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新课改理念强调以生为本,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重点的语文生态课堂就受到了教育教学机构的高度关注。语文生态课题的提出有着特定的背景及实质。文章就语文生态课阅读内涵、任务及路径等方面论述这一新型阅读教学模式。
关键词: 初中语文教学 生态阅读 基本任务
语文阅读生态课堂指的是教师引导启发学生读悟说写,以生命活动为载体,以情感意志为动力,思想在碰撞,情感在激荡,师生迸发出强烈的生命活力的课堂。语文阅读生态课堂符合语文新课标的要求:教师引领学生走进文本,与文本对话;引领学生自主阅读、感悟语言文字蕴含的画面和情感;引领学生合作探究、质疑辩论,在交流中碰撞出火花。
一、语文生态阅读的基本任务
1.滲透阅读意识,深入阅读思考。在阅读过程中要有自信,敢于说“我认为”,努力解释、发现问题的原因,在阅读中获得认知体验、感受喜悦。但是长期的应试教育使学生不能选择自己喜欢的内容来阅读,就更谈不上阅读的多样性。新课程改革以人为本,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教师可让学生充分利用教育资源,给学生提供阅读平台,爱看金庸小说的,让他们去读;喜欢余秋雨散文的,让他们去读……这样学生定会兴趣盎然,阅读内容会大大丰富,个性会得到张扬。
2.建立课堂生态,实现教学相长。与此相关的“过程”、“对话”、“生成”等核心概念常被强调。“过程”被纳入目标,强调要求教师应尽可能地创造各种条件让学生通过阅读、探索、思考、观察、想象、质疑等丰富的认识过程学习,过程本身的价值被充分肯定。而“对话”则强调上课不仅要传授知识,而且要师生一起分享理解,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从而达到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
3.创设教学情境,发挥主观能动性。利用好教学过程中不断出现的生成性教学资源,根据不断出现的新情况不断调整或改变教学目标,应该让教学过程在不断的“生成”中延展。新课程提倡教案应该是“生成性”的教案,而不是事先事无世细地设计好既定的程序与步骤的教案。我们认为重视、践行“阅读教学”可以更好地呼应新课程强调的“过程”、“对话”、“生成”等核心概念。
二、语文生态阅读的基本途径
1.归还学习的主动权,放手让学生原始阅读。教师的主要任务是激励与引导学生充分发挥主体性,完成特殊的认知过程。教师在备课中要关注学生的实际情况,在课堂上尊重学生的个性,关注学生的认知过程,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之中,让阅读教学课堂真正成为学生发展能力的课堂。例如:在教学《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时,放手让学生自己阅读,感受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生活,得出两种不同结论。有学生读后感觉百草园的生活是有趣的,而三味书屋的生活是无味的,这是多少年来形成的共同结论。原因在于百草园里,有动物、有植物,可以玩小虫、看小鸟、扯何首乌藤、摘覆盆子等,这符合儿童的天性。这样的结论正是学生个性化的阅读感悟,这样独特的思维和感悟上的火花是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所期待的,只有在尊重学生独特认识的基础上,才能实现课程标准提出的师生共同成长的目标。
2.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阅读不仅是认识活动,更是情感活动。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尊重学生的情感体验,要让学生在和谐的学习氛围中,激发内在的学习动力。例如:学习《我的叔叔于勒》一文时,一个学生说道:“老师,我认为菲利普夫妇也是很可怜的。”我问:“为什么呢?说说看!”学生说:“站在菲利普夫妇的立场上看,于勒占用了菲利普夫妇应得的那份家产,菲利普夫妇一家不得不忍受生活的艰辛。这一切都是于勒一手造成的。因为贫困,菲利普夫妇的女儿出嫁都成了问题,这不能不让做父母的感到焦急。于勒发财的消息成了他们摆脱窘迫生活的唯一救命稻草,是他们生活的精神支柱。后来他们遇见了穷困潦倒的于勒,该怎么办呢?认下于勒,等于生活更加穷困,等于扼杀女儿好不容易得来的婚姻,等于搅乱暂时还算平安的家庭……因此,我说菲利普夫妇无可奈何,他们只能对于勒避而远之,其实他们也是很可怜的。”