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国斯特兹·特克尔(Studs Ter-kel)所著的可称为“对谈实录自述体”的报告文学集《美国梦寻》(AmericanDreams:Lost and Found)翻译出了,我先睹为快,在此作一点介绍,讲一点观感。
先说编写人特克尔君,今年七十一岁,欧陆移民,原住纽约,少时随父母迁居芝加哥至今,家里开过小客店,境遇不宽。他一九三二年毕业于芝加哥大学法学院后,或因格于天性未合,或因阻于经济恐慌的狂澜,没有当得一天的律师、法官,而先后就了一些不无口舌奔波之劳的职业,如工会联络,音乐评介(以流行“爵士”为主),乃至厕身电台通俗杂剧中(以不得善终的反派为主)。但数十年来,特君似乎乐此不疲,至今仍是芝加哥一家电台的节目(评论和人物专访)主持人,国内外都卓有声名,手面想必比往日宽舒多了。
却说自五十年代中期起,特君便结合本职的访、录、述、评工作,开始写书,第一部是讲爵士音乐的,我没有见过。六十年代中期,显然由于美国和全球的风雷激荡,人心惶惶(柏林墙,越南战争,氢弹导弹,古巴危机,肯尼迪遇刺,反战、民权、学生运动杂以形形色色的社会骚乱之席卷全美),促使了颇以烟酒自娱的特君跨出播音室,走上街头,深入人群,记录社会思潮,完成了他的第一部实录集《断街——美国都市采风录》(DiVision Street——Report from An American City),开创了他的“口述历史”的新局面。
《断街》一书以特君自幼熟悉的芝加哥市民为对象,走访了七十位不同阶级、民族、肤色、性别、年龄、职业、收入、文化、政见的人(中下层为主,故意不找宗教、教育、新闻写作界,说他们平日晓舌已足),一任此辈对着话筒,倾吐胸中的喜怒哀乐,所想所急,各自成篇。著者编写时自然有其主意,但不拘一体,不作褒贬,无斧凿痕迹,读来如与邻人絮语,不胜其生动亲切。《断街》的风貌、作法,一直贯穿到特君随后的几部书,如一九七0年出版的《酸辛岁月——美国经济大恐慌的口述历史》(Hard Times:An OralHistory of the Great Depression),共得一百六十人篇(可见寄情之深),说的是一九二八年冬到一九三三年那段至今谈虎色变的危机;一九七二年出版的《干活儿》(Working),也是几十人的集子,上至银行经理,下至贩夫走卒,巨细不遗,曲道职业者的甘苦;最后是一九八○年的这本《美国梦寻》②,在全国访问了三百人,以其中百篇结集。
《梦寻》可说是《断街》、《酸辛》、《干活儿》诸书的继续和深化,这也是形势使然,举其一端,七十年代中期发生了“水门事件”触及了不少美国人的灵魂。于是只见它单刀直入,逢人便问:你的美国梦如何?视野更远大了而及于未来,内容更深入了,谈吐笔墨,仍是一贯的真实平易,却格外恣肆诡奇。这书对于留心美国事而至多只能在纽约旧金山作数日游的我辈,确实是正中下怀的东西,如获久慕之珍藏秘籍于一旦。作者说,他的这类东西既非调查材料,更不是什么结论,但在我,却篇篇是闻所未闻的第一手资料,又何况其中庄谐并作,读来绝不生厌呢。至于结论,不用说,当然是要自己来做的。《干活儿》和《梦寻》都是一时畅销的上选,在今日西方出版界的枪林肉阵中能争得这样一席地,实非易事,也绝非偶然。
通观特克尔的几部书,我认为他是接近人民、富于正义同情的作家。他借他人之口,着实揭示了一些美国的社会矛盾:所谓美国梦,是空忆的多,做成的少。但他或则对毁誉不一的美国制度不无宽忍,或则对生气勃勃的美国人民抱有强烈信念(这也许是主要的),总之暗示美梦人人有之,得失各不相同,且将“得”字说在后边,有“失而复得”的意味。《梦寻》卷首引用的一首赞美诗曰:“纯美天籁,怜予至顽;双睛重烛,人亦趣还,”《纽约时报》书评说:“读之希望油然而生,似乎每页都能掉下一只大苹果来,”可作参照。看法,这是见仁见智,勉强不得的事。美国戏剧家阿瑟·密勒因《酸辛岁月》的启发,写出了八十年代新作《美国时钟》(American Clock)。而如我者,则从《梦寻》一书的哀乐百人中进一步了解到美国之为当代西方首富的强处、活力,及其负担、病乱,与生俱来的危机,无计排遣的烦恼;尤以多少体会到了“路人皆曰”的群众情绪,俯拾即是的美国普通百姓的可敬可爱可悯处,最觉亲切入味。读此书,时觉识见有所提高,精神有所增益,就文学趣味说,也是一大享受,所谓天籁怡人也。按说,录音机问世后,采访记不大希奇了。我看,只是因为特君的悲天悯人的胸怀,语重心长的立意,求实存真的作风,才使此书如此可读的。
