课《一共有多少》为例,谈谈如何上好数学加法起始课。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初步感知合并
一年级的学生对加法有着丰富的经验,但他们不知道这类问题要用加法来解决。教学中,教师创设充满童趣而又有数学含量的动态化情境,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关注情境,用数学思维理解情境,进而初步体验加法的意义。
师(示范):老师今天带来一些铅笔。仔细观察,说说老师是怎么做的。
生1:老师一只手拿了3只铅笔,另一只手拿了2只铅笔,然后把两只手里的铅笔合在了一起。
师:根据刚才的动作,你们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
生1:一只手拿3支鉛笔,另一只手拿2支铅笔,合起来有5支铅笔。
师:你用“合起来”来描述,很棒,但提问题是不能把答案提前告诉大家的哦。
生1:一只手拿3支铅笔,另一只手拿2支铅笔,合起来有多少支铅笔?
师:你能正确提出数学问题了!
生2:一只手拿3支铅笔,另一只手拿2支铅笔,一共有多少支铅笔?
师:你也会提数学问题了,你刚才把这个动作(双手合在一起)用“一共”来表示,对吗?
生2:因为“一共”就是“合起来”。
师:请大家用“一共”这个词再把这个数学问题说一说。
“有多少支铅笔”这个情境,为学生提供了多样的加法原型支撑,情境的动态呈现为学生所学知识与生活之间搭建桥梁,把抽象的加法问题具体化,丰富了学生对加法意义的感性认识,为构建加法模型奠定了基础。
二、直观操作、探究算法,形成加法表象
学生对数的认识是在数数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数数是学生学习加减法运算的基础,也是探索计算方法的起始。充分利用学生数数的经验将数的认识与数的运算有机结合,引导学生动手操作、自主探究,让学生在数的过程中体会计算方法,体验加法运算的意义,形成加法的表象。
师:老师一只手拿3支铅笔,另一只手拿2支铅笔,一共有多少支铅笔?数一数。
生1:5支。
师:怎么数出来的?
生1:一支一支地数出来的。
师:有不一样的数法吗?
生2:我是从3开始数的。(一只手指着教师手中的3支铅笔,数出3,接着数另一支手中的4、5)
师:你为什么要从3数起呢?
生2:因为我已经知道这边有3支,我就接着从3数起。
师:和前面那位同学从1数到5相比,大家喜欢哪一种数法?为什么?
生(齐):喜欢第2种数法,从3往后数更快些。
这个片段,教师重视学生对加法意义的体验与感知,让学生充分经历了数的运算的直观操作过程,渗透了计算的策略——数。教师借助铅笔实物数给大家看,学生知道了可以一支一支地数,也有了对“从3往后数”的初次体验,而“从3往后数”也让学生认识到要把后面的2个合并到前3个中。这既是对情境的理解,也是对加法意义的进一步认识。
三、抽象算式、揭示本质,建立加法模型
小学生形成数学概念一般要经过“直观感知—建立表象—揭示本质属性”三个阶段。直观感知和建立表象是建立概念的基础,概念本质属性的揭示是概念教学的关键。在此基础上引出加法概念,建构加法模型就可以水到渠成。
师:一共有多少只铅笔,是把3和2合起来得到5,怎样用算式表示呢?
生(齐):3 2=5。
师(板书):谁能说一说,这里的3、2、5分别表示什么?
生1:3表示一只手里有3支铅笔,2表示另一只手里有2支铅笔,合起来一共有5支铅笔。
师:把两个部分合起来就要用加法。你还能找到一些用“3 2=5”来解决的数学问题吗?
生1:桌子上有3块橡皮,又拿来2块橡皮,一共有多少块橡皮?
生2:停车场里有3辆汽车,又开来2辆汽车,一共有多少辆汽车?
生3:教室左边墙上有3幅画,右边有2幅画,一共有多少幅画?
生4:我有2本课外书,妈妈又买回来3本,一共有多少本课外书?
……
师:刚才同学们提出的这些问题,有的是求一共拿了几块橡皮,有的是问一共来了几辆汽车,有的是问一共有多少幅画,还有的是说一共有几本课外书,为什么它们都可以用“3 2”来解决?
