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国家越来越重视素质教育,重视美育,学校、家庭、教师、学生对美术教育的重视程度也在逐渐提高。可我们的美术教育却仍然发展相对迟缓,存在种种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追根溯源,笔者认为应从“与美术教学相关的诸多方面”探究。
关键词:美术;教育教学;学校;家长;学生;教师;沟通;研究
正文:
国家越来越重视素质教育,重视美育,学校、家庭、教师、学生等对美术教育的重视程度也在逐渐提高。可我们的美术教育发展却仍然相对迟缓,存在种种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是什么让我们的美术教学不能顺利开展?是什么在影响我们的美术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速度?
追根溯源,笔者认为应从与美术教学相关的诸多方面探究。
一、关于学校——部分学校已认识到美术教育的重要性,但仍有个少数学校不够重视
“美术课程”作为美育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已在较发达地区学校教学中凸显成效,每当我们走进这些艺术氛围浓厚的校园,常常被情不自禁地感染和感动。想想这些身在其中,且为校园艺术建设添墨加彩的孩子必是饱尝艺术熏陶,在这种浓郁艺术氛围中成长的孩子定是幸福和快乐的。
相反,在调研过程中,我也听到了不和谐的声音。不少学校的老师反映:在“考试科目”面前,我们“小学科”必须靠边让路。在大家的印象里已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主科”可以占用 “小科”的时间。现在依旧不乏“学科歧视”现象。一次某教师谈及他们校长:“某校长在开会时说‘是个老师就能教美术’......”。若说前者是个例外,那么不少学校愿意出资出力培训语数外等考试科目的任课老师,却不愿意提供让音体美老师出去学习的机会,到目前为止,仍是一个普遍现象。由此也反映出美术在某些学校的定位。
针对于以上现象,我们东营区教研室近年来,边实践边探索,逐步出台一些整改措施,每学期除了到各校深入课堂听课,与一线教师共同教研,还在每学期对各校美术术教学效果抽检,以督促美术教育开展实施。在与我区教研员孙老师交流时,他鼓励我们通过努力“自寻出路”,为学校争取荣誉,为学校建设多做贡献,认认真真、踏踏实实上好每一节美术课,当学校能“以我为荣”的时候,我们距离找到光明的出口就不远了。
二、关于家庭——家长观念没有转变好,原因是缺乏沟通和交流
人类进步,社会发展,家长观念在转变。许多家长已经意识到“美术也很重要”,他们深知孩子全面发展的重要性,所以肯在校外花几百甚至上千元给孩子报“画画特长班”,但与之相悖的是——他们却“不舍得”花几块几十块给孩子买点上美术课用的材料。这种“不舍得”是家长的真心吗,是不是家长在义务教育范畴就“吝啬”了?
我敢断言,不是家长吝啬,而是家长不知道该怎样配合美术课进行投入。什么原因导致这种怪现象?原因是我们和家长之间缺少沟通和交流,家长不知道一堂美术课上下来,孩子能学到什么,有怎样的成效,有的甚至觉得上美术课就是消磨时光。所以,我们要做的是,加强与他们的沟通交流。以下是我的几点做法,与大家探讨:
1、利用家长会时间,向家长传达我们美术的教学思想,得到家长的理解和支持。家长会不应只是班主任和家长交流的专属,我们美术教师也可借用,让家长看到“美术的存在”,听到“美术的声音”。更重要的是让他们了解我们美术教学活动如何开展,进而取得家长朋友的支持和帮助。
2、利用网络平台,搭建与家长沟通的桥梁,每到学期初,我会对本学期美术课所需材料归类整理,然后发到网络“三人行”平台,学生即可在家长的帮助下准备好这学期的美术材料了。
3、今年我们东营区第一中学,又利用手机开通了家校联系的“知校平台”,我就把美术课上孩子们的优秀表现及作品拍成照片上传到各班“平台”,这样做不但让家长看到了孩子在校的优秀表现,了解孩子在美术课上的动态和进展,也给孩子们学习鼓足了劲儿,加上了油!
