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银元宝也称银锭,是古代一种重要货币。隋唐时期称之为“银饼”、“银笏”,宋辽金时期称“银铤”、“银锭”,元代称为“元宝”,以后沿用“元宝”一词至今。明清两代,白银作为主要货币流通,铸锭盛行。目前存世的元宝以清代和民国居多,明朝以前的稀少。
银锭是贵金属称量货币,体积可大可小,易于储存,因此,它成为商品交换和国库储备的主要货币。
银锭的使用在我国有着很长历史,早在汉代就已出现,在此之前主要使用的是没有任何铭文的银块。隋唐时期,国库为了储存需要,将社会征收的散碎银块铸成固定重量的锭块,点库、出库无需再称重,只需清点数量即可,储存、移动都很方便。北宋时期,商品经济日益发达,大宗交易都用银锭,促成银锭的形态日趋规范,一般呈扁平哑铃形,便于手持,银锭表面划刻文字。征收来的,要铭刻地区、缴纳人、接收人、日期等字样,以便发现成色不符或重量不足、掺杂使假而追究责任。为计量方便,宋代以后官库银都按一定重量等级铸锭,不同时期标准不尽相同,大致有500两、100两、50两、40两、30两、25两、20两、10两、5两、1两之数。500两和100两属于镇库锭,不参与社会流通。其它官库银锭也大多作为出库用,出库之后熔铸,以去掉官库字样,很少直接投放社会流通。这样,库银一旦发生丢失,也好查究。传世银锭以民国初期铸造者为多,清代银锭已不多见,明代以前更为稀罕。尤其是50两以上的官锭,明代以前的原件存世极稀,每件都是稀世珍品。现在收藏市场能够见到的库银最早的就是元明时期的元宝。由于收藏市场日益成熟,这类元宝拍卖行成交价上升幅度很快。以嘉德拍卖行为例:2004年春拍中的编号3498号拍品(为嘉靖十四年袁州府万载县禄米银)50两银元宝,以10万元成交;2005年一件标准“至元元宝”成交价达24万元;2006年秋拍中,一件“景泰五年直隶常州五进县秋粮折银五十两”银锭以20万元成交。2007年官铸银锭的价格更令人瞠目,在11月的嘉德秋拍(中国首次金银锭拍卖专场)中,征集来的金、银拍品近500件,其中一件明代“永乐六年银作局制作的五十两”银元宝最为抢眼,起拍价26万元,经过几十轮激烈竞投,最终以156.8万元人民币高价成交,拍出了银币历史最高价位。银作局是明代专为宫廷制造金银器饰的作坊。目前已知存世的银作局银元宝仅有4件,其中两件不带年号。这件永乐年官铸银元宝上镌刻了38个字:“银作局永乐陆年十一月内销铸 花银五十两重 作头顾阿福 匠人仇士平 陆字一千陆百七十号”,铭文详细,字迹清晰。另一件明代“内承运库花银”二十五两银元宝,在这次拍卖中也拍出了56万元的价位。此件拍品为首次发现的内承运库银元宝。资料记载,明代内承运库设立于明初洪武年间,刚开始时用以贮缎匹、金银、珠宝、齿角、羽毛等,属国库,由户部管理。正统元年,英宗允许将部分漕粮折为金银,存入内承运库。从此,内承运库变成了皇帝的小金库。这件“内承运库花银二十五两”银元宝,是研究明代皇帝私库的重要实物资料,有着很高的收藏和研究价值。
以上说的是官锭。相比之下,民间铸造的元宝则市场价位平平,普通明代50两银锭不过5万元(明代中期以前朝廷限制民间银锭流通,一律用纸币和制钱。晚期战乱频发,严重通货膨胀,各地私铸银锭才盛行起来),清代光绪年间同样质量的银锭不过2万多元。笔者在收藏古币时,偶然也遇到过几枚大银锭,限于财力没敢动,只收取十来块三两以下的小锭和早期散碎银两。然而却鼓励我的藏友于满华收集了一块明代嘉靖年间官库银锭,现在非常令人艳羡。此锭规格为长165mm,腰径54mm,两头径103mm,厚23mm,重1850克,属明代中晚期典型的扁马蹄形银锭。灰褐色银锈包浆,色泽温润自然,锭底及周边有水波纹。铭文布局合理,字体古朴苍劲有力。上镌刻铭文:“凤阳府嘉靖二年四月十五日南京马草折银五十两。知州王林源司吏邓东方大户马泰忠”。这些铭文显示的信息是,安徽凤阳府于嘉靖二年(1523年)四月十五日征收的南京解京的马草折银(50两)并标明征收的为知州(政府官员)为王林源,司吏(税务人员)为邓东方,大户(粮草长)为马泰忠。这段简要的铭文详实地记载了当时的粮草制度、田赋折银收缴的整个过程和确切的征收时间。在古代器物中,留下文字时间越准,所承载的信息量越大,历史价值也就越高。
