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言文不仅是一种文字,更包含着独特的历史文化内涵。如果将文本表面理解为“言”,那么其含蕴就可称作为“意”。 刘勰《文心雕龙》有言“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批之以入情。”通过言辞品悟文中之“意”是阅读的一项重要任务。
一、回归“意”的必要性
首先,是重温经典,倡导民族情怀的需要。被纳入教材的文言文篇目都堪称经典,很多都包含着丰富的民族文化和爱国情怀。以粤教版高中教材为例,屈原《离骚》以“香草美人”自喻,贾谊《过秦论》借古喻今,王安石《游褒禅山记》意指改革图强之苦心,无不包含着朴素的爱国情怀。通过引导,使学生感悟到文化经典之中文字背后深层次的价值。
其次,是立德树人,价值引领的需要。《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培养中学生社会主义道德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发展个性,培养合作精神,逐步形成积极地人生观和正确的价值观。”文言文教材精选篇目中的人物自身也能体现我们提倡应注重的“意”。《项脊轩志》、《与妻书》、《陈情表》中的美好情愫,《段太尉逸事状》中的伟大人格,皆为引领中学生价值取向的典范,只有重视对“意”的感悟,方能达此目标。
最后,是新形势发展的需要。网络小说、手机新闻等碎片化阅读已占领中学生生活高地,这时强调阅读中“意”的回归已无意义。要重塑民族精神,就要重温经典,品悟“意”的内涵。余秋雨先生在南国书香节演讲中倡导读《诗经》、《论语》、《道德经》、《离骚》、《史记》、《红楼梦》,还指出碎片化阅读的弊端:“表面上是你占有了信息,实际上是信息占有了你。”可见重“意”的领会,才是对文化的尊重,才是教育最大价值的外化。
二、教学过程注重“意”的回归
引導学生文言文学习时“意”的领悟主要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还要教会学生由“言”而“意”,令“意”回归。
1. 多媒体辅助领会“意”
多媒体尽管只作为文言文教学辅助手段加以应用,但从激趣到对文本“意”的领会都起到重要作用。比如利用音频视频播放配乐朗诵或相关影视,利用PPT幻灯片展示人物画像、或者场面绘画,都能有意外收获。教授《鸿门宴》时,就在课堂上播放一段影视作品,学生更容易领会场面的激烈、气氛的紧张、人物的传神,从而能对作者创作的态度、对课文中人物行为特点做出正确的评判,更直观地感受文中之“意”。
2. 人文背景发掘“意”
对于韵律感较弱的文言文,希冀通过诵读领会“言外之意”相对困难,那么人文背景的解析也是通往“意”的途径。
《游褒禅山记》先叙后议,学生也能把握作者治学的严谨态度、为政的基本要素。而对作者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悟就不会在意,因而理解也较为肤浅。笔者将王安石其人以及改革变法背景和主张作一简单分析后,学生对文中“物”“力”“志”的理解更加到位,对“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的领会也更加深刻,从而能正确指导自己的学习甚至今后的事业。学习《郑伯克段于鄢》,通过对西东周过渡时期的历史文化作简短说明,学生心领神会,明晓了“臣不臣”“子不子”“弟不弟”的实质所在,对于今后自身人伦价值体系定位更准确。
3. 拓展讨论生成“意”
文言文“意”的生成和领会需要多种方式,课堂上的会“意”往往具有随机性,因此在掌握学习内容的基础上通过适当的拓展和合适的问题设置,引导学生通过讨论更深层次地领会“言外之意”。在教学《季氏将伐颛臾》一文时,我将季氏发动的非正义战争与当今日本争夺钓鱼岛的非正义行为做了类比,学生交流探讨后知晓掠夺土地的本质就是贪念,因此做人不能有贪欲。教学《郑伯克段于鄢》同样设置探究问题:“母子如初”是何种状态,郑伯可否称为“孝子”,并且与《项脊轩志》、《陈情表》中的“孝”作了拓展对比,令学生在对比、思考、探讨中自然生成“意”,进而领会“意”。
4. 多元参与体会“意”
学习《鸿门宴》,学生扮演角色,能将项羽、刘邦、项庄、樊哙等人的性格表现得生动可感,谁正直谁奸诈,谁优谁劣,谁是谁非,想必观者了然于胸,离“意”也就不远了。另一方面是要求大声诵读。叶圣陶说:“倘美读得其法,不但了解了作者说了些什么,而且与作者的心灵相通了,无论兴味方面或是受用方法都有重大收获。”尤其是文言文,朗读时,能做到声情并茂、声音响亮、抑扬顿挫,恰当地掌握语速的缓急和语气的轻重,就能说明对整篇文章的“意”有了自己独特的体会。
