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习要靠自己思索而得。古人云:“学贵多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经典物理学家牛顿看到一颗熟透的苹果从树上落下,他问自己:为什么苹果要掉到地上而不向天空飞去呢?这一看似平常的现象引起了牛顿深深地思索,经过苦心钻研,他终于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为人类的科学事业做出了不朽的贡献。他之所以能取得这样大的成就,离不开他当时那一瞬间对自己所提出的疑问。
一、重视启发,教给学生提问题的方法
1.在文章的题眼处提问
课题一般都是文章的中心,是文章的灵魂。题眼是课题中的关键处。抓住题眼进行思考,就能提出好问题。如《将相和》这篇课文,“和”是全文的文眼,引导学生在“和”字上下功夫,可提问:(1)将、相分别指谁?(2)他俩因何不和,又怎么和好了呢?他们和好的根本原因是什么?从中可以看出他们分别是怎样的人?如《大森林的主人》中的“主人”,《飞夺泸定桥》的“飞夺”,《狼牙山五壮士》的“壮士”,都有着深刻的丰富的含义。在这些题眼处提问,对文章中心的了解就会更透彻。
2.在文章的关键处提问
所谓关键处,也就是文章的中心所在。抓住这些地方提问,可以牵一发而动全身,对理解课文有重要作用。如《我们家的猫》一课,开头一句是:“我们家的猫,性格实在有些古怪。”这是文章的中心句,其中“古怪”一词是中心词。可以引导学生抓住它提问题:(1)古怪是什么意思?(2)我家的猫性格古怪表现在哪些地方?如《草船借箭》结尾处写道:“周瑜长叹一声,说:‘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比不上他!’”“神机妙算”是中心词,引导学生抓住它提问:(1)神机妙算是什么意思?(2)诸葛亮神机妙算,表现在哪些地方?(3)从中看出诸葛亮是怎样一个人?在小学语文课本中,有好多文章我们都能从中找出中心句。围绕中心句提出一系列的问题,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文章的中心思想。
3.在文章的矛盾处提问
有的作者匠心独运,在课文中安排“矛盾”之笔,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捕捉矛盾之处,在对立统一中解决矛盾,悟出道理,提高认识。如《穷人》一文,当桑娜把西蒙的两个孩子抱回家时,她忐忑不安,她害怕丈夫的责备,因为她清楚地知道,他们已没有能力承载更重的负担,但是她“觉得非这样做不可”。这是为什么呢?在深入思考中,学生体会到了“穷人”的心地善良,桑娜的形象在学生心中逐渐高大起来,她那崇高的思想境界给学生留下了深刻印象。
4.在文章的联系处提问
事物之间总是相互联系着的。课文中的句与句、句与段、段与段、段与篇有着内在联系,具有一定的逻辑性。我们要善于从它们的联系处入手,激疑导思。如《景阳冈》一文,文章开头写武松喝了十八碗酒与他打死猛虎有什么关系?如《跳水》一文,文章开头的小猴子放肆与船长的儿子跳水有什么关系?引导学生在认识事物之间的联系中学习语言,发展思维。
在多年的教学工作中,我认为启发学生质疑问难最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能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叶圣陶先生曾说过:“尝谓教师教各种学科,其最终目的在达到不复需教,学生能自为研索,自求解决,故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与,而在相机诱导。必令学生运其才智,勤其练习,领悟之源广开,纯熟之功弥深,乃为善教者也。”怎样才能“令学生运其才智,勤练习”,“ 自为研索,自求解决”呢?这就需要教师巧妙地组织教学,激疑导思,“相机诱导”。
二、定向控制,组织讨论,解决问题
学习要有疑问。在教学活动中,我们鼓励学生产生疑问,但由于学生的知识水平、认知结构的差异,提出的问题往往是五花八门,深浅不一。这时,就需要教师的定向控制。教师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要“居高临下”,宏观调控,把教师备课中的精问与学生的质疑结合起来,把有价值的问题留下,组织学生课堂讨论。
1.引导求异思维
人的创造力主要是依靠求异思维。求异思维要求学生凭借自己的智慧和能力,积极、独立地思考问题。在教学中,有的学生怕自己答错而追求雷同,思维受到束缚。教师应指导学生各抒己见,发散思维,鼓励学生创造性地回答问题。某些似乎是节外生枝的发言,也许不合讨论的主题或既定的思路,但加以讨论也不无益处,可以加以引导,不必一概制止。当然,并不是所有的话题都可以任其发展,必要时应果断制止某些话题,以保证讨论的顺利发展。
2.引导创造性思维
教师可抓住教材的某一关键处,引导学生发挥想象,拓展思维。如《卖火柴的小女孩》,文中写到可怜的小女孩露宿街头。引导学生拓展思维:“假如你在此时碰到她,你会怎么办?”有的学生说会把她带回家,给她漂亮的衣服穿,给她买好吃的;有的学生说会给她设计一颗漂亮的圣诞树,让她拥有快乐;也有的学生说要让她拥有更多的温馨与关爱,在她过生日时会给她定做一个三层的奶油蛋糕……如《穷人》一文,教学后引导学生续编这个故事,学生在想象过程中进行着创造性思维。
综上所述,首先,教师要教学生学会提问题。有不少学生能做到勤学,却做不到好问。学生开始时提出的问题可能没有价值,这就需要教师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读书习惯,教给学生提问题的方法。其次,要创设良好的教学气氛。教师在教学中要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要让学生各抒己见,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实践证明,激疑导思这一教学方法对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有着积极的意义。