我知道特克尔,始自一九七九年冬过芝加哥偶然读到《断街》而难以释手时,更令我怦然心动的是,他在这书(他的第一部口述历史)前言中竟说,这是取法于瑞典人杨·米尔达以陕西柳林为背景写的《来自中国乡村的报道》一书的,可见他早就深知中国在世上的分量了,端的不凡,定是一位有识有心人。一九八一年夏初,特君偕老伴爱达自费访华,北京之外,只顾一头栽进内蒙草原住了多日,亦可见其心裁别出了。我见过他几面,朴质,浑厚,疏放,亲切,善经营,讲效率,重实际,但并不特别着力于文辞,而眉宇间则常带一种兼有同情、警觉、自悯的神色。他回美后给我来过一次越洋电话,只是问候,不及其他,足见他对中国还有着一层蕴藉的情谊有待发挥。我也常记起他,不知他最近又在张罗什么了。
行文至此,忽念中国之大,人物之盛,思想之开拓,情感之深刻,如果弄一本特克尔式的《神州人语》之类的实录文字来,一定很有意思,也会畅销的。真希望有人费点力气来试它一试。当然,只能借意。中国有自己的国情,譬如访问对象便绝不会忽略知识分子,这是不消说得的。
最后,关于书名。我掂量了一阵,觉得还是译为《美国梦寻》好,且不去点明寻着也无。“梦寻”二字出自明末清初张岱所著《西湖梦寻》(前人在这种场合往往用“梦华”、“梦粱”,未免太实),只取其探索之意,不关国变境迁的思绪。盖世局浮沉,于今为烈,美国的后事,一时也是难于下断语的。
一九八三年六月于北京
①本书全译本即将由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公司出版。(标题注解)
②他在一九八O年还写过一本《自语》,大多记采访的余绪,这里就不说了。
先说编写人特克尔君,今年七十一岁,欧陆移民,原住纽约,少时随父母迁居芝加哥至今,家里开过小客店,境遇不宽。他一九三二年毕业于芝加哥大学法学院后,或因格于天性未合,或因阻于经济恐慌的狂澜,没有当得一天的律师、法官,而先后就了一些不无口舌奔波之劳的职业,如工会联络,音乐评介(以流行“爵士”为主),乃至厕身电台通俗杂剧中(以不得善终的反派为主)。但数十年来,特君似乎乐此不疲,至今仍是芝加哥一家电台的节目(评论和人物专访)主持人,国内外都卓有声名,手面想必比往日宽舒多了。
却说自五十年代中期起,特君便结合本职的访、录、述、评工作,开始写书,第一部是讲爵士音乐的,我没有见过。六十年代中期,显然由于美国和全球的风雷激荡,人心惶惶(柏林墙,越南战争,氢弹导弹,古巴危机,肯尼迪遇刺,反战、民权、学生运动杂以形形色色的社会骚乱之席卷全美),促使了颇以烟酒自娱的特君跨出播音室,走上街头,深入人群,记录社会思潮,完成了他的第一部实录集《断街——美国都市采风录》(DiVision Street——Report from An American City),开创了他的“口述历史”的新局面。
《断街》一书以特君自幼熟悉的芝加哥市民为对象,走访了七十位不同阶级、民族、肤色、性别、年龄、职业、收入、文化、政见的人(中下层为主,故意不找宗教、教育、新闻写作界,说他们平日晓舌已足),一任此辈对着话筒,倾吐胸中的喜怒哀乐,所想所急,各自成篇。著者编写时自然有其主意,但不拘一体,不作褒贬,无斧凿痕迹,读来如与邻人絮语,不胜其生动亲切。《断街》的风貌、作法,一直贯穿到特君随后的几部书,如一九七0年出版的《酸辛岁月——美国经济大恐慌的口述历史》(Hard Times:An OralHistory of the Great Depression),共得一百六十人篇(可见寄情之深),说的是一九二八年冬到一九三三年那段至今谈虎色变的危机;一九七二年出版的《干活儿》(Working),也是几十人的集子,上至银行经理,下至贩夫走卒,巨细不遗,曲道职业者的甘苦;最后是一九八○年的这本《美国梦寻》②,在全国访问了三百人,以其中百篇结集。
