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微博最让人兴奋的是它裂变式的传播速度,和记录自己灵感的便捷,是一个可以和人分享的电子便条。或许是教育太需要一种能够彻底改变乃至颠覆传统教育的新技术出现,因此每一种新技术的出现,都会被寄予厚望并总有那么一些人执着地实践,但在强大的现实面前,往往会显现出一丝无奈和无力。
关于微博与教育这一命题,或许是我近几年来约稿中下笔最艰难的一次了,艰难的缘由是自己对两者关系之迷茫。我甚至为到底起一个什么样的标题而纠结万分:说第一次“遭遇”,似乎欠缺一份情感;说第一次“邂逅”,感觉又没那么浪漫;说第一次“握手”,应该没有这么乐观;说又一次“擦肩而过”,却又绝不甘心如此!
微博与教育,是注定会在这种爱恨纠缠中走上那么一段漫长的磨合之路。
● 你是个“微博控”?
我办公桌上电脑的作息早已理所当然地与自己的工作节奏(办公作息)完全同步了,桌面上的QQ,也从最初的天天挂着找人说话,进化到现在每天按习惯同时打开两个也只是隐忍地潜伏着,一个老网虫的疲态可说是显现无疑了。
可现如今,我却又很热衷地把自己的微博和MSN关联着,即使是在工作时,只要一有关注者的新消息,都会不自觉地打开去瞄上一眼,一旦有共鸣、有感觉,就会立刻回上那么两三句。用一句时髦的话说,已经非常接近“微博控”的境界。
但事实上,关于微博,我的认识还是非常肤浅的。我在微博上的所作所为,仍然处于一种自我认识和自我约束的初级阶段,微博对自己的学习与工作帮助到底有多大?我也仅仅是处在一种动态的论证(感受)过程中。
我是一个小学教师,因此也早已经习惯了站在“儿童”的立场去思考:当孩子们拥有了自己的微博,他们会干什么?
● 我的微博谁做主?
我们先假设学生已经有了一个微博,最棘手的问题是:怎么用?什么时候用?由谁来提醒和监督?家长会不会像防QQ那样来防微博?当我们兴冲冲地把孩子们带入这个世界时,还是会有很多的担忧。
首先,微博的开放性,会将未经筛选的海量信息推送到面前,你是否会担心孩子因此而患上微博上瘾症?比如,我们一打开腾讯微博,系统向我们“推荐收听”的十之八九都是娱乐明星,收听这些明星动态绝不是我们的本意,但确实是大多数学生的最爱。
其次,这些海量的信息往往泥沙俱下,涉世未深的孩子如何甄别?李开复说:“微博可能是一面特殊的镜子,能够运用群众的智慧,让你看到更多好的、真实的、值得看的东西,而缩小了那些不好的、虚假的、不值得看的东西。”果真如此么?至少我没有这么乐观,尤其在面对涉世未深的孩子时,我们更需要慎重。
再者,当我们欢呼所谓的“大众麦克风”和“公民记者化”时代到来的同时,我们的孩子该发出怎样的声音?微博倡导的是平等和自由,但不等于随性和不负责任,我们仍需要自我约束。
多大的孩子,对应多大的自由,当我们把微博引入教育,责任也就更多了一分,这是一个必须认真思索且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
● 转发即“分享”?
微博的“即时分享”能力,是吸引我们的重要原因,你既可以把自己所获得的知识与朋友分享,也可以分享来自同伴的智慧。对我个人来说,微博在某种程度上改变了自己以前“复制、粘贴、保存、建档”的资料搜集方式,转而喜欢把网络上的资源直接转播到微博。
转发是一种“分享”,但“分享”却绝对不仅仅是“转发”。有人觉得“转发比原创更容易引起别人关注”,因此担心会削弱博主的“原创”精神。这种担心并非杞人忧天,尤其是刚接触微博的孩子们,他们在微博上分享到了什么,他们又怎么去与人分享,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因此,当微博与教育相遇后,我们更需要关注的是孩子们“如何把自己的智慧分享给别人”。事实上,我让三年级的孩子申请微博的同时就已经开始担忧这个问题。比如,许多孩子在拥有自己的微博后的第一个问题就是:“老师,接下来我们干嘛?”这种看似简单的问题其实是最难以回答的。
我曾尝试着把一个班的学生微博整体移交给一位教语文的班主任老师,这位老师和她的孩子们在班级博客上的互动有声有色,她每天都会花费大量的课余时间阅读孩子们的日记,并及时作出点评。我成功推销的理由就是:当师生间有了微博这一沟通工具之后,会改变原有的师生交流模式(师生双方只能通过第三方的博客平台才能进行交流),她只需要在微博上静静地等待孩子们的自我推销(这种自我推销的规则由师生双方自主约定,如“必须主动向老师发出阅读邀请”、“必须有多少名同学推荐”等)。这一师生间互动主体的逆转,使学生的主动性得到充分调动,也可以看作是微博介入教育的有效案例。
● “碎片”如何“关联”?