一、重视启发,教给学生提问题的方法
1.在文章的题眼处提问
课题一般都是文章的中心,是文章的灵魂。题眼是课题中的关键处。抓住题眼进行思考,就能提出好问题。如《将相和》这篇课文,“和”是全文的文眼,引导学生在“和”字上下功夫,可提问:(1)将、相分别指谁?(2)他俩因何不和,又怎么和好了呢?他们和好的根本原因是什么?从中可以看出他们分别是怎样的人?如《大森林的主人》中的“主人”,《飞夺泸定桥》的“飞夺”,《狼牙山五壮士》的“壮士”,都有着深刻的丰富的含义。在这些题眼处提问,对文章中心的了解就会更透彻。
2.在文章的关键处提问
所谓关键处,也就是文章的中心所在。抓住这些地方提问,可以牵一发而动全身,对理解课文有重要作用。如《我们家的猫》一课,开头一句是:“我们家的猫,性格实在有些古怪。”这是文章的中心句,其中“古怪”一词是中心词。可以引导学生抓住它提问题:(1)古怪是什么意思?(2)我家的猫性格古怪表现在哪些地方?如《草船借箭》结尾处写道:“周瑜长叹一声,说:‘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比不上他!’”“神机妙算”是中心词,引导学生抓住它提问:(1)神机妙算是什么意思?(2)诸葛亮神机妙算,表现在哪些地方?(3)从中看出诸葛亮是怎样一个人?在小学语文课本中,有好多文章我们都能从中找出中心句。围绕中心句提出一系列的问题,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文章的中心思想。
3.在文章的矛盾处提问
有的作者匠心独运,在课文中安排“矛盾”之笔,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捕捉矛盾之处,在对立统一中解决矛盾,悟出道理,提高认识。如《穷人》一文,当桑娜把西蒙的两个孩子抱回家时,她忐忑不安,她害怕丈夫的责备,因为她清楚地知道,他们已没有能力承载更重的负担,但是她“觉得非这样做不可”。这是为什么呢?在深入思考中,学生体会到了“穷人”的心地善良,桑娜的形象在学生心中逐渐高大起来,她那崇高的思想境界给学生留下了深刻印象。
4.在文章的联系处提问
事物之间总是相互联系着的。课文中的句与句、句与段、段与段、段与篇有着内在联系,具有一定的逻辑性。我们要善于从它们的联系处入手,激疑导思。如《景阳冈》一文,文章开头写武松喝了十八碗酒与他打死猛虎有什么关系?如《跳水》一文,文章开头的小猴子放肆与船长的儿子跳水有什么关系?引导学生在认识事物之间的联系中学习语言,发展思维。
在多年的教学工作中,我认为启发学生质疑问难最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能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叶圣陶先生曾说过:“尝谓教师教各种学科,其最终目的在达到不复需教,学生能自为研索,自求解决,故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与,而在相机诱导。必令学生运其才智,勤其练习,领悟之源广开,纯熟之功弥深,乃为善教者也。”怎样才能“令学生运其才智,勤练习”,“ 自为研索,自求解决”呢?这就需要教师巧妙地组织教学,激疑导思,“相机诱导”。
二、定向控制,组织讨论,解决问题
学习要有疑问。在教学活动中,我们鼓励学生产生疑问,但由于学生的知识水平、认知结构的差异,提出的问题往往是五花八门,深浅不一。这时,就需要教师的定向控制。教师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要“居高临下”,宏观调控,把教师备课中的精问与学生的质疑结合起来,把有价值的问题留下,组织学生课堂讨论。
1.引导求异思维
人的创造力主要是依靠求异思维。求异思维要求学生凭借自己的智慧和能力,积极、独立地思考问题。在教学中,有的学生怕自己答错而追求雷同,思维受到束缚。教师应指导学生各抒己见,发散思维,鼓励学生创造性地回答问题。某些似乎是节外生枝的发言,也许不合讨论的主题或既定的思路,但加以讨论也不无益处,可以加以引导,不必一概制止。当然,并不是所有的话题都可以任其发展,必要时应果断制止某些话题,以保证讨论的顺利发展。
2.引导创造性思维
教师可抓住教材的某一关键处,引导学生发挥想象,拓展思维。如《卖火柴的小女孩》,文中写到可怜的小女孩露宿街头。引导学生拓展思维:“假如你在此时碰到她,你会怎么办?”有的学生说会把她带回家,给她漂亮的衣服穿,给她买好吃的;有的学生说会给她设计一颗漂亮的圣诞树,让她拥有快乐;也有的学生说要让她拥有更多的温馨与关爱,在她过生日时会给她定做一个三层的奶油蛋糕……如《穷人》一文,教学后引导学生续编这个故事,学生在想象过程中进行着创造性思维。
综上所述,首先,教师要教学生学会提问题。有不少学生能做到勤学,却做不到好问。学生开始时提出的问题可能没有价值,这就需要教师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读书习惯,教给学生提问题的方法。其次,要创设良好的教学气氛。教师在教学中要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要让学生各抒己见,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实践证明,激疑导思这一教学方法对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有着积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