4、有些课也可邀请家长一起参与。这里的参与包括了课前预习、准备材料;邀请家长进课堂;以及课后与家长一起分享收获等。例,湘版美术教材四年级上册《纸品乐陶陶》一课,涉及到“搓纸绳”环节,现在孩子多不会“搓绳”技能,考虑到家里老人都熟练掌握这项 “生活技能”,我就建议学生向长辈“拜师”,上课伊始,我们先举行“搓绳大赛”。此类活动中,学生既学会新技能,又增进与家人之间的感情。
三、关于学生——他们喜欢美术,有没有只是“图热闹”
调研发现,部分学生常把“美术课”当成“娱乐休闲课”。
分析原因有二:
一是,学生不了解美术和生活的关系,通俗地讲,就是不知道学了美术干什么用。
二是,美术课上材料准备复杂。美术课上常有学生准备不全或者不准备材料情况。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制作材料的美术课能否上好,是可想而知的。
近年,我的美术课上缺材料现象已寥寥无几,具体做法是:首先,让学生了解美术与生活密切相关,认识美术在生活中的具体运用,列举生活中的“美术现象”,让学生充分认识到衣食住行都与美术息息相关。其次,让学生每人建立一个“杂玩箱”(普通纸箱、鞋盒等加以装饰即可),可用来存放一些平日收集来的废弃泡塑制品、纽扣、瓶盖等;以及购买来的纸张、彩笔和其它材料。我们知道,美术课上用到的媒材十分广泛,“现抓”往往出现前面提到的“无米之炊”现象,这样就影响了我们教学的正常运行和学生的学习效率。实践证明,建立“美术杂玩箱”的做法,大大改善了美术课堂教学,提高了学生学习效率。
四、关于老师——自身不够重视,需加强自身修养
谈到自身原因,一代伟人毛泽东同志曾提出“自我批评”,扪心自问:我们自身是怎么对待自己所教的美术课的?
美术一般不对学生做考试要求,也少有作业,所以美术教学在我们心理上是比较轻松的,在这个要求相对宽松的环境下,我们也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试问,我们平日几回钻研了美术教育教学理论?有几人在坚持不懈地钻研业务?有几次在认真反思自己的教学?答案是屈指可数。
态度决定一切!所以,当别人不把自己当回事儿的时候,我们自己应该把自己当回事,只有我们努力钻研美术教育教学,有了真本事,才能自强自立,才能实现自身的价值。
最后,我们还是应该把美育能否顺利实施的落脚点,放在我们每一位美术工作者自己的“心上”。当我们能真正“用心”教学,能坐下来潜心思考了,当我们把思想付诸行动的时候,就已经踏上了良好美术教育的这条康庄大道。
关键词:美术;教育教学;学校;家长;学生;教师;沟通;研究
正文:
国家越来越重视素质教育,重视美育,学校、家庭、教师、学生等对美术教育的重视程度也在逐渐提高。可我们的美术教育发展却仍然相对迟缓,存在种种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是什么让我们的美术教学不能顺利开展?是什么在影响我们的美术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速度?
追根溯源,笔者认为应从与美术教学相关的诸多方面探究。
一、关于学校——部分学校已认识到美术教育的重要性,但仍有个少数学校不够重视
“美术课程”作为美育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已在较发达地区学校教学中凸显成效,每当我们走进这些艺术氛围浓厚的校园,常常被情不自禁地感染和感动。想想这些身在其中,且为校园艺术建设添墨加彩的孩子必是饱尝艺术熏陶,在这种浓郁艺术氛围中成长的孩子定是幸福和快乐的。
相反,在调研过程中,我也听到了不和谐的声音。不少学校的老师反映:在“考试科目”面前,我们“小学科”必须靠边让路。在大家的印象里已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主科”可以占用 “小科”的时间。现在依旧不乏“学科歧视”现象。一次某教师谈及他们校长:“某校长在开会时说‘是个老师就能教美术’......”。若说前者是个例外,那么不少学校愿意出资出力培训语数外等考试科目的任课老师,却不愿意提供让音体美老师出去学习的机会,到目前为止,仍是一个普遍现象。由此也反映出美术在某些学校的定位。
针对于以上现象,我们东营区教研室近年来,边实践边探索,逐步出台一些整改措施,每学期除了到各校深入课堂听课,与一线教师共同教研,还在每学期对各校美术术教学效果抽检,以督促美术教育开展实施。在与我区教研员孙老师交流时,他鼓励我们通过努力“自寻出路”,为学校争取荣誉,为学校建设多做贡献,认认真真、踏踏实实上好每一节美术课,当学校能“以我为荣”的时候,我们距离找到光明的出口就不远了。
二、关于家庭——家长观念没有转变好,原因是缺乏沟通和交流
人类进步,社会发展,家长观念在转变。许多家长已经意识到“美术也很重要”,他们深知孩子全面发展的重要性,所以肯在校外花几百甚至上千元给孩子报“画画特长班”,但与之相悖的是——他们却“不舍得”花几块几十块给孩子买点上美术课用的材料。这种“不舍得”是家长的真心吗,是不是家长在义务教育范畴就“吝啬”了?
