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弼者,辅也,古喻之臣佐于君;兴者,起而隆也,言自勃发、经兴旺、达辉煌之诸盛况。为律师者,当视客户为其君,尽其诚、殚其虑、竭其力,以维护其合法权益、辅弼其事业兴旺。如是,合“弼”“兴”二字,恰应法律代理之宗旨。何以维客户之权益,又何以弼客户之兴旺?面对这个法律代理行业中经久不衰的永恒论题,弼兴知识产权服务团队交出的答卷上却仅有全世界最朴素的五个数字——“一二三四五”:“一改”,改变自己;“二不”,不比较、不计较;“三好”,说好话、做好事、存好心;“四给”,给人方便,给人欢喜、给人信心,给人希望;“五心”,慈悲之心、感恩之心、分享之心、进取之心、平和之心。秉承这样的核心价值观,弼兴多年来始终坚持用质量说话,凭借极高的代理授权率和诉讼胜诉率被客户和同行誉为“良心企业”。
在弼兴律师事务所初见之时,薛琦、胡美强和朱水平三位创始合伙人似乎比记者的想象之中少了几分强势与锋芒,多了些许温厚与和善,却是与预想中一样的睿智、幽默和健谈,正如弼兴简称为“一二三四五”的核心价值观一样,朴实无华却又无比真挚。面对摄像机镜头,多年来带领弼兴南征北战、打下无数经典案例的薛琦用一句“还真有点紧张”让我们的采访在四人爽朗的笑声中开始,近两个小时的对话倒像是闲话家常般轻松自然。
变革求突破,开拓新天地
上海弼兴律师事务所和上海弼兴知识产权代理公司成立于2013年3月,前身为薛琦在担任上海智信专利代理公司合伙人期间所带领的知识产权服务团队,这是上海最早的一批知识产权代理团队与诉讼团队之一,至今已逾十七年。正如胡美强所言:“我们弼兴从成立到现在虽然只有短短的三年,但是整个团队其实已经沉淀了十年有余,早在我们在智信的十几年期间,团队就从个位数发展到了五六十个人。”十几年间,团队不仅实现了规模上的扩充,更在发展中酝酿了自身独特的核心价值观,其中居于首位的,就是弼兴所倡导的“改变自己”,而回首过往,团队所经历的最重大的一次自我改变莫过于脱离智信,成立弼兴。
众所周知,知识产权是一门交叉性极强的学科,知识产权实务领域也交织着技术、法律、管理等诸多业务门类。“只看专利,就不仅只有基础的代理申请、答辩、撰写,它还包括专利许可、专利运营、专利侵权的应对等等后续问题,从技术延伸到法律。之前我们所在的智信是一家基本专注于专利代理业务的机构,对商标以及法律业务的涉猎较少,但是上海是一座创新城市,外部的大环境以及客户需求的增长都对我们提出了业务扩充的要求。比如很多客户单位在专利储备达到一定程度以后就有了专利运营和维权的需求,希望我们能够继续跟进,这就涉及到了相关的法律业务。我们团队内部也有能力承担这方面的业务,比如薛老师和胡老师都是兼具专利代理人资格和律师职业资格的,所以我们意识到不能固步自封,需要打开新的空间。”作为弼兴创始合伙人之一的朱水平这样向记者描述当年团队从智信独立而自主创业的外部条件,可谓“天时地利”。然而,三位创始合伙人同样不会忽略“人和”这一关键因素,此时,朱水平谈到了当时团队的发展情况时说:“我们的团队平均年龄很年轻,‘60后’只有胡老师,‘70后’包括我和薛老师在内也就三四个,所以‘80后’在团队内部占绝大多数,包括我们弼兴目前的其他合伙人,他们是团队的中坚力量。所以当时还在智信的时候我们就想,不能只是我们三个人混到退休了事,得为这些年轻人考虑,如果他们没有一个更加广阔的、开放的发展空间,团队迟早留不住他们,那我们的团队只会丧失活力,我们需要给优秀的年轻人向上晋升的空间和机会。”
平稳度过因独立之初的资金周转问题所带来的短暂“阵痛期”之后,如今的弼兴已然进入一个稳健的上升期,成立至今短短三年多的时间,上海弼兴律师事务所已经发展成为一个以知识产权业务为主,拥有律师、专利代理人、商标代理人等法律专家和技术专家近百人,其中70%具有硕士及以上学历、90%能以英语作为工作语言的综合性律师事务所,向数千家国内外企业及个人提供专利、商标、著作权、集成电路布图设计、反不正当竞争及商业秘密等全方位的知识产权法律服务和综合性的国内外法律服务,专利、商标申请量及诉讼案件量均位居全国前列,业务范围遍及全球五十多个国家或地区。