教师只有更新观念,在教学过程中重视“意”的回归,优秀传统文化和正确的价值体系才能积淀和传承。
一、回归“意”的必要性
首先,是重温经典,倡导民族情怀的需要。被纳入教材的文言文篇目都堪称经典,很多都包含着丰富的民族文化和爱国情怀。以粤教版高中教材为例,屈原《离骚》以“香草美人”自喻,贾谊《过秦论》借古喻今,王安石《游褒禅山记》意指改革图强之苦心,无不包含着朴素的爱国情怀。通过引导,使学生感悟到文化经典之中文字背后深层次的价值。
其次,是立德树人,价值引领的需要。《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培养中学生社会主义道德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发展个性,培养合作精神,逐步形成积极地人生观和正确的价值观。”文言文教材精选篇目中的人物自身也能体现我们提倡应注重的“意”。《项脊轩志》、《与妻书》、《陈情表》中的美好情愫,《段太尉逸事状》中的伟大人格,皆为引领中学生价值取向的典范,只有重视对“意”的感悟,方能达此目标。
最后,是新形势发展的需要。网络小说、手机新闻等碎片化阅读已占领中学生生活高地,这时强调阅读中“意”的回归已无意义。要重塑民族精神,就要重温经典,品悟“意”的内涵。余秋雨先生在南国书香节演讲中倡导读《诗经》、《论语》、《道德经》、《离骚》、《史记》、《红楼梦》,还指出碎片化阅读的弊端:“表面上是你占有了信息,实际上是信息占有了你。”可见重“意”的领会,才是对文化的尊重,才是教育最大价值的外化。
二、教学过程注重“意”的回归
引導学生文言文学习时“意”的领悟主要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还要教会学生由“言”而“意”,令“意”回归。
1. 多媒体辅助领会“意”
多媒体尽管只作为文言文教学辅助手段加以应用,但从激趣到对文本“意”的领会都起到重要作用。比如利用音频视频播放配乐朗诵或相关影视,利用PPT幻灯片展示人物画像、或者场面绘画,都能有意外收获。教授《鸿门宴》时,就在课堂上播放一段影视作品,学生更容易领会场面的激烈、气氛的紧张、人物的传神,从而能对作者创作的态度、对课文中人物行为特点做出正确的评判,更直观地感受文中之“意”。
2. 人文背景发掘“意”
对于韵律感较弱的文言文,希冀通过诵读领会“言外之意”相对困难,那么人文背景的解析也是通往“意”的途径。
《游褒禅山记》先叙后议,学生也能把握作者治学的严谨态度、为政的基本要素。而对作者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悟就不会在意,因而理解也较为肤浅。笔者将王安石其人以及改革变法背景和主张作一简单分析后,学生对文中“物”“力”“志”的理解更加到位,对“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的领会也更加深刻,从而能正确指导自己的学习甚至今后的事业。学习《郑伯克段于鄢》,通过对西东周过渡时期的历史文化作简短说明,学生心领神会,明晓了“臣不臣”“子不子”“弟不弟”的实质所在,对于今后自身人伦价值体系定位更准确。
3. 拓展讨论生成“意”
文言文“意”的生成和领会需要多种方式,课堂上的会“意”往往具有随机性,因此在掌握学习内容的基础上通过适当的拓展和合适的问题设置,引导学生通过讨论更深层次地领会“言外之意”。在教学《季氏将伐颛臾》一文时,我将季氏发动的非正义战争与当今日本争夺钓鱼岛的非正义行为做了类比,学生交流探讨后知晓掠夺土地的本质就是贪念,因此做人不能有贪欲。教学《郑伯克段于鄢》同样设置探究问题:“母子如初”是何种状态,郑伯可否称为“孝子”,并且与《项脊轩志》、《陈情表》中的“孝”作了拓展对比,令学生在对比、思考、探讨中自然生成“意”,进而领会“意”。
4. 多元参与体会“意”
学习《鸿门宴》,学生扮演角色,能将项羽、刘邦、项庄、樊哙等人的性格表现得生动可感,谁正直谁奸诈,谁优谁劣,谁是谁非,想必观者了然于胸,离“意”也就不远了。另一方面是要求大声诵读。叶圣陶说:“倘美读得其法,不但了解了作者说了些什么,而且与作者的心灵相通了,无论兴味方面或是受用方法都有重大收获。”尤其是文言文,朗读时,能做到声情并茂、声音响亮、抑扬顿挫,恰当地掌握语速的缓急和语气的轻重,就能说明对整篇文章的“意”有了自己独特的体会。
教师只有更新观念,在教学过程中重视“意”的回归,优秀传统文化和正确的价值体系才能积淀和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