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和雅文化”为基,构建师生生命成长的“新”学校

来源 :教育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umei20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校因文化而驰名,因文化而恒久。近年来,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遥观中心小学(以下简称“遥小”)在“和雅”理念的引领下,初步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文化体系。如今,“和雅文化”已逐渐成为引领师生成长和学校发展的精神动力。为进一步提升办学质量,根据国家、省、市、区“十四五”规划纲要,在上一轮主动发展规划的基础上,学校特制定了2020年~2023年主动发展总目标——打造“和而不同,雅而有致,适合师生生命成长的新學校”,并以此为抓手促进学校内涵发展。
  学校发展优势初见端倪
  遥小创建于1912年,2016年完成扩建工程,办学条件进一步改善。近几年,学校在“和而不同,雅而有致”办学理念的引领下,砥砺奋进,笃行致远,形成了如下发展优势——
  校园环境日趋精致。学校充分发挥环境的育人功能,与课程实施、学生活动、教师发展息息相关的建筑先后落成,处处洋溢着文化气息,“灵雅苑”读书长廊、“涵雅苑”图书馆、“悦雅”融合教室、“和长廊”课程馆、“润雅苑”书画长廊以及温馨高雅的教工之家、简约大气的党支部活动室等,成为师生的精神栖息地。
  管理队伍日趋成熟。校级领导班子以勤政廉洁、民主务实、率先垂范的精神完成了过渡期,中层领导班子在新一轮竞聘中实现了新老交替,初步建成了一支积极向上、踏实勤勉、极富创新力的管理队伍。
  制度建设日趋规范。学校在“以人为本,和融细致”的和雅管理理念的引领下,建立了党支部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通过条块结合、分级管理的模式,确保学校各项工作事事有人做、人人有事做。同时,制定并完善了《遥观中心小学增量绩效考核发放细则》《遥观中心小学年级组考核方案》《遥观中心小学正副班主任考核方案》《优秀校本课程考核方案》等几十项管理制度,目标化的管理模式使学校各项工作有条不紊、高效运行。
  “和雅课程”初显成效。学校系统架构“和雅课程”体系,突出基础课程的校本化、校本课程的多样化、综合课程的融通化,使课程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跑道。《遥观中心小学教育集团“和雅”文化建设的实践与探索》《遥观中心小学教育集团阅读课程建设的实践与探索》分别获评常州市第六届集团化办学优秀实践案例评比一等奖和三等奖。其中《遥观中心小学和雅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践》等多篇文章分别发表在全国及省市级刊物上。
  特色项目优势凸显。学校先后被评为常州市书法特色学校、常州市艺术特色学校、常州市足球试点学校。学校机器人项目连年获省市区乃至全国一等奖,课本剧获江苏省特等奖,足球、跆拳道获常州市第一名。多领域的特色项目使地处城乡接合部的遥小学生在家门口也能享受到优质教育。
  办学成果丰硕喜人。学校连年获得常州市武进区办学水平评估优秀级。《HE班会:生活场景下儿童品格生长的实践》被评为常州市品格提升项目;《意象三美:构建传统文化视域下“生长性阅读”儿童审美新样态》获评常州市前瞻性项目;《“五航”工程修党性,初心汇聚“遥之光”》获评常州市党建文化品牌项目建设成果。《和雅教育:高品质教育原野上的牧歌》一文发表在国家级报刊上。
  以“和雅文化”促进学校内涵发展
  办好一所学校,需要在不同的阶段确立恰当的发展目标。基于学校现状和自身发展优势,遥小将从以下几方面推动学校2020年~2023年主动发展总目标的实施与落地,促进学校内涵发展,让每一位师生都拥有和的品性、雅的行为,由内而外展现出遥小人的和雅气质。
  ●深入研究,系统提升和雅文化品位
  “和雅文化”浸润遥小校园。一方面,将物形文化提档升级。学校力争完成改扩建工程,变如今的6轨制为未来的8轨制;争取建成风雨操场、大型报告厅、适合多样校本课程开发的特色化场馆等,为师生素养的整体提升提供硬件保障;打造机器人未来工坊、生命教育体验场、书法展雅厅等,使“和雅文化”处处看得见、摸得着。另一方面,使隐性文化深入人心。面向教师,通过评选最美和雅办公室,使办公环境整洁温馨,促进教师之间团结和谐;通过每两周一次的和雅讲堂、每学期的和雅读书沙龙、每年度的和雅教师评比使“和雅文化”成为教师成长的推力;通过插画、瑜伽、读书等八大和雅俱乐部活动,不断凝聚人心。面向学生,通过制定班级公约、提炼班级口号、建设班级书吧等方式打造和雅教室;通过三礼四节、升旗仪式等,不断提升和雅少年的综合素养;通过遥遥文学社、书法团、足球队、舞蹈队等社团文化使学生成为独特的自己。