学生说完后,我沉思了一会儿,说:“有道理。”接着问道:“哪个同学还能谈一谈呢?”一位学生站起来说:“在十九世纪法国这样的私有制社会里,菲利普夫妇对弟弟还是宽容的,不然不会让他占有自己应得的那部分财产。正因为没有钱,他们全家人不得不忍受贫穷的辛酸,正如文中所说的‘我母亲对我们的拮据生活感到非常痛苦’,‘有人请吃饭是从来不敢答应的,以免回请’,这样,全家人实际上是挣扎在贫困线上。他们的生活已是自顾不暇,又怎么去管于勒这样一个浪荡公子呢?”这时,我说:“同学们说的有道理,菲利普夫妇也是可怜的。但是像菲利普夫妇这样,对身处困难中的亲弟弟置之不理的做法是不对的。除了我们前面知道的对小说主题的认识外,这篇小说还反映了小人物的辛酸。这也是这篇小说主题的多维性。”
3.张扬学生阅读个性,给学生提供实践机会。为了点燃个性的火花,教师应设计开放性问题,提供学生认知的源泉,启发学生自主选择各种信息,自主参与阅读过程,让学生在最能照亮他们心灵的精神烛光的引领下,循着各自的路径,走进作者,走进文本,走进生活。例如:在教学《愚公移山》一课时,以前我们都是把愚公锲而不舍的精神作为文本意义教给学生的,但在现在的课堂上,学生的阅读认知是多元的,对愚公的做法和表现出的精神的认识也是多元的。如搬家比搬山容易得多;挖山会破坏生态平衡;愚公让邻家小孩一起帮忙挖山,耽误了小孩的最佳教育时间;愚公做事不讲方法,他虽执著,但显得愚顽等。教师在阅读教学活动中,要经常树立一些靶子,让学生提出质疑,展开讨论,多从不同角度来解释。这样,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才有可能得到培养。
总之,生态的课堂、和谐课堂必须以适合人的健康发展、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人文素养为目的。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努力营造有利于语文教学的文化氛围,时时关注学生的心理变化,合理调整教学行为,真正实现课程目标要求的“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宇楼.论创新教育视野下的语文课程实施[J].中学教学参考,2012(2).
[2]杜雯雯.关于初中语文生态与生态课堂的解读[J].现代教育科学,2013(1).
[3]王志远.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生态课堂[J].考试周刊,2012(11).
关键词: 初中语文教学 生态阅读 基本任务
语文阅读生态课堂指的是教师引导启发学生读悟说写,以生命活动为载体,以情感意志为动力,思想在碰撞,情感在激荡,师生迸发出强烈的生命活力的课堂。语文阅读生态课堂符合语文新课标的要求:教师引领学生走进文本,与文本对话;引领学生自主阅读、感悟语言文字蕴含的画面和情感;引领学生合作探究、质疑辩论,在交流中碰撞出火花。
一、语文生态阅读的基本任务
1.滲透阅读意识,深入阅读思考。在阅读过程中要有自信,敢于说“我认为”,努力解释、发现问题的原因,在阅读中获得认知体验、感受喜悦。但是长期的应试教育使学生不能选择自己喜欢的内容来阅读,就更谈不上阅读的多样性。新课程改革以人为本,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教师可让学生充分利用教育资源,给学生提供阅读平台,爱看金庸小说的,让他们去读;喜欢余秋雨散文的,让他们去读……这样学生定会兴趣盎然,阅读内容会大大丰富,个性会得到张扬。
2.建立课堂生态,实现教学相长。与此相关的“过程”、“对话”、“生成”等核心概念常被强调。“过程”被纳入目标,强调要求教师应尽可能地创造各种条件让学生通过阅读、探索、思考、观察、想象、质疑等丰富的认识过程学习,过程本身的价值被充分肯定。而“对话”则强调上课不仅要传授知识,而且要师生一起分享理解,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从而达到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
3.创设教学情境,发挥主观能动性。利用好教学过程中不断出现的生成性教学资源,根据不断出现的新情况不断调整或改变教学目标,应该让教学过程在不断的“生成”中延展。新课程提倡教案应该是“生成性”的教案,而不是事先事无世细地设计好既定的程序与步骤的教案。我们认为重视、践行“阅读教学”可以更好地呼应新课程强调的“过程”、“对话”、“生成”等核心概念。
二、语文生态阅读的基本途径