明以前官私银锭所刻铭文并不如此详细。明成祖迁都北京之初,由于漕运不便,除给军队供米外,其余文武百官都要由家人携带必要手续到南京去领禄米。于是在嘉靖八年(1529年),大臣李瓒上奏皇帝,可以用银来折抵粮草,并“乞行各州府县,今后务将白银成锭起解,并记年月及官吏、银匠姓名”。值得注意的是,于满华收藏的这枚银元宝却是在这一规定颁布之前的嘉靖二年(1523年)的产物。可能是当时各地存在多种铭文方式,其中包括这一种。朝廷在规范使用文字时,认为这种铭文较为完善,应以此为标准统一铭文。如果这个推理符合史实,那么这枚银锭还应该属于“样板锭”呢,是一枚极具研究价值和收藏价值的历史文物。
清代银元宝的形状和种类繁多,各地都有自己的代表造型,大体上有元宝形、圆形、长方形、砝码形、腰形、牌坊形等。按重量可分为4种:一种叫宝银,呈马蹄形,重五十两;第二种叫中锭,又称小元宝,多为锤形,重约十两;第三种叫小锞子,也叫小锭,为馒头状,重一二两;第四种是不足一两的散碎银子,有滴珠、福珠等称谓。
旧中国是一个银本位货币国家,国家的收支用白银计算。因而银锭可说是国家财富的象征。作为文物,它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社会的赋税制度、上解制度、度量衡、冶金技术水平、白银的购买力等等。
银锭属于称量货币,千百年来的熔熔铸铸,致使银锭存世稀少。特别是明朝以前的官锭,更为稀少,因而那些品相好、铭文内容详细的官铸大锭,也就成了研究古代经济、冶金等社会科学的重要文物了。
银元宝具有较高的保值和增值功能,近几年在收藏市场上价格急剧上涨。据笔者了解,明代普通五十两银元宝,两年前的价格是3万多元,目前已在15万元以上;清代最小的一两银锭,两年前200元左右就能买到,现在要1500元以上。
明清银元宝分官铸和私铸两种。官铸银元宝大多铸有银局名,私铸的一般铸有私银钱号等,二者价格相差甚远,官铸银元宝往往是私铸的几倍甚至十几倍,因此,收藏者在购买时要注意分辨,不能一概而论。
银锭是贵金属称量货币,体积可大可小,易于储存,因此,它成为商品交换和国库储备的主要货币。
银锭的使用在我国有着很长历史,早在汉代就已出现,在此之前主要使用的是没有任何铭文的银块。隋唐时期,国库为了储存需要,将社会征收的散碎银块铸成固定重量的锭块,点库、出库无需再称重,只需清点数量即可,储存、移动都很方便。北宋时期,商品经济日益发达,大宗交易都用银锭,促成银锭的形态日趋规范,一般呈扁平哑铃形,便于手持,银锭表面划刻文字。征收来的,要铭刻地区、缴纳人、接收人、日期等字样,以便发现成色不符或重量不足、掺杂使假而追究责任。为计量方便,宋代以后官库银都按一定重量等级铸锭,不同时期标准不尽相同,大致有500两、100两、50两、40两、30两、25两、20两、10两、5两、1两之数。500两和100两属于镇库锭,不参与社会流通。其它官库银锭也大多作为出库用,出库之后熔铸,以去掉官库字样,很少直接投放社会流通。这样,库银一旦发生丢失,也好查究。传世银锭以民国初期铸造者为多,清代银锭已不多见,明代以前更为稀罕。尤其是50两以上的官锭,明代以前的原件存世极稀,每件都是稀世珍品。现在收藏市场能够见到的库银最早的就是元明时期的元宝。由于收藏市场日益成熟,这类元宝拍卖行成交价上升幅度很快。以嘉德拍卖行为例:2004年春拍中的编号3498号拍品(为嘉靖十四年袁州府万载县禄米银)50两银元宝,以10万元成交;2005年一件标准“至元元宝”成交价达24万元;2006年秋拍中,一件“景泰五年直隶常州五进县秋粮折银五十两”银锭以20万元成交。2007年官铸银锭的价格更令人瞠目,在11月的嘉德秋拍(中国首次金银锭拍卖专场)中,征集来的金、银拍品近500件,其中一件明代“永乐六年银作局制作的五十两”银元宝最为抢眼,起拍价26万元,经过几十轮激烈竞投,最终以156.8万元人民币高价成交,拍出了银币历史最高价位。银作局是明代专为宫廷制造金银器饰的作坊。