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订单培养”通过校企共同制定课程科目,共同培养学生,使所学专业内容与工作岗位对口,实现“无缝对接”和“零距离”就业。
【关键词】订单培养;共同教学;共同管理
职业教育是一种职业定向教育,其目的就是为社会培养实用型的专业技能人才。职业教育的成功与否,唯一评判的标准就是看所培养的学生是否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是否符合各用人单位对技术人才的实际需要。所以职业教育的开展,必须与社会经济发展的现状尤其是与区域经济的特点相适应,必须与用人单位对技能人才的现实需求相匹配。要实现这个目的,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必须使教学与生产紧密结合,学校和企业密切合作,大力开展校企合作。我校在建立校外实习基地、半年制顶岗实习等校企合作基础上,在校领导大力支持下,经过就业科和机电科共同努力,对“订单培养”校企合作模式进行了探索,并初见成效。具体情况如下:
一、校企共同制订合作方案
我校与南海石化某工程有限公司进行多次协商,制订好“订单培养”校企合作方案并签订了协议。在相近专业班中挑选一批学生进行“订单式培养”,从第二学年开始每学期学生下厂有针对性地实习一个月,厂方提供食宿、交通费和适当的补贴。实习教学和日常管理主要有厂方负责,学校协助。第三学年学生到石化工程有限公司顶岗实习,实习期满签订劳动合同。
二、校企共同制订教学内容,关键专业课校企共同授课
针对石化工程有限公司具体情况,双方决定在原有课程的基础上,增加《管工工艺学及技能训练》、《铆工工艺学及技能训练》两门课程,原来不太相关课程删除或适当缩短。新增课程学校教师和厂方技术人员共同授课。
三、校企联动,确保教学质量
在“订单式”校企合作模式中,可以在教学资源校企共享。
一是师资资源共享:企业的專家就是学校的兼职教师,全程参与教学活动。第二学年的两次下厂实习由厂方专业技术人员负责全程实习教学并考核,学校专业教师协助。在校专业理论课和基本技能训练课由学校专业教师负责教学,厂方派出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指导。
二是实训资源共享:“订单”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必须针对工作岗位,为实现这一目标,我们将企业建成实训基地、企业教室,定期组织学生到石化工程有限公司实习实训,有效提高了学生的上岗操作能力。.教学过程校企齐共管:首先明确质量标准,我们组织教师到企业广泛深入调研,与企业共同制定、修订了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实训教学、毕业实习、成绩评定等环节的质量标准。其次加强全程管理,抓好“订单”教育的每个环节,从刚开始,就组织学生参观石化工程有限公司在南海石化的实训基地,请公司经理到学校进行演讲,使学生感受企业文化,根据企业需求规划学习。到最后的毕业实习,全部由企业技术人员指导,建立了包括对学生学习效果评价体系,评价考核合格者企业留用。三是加强质量管理,对“订单”班教学质量进行全程监控,采取面试、笔试和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方式,校企双方共同考核学生的综合能力。规定了学生必须取得相关职业资格证书,才能进入合作企业工作。
四、实现校企共赢,力创“订单”品牌
首先,企业后备人才有保障:通过订单培养,实现学校与企业、教师与技师、教室与车间、上课与上岗相结合。培养出的学生动手能力强,熟悉企业文化,有一定的工作经验,能随时走向工作岗位,满足企业生产需要。其次,学生就业有保障,“订单”学生最后一年在企业进行顶岗实习,完成了由“在校学生”到“企业员工”的身份转换,实现了学校与企业“无缝对接”和学生“零距离”就业,学生、家长都很满意。最后,教学质量有保障,通过校企合作、联合培养,我们构建“以岗定教”教学体系、“岗位需求模块化”课程体系,实现专业设置与企业需求对接、培养目标与用人标准对接、技能训练与岗位要求对接,解决了学生就业困难、实习设备不足、实训教师缺乏等问题。
“订单培养”校企合作模式在我校刚刚起步,我们要进一步总结经验,完善运作过程。引入竞争和激励机制,如把学生下厂实习补贴改为奖学金的形式发放,以激励学生,更有利于学生理论知识的学习和技能的提高。争取经过一段时间实践和探索,力创“订单培养”的品牌。