《梦寻》可说是《断街》、《酸辛》、《干活儿》诸书的继续和深化,这也是形势使然,举其一端,七十年代中期发生了“水门事件”触及了不少美国人的灵魂。于是只见它单刀直入,逢人便问:你的美国梦如何?视野更远大了而及于未来,内容更深入了,谈吐笔墨,仍是一贯的真实平易,却格外恣肆诡奇。这书对于留心美国事而至多只能在纽约旧金山作数日游的我辈,确实是正中下怀的东西,如获久慕之珍藏秘籍于一旦。作者说,他的这类东西既非调查材料,更不是什么结论,但在我,却篇篇是闻所未闻的第一手资料,又何况其中庄谐并作,读来绝不生厌呢。至于结论,不用说,当然是要自己来做的。《干活儿》和《梦寻》都是一时畅销的上选,在今日西方出版界的枪林肉阵中能争得这样一席地,实非易事,也绝非偶然。
通观特克尔的几部书,我认为他是接近人民、富于正义同情的作家。他借他人之口,着实揭示了一些美国的社会矛盾:所谓美国梦,是空忆的多,做成的少。但他或则对毁誉不一的美国制度不无宽忍,或则对生气勃勃的美国人民抱有强烈信念(这也许是主要的),总之暗示美梦人人有之,得失各不相同,且将“得”字说在后边,有“失而复得”的意味。《梦寻》卷首引用的一首赞美诗曰:“纯美天籁,怜予至顽;双睛重烛,人亦趣还,”《纽约时报》书评说:“读之希望油然而生,似乎每页都能掉下一只大苹果来,”可作参照。看法,这是见仁见智,勉强不得的事。美国戏剧家阿瑟·密勒因《酸辛岁月》的启发,写出了八十年代新作《美国时钟》(American Clock)。而如我者,则从《梦寻》一书的哀乐百人中进一步了解到美国之为当代西方首富的强处、活力,及其负担、病乱,与生俱来的危机,无计排遣的烦恼;尤以多少体会到了“路人皆曰”的群众情绪,俯拾即是的美国普通百姓的可敬可爱可悯处,最觉亲切入味。读此书,时觉识见有所提高,精神有所增益,就文学趣味说,也是一大享受,所谓天籁怡人也。按说,录音机问世后,采访记不大希奇了。我看,只是因为特君的悲天悯人的胸怀,语重心长的立意,求实存真的作风,才使此书如此可读的。
我知道特克尔,始自一九七九年冬过芝加哥偶然读到《断街》而难以释手时,更令我怦然心动的是,他在这书(他的第一部口述历史)前言中竟说,这是取法于瑞典人杨·米尔达以陕西柳林为背景写的《来自中国乡村的报道》一书的,可见他早就深知中国在世上的分量了,端的不凡,定是一位有识有心人。一九八一年夏初,特君偕老伴爱达自费访华,北京之外,只顾一头栽进内蒙草原住了多日,亦可见其心裁别出了。我见过他几面,朴质,浑厚,疏放,亲切,善经营,讲效率,重实际,但并不特别着力于文辞,而眉宇间则常带一种兼有同情、警觉、自悯的神色。他回美后给我来过一次越洋电话,只是问候,不及其他,足见他对中国还有着一层蕴藉的情谊有待发挥。我也常记起他,不知他最近又在张罗什么了。
行文至此,忽念中国之大,人物之盛,思想之开拓,情感之深刻,如果弄一本特克尔式的《神州人语》之类的实录文字来,一定很有意思,也会畅销的。真希望有人费点力气来试它一试。当然,只能借意。中国有自己的国情,譬如访问对象便绝不会忽略知识分子,这是不消说得的。
最后,关于书名。我掂量了一阵,觉得还是译为《美国梦寻》好,且不去点明寻着也无。“梦寻”二字出自明末清初张岱所著《西湖梦寻》(前人在这种场合往往用“梦华”、“梦粱”,未免太实),只取其探索之意,不关国变境迁的思绪。盖世局浮沉,于今为烈,美国的后事,一时也是难于下断语的。
一九八三年六月于北京
①本书全译本即将由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公司出版。(标题注解)
②他在一九八O年还写过一本《自语》,大多记采访的余绪,这里就不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