央视主持人张泉灵在微博中说:“翻了翻自己两个月来的微博,发现写时感觉字字珠玑,回头看看一堆垃圾。”微博的低门槛和草根特性,让每一个人都可以通过短短的140字向外界诉说。同时,微博还有“背对脸”的特性,让你既可以在乎外界(粉丝)对自己的关注状态,也可以不管不顾地埋头织自己的“围脖”。可是我们除了享受这个过程之外,是否有兴趣在一段时间之后去回顾和梳理一下当时所谓的“字字珠玑”呢?时过境迁之后,那些昔日的喧嚣和热闹是否真成了一堆无用的垃圾?
用教育的眼光看微博,我们就必须认真思考关于“碎片化”知识的“关联”问题。这是一个梳理的过程,也是一个反思和归纳的过程,这个过程本身就是一个学习的过程。
一个矛盾,必须要正确看待:一些学生的知识结构(体系)或许本身就很零碎,当这些零碎的东西再被140字的限制,而更加粉碎性地呈现在教师和同伴的面前时,同伴们该如何面对,教师又该怎样引领?知识的结构性差异,你准备好应付的对策没?
● 技术是最小的问题
我第一次向学生介绍微博,是带有一定盲目性的。因为孩子们在进入校园的第一天,就已经在学校班级博客中拥有了一席之地,因此我就把教材中“建立个人博客”这一单元的学习改为“我要上微博”。
供学生申请微博的途径很多,可实际操作过程中还是遇到了不少的麻烦,但相对于微博应用来说,这些颇为搞笑的小麻烦有些不值一提:
我问1班的学生有没有自己的QQ,意思是只要有QQ就能轻易开通属于自己的微博,可话没说完,众学生热血沸腾,更有胆大好事者窜上前来与我交换QQ号,一时之间,秩序大乱,局面几近失控(改进策略:在没说清楚事情之前,少提QQ这样敏感而火爆的词)。
我在2班的“微博推广秀”改变了策略:老师先讲一个“网上寻子”的故事,学生兴趣很浓,一部分人很快完成了注册任务。但他们的第一任务就是:老师,我怎么才能找到你讲的故事?完善这个故事是一个过程,每一个亲历者也只接了其中的一棒,又哪能重现!于是我支支吾吾地一下子不知道该怎么向这些孩子说明(改进策略:这是一个故事,却又不能仅仅讲故事)。
我向学生介绍“私信”:如果你想单独和我联系,我们可以通过私信来沟通。(微博私信和电邮不完全一样,微博的私信是立体的,网状的,即时而随性,而邮件系统则通过相对固定的沟通形式。我们使用邮件沟通,必须要把对方邮件地址纳入我的地址簿,然后才可以进行下一步的沟通,而微博私信则更多是在随机浏览时的一种随性所为)我让孩子们做一个小游戏:由我向一位学生发出一封密信,然后让他们转给自己最好的朋友,看看最终传到谁的手中?不到三分钟,密信回到我手中,我的精心设计就这么被一个小马屁精给搅和了(改进策略:发给多名好友)。
虽然有各种各样的问题,但即使是在小学三年级,在一节课后,仍然有超过50%的学生申请成功,但是大约18%的学生还没有自己的QQ号,而且让全班同学相互关注(互粉)也没有想象中的那样简单,因此,基于班级为单位的微博化学习,还只是走了第一步。
● 微博教育的前景
微博从来就不是为教育而生的,而教育却希望能够从中分一杯羹。日前,新浪CEO曹国伟在接受央视《经济半小时》采访时说:“新浪希望微博成为我们未来一个主要战略、一个方向,能够成为公司未来发展的主要一个驱动力所在,我们从一开始就很专注,我们几乎是用全公司的力量在做微博。”
微博成为新浪、网易、搜狐、腾讯等CEO眼中的战略重点,这对微博的未来发展是一个利好,可惜这种专注和用力,直接指向的目标是由此而来的商业(盈利)模式,而绝不会是微博的教育功能。虽然微博用户中有许多学生和年轻人,但目前还不能成为“微博教育”即时成立的理由。
微博介入教育,一方面有利于建立一种以学生自我为中心的学习形态,140字的限制也可以锻炼学生的高度概括能力;另一方面,碎片化的知识呈现方式,会在师生互动中大大增加教师的工作量,且阶段性知识整理的过程会显得更加必要。
同时,从网络生态角度出发,微博与教育未来的携手,我更寄希望于“教育专用微博”,相对纯粹、目标单一、形式多样、交互灵活的教育微博,或许能够避免前面文中所提到的担忧和隐患,但失去多样性的纯粹又如何充分体现微博世界的精彩纷呈?对于广大探索者来说,这种两难的境地或许还会纠缠一段时间。
关于微博与教育这一命题,或许是我近几年来约稿中下笔最艰难的一次了,艰难的缘由是自己对两者关系之迷茫。我甚至为到底起一个什么样的标题而纠结万分:说第一次“遭遇”,似乎欠缺一份情感;说第一次“邂逅”,感觉又没那么浪漫;说第一次“握手”,应该没有这么乐观;说又一次“擦肩而过”,却又绝不甘心如此!
