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沈从文笔下的人性美

来源 :博览群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sche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我们如今商业化的社会下,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人们对于利益的追求总是那样急躁,在这种气氛下似乎已经看不到人类那种传统质朴的美感,但有一个地方,说我们可以感受到他的宁静,可以体会到它的人性美,那就是沈从文的小说,他的小说是包含乡土气息的,土,给人以踏实厚重的感觉,土的气味,给人以清新凛冽的感觉,正如他笔下的人性,总是充满着光辉,下面就以《边城》为例,从心灵美和语言美两个方面,体会沈从文笔下的人性美。
  关键词:沈从文;人性美;《边城》
  一、心灵美
  《边城》中每一个人都闪现着人性的光芒,那种美好带给我们另一个世界,犹如世外桃源一般,与我们这现实的社会形成鲜明的对比,,在那里每一个人都是质朴纯真的,没有利益纷争,安安静静过着他们自己的生活。比如船客会觉得“不好意思”坐船不给钱,硬是往船板上扔钱,这种“不好意思”的心态就是一种人性的美好,相比较现代人来讲那种“不拿白不拿,不要白不要”的心态来讲实在好太多,因为这是对别人服务的一种回报,这是一种感恩之心,一个人不懂感恩,别人再为他做什么他也不会感到不好意思,相反越贪越多,并且也不会感到到快乐。
  而其中的“爷爷”一辈子都在渡船,我们现在的人,别说一辈子只做一件事,能坚持一两年已经算是不错了,我们难以持之以恒,因为我们面临的诱惑实在太多,面对诱惑常常动摇,常常迷失,常常错了方向,忘记人最本质的东西。而在《边城》里的爷爷一辈子就在这里,渡船,不但每天渡船不嫌麻烦,而且还有周到的服务,把茶泡好以便客人喝,这就体现出了爷爷为他人着想的美好品质。简简单单的生活,内心是宁静的,一个内心宁静的人是最有力量的。除此之外,爷爷并不觉得,为别人渡了船就应该得到回报,客人给钱反而生了气,而生活在商业时代的我们,怎么会有这样的心境。付出不要求回报,这是做人的一种智慧,也是做人的一种境界,更是拥有快乐的源泉。不求回报无私奉献,这样传统的美,在湘西这个小村寨里体现的淋漓尽致。
  沈从文笔下的每一个人都是美的,包括我们概念性不好的人物,例如“妓女”无论是什么时候,我们都觉“妓女”是出卖自己的肉体,没有灵魂,是一种底下的不正当的职业。但是沈从文笔下的“妓女”不再只是把“妓女”看做妓女,而是把它看作是人,是女人。女人是感性的 ,单纯的,会为了感情生,为了感情死,为了感情赴汤蹈火在所不惜。沈从文笔下的“妓女”他们本来就应该是收钱的,但是有了感情后就会全部付出,甚至会吞食鸦片,这与我们观念里“妓女”只是为钱的观念发生冲突,这是因为她们是单纯的,只有单纯的女子才会为了感情而死。而感情的单纯并不肮脏,从这个意义来讲她们是洁净的。而沈从文笔下那些人们对于“妓女”的评判并不苛责,这就是人性的善良,懂得宽容的民风,在那里生活必然是愉快的,心态是祥和的。