  “和雅文化”浸润遥小课堂。体现“和雅文化”内涵最好的方式是让课堂充满和雅的气息,学校将进一步打造和雅课堂,设计课堂的基本流程和操作步骤,分组进行课堂范式的研究,以形成具有遥小特色的“和雅课堂”结构。
  ●传承发展,努力提升和雅管理效能
  优化管理运行模式。学校改变了传统金字塔型科层管理模式,实现“校长室—课程中心—教研组—备课组—教师”“校长室—学生中心—班主任—副班主任”“校长室—发展中心—年级组—全体教师”“校长室—服务中心—膳食部”的扁平化管理,同时通过党组织对共青团的引领、教代会下设的教代会监督制度,确保学校教育教学工作高效运行。
  健全管理评估机制。其一,健全建立目标管理机制。建立“三年发展规划—年度发展规划—学期发展计划—周工作计划”的分级总体目标管理机制,实施各部门条线计划的并行目标管理机制,确保时时有目标、处处有规划。其二,健全评价管理机制。结合学校实际,进一步完善《教师绩效工资方案》《师德考核机制》《骨干教师评选机制》《和雅团队评选办法》《和雅教师评选办法》《和雅学生评选办法》等,用制度管理人、约束人、发展人、激励人。其三,健全效能管理机制。通过落实例会制,如单周周一下午召开教师例会、双周周五召开行政例会来统一教职工思想;通过各类活动的开展,如班主任沙龙、读书分享会、和雅讲堂,来提升老师的职业幸福感;打造“和雅”品牌,不断加强全校师生的精神文化建设。其四,健全民主管理机制。每周召开一次校长办公会议,每两周召开一次中层例会,每年召开若干次教代会,设立校长信箱,通过各种渠道调动每一位教职员工的积极向、主动性、创造性,使学校各项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其五,温情管理机制。通过俱乐部的开展,提升和雅教师的品位,通过教师节、三八节等富有创意的活动使教师感受生活的美好,通过师德模范标兵、教学先进个人等各类评选,让教师体会职业的尊严和幸福。   ●立德树人,全面提高和雅学生素养
  以立德树人为核心,推动德育管理体系构建。以培养和雅少年为本,全面实行德育“一体两翼”双轨道运行机制。一体是“立德树人”,两翼分别是教育和教学。学校通过系列德育活动,如知雅礼、行雅礼、成雅礼、科技节、艺术节、体育节、读书节等,切实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通过校本化实施国家课程、多样化地实施校本课程、实践性地实施综合课程,全面提升学生的学科素養。
  以大德育观为基础,构建三位一体育人网络。树立“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大德育观,实现全员育人。进一步开发家长资源,让家长成为教育的知情者、参与者、合作者和研究者,真正形成家校一致的育人理念;进一步挖掘社区资源,实现学校与社区的无缝对接,促进和雅少年的茁壮成长;进一步完善资助体系,深入细致地做好家庭困难学生的认定和建档工作,让他们体会到人间的温暖,同时引导他们艰苦朴素、自强不息;进一步完善评价机制,通过评选和雅三好学生、和雅三好家长,完善家庭、学校、社区联动的评价机制,真正落实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
  以项目引领为载体,全面提升德育研究品质。学校依托常州市品格提升项目《HE班会:生活场景下儿童品格生长的实践》,充分开发校内外德育资源,全面提升德育队伍研究能力,使和雅学生在不同场景中品格得以生长,素养得以提升。
  ●科学架构,全力打造和雅课程品牌
  重整和雅课程结构,筑和雅之基。首先,根据学生身心成长需求以及学校培养目标,重新拟定学生发展的和雅指标,形成雅德、雅智、雅行、雅趣、雅创的五维课程目标,将和雅素养从品性、能力、品质、兴趣等方面进行界定,为和雅课程的实施提供了具体路径。其次,根据五维课程目标,重建和雅课程五大领域,涉及思想、人文、身心、艺术、科学,每一领域与相应的课程目标一一对应,满足学生全面而个性化的发展需要。再次,学校通过必修、选修、拓展的形式,科学架构“10门国家基础性课程+50多门校本拓展课程+N个融实践体验”为一体的综合实践课程。