微博与教育,是注定会在这种爱恨纠缠中走上那么一段漫长的磨合之路。
● 你是个“微博控”?
我办公桌上电脑的作息早已理所当然地与自己的工作节奏(办公作息)完全同步了,桌面上的QQ,也从最初的天天挂着找人说话,进化到现在每天按习惯同时打开两个也只是隐忍地潜伏着,一个老网虫的疲态可说是显现无疑了。
可现如今,我却又很热衷地把自己的微博和MSN关联着,即使是在工作时,只要一有关注者的新消息,都会不自觉地打开去瞄上一眼,一旦有共鸣、有感觉,就会立刻回上那么两三句。用一句时髦的话说,已经非常接近“微博控”的境界。
但事实上,关于微博,我的认识还是非常肤浅的。我在微博上的所作所为,仍然处于一种自我认识和自我约束的初级阶段,微博对自己的学习与工作帮助到底有多大?我也仅仅是处在一种动态的论证(感受)过程中。
我是一个小学教师,因此也早已经习惯了站在“儿童”的立场去思考:当孩子们拥有了自己的微博,他们会干什么?
● 我的微博谁做主?
我们先假设学生已经有了一个微博,最棘手的问题是:怎么用?什么时候用?由谁来提醒和监督?家长会不会像防QQ那样来防微博?当我们兴冲冲地把孩子们带入这个世界时,还是会有很多的担忧。
首先,微博的开放性,会将未经筛选的海量信息推送到面前,你是否会担心孩子因此而患上微博上瘾症?比如,我们一打开腾讯微博,系统向我们“推荐收听”的十之八九都是娱乐明星,收听这些明星动态绝不是我们的本意,但确实是大多数学生的最爱。
其次,这些海量的信息往往泥沙俱下,涉世未深的孩子如何甄别?李开复说:“微博可能是一面特殊的镜子,能够运用群众的智慧,让你看到更多好的、真实的、值得看的东西,而缩小了那些不好的、虚假的、不值得看的东西。”果真如此么?至少我没有这么乐观,尤其在面对涉世未深的孩子时,我们更需要慎重。
再者,当我们欢呼所谓的“大众麦克风”和“公民记者化”时代到来的同时,我们的孩子该发出怎样的声音?微博倡导的是平等和自由,但不等于随性和不负责任,我们仍需要自我约束。
多大的孩子,对应多大的自由,当我们把微博引入教育,责任也就更多了一分,这是一个必须认真思索且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
● 转发即“分享”?
微博的“即时分享”能力,是吸引我们的重要原因,你既可以把自己所获得的知识与朋友分享,也可以分享来自同伴的智慧。对我个人来说,微博在某种程度上改变了自己以前“复制、粘贴、保存、建档”的资料搜集方式,转而喜欢把网络上的资源直接转播到微博。
转发是一种“分享”,但“分享”却绝对不仅仅是“转发”。有人觉得“转发比原创更容易引起别人关注”,因此担心会削弱博主的“原创”精神。这种担心并非杞人忧天,尤其是刚接触微博的孩子们,他们在微博上分享到了什么,他们又怎么去与人分享,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因此,当微博与教育相遇后,我们更需要关注的是孩子们“如何把自己的智慧分享给别人”。事实上,我让三年级的孩子申请微博的同时就已经开始担忧这个问题。比如,许多孩子在拥有自己的微博后的第一个问题就是:“老师,接下来我们干嘛?”这种看似简单的问题其实是最难以回答的。
我曾尝试着把一个班的学生微博整体移交给一位教语文的班主任老师,这位老师和她的孩子们在班级博客上的互动有声有色,她每天都会花费大量的课余时间阅读孩子们的日记,并及时作出点评。我成功推销的理由就是:当师生间有了微博这一沟通工具之后,会改变原有的师生交流模式(师生双方只能通过第三方的博客平台才能进行交流),她只需要在微博上静静地等待孩子们的自我推销(这种自我推销的规则由师生双方自主约定,如“必须主动向老师发出阅读邀请”、“必须有多少名同学推荐”等)。这一师生间互动主体的逆转,使学生的主动性得到充分调动,也可以看作是微博介入教育的有效案例。
● “碎片”如何“关联”?