纵然发展迅速、势头良好,弼兴团队依旧从未停止锐意革新、改变自我的创新脚步,例如薛琦在采访中提到改革与工资待遇挂钩的代理人升级考核制度的时候说:“代理人升级考核制度的初衷是保证我们代理业务的质量,也是对代理人本身负责的一种体现。但是我们逐渐发现,过于严苛的考核在个别情况下可能适得其反,比如部分有所专长的优秀代理人可能多年都难以通过升级考试,但是他们确实在其专攻的领域成绩斐然,如果剥夺其晋升机会无疑会打击代理人的积极性,更无法实现我们人尽其用的目的。所以对于这种情况我们就尝试在未能升级的同时依然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代理人的工资待遇,或者为其考核提供一定时间的过渡期,实现服务质量与代理人积极性的‘双重保证’。”其实对于代理人升级考核制度的改革也仅仅只是近年来弼兴针对内部管理与运行中的瑕疵、循序渐进调整内部管理制度的一个缩影。薛琦说:“在我们‘一二三四五’的核心价值观里,‘一改’一定是放在首位的,愿意改变是我们团队一个很突出的特色。而且这种改变这些年来越来越频繁,也越来越迅速,不是说发现问题以后三五个月才去改,而是可能一两个月内通过几次会议就要决策。这跟以前的我们相比是一个很大的变化,更是一个进步。”
用质量说话,靠专业取胜
代表中誉电子在最高人民法院再审程序中“逆袭”,入选2012年度最高人民法院十一大专利侵权典型案例;代表上海胤嘉成功抗衡惠普的系列诉讼,打出“上海知识产权法院第一案”;历时六年之久,代表浙江永宁完胜日本最大的制药公司武田药业,于最高人民法院专利无效行政诉讼再审程序中胜诉…… 作为弼兴知识产权服务团队专业水平上的灵魂人物,薛琦在提到这些战绩之时颇为自己的团队感到自豪地说:“就拿中誉电子与上海九鹰电子这个案例来说,这是一个‘五毒俱全’的案子,从上海二中院一审到上海高院二审,最后我们到最高人民法院提起再审,打了三年,中间历经三次侵权诉讼、四轮专利无效、四次司法鉴定,最终在最高院的再审中翻盘胜诉。坦白说到最高院进行再审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连客户自己心里也是很忐忑的,但是他还是没有犹豫地选择信任我们。”当记者追问这种信任感从何而来时,薛琦朴素却真诚得无懈可击地回答道:“他信任我们的专业能力。中誉电子十五年前的时候只有二十几个人,现在他们有两千多个人;十五年前的时候他们生产遥控飞机,现在他们做真人开的飞机。我们是跟客户一起成长的,中誉在美国的第一个专利是我帮他写的,这个专利帮他在美国赚到了第一桶金,是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专利,所以直到现在,他们的专利、商标业务,诉讼业务,外国专利申请,PCT等等知识产权业务都是我们团队在帮他处理。其实像中誉电子这样跟我们保持三到五年甚至长达十多年合作关系的客户很多,都是从专利做到商标再做到法律业务,从国内业务再做到国际业务,从代理业务做到诉讼业务,总而言之,信任感就是这么多年来培养出来的。”
十年不变的信任背后是弼兴知识产权服务团队超群的专业能力和服务质量。自成立以来,弼兴每年基本保持3000件左右的专利申请量,其中发明专利占据40%左右。发明专利的授权率保持在80%以上,远高于全国平均授权率50%,同时弼兴在其具有强大竞争优势的生物、化学领域,发明专利授权率更是超过90%,令同行赞叹。成立弼兴的三年来,团队的诉讼业务总量大幅上升,呈倍数增长,近三年诉讼案件的平均胜诉率高达94.3%。一系列惊人的数据有力地说明,弼兴是一个“靠质量说话,靠专业取胜”的团队。
采访中,朱水平详细为记者介绍质检与代理人升级考核联动的服务质量保障体系时说:“我们效仿专利局建设了团队内部的质检制度,实务工作的质检分为形式质检和实质质检两种。形式质检针对的是法律上最基本的形式要件,由专门的形检岗负责,形检初级工程师的每个案子,高级工程师视情况,如果错误比较少了就可以免检,如果还在错,那就不能免检。实质质检又更复杂一些,要过两关,第一关由带教老师进行实检,第二关与代理人的升级考核挂钩,进行抽检。”与此同时,弼兴通过由新人集中式授课培训、带教导师制度、内部培训、外部培训以及部门定期总结培训共同构成的“五层培训制度”培养员工的专业技能、提高员工的专业能力,这同样是弼兴团队质量保障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对于一年以内的初级工程师,我们对他业务量的要求非常少,不要求他在这个阶段就急于为公司创造多少,而只要求他们自己去学习和理解,尽快从一名‘菜鸟’成长为‘专家’,这样才能为客户提供更好更优质的服务。”朱水平说。
秉分享之心,凝团队之力