  重构和雅课程内容,助和雅成长。将和雅课程作为各个学科的本真追求与目标,从文化的高度和哲学的角度思考课程、设计教学、丰富策略、提升效能。雅德课程——在体验中感悟,如通过升旗仪式、节日课程、知雅入队礼活动课程等,使孩子在“与他人、与社会、与自然、与文化”的交往交流中不断提升思想素养。雅智课程——在积累中重构,如雅智语文课程,除运用好部编版国家课程外,低年级可通过读背编三字童谣、成语接龙、成语故事比赛等积累阅读量,培养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雅行课程——在实践中成长,在《健康与体育》的国家课程中有机渗透低年级的生活课程、中年级的生存课程、高年级的生命课程,在校本选修中开设足球、跆拳道、羽毛球、田径等课程,引导人人参与体育节、阳光大课间、外出游学等活动。雅趣课程——在熏陶中感染,通过开设舞蹈、器乐、合唱、课本剧、数字油画、剪纸等选修课程,组织艺术节和书画节展演,让孩子们感受艺术的高雅,享受艺术的快乐。雅创课程——在探索中提升,将数学课的思维导图、科学课的动手实验、信息课的设计与编程作为国家课程的有力补充,通过机器人、建模、程序设计等选修课,为学生打开创想之门。
  重建和雅课程教学,显张弛有度。首先,“长微闪课”凝聚和雅时间。学校对课时进行整体改造,设置10~20分钟的晨诵课程和夕会课程,“38+2”分钟的语文、数学等学科课程,每周60分钟的校本选修课程以及N分钟的科学、技术、工程、数学统整课程(STEM),灵活多样的课时安排机制为课程的弹性化实施提供科学保障。其次,“一室多牌”营造和雅空间。如二年(1)班有太阳花班、书法硬笔、快乐阅读三块班牌,分别代表班级授课制班、校本选修课程班、课后服务课程班,使同一空间散发出不同魅力,生成不一样的精彩。再次,“一师多伴”汇聚和雅同伴。“一师”指以教师为主体,把握课程的科学本质,“多伴”指孩子的同伴、父母、社区志愿者、相关技能专业人士、共建单位等,在教学内容上带给学生新的启发、新的感受。
  重树和雅课程评价,促多元发展。多样化的和雅少年评价,变单一的教师评价为学生自评、学生互评、教师评价、家长评价相结合的多元评价方式,不仅注重对学生认知能力的评价,更注重对学生能力、素养的评价。动态化的和雅课程评价,通过定性与定量、过程与结果、即时与长效、动态与静态等多元化评价,对教师开展的校本课程进行考核,并评选出优秀校本课程。多元化的和雅教师评价,除对课程进行全程监测外,还建立“和雅课程教师评价机制”,为评选“优秀校本课程先进个人”提供依据。
  ●系统研究,全面提高和雅课堂效率
  学校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益为目标,以建设和谐高效、智慧灵动的和雅课堂为抓手,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加强教学研究,优化教学管理,提升教学品质,使学校教学质量在本区域同类校中保持领先位置。
  科学架构和雅课堂理念。和雅课堂的基本特征是和谐高效、智慧灵动。学校希望和雅课堂里有令人愉悦的学习环境、融洽的师生关系、科学的课堂结构、良好的学习效果、灵动的思维习惯。和雅课堂里注重自主学习、小组合作、体验探究、多维评价,从而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创新的科学精神和尊重、合作、包容的人文精神。
  努力优化校本研修机制。以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教师的专业发展为本,以学科教研组建设为依托,统筹校本培训、校本教研、校本科研,实现学习、研究、时间的融合,打造学习型组织、学习型教研组、学习型学校。
  着力提升教育教学质量。通过巡视检查,加强教师课堂教学的常态化过程管理;通过对备课、听课、作业的常规检查及定期不定期的集团调研、与城区学校的联考等方式来加强质量监控;开展多样学科活动,如拼音过关测试、数学小论文撰写、英语思维导图比赛、语文朗读比赛、口算达人评比等;根据学生基础素质、学习水平存在差异的情况,组织教师研究对策,提高差异教学的实施水平,加强学生个性化指导;加强家校合作指导,形成教育合力;加强线上线下结合,打破时空局限,提升学生的学习力。   ●多措并举,整体提升和雅教师素质
  遥小着力打造一支和善、博学、高雅的和雅教师队伍。其一,文化引领,形成价值认同。在“和雅文化”的规划和实施过程中,引领广大教师共同憧憬学校美好的未来,共同体验职业的幸福。其二,规划引领,明晰前进方向。通过人人制定三年主动发展规划,年度实行学年规划评估,并通过定期不定期的过程性关注,使每一位教师都能以规划来引领自身发展。其三,搭建平台,提升专业素养。继续推动实施“萌雅”“展雅”“育雅”三段式教师专业成长模式,涵养师德,锤炼师能,以“唤醒自觉”为宗旨全面打造优质教师队伍。其四,研训一体,提高专业水平。通过和雅课堂教学研究提升课堂教学水平,通过课题及项目引领提升教师的科研能力,通过开展教育论坛等方式,有力提升教师的总结能力。其五,多元评价,提升教师幸福感。通过和雅教师、最美师傅、课堂能手、教科研骨干、基本功强手、优秀师徒、优秀联盟等多元化的评价方式,使教师在不同时期、不同领域体会职业的幸福。