  沈从文笔下的爱情,也彰显着人性的美。首先,那种朦朦胧胧,青春期的爱情是最美的,这个无论哪个时代都是一样的,因为在这个阶段里,我们不会考虑太多利益上的问题,感情是纯粹,那种美好即便多年之后也永留心间。第二,在他们的爱情里可以说上演着一场三角恋,但是我们感受不到其中任何的嫉妒之心,在天保知道弟弟也喜欢翠翠的时候,主动的放弃对翠翠的追求,而傩送却内心充满愧疚,出走了。这种退让和愧疚都是因为本性的善良,善良的人总是处处为他人考虑着。第三,在这个爱情里虽然有情人并没有在一起,但是沈从文笔下绝没有怨气,有一丝淡淡的忧愁,但这个忧愁,是少女的那种情怀,这种情怀本身就是美的。而这种遗憾,本身也是一种残缺美。
  二、语言美
  《边城》中描写人性的美体现在塑造的几个人物形象上,但同时语言是思想的外壳,正因为有了如诗一般美的语言,把人性的美表现的更加突出。在《边城》中作者用诗化的语言描写湘西的环境美和风景美。那种清清淡淡的描绘,就好像一幅画呈现在读者面前,比如,“一个老人,一个女孩,一只狗”这样简单的话语,却给读者一种宁静祥和的美好感觉,就像,霍建起的那个电影《那人 那山 那狗》没有华丽的辞藻,只有简练的词汇,却更能打动我们, 在那种古朴中感受人们朴素的生活。在《边城》里面的环境描写,作者有线条的勾勒,也有细笔的描写,比如在说茶峒时,只说像一条蛇,这样把茶峒的具体形状描绘处了,但是里面的细节之处,作者又用细笔描绘出来,比如在描绘河的时候,将河里的小石子,小鱼描写的清清楚楚,无论是的线条的勾勒,还是细笔的描绘都像是一幅画一样,有实有虚,虚实结合,这不正是我国传统诗句和画作独特之美吗?《边城》的语言美承载了它的环境美,自然美,人性美,给这些美最有力的推动力。
  语言的美把环境的美衬托了出来,环境的美这种自然的美不正是人性美的原因,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正式由于这自自然然的美才有了这样自自然然的人。这样的山美,水美,所以人更美。我们城市里从来都不缺乏美女,她们大多穿着时尚,享受美容美发发等高科技带来的便捷,但是却缺少与自然为伴的那种真实的美,翠翠,皮肤黑黑的,可能是由于长期日晒,但是这并没有影响她的美,说她的眼睛如水晶一样清明,并且总是快快乐乐从不发愁,这样的纯真的女孩是现代城市中少有的,她不加修饰活出最本真的我。在城市中美女是付出金钱和时间的,因为高级的化妆品和时尚的服装,是需要金钱的,拿一层又一层的包裹,是对身体的也是对心灵的,因为这样的美必须夹杂了对利益金钱的渴求,这就使他们远离的本真,那种自然的美在她们身上很难存在。这样,《边城》中体现出的那种自然,本真的美才显得弥足珍贵。
  三、结语
  综上,我们以沈从文《边城》为例体会它的人性美,在他所描述的人性中,是善良的,感恩的,谦卑的,奉献的,几乎所有人性的美好都能在他塑造的人物中体现出来,这就像一个天堂,没有尘世的纷扰,人们过着简单的日子,这就是人们回归心灵平静的最佳途径,同时我们更能体会到他的语言魅力,正式这样诗意的语言,才有一个诗一样的环境,才有了诗一样的美好的人性,读者才更能感受到人物的人性美。
  参考文献:
  [1]沈从文,《沈从文文集》,花城出版社出版1984年版,第45页.
  [2]郑占兵,《论沈从文湘西题材小说的人性思想内涵》,扬州师院学报社科出版(苏(1989.3.13-19).