目前已知存世的银作局银元宝仅有4件,其中两件不带年号。这件永乐年官铸银元宝上镌刻了38个字:“银作局永乐陆年十一月内销铸 花银五十两重 作头顾阿福 匠人仇士平 陆字一千陆百七十号”,铭文详细,字迹清晰。另一件明代“内承运库花银”二十五两银元宝,在这次拍卖中也拍出了56万元的价位。此件拍品为首次发现的内承运库银元宝。资料记载,明代内承运库设立于明初洪武年间,刚开始时用以贮缎匹、金银、珠宝、齿角、羽毛等,属国库,由户部管理。正统元年,英宗允许将部分漕粮折为金银,存入内承运库。从此,内承运库变成了皇帝的小金库。这件“内承运库花银二十五两”银元宝,是研究明代皇帝私库的重要实物资料,有着很高的收藏和研究价值。
以上说的是官锭。相比之下,民间铸造的元宝则市场价位平平,普通明代50两银锭不过5万元(明代中期以前朝廷限制民间银锭流通,一律用纸币和制钱。晚期战乱频发,严重通货膨胀,各地私铸银锭才盛行起来),清代光绪年间同样质量的银锭不过2万多元。笔者在收藏古币时,偶然也遇到过几枚大银锭,限于财力没敢动,只收取十来块三两以下的小锭和早期散碎银两。然而却鼓励我的藏友于满华收集了一块明代嘉靖年间官库银锭,现在非常令人艳羡。此锭规格为长165mm,腰径54mm,两头径103mm,厚23mm,重1850克,属明代中晚期典型的扁马蹄形银锭。灰褐色银锈包浆,色泽温润自然,锭底及周边有水波纹。铭文布局合理,字体古朴苍劲有力。上镌刻铭文:“凤阳府嘉靖二年四月十五日南京马草折银五十两。知州王林源司吏邓东方大户马泰忠”。这些铭文显示的信息是,安徽凤阳府于嘉靖二年(1523年)四月十五日征收的南京解京的马草折银(50两)并标明征收的为知州(政府官员)为王林源,司吏(税务人员)为邓东方,大户(粮草长)为马泰忠。这段简要的铭文详实地记载了当时的粮草制度、田赋折银收缴的整个过程和确切的征收时间。在古代器物中,留下文字时间越准,所承载的信息量越大,历史价值也就越高。
明以前官私银锭所刻铭文并不如此详细。明成祖迁都北京之初,由于漕运不便,除给军队供米外,其余文武百官都要由家人携带必要手续到南京去领禄米。于是在嘉靖八年(1529年),大臣李瓒上奏皇帝,可以用银来折抵粮草,并“乞行各州府县,今后务将白银成锭起解,并记年月及官吏、银匠姓名”。值得注意的是,于满华收藏的这枚银元宝却是在这一规定颁布之前的嘉靖二年(1523年)的产物。可能是当时各地存在多种铭文方式,其中包括这一种。朝廷在规范使用文字时,认为这种铭文较为完善,应以此为标准统一铭文。如果这个推理符合史实,那么这枚银锭还应该属于“样板锭”呢,是一枚极具研究价值和收藏价值的历史文物。
清代银元宝的形状和种类繁多,各地都有自己的代表造型,大体上有元宝形、圆形、长方形、砝码形、腰形、牌坊形等。按重量可分为4种:一种叫宝银,呈马蹄形,重五十两;第二种叫中锭,又称小元宝,多为锤形,重约十两;第三种叫小锞子,也叫小锭,为馒头状,重一二两;第四种是不足一两的散碎银子,有滴珠、福珠等称谓。
旧中国是一个银本位货币国家,国家的收支用白银计算。因而银锭可说是国家财富的象征。作为文物,它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社会的赋税制度、上解制度、度量衡、冶金技术水平、白银的购买力等等。
银锭属于称量货币,千百年来的熔熔铸铸,致使银锭存世稀少。特别是明朝以前的官锭,更为稀少,因而那些品相好、铭文内容详细的官铸大锭,也就成了研究古代经济、冶金等社会科学的重要文物了。
银元宝具有较高的保值和增值功能,近几年在收藏市场上价格急剧上涨。据笔者了解,明代普通五十两银元宝,两年前的价格是3万多元,目前已在15万元以上;清代最小的一两银锭,两年前200元左右就能买到,现在要1500元以上。
明清银元宝分官铸和私铸两种。官铸银元宝大多铸有银局名,私铸的一般铸有私银钱号等,二者价格相差甚远,官铸银元宝往往是私铸的几倍甚至十几倍,因此,收藏者在购买时要注意分辨,不能一概而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