  集团化办学,共融共生共长
  遥小以“深度融合”为原则,积极探索集团一体化办学模式。2017年7月,武进区遥观中心小学教育集团成立,以遥小为核心校,吸收武进区南塘桥小学为一体化办学分校;2020年12月,集团在原有体制不变的情况下,又吸收武进区剑湖实验学校(小学部)、武进区宋剑湖小学为集团化办学联盟校。集团内各校,不断锤炼自身的优质品牌,形成了文化共融、管理共策、质量共长、内涵共生的良性竞争态势。
  文化理念:从“互通”走向“共融”。集团确立“和而不同,各美其美”的价值追求,在这一价值追求的引领下,不断梳理遥小的“和雅”文化、南塘桥小学的“和雅·朴真”文化、宋剑湖小学的“绿波红菱”文化以及剑湖实验学校的“坚实”文化,从而使集團内各校“校校有追求、个个有特色”。
  管理共策:从“个体”走向“联盟”。成立集团领导机制,设立集团常务项目管理组,各校下设集团管理办公室,来确保集团各项工作的正常开展。通过联合教研(如备课、上课、说课)、联合调研(如学习习惯调研、生活技能调研、学科质量调研)、联合活动(如学生演讲比赛、好书漂流活动),以及跟岗学习、成果展示、特色分享等形式,使集团内各校从“个体”走向“联盟”。
  教师共培:从“驱动”走向“互动”。建立集团教师培育站,形成集团内教师培训专家库,分类、分层为集团教师提供培训(课程研发与实施、教育科研、学科教学、学生管理、家校沟通等),做到培训形式多样、培训内容多元、培训群体多变(一对一、一对多、多对一),以此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加快青年教师的培养进程,加大骨干教师的培育力度,从以外部刺激的驱动,转变成以内在发展需求为主的互动。
  课堂共研:从“模仿”走向“建构”。加强“以学为主”的课堂教学的研究,以“微课助学”,打造“学习共同体”,以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为目标,建构具备特质的课堂。为了促进集团内教师教学的深度交流、课堂的有效建构,集团每月开展一次教研活动,同时实施“三教”方式(骨干教师的带教、优秀课例的点教、青年教师的研教),以形成优质教学资源的共享。
  课程共创:从“我有”走向“我优”。各校在文化理念的引领下,以“用自己的课程教与学”的理念为指导,做好三类课程的深度开发与品质实施,为学生提供最大限度的选择性。使遥小的和雅课程、宋剑湖小学的绿波红菱课程、剑湖实验学校的坚实课程、南塘桥小学的朴真课程都成为各自的品牌,让每一门课程都发挥其独特价值,让每一位师生找到自己喜欢的课程与发展方向,用发展方向催发每个人心中的内动力。从“我有”走向“我优”,形成优质课程群。
  遥小致力将2020年~2023年主动发展总目标转化为全体师生、广大家长的共同愿景,主动增强发展意识,牢固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将整体、局部与个体的发展目标有机结合,形成各部门、各层面工作方向和责任的一致性,凝心聚力,全面实现学校的各项奋斗目标,继续在集团化办学中发挥辐射引领作用。
  (作者单位: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遥观中心小学,吴亚娟系校长、陶琪系副校长)
  责任编辑:李香玉
其他文献
上派学区中心学校是合肥市肥西县域范围内规模最大的学区中心校,所辖7个校区承担着近15000名小学生的教育职责。学校遵循上级相关文件精神,充分结合生情、校情,在已开展的家校共育工作基础上开启了深度的实践与探索。  ●绘制家校共育学区一体化建设蓝图  学校秉持“精进向上、和合共生”的管理理念,结合学区实际,制定了《上派学区中心学校家校共育三年行动方案(2020-2022)》,明确了三大目标,即提升学校
期刊
作为国民教育体系和人力资源开发重要组成部分的职业教育,在新发展格局下,必须把握时代发展脉搏,增强职业教育的适应性,“长入”经济,“汇入”生活,优化专业布局,促进专业转型升级,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  “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面对当前复杂多变的国际经济形势,中国需要发挥国内超大规
期刊
苗翠强,山东省济南第九中学党委书记、校长  2020年全国两会期间,有人大代表建议将生命教育纳入中小学课程体系。生命教育关乎人的生存、成长、发展,更关乎人的本性、尊严与价值。然而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中小学生命教育存在淡化、软化、弱化等现象。2020年暴发的新冠肺炎疫情,引发了人们对于“生命存在的意义”的重新思考,为中小学开展生命教育提供了契机。山东省济南第九中学(以下简称“济南九中”)多年来致力于探