其他文献
21世纪是以知识的创新和应用为重要特征的知识经济时代,培养学生创新素质已经是信息化社会的需求,因此需要我们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必须着眼于树立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和造就具有创造性个性品质的优秀人才。  一、环境“活”,激发创新意识  心理学原理告诉我们,在愉快、和谐的环境中,人的智力能得到有效的发挥,其个性心理特征也能得到充分的展示。由此可见,轻松、活跃的教学环
期刊
摘 要:现阶段,随着高校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各类艺术类专业不断涌现,而艺术类学生在高中时,由于文化基础知识储备量不够,德育管理存在一定问题。本文主要分析艺术类大学生的基本特点,探讨德育管理存在问题,提出一些优化德育管理对策,旨在提升艺术类大学生的德育素养。  关键词:高校;艺术类学生;教育管理  艺术类考生,只要指普通高校艺术类专业、艺术类院校的学生,艺术类考生需参加文化高考,还需参加专业考试或专
期刊
摘 要:本文结合湖北大学团组织建设实际情况,从国家对于创新型人才的迫切需求和十八大对基层团组织建设的现实要求出发,对高校团组织推动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实际工作进行归纳、整理、提炼,探索“四维团建”系统推动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实践研究,引导青年学子积极参加科研和创新活动,培养创新、博学、实干的复合型人才。  关键词:创新人才培养;共青团组织建设;“挑战杯”竞赛  党和国家领导人对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提出了
期刊
摘 要:全民阅读的一个重要场所就是图书馆。全民阅读对我国人民素质的提升、国家文化竞争力的提高都有着重要影响。而图书馆作为全民阅读的主要场所之一,在普及全民阅读过程中有着极大的现实意义。本文主要对图书馆对全民阅读的推动作用进行探讨,并提出一些合理的措施。  关键词:图书馆;全面阅读;推动作用  书籍是人类文明的结晶,是人通往知识王国的必经之路。一个国家的思想、文化水平和全民阅读氛围密切相关,全民阅读
期刊
摘 要:许多刚毕业的语文教师初次接触到作文教学时,或许会感到很茫然,现就结合我十年的语文教学经历谈一谈在作文教学上的一点感悟。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要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作文的自信心;要懂得习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在教学中,我感觉到大部分学生以为作文太难写,没有灵感,找不到素材,绞尽脑汁也不知道该写什么,对作文失去信心,不乐于写作文,我觉得造成这种
期刊
摘 要:学生党员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以其自身学生、党员和干部的多重身份,在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中发挥着各项重要的作用。本文从学生党员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作用、高校组织应如何发挥学生党员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作用,以及学生党员自身如何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三个方面进行了论述,拓展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新途径。  关键词:学生党员;高校组织;思想政治工作  伴随国家教育体制改革的步伐和中共中央、
期刊
摘 要:古代文学,是古时人们智慧的结晶,承载着历史文化发展的轨迹,它既包括欧洲古代文学,又包括中国古代文学,涵盖量十分的巨大,内容也是非常的丰富,它的发展是经过漫长的历程的。可以按时间的发展经行分类,也可以按照文化的不同进行整理。本文分成中国和欧洲两大块进行古代文学的发展的简单论述.  关键词:古代文学;发展  人类的诞生算是一个奇迹,让我们拥有了时间,拥有了可以改变一切的机会,经过时间的锤炼,生
期刊
摘 要:宋代是中国科举发展史上承前启后的繁荣时期,但也存在着诸多弊端。从科举优戏中可见其主要表现在科举制度之不公、选官制度之不公、科举与现实脱节,不能有效地选贤任能等方面。科举优戏以诨经、谐音、装演、暗讽等手法,让人们对宋代科举的消极面有更为感性的认识。  关键词:宋代科举;优戏;滑稽;讽刺  宋代是中国科举史上承前启后的繁荣时期,学而优则士的人生观,唯有读书高的价值观,不仅影响士人心态,也导致权
期刊
摘 要:移动互联网背景下,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面临机遇和挑战,探讨移动互联网环境下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新模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分别从“云+ 智能移动终端”的新型教学平台的搭建等方面,阐述了移动互联网背景下,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新模式的创建途径。  关键词:移动互联网;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是高职院
期刊
摘 要:在当下,由于科学技术获得了不断的进步以及我国对外开放程度的逐渐加深,出现了现代化的设计形式,这对我国的民间美术产生了十分深远的影响,也使我国的民间美术面临着新的挑战。因此,想要保留并传承我国的民间美术,就需要加强对民间美术的研究。本文从现代艺术设计中缺少民族特色、民间美术进行转型的必然性以及民间美术进行转型的必然性等问题出发,对当代中国民间美术进行探究。  关键词:当代中国;民间美术;认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