【关键词】订单培养;共同教学;共同管理
职业教育是一种职业定向教育,其目的就是为社会培养实用型的专业技能人才。职业教育的成功与否,唯一评判的标准就是看所培养的学生是否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是否符合各用人单位对技术人才的实际需要。所以职业教育的开展,必须与社会经济发展的现状尤其是与区域经济的特点相适应,必须与用人单位对技能人才的现实需求相匹配。要实现这个目的,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必须使教学与生产紧密结合,学校和企业密切合作,大力开展校企合作。我校在建立校外实习基地、半年制顶岗实习等校企合作基础上,在校领导大力支持下,经过就业科和机电科共同努力,对“订单培养”校企合作模式进行了探索,并初见成效。具体情况如下:
一、校企共同制订合作方案
我校与南海石化某工程有限公司进行多次协商,制订好“订单培养”校企合作方案并签订了协议。在相近专业班中挑选一批学生进行“订单式培养”,从第二学年开始每学期学生下厂有针对性地实习一个月,厂方提供食宿、交通费和适当的补贴。实习教学和日常管理主要有厂方负责,学校协助。第三学年学生到石化工程有限公司顶岗实习,实习期满签订劳动合同。
二、校企共同制订教学内容,关键专业课校企共同授课
针对石化工程有限公司具体情况,双方决定在原有课程的基础上,增加《管工工艺学及技能训练》、《铆工工艺学及技能训练》两门课程,原来不太相关课程删除或适当缩短。新增课程学校教师和厂方技术人员共同授课。
三、校企联动,确保教学质量
在“订单式”校企合作模式中,可以在教学资源校企共享。
一是师资资源共享:企业的專家就是学校的兼职教师,全程参与教学活动。第二学年的两次下厂实习由厂方专业技术人员负责全程实习教学并考核,学校专业教师协助。在校专业理论课和基本技能训练课由学校专业教师负责教学,厂方派出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指导。
二是实训资源共享:“订单”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必须针对工作岗位,为实现这一目标,我们将企业建成实训基地、企业教室,定期组织学生到石化工程有限公司实习实训,有效提高了学生的上岗操作能力。.教学过程校企齐共管:首先明确质量标准,我们组织教师到企业广泛深入调研,与企业共同制定、修订了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实训教学、毕业实习、成绩评定等环节的质量标准。其次加强全程管理,抓好“订单”教育的每个环节,从刚开始,就组织学生参观石化工程有限公司在南海石化的实训基地,请公司经理到学校进行演讲,使学生感受企业文化,根据企业需求规划学习。到最后的毕业实习,全部由企业技术人员指导,建立了包括对学生学习效果评价体系,评价考核合格者企业留用。三是加强质量管理,对“订单”班教学质量进行全程监控,采取面试、笔试和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方式,校企双方共同考核学生的综合能力。规定了学生必须取得相关职业资格证书,才能进入合作企业工作。
四、实现校企共赢,力创“订单”品牌
首先,企业后备人才有保障:通过订单培养,实现学校与企业、教师与技师、教室与车间、上课与上岗相结合。培养出的学生动手能力强,熟悉企业文化,有一定的工作经验,能随时走向工作岗位,满足企业生产需要。其次,学生就业有保障,“订单”学生最后一年在企业进行顶岗实习,完成了由“在校学生”到“企业员工”的身份转换,实现了学校与企业“无缝对接”和学生“零距离”就业,学生、家长都很满意。最后,教学质量有保障,通过校企合作、联合培养,我们构建“以岗定教”教学体系、“岗位需求模块化”课程体系,实现专业设置与企业需求对接、培养目标与用人标准对接、技能训练与岗位要求对接,解决了学生就业困难、实习设备不足、实训教师缺乏等问题。
“订单培养”校企合作模式在我校刚刚起步,我们要进一步总结经验,完善运作过程。引入竞争和激励机制,如把学生下厂实习补贴改为奖学金的形式发放,以激励学生,更有利于学生理论知识的学习和技能的提高。争取经过一段时间实践和探索,力创“订单培养”的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