央视主持人张泉灵在微博中说:“翻了翻自己两个月来的微博,发现写时感觉字字珠玑,回头看看一堆垃圾。”微博的低门槛和草根特性,让每一个人都可以通过短短的140字向外界诉说。同时,微博还有“背对脸”的特性,让你既可以在乎外界(粉丝)对自己的关注状态,也可以不管不顾地埋头织自己的“围脖”。可是我们除了享受这个过程之外,是否有兴趣在一段时间之后去回顾和梳理一下当时所谓的“字字珠玑”呢?时过境迁之后,那些昔日的喧嚣和热闹是否真成了一堆无用的垃圾?
用教育的眼光看微博,我们就必须认真思考关于“碎片化”知识的“关联”问题。这是一个梳理的过程,也是一个反思和归纳的过程,这个过程本身就是一个学习的过程。
一个矛盾,必须要正确看待:一些学生的知识结构(体系)或许本身就很零碎,当这些零碎的东西再被140字的限制,而更加粉碎性地呈现在教师和同伴的面前时,同伴们该如何面对,教师又该怎样引领?知识的结构性差异,你准备好应付的对策没?
● 技术是最小的问题
我第一次向学生介绍微博,是带有一定盲目性的。因为孩子们在进入校园的第一天,就已经在学校班级博客中拥有了一席之地,因此我就把教材中“建立个人博客”这一单元的学习改为“我要上微博”。
供学生申请微博的途径很多,可实际操作过程中还是遇到了不少的麻烦,但相对于微博应用来说,这些颇为搞笑的小麻烦有些不值一提:
我问1班的学生有没有自己的QQ,意思是只要有QQ就能轻易开通属于自己的微博,可话没说完,众学生热血沸腾,更有胆大好事者窜上前来与我交换QQ号,一时之间,秩序大乱,局面几近失控(改进策略:在没说清楚事情之前,少提QQ这样敏感而火爆的词)。
我在2班的“微博推广秀”改变了策略:老师先讲一个“网上寻子”的故事,学生兴趣很浓,一部分人很快完成了注册任务。但他们的第一任务就是:老师,我怎么才能找到你讲的故事?完善这个故事是一个过程,每一个亲历者也只接了其中的一棒,又哪能重现!于是我支支吾吾地一下子不知道该怎么向这些孩子说明(改进策略:这是一个故事,却又不能仅仅讲故事)。
我向学生介绍“私信”:如果你想单独和我联系,我们可以通过私信来沟通。(微博私信和电邮不完全一样,微博的私信是立体的,网状的,即时而随性,而邮件系统则通过相对固定的沟通形式。我们使用邮件沟通,必须要把对方邮件地址纳入我的地址簿,然后才可以进行下一步的沟通,而微博私信则更多是在随机浏览时的一种随性所为)我让孩子们做一个小游戏:由我向一位学生发出一封密信,然后让他们转给自己最好的朋友,看看最终传到谁的手中?不到三分钟,密信回到我手中,我的精心设计就这么被一个小马屁精给搅和了(改进策略:发给多名好友)。
虽然有各种各样的问题,但即使是在小学三年级,在一节课后,仍然有超过50%的学生申请成功,但是大约18%的学生还没有自己的QQ号,而且让全班同学相互关注(互粉)也没有想象中的那样简单,因此,基于班级为单位的微博化学习,还只是走了第一步。
● 微博教育的前景
微博从来就不是为教育而生的,而教育却希望能够从中分一杯羹。日前,新浪CEO曹国伟在接受央视《经济半小时》采访时说:“新浪希望微博成为我们未来一个主要战略、一个方向,能够成为公司未来发展的主要一个驱动力所在,我们从一开始就很专注,我们几乎是用全公司的力量在做微博。”
微博成为新浪、网易、搜狐、腾讯等CEO眼中的战略重点,这对微博的未来发展是一个利好,可惜这种专注和用力,直接指向的目标是由此而来的商业(盈利)模式,而绝不会是微博的教育功能。虽然微博用户中有许多学生和年轻人,但目前还不能成为“微博教育”即时成立的理由。
微博介入教育,一方面有利于建立一种以学生自我为中心的学习形态,140字的限制也可以锻炼学生的高度概括能力;另一方面,碎片化的知识呈现方式,会在师生互动中大大增加教师的工作量,且阶段性知识整理的过程会显得更加必要。
同时,从网络生态角度出发,微博与教育未来的携手,我更寄希望于“教育专用微博”,相对纯粹、目标单一、形式多样、交互灵活的教育微博,或许能够避免前面文中所提到的担忧和隐患,但失去多样性的纯粹又如何充分体现微博世界的精彩纷呈?对于广大探索者来说,这种两难的境地或许还会纠缠一段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