期刊
专业转型升级要适应地方产业、战略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发展需要,紧跟新技术、新业态、新产业、新模式,抢先筹建与未来产业相对应的新专业,重点发展与战略新兴产业相对应的专业,大力发展与支柱产业相对应的专业。  为了应对数字经济时代带来的挑战,深入推进专业与产业对接,促进专业建设提质增效,持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建成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高地,近年来,深圳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深职院)在全国高职院校率先推动专业转
期刊
文言文承载了大量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也体现了汉语发展的轨迹,是现代汉语语义、语法的基础。文言文是语文教学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现实情况是,文言文教学耗时多,收效少,已成为学生语文学习的一大难点。学生学习文言文的难处在于不明语义、不懂语法、不解文化,教学的难点自然也与之密不可分。这其中语义是基础,当然也正因为它的基础性,以致长期被忽视,因为基础性知识侧重于识记和理解,而不明知识的内涵和联系,学生记忆
期刊
2014年以来,中共中央、国务院、教育部以及北京市先后出台了一系列关于教育改革的重要文件。由此,我们深刻体会到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实质是教育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改革的目的,是要打破单一的供给结构,构建丰富多元、可选择的新型供给侧结构。学校要通过提升供给服务的质量,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不断提升学生的实际获得感,通过丰富的课程资源供给,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我们的认识  课程供给是由课程开发设计、课
期刊
“发现课”是一种育人模式,也是学校课程的一种样态,基于学校的发展实际灵活生成,是学校拓展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对九年一贯制学校的新型治理挑战,破解学生年龄跨度大带来的教育难题,走出九年校园成长文化单一的藩篱,实现课程九年一体化设计,是发现课实施的空间与生长点。  回望几十年中国课程改革历程,我们会看到课程知识壁垒逐渐消融,从老师认真教学生静静听的时代到跨章节的试题命制导向教学,再到生活化教学与
期刊
在班级中,总是有几个格格不入的孩子。他们要么调皮捣蛋,破坏性极强,要么学习特别困难,无从下手。对他们的教育“要小心得像对待一朵玫瑰花上颤动欲坠的露珠”一样,需要班主任的特殊“关照”,特别的爱就得献给特别的他们……  如何使他们有自信、有底气地与人交往,每天开开心心地背着书包到校学习,能拿着优秀的成绩在父母面前展示?我谈谈自己在班主任管理中总结的一套方法。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每当进
期刊
“大信不约,好校长何止十百,大爱无疆,好老师何止百千,大成不反,好学生何止千万,大道不违,好学校就在此间”……时任广州市教育局局长的屈哨兵挥毫而就《广州教育赋》,字里行间浸透着他对教育的拳拳之心。举目四望,广州大学无疑是斯城斯地的“好学校”。广州大学以城市命名,最早办学历史可追溯到上世纪20年代,但新世纪由广州市五所高校合并组建的广州大学刚过“弱冠”,承继广州的城市精神,又充满青春的蓬勃朝气。  
期刊
阅读和习作是语文教学的一体两面。在阅读教学中,我们要紧紧抓住教材范例,渗透习作的指导训练。三年级习作的要求:写清楚。笔者结合三年级统编教材对学生习作谈一下浅见。  观察——写清楚之源头  观察力是学生应具备的核心能力之一。统编教材三年级上册设置了以“观察”为主题的习作单元。以课文为例习得不同的观察方法。例如,教学《搭船的鸟》借助课后问题“读课文,想想作者对哪些事物做了细致观察,说说你是从哪里看出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