1.归还学习的主动权,放手让学生原始阅读。教师的主要任务是激励与引导学生充分发挥主体性,完成特殊的认知过程。教师在备课中要关注学生的实际情况,在课堂上尊重学生的个性,关注学生的认知过程,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之中,让阅读教学课堂真正成为学生发展能力的课堂。例如:在教学《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时,放手让学生自己阅读,感受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生活,得出两种不同结论。有学生读后感觉百草园的生活是有趣的,而三味书屋的生活是无味的,这是多少年来形成的共同结论。原因在于百草园里,有动物、有植物,可以玩小虫、看小鸟、扯何首乌藤、摘覆盆子等,这符合儿童的天性。这样的结论正是学生个性化的阅读感悟,这样独特的思维和感悟上的火花是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所期待的,只有在尊重学生独特认识的基础上,才能实现课程标准提出的师生共同成长的目标。
2.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阅读不仅是认识活动,更是情感活动。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尊重学生的情感体验,要让学生在和谐的学习氛围中,激发内在的学习动力。例如:学习《我的叔叔于勒》一文时,一个学生说道:“老师,我认为菲利普夫妇也是很可怜的。”我问:“为什么呢?说说看!”学生说:“站在菲利普夫妇的立场上看,于勒占用了菲利普夫妇应得的那份家产,菲利普夫妇一家不得不忍受生活的艰辛。这一切都是于勒一手造成的。因为贫困,菲利普夫妇的女儿出嫁都成了问题,这不能不让做父母的感到焦急。于勒发财的消息成了他们摆脱窘迫生活的唯一救命稻草,是他们生活的精神支柱。后来他们遇见了穷困潦倒的于勒,该怎么办呢?认下于勒,等于生活更加穷困,等于扼杀女儿好不容易得来的婚姻,等于搅乱暂时还算平安的家庭……因此,我说菲利普夫妇无可奈何,他们只能对于勒避而远之,其实他们也是很可怜的。”学生说完后,我沉思了一会儿,说:“有道理。”接着问道:“哪个同学还能谈一谈呢?”一位学生站起来说:“在十九世纪法国这样的私有制社会里,菲利普夫妇对弟弟还是宽容的,不然不会让他占有自己应得的那部分财产。正因为没有钱,他们全家人不得不忍受贫穷的辛酸,正如文中所说的‘我母亲对我们的拮据生活感到非常痛苦’,‘有人请吃饭是从来不敢答应的,以免回请’,这样,全家人实际上是挣扎在贫困线上。他们的生活已是自顾不暇,又怎么去管于勒这样一个浪荡公子呢?”这时,我说:“同学们说的有道理,菲利普夫妇也是可怜的。但是像菲利普夫妇这样,对身处困难中的亲弟弟置之不理的做法是不对的。除了我们前面知道的对小说主题的认识外,这篇小说还反映了小人物的辛酸。这也是这篇小说主题的多维性。”
3.张扬学生阅读个性,给学生提供实践机会。为了点燃个性的火花,教师应设计开放性问题,提供学生认知的源泉,启发学生自主选择各种信息,自主参与阅读过程,让学生在最能照亮他们心灵的精神烛光的引领下,循着各自的路径,走进作者,走进文本,走进生活。例如:在教学《愚公移山》一课时,以前我们都是把愚公锲而不舍的精神作为文本意义教给学生的,但在现在的课堂上,学生的阅读认知是多元的,对愚公的做法和表现出的精神的认识也是多元的。如搬家比搬山容易得多;挖山会破坏生态平衡;愚公让邻家小孩一起帮忙挖山,耽误了小孩的最佳教育时间;愚公做事不讲方法,他虽执著,但显得愚顽等。教师在阅读教学活动中,要经常树立一些靶子,让学生提出质疑,展开讨论,多从不同角度来解释。这样,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才有可能得到培养。
总之,生态的课堂、和谐课堂必须以适合人的健康发展、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人文素养为目的。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努力营造有利于语文教学的文化氛围,时时关注学生的心理变化,合理调整教学行为,真正实现课程目标要求的“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宇楼.论创新教育视野下的语文课程实施[J].中学教学参考,2012(2).
[2]杜雯雯.关于初中语文生态与生态课堂的解读[J].现代教育科学,2013(1).
[3]王志远.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生态课堂[J].考试周刊,20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