我敢断言,不是家长吝啬,而是家长不知道该怎样配合美术课进行投入。什么原因导致这种怪现象?原因是我们和家长之间缺少沟通和交流,家长不知道一堂美术课上下来,孩子能学到什么,有怎样的成效,有的甚至觉得上美术课就是消磨时光。所以,我们要做的是,加强与他们的沟通交流。以下是我的几点做法,与大家探讨:
1、利用家长会时间,向家长传达我们美术的教学思想,得到家长的理解和支持。家长会不应只是班主任和家长交流的专属,我们美术教师也可借用,让家长看到“美术的存在”,听到“美术的声音”。更重要的是让他们了解我们美术教学活动如何开展,进而取得家长朋友的支持和帮助。
2、利用网络平台,搭建与家长沟通的桥梁,每到学期初,我会对本学期美术课所需材料归类整理,然后发到网络“三人行”平台,学生即可在家长的帮助下准备好这学期的美术材料了。
3、今年我们东营区第一中学,又利用手机开通了家校联系的“知校平台”,我就把美术课上孩子们的优秀表现及作品拍成照片上传到各班“平台”,这样做不但让家长看到了孩子在校的优秀表现,了解孩子在美术课上的动态和进展,也给孩子们学习鼓足了劲儿,加上了油!
4、有些课也可邀请家长一起参与。这里的参与包括了课前预习、准备材料;邀请家长进课堂;以及课后与家长一起分享收获等。例,湘版美术教材四年级上册《纸品乐陶陶》一课,涉及到“搓纸绳”环节,现在孩子多不会“搓绳”技能,考虑到家里老人都熟练掌握这项 “生活技能”,我就建议学生向长辈“拜师”,上课伊始,我们先举行“搓绳大赛”。此类活动中,学生既学会新技能,又增进与家人之间的感情。
三、关于学生——他们喜欢美术,有没有只是“图热闹”
调研发现,部分学生常把“美术课”当成“娱乐休闲课”。
分析原因有二:
一是,学生不了解美术和生活的关系,通俗地讲,就是不知道学了美术干什么用。
二是,美术课上材料准备复杂。美术课上常有学生准备不全或者不准备材料情况。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制作材料的美术课能否上好,是可想而知的。
近年,我的美术课上缺材料现象已寥寥无几,具体做法是:首先,让学生了解美术与生活密切相关,认识美术在生活中的具体运用,列举生活中的“美术现象”,让学生充分认识到衣食住行都与美术息息相关。其次,让学生每人建立一个“杂玩箱”(普通纸箱、鞋盒等加以装饰即可),可用来存放一些平日收集来的废弃泡塑制品、纽扣、瓶盖等;以及购买来的纸张、彩笔和其它材料。我们知道,美术课上用到的媒材十分广泛,“现抓”往往出现前面提到的“无米之炊”现象,这样就影响了我们教学的正常运行和学生的学习效率。实践证明,建立“美术杂玩箱”的做法,大大改善了美术课堂教学,提高了学生学习效率。
四、关于老师——自身不够重视,需加强自身修养
谈到自身原因,一代伟人毛泽东同志曾提出“自我批评”,扪心自问:我们自身是怎么对待自己所教的美术课的?
美术一般不对学生做考试要求,也少有作业,所以美术教学在我们心理上是比较轻松的,在这个要求相对宽松的环境下,我们也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试问,我们平日几回钻研了美术教育教学理论?有几人在坚持不懈地钻研业务?有几次在认真反思自己的教学?答案是屈指可数。
态度决定一切!所以,当别人不把自己当回事儿的时候,我们自己应该把自己当回事,只有我们努力钻研美术教育教学,有了真本事,才能自强自立,才能实现自身的价值。
最后,我们还是应该把美育能否顺利实施的落脚点,放在我们每一位美术工作者自己的“心上”。当我们能真正“用心”教学,能坐下来潜心思考了,当我们把思想付诸行动的时候,就已经踏上了良好美术教育的这条康庄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