弼兴发展的其中一个目标是“将弼兴建设成为幸福指数最高的律所”,“我们有六个俱乐部,读书俱乐部、电影俱乐部、体育俱乐部、志愿者俱乐部、导师俱乐部和家庭俱乐部。从合伙人到新员工都在俱乐部里,工作之余一起分享一些电影的观后感或者读书的读后感啊,相互了解,增进沟通。”朱水平一边愉悦地介绍着弼兴的俱乐部文化,一边将俱乐部的一些活动照片递到记者的手中。照片中洋溢着一张张笑脸,一起读书、一起看电影、一起登山、一起野炊……他们分享着彼此的快乐,分享着彼此的心灵感悟,好似家人间的和谐安详。
透过这些照片,记者感受到“分享之心”似乎已经不仅仅是弼兴团队奉为圭臬的核心价值观,而早已走下神坛,润物无声般融入员工们的工作、生活,静静地流淌在他们身边,与时间融为一体。当我们打开“分享”这个话题,胡美强会心一笑,欣慰地说:“我们弼兴的合伙人小团队跟别的律所还真的不太一样,我们有一个理念,就是‘团队共同分享’。”三位合伙人在采访中都曾多次提到,2013年弼兴刚刚成立的时候,因为资金周转的问题,团队经历过大约一年半的困难时期,三位创始合伙人当时基本处于‘零工资’的状态,收入几乎全部用于垫付团队运作的各种费用。然而胡美强告诉记者:“即使现在团队的情况越来越好了,薛老师目前的工资也就比我们团队里最优秀的代理人高出一两千块钱,但是我们都觉得还挺心安理得的,生活也挺滋润的。因为如果说整个团队是张‘皮’,那我们几个合伙人也不过就是‘皮’上的几根‘毛’而已,‘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所以我们要首先满足团队的需求,把好的东西先分享给团队。”
“分享”不止于物质,弼兴多年来坚持致力于员工的培训事业,所打造的颇具特色的“五层培训制度”更是对“分享之心”的精妙诠释。从业十七年来,薛琦连续十四年被特聘为上海市知识产权服务中心专利代理人考试培训班特聘讲师,同时又受邀担任上海市知识产权培训中心和上海市知识产权服务中心专利工作者及专利管理工程师培训班的讲师。他说:“做一个企业有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给钱;第二个是给技能,也就是培训,花时间花精力把一个不懂的人培养成专家;第三个层次就是教人做人”。由此可见其对培训新人、分享技能的重视。新人加入弼兴后的前三个月,每天下午都有两个小时的新人集中式授课培训,由合伙人和资深代理人自己备课,进行授课,这在上海甚至全国都是极为罕见的;弼兴会为刚入门的新人配备六到七个带教老师,每个案子“手把手”带教,这项“老师带教制”在弼兴已经坚持实施了八年;凡是工作满一年的,从第二年开始参加内部培训,每个人一年至少做一次PPT,不仅是新人,也包括合伙人,用薛琦的话说就是,“老人讲新人听能学到东西,新人讲老人听能指出问题”;此外,员工还需要参加部门定期总结培训,弼兴亦会为优秀的员工提供出国深造的外部培训机会。不仅如此,弼兴还将培训业务延伸到客户单位,根据统计,弼兴迄今为止已培训客户超过100家,累计培训超过600次,共计培训课程超过1200小时。
“实际上培训确实成本很高,主要是无形的时间成本,而且这个产出在短期内是看不见的。但是我们一直觉得,像佛法里说的‘好人有好报’,只是报的这个时机不是看得到的、近在咫尺的。为什么我们说不看眼前利益,眼前的利益只是短期的,可能很多时候现在看不到,但是从长期来讲,可能在某个地方就能给你带来回馈,而且团队的凝聚力靠的不是眼前的利益,而是精神、价值观的相同。比如带教中把我知道的分享给新人,新人也会有感恩之心,也许我们慢慢有了共同的价值观和理念。当新人慢慢成为团队的中流砥柱,我们团队的凝聚力也就这样在潜移默化中形成了。”对于集中精力抓培训的意义究竟为何,朱水平向记者道出了这样的感触。对此,胡美强表示赞同地说,“我们花了很大的成本去进行新人的培训,虽然在短期内看不到回馈,但是从长远来看这对我们团队服务质量的提升将会起到重要的作用,会让我们的团队越来越有活力。其实我们看的更远。”
朱水平向记者笑言:“在现在的弼兴,‘分享’似乎已经成为一种习惯,带教老师外出培训时,一旦对一个法条有新的理解,回来以后就会立即通过内部培训传达下去;俱乐部里,也许只是因为一本都喜欢的书、一部都爱看的电影,同事升华成了知己。”工作中的心得有人聆听,生活中的喜悦有人同乐,“分享之心”果然为弼兴带来了满满的幸福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