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强化战略科技力量是我国当前科技和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实施这一国家重大战略,需要准确把握战略科技力量的内涵、特点和机制.本文重点分析了战略科技力量的基本内涵、主要特征、形成机制和载体形式,以及强化战略科技力量对我国的意义,以期为我国强化战略科技力量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机 构】
: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北京 100038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强化战略科技力量是我国当前科技和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实施这一国家重大战略,需要准确把握战略科技力量的内涵、特点和机制.本文重点分析了战略科技力量的基本内涵、主要特征、形成机制和载体形式,以及强化战略科技力量对我国的意义,以期为我国强化战略科技力量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其他文献
中美贸易战开始以来,美国对中国的打压从贸易领域扩展到科技领域,对在美国从事科研的华人及对华开展科技合作的美国科研人员开始严格审查.白宫科技政策办公室联合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国立卫生研究院、国防部、国家标准和技术研究院、美国航空航天局等近二十家机构成立了美国科研环境联合委员会(JCORE),旨在塑造美国科研价值观和科研道德诚信准则,以保护美国科研安全和知识产权等.JCORE成立后,制定了一系列政策,重点监管接受外国政府(特别是中国)人才计划和项目等资助的行为.该举措将长期影响中美开展正常的科技人员交流与合作
当前的市场经济环境日趋成熟,环境方面带来的变化势必会对企业自身规模的拓展与后期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并在一定程度上加剧行业之间的竞争,使之日趋激烈.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企业若想生存并有所发展就需要在所属行业中获得相应的市场地位,就需要改善原有的管理模式,提升管理水平.会计内部控制是企业管理活动中的核心要素,借助这一管理手段,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可以得到显著提升.企业管理人员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应尽可能地实施规范的会计内控工作,实现企业各项工作的正常化,不断强化财务管理质量,使现有的企业资源能够得到充分的开发与运用
文章主要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法律风险及防范控制为重点进行阐述,首先分析人力资源管理法律风险的基本概述,其次介绍人力资源管理法律风险的表现形式,最后从几个方面深入说明并探讨人力资源管理法律风险的科学防范措施,旨意在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资料.
为响应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土地改革政策,面对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中成员权的保护问题,从农民相关权益受损现状、原因着手分析,为切实保护农民权益,完善权利保护救济机制,做出相关提议.
目前,澳大利亚已接近其在《巴黎协定》承诺的目标,即到2030年,澳大利亚的温室气体排放将比2005年的水平降低26%到28%.澳大利亚政府主张“以技术而非税收为主导”的减排核心,注重投资低排放技术研发,通过首份国家低排放技术声明为减排技术发展划定了投资路线图,在氢能,碳捕集、封存与利用等领域部署了大量投资.同时,澳大利亚政府也十分重视该领域的国际科技合作.中澳两国在减排方面面临相同的挑战,也具有前期合作基础,因此减排技术或可成为中澳科技合作的新热点.
提升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对我国建设成为世界科技强国目标的实现十分关键.巴西经过几十年的发展,通过完善创新法律体系、应用多元政策工具、建立政产学研合作联盟、鼓励企业自建研发创新中心,形成了一整套独具特色的企业创新支持体系.本文通过对巴西促进企业创新的法律沿革、主要举措进行分析,为完善我国支持企业创新的体制机制提出了对策建议.
本文在系统梳理和学习借鉴华为式“日落法”应用实践的基础上,结合大型央企内控管理改进提升需求,提出设定管理文件期限、推进业务流程再造、精简管理制度和操作流程的具体举措,希望能够有助于提高央企的管理效率和效益.
随着宏观经济环境的不断变化及企业规模的日益扩大,企业所从事的各项经济活动也随之变得纷繁复杂且数量繁多.作为内部审计的崭新形态,风险基础战略系统审计模式引入战略管理的思想及系统的分析方法,全面了解企业内外部环境,从而能够更为客观、准确地识别经营风险并指导企业采取应对措施,进而为控制风险、达成战略目标提供强有力的理论保障.因风险基础战略系统审计模式在我国内外部审计应用中尚处于萌芽阶段,相关应用实例较为匮乏,故笔者结合自身工作经验,以A公司内部审计活动为载体,将公司内外部环境分析作为切入点,以战略管理理念为依托
日本的筑波研究学园都市是一个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由政府自上而下推进建成的研究学园城市,自开始建设到建成经历了30余年时间,而且直到今天其功能与定位也还在不断修正.本文对筑波研究学园都市的建设、发展历程进行了回顾,总结了其在建设和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以及随后采取的修正措施和经验教训,以期为北京市的科学城建设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鉴.
自德国提出“工业4.0”概念已过去十年.2021年概念提出者对十年来“工业4.0”的发展进行了概括与回顾,这对于其他国家的工业化转型和未来工业发展的规划都有借鉴意义.但实现工业4.0尚任重道远,十年来不仅其他国家,即便德国本身也远未达到工业4.0的愿景目标.基于此,我国在紧盯技术和产业前沿的同时,仍应重视工业2.0、3.0的广泛普及、巩固与提高,仍需进一步发挥我国比较优势,开展中德全面合作,加快发展智能装备产业,实现龙头企业和中小企业并重发展,加快构建自主可控的数据运营安全体系和人才培养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