生5:虽然说的事情不一样,但都是把3个和2个合起来,所以都可以用“3 2=5”来表示。
“一共有多少块橡皮”“一共有多少辆车”“一共有多少本课外书”等,学生寻找到这些生活原型,说明他们已经将身边的事物与加法概念联系在一起,意识到了“3 2=5”是对许多生活事例的提炼。此时教师的有效追问:“为什么它们都可以用3 2来解决?”促进学生提升了思维,内化了合并的含义,建构了加法模型。
(作者单位:枝江市仙女镇仙女小学)
责任编辑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初步感知合并
一年级的学生对加法有着丰富的经验,但他们不知道这类问题要用加法来解决。教学中,教师创设充满童趣而又有数学含量的动态化情境,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关注情境,用数学思维理解情境,进而初步体验加法的意义。
师(示范):老师今天带来一些铅笔。仔细观察,说说老师是怎么做的。
生1:老师一只手拿了3只铅笔,另一只手拿了2只铅笔,然后把两只手里的铅笔合在了一起。
师:根据刚才的动作,你们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
生1:一只手拿3支鉛笔,另一只手拿2支铅笔,合起来有5支铅笔。
师:你用“合起来”来描述,很棒,但提问题是不能把答案提前告诉大家的哦。
生1:一只手拿3支铅笔,另一只手拿2支铅笔,合起来有多少支铅笔?
师:你能正确提出数学问题了!
生2:一只手拿3支铅笔,另一只手拿2支铅笔,一共有多少支铅笔?
师:你也会提数学问题了,你刚才把这个动作(双手合在一起)用“一共”来表示,对吗?
生2:因为“一共”就是“合起来”。
师:请大家用“一共”这个词再把这个数学问题说一说。
“有多少支铅笔”这个情境,为学生提供了多样的加法原型支撑,情境的动态呈现为学生所学知识与生活之间搭建桥梁,把抽象的加法问题具体化,丰富了学生对加法意义的感性认识,为构建加法模型奠定了基础。
二、直观操作、探究算法,形成加法表象
学生对数的认识是在数数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数数是学生学习加减法运算的基础,也是探索计算方法的起始。充分利用学生数数的经验将数的认识与数的运算有机结合,引导学生动手操作、自主探究,让学生在数的过程中体会计算方法,体验加法运算的意义,形成加法的表象。
师:老师一只手拿3支铅笔,另一只手拿2支铅笔,一共有多少支铅笔?数一数。
生1:5支。
师:怎么数出来的?
生1:一支一支地数出来的。
师:有不一样的数法吗?
生2:我是从3开始数的。(一只手指着教师手中的3支铅笔,数出3,接着数另一支手中的4、5)
师:你为什么要从3数起呢?
生2:因为我已经知道这边有3支,我就接着从3数起。
师:和前面那位同学从1数到5相比,大家喜欢哪一种数法?为什么?
生(齐):喜欢第2种数法,从3往后数更快些。
这个片段,教师重视学生对加法意义的体验与感知,让学生充分经历了数的运算的直观操作过程,渗透了计算的策略——数。教师借助铅笔实物数给大家看,学生知道了可以一支一支地数,也有了对“从3往后数”的初次体验,而“从3往后数”也让学生认识到要把后面的2个合并到前3个中。这既是对情境的理解,也是对加法意义的进一步认识。
三、抽象算式、揭示本质,建立加法模型
小学生形成数学概念一般要经过“直观感知—建立表象—揭示本质属性”三个阶段。直观感知和建立表象是建立概念的基础,概念本质属性的揭示是概念教学的关键。在此基础上引出加法概念,建构加法模型就可以水到渠成。
师:一共有多少只铅笔,是把3和2合起来得到5,怎样用算式表示呢?
生(齐):3 2=5。
师(板书):谁能说一说,这里的3、2、5分别表示什么?
生1:3表示一只手里有3支铅笔,2表示另一只手里有2支铅笔,合起来一共有5支铅笔。
师:把两个部分合起来就要用加法。你还能找到一些用“3 2=5”来解决的数学问题吗?
生1:桌子上有3块橡皮,又拿来2块橡皮,一共有多少块橡皮?
生2:停车场里有3辆汽车,又开来2辆汽车,一共有多少辆汽车?
生3:教室左边墙上有3幅画,右边有2幅画,一共有多少幅画?
生4:我有2本课外书,妈妈又买回来3本,一共有多少本课外书?
……
师:刚才同学们提出的这些问题,有的是求一共拿了几块橡皮,有的是问一共来了几辆汽车,有的是问一共有多少幅画,还有的是说一共有几本课外书,为什么它们都可以用“3 2”来解决?
生5:虽然说的事情不一样,但都是把3个和2个合起来,所以都可以用“3 2=5”来表示。
“一共有多少块橡皮”“一共有多少辆车”“一共有多少本课外书”等,学生寻找到这些生活原型,说明他们已经将身边的事物与加法概念联系在一起,意识到了“3 2=5”是对许多生活事例的提炼。此时教师的有效追问:“为什么它们都可以用3 2来解决?”促进学生提升了思维,内化了合并的含义,建构了加法模型。
(作者单位:枝江市仙女镇仙女小学)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