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西:喜剧是一面镜子

来源 :报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dercit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生化博士变身为脱口秀演员,黄西说美国人有一句话时时刻刻在鞭策自己:人要像鸭子一样,表面上很平静,但是脚在水底下要拼命划水。
  
  他在白宫做脱口秀表演,用满是东北味的英语对坐在边上的副总统拜登说:“事实上,我曾经读过你的自传。今天见到你了,我觉得书比本人要好的多。”拜登笑得前仰后合。
  黄西自己发的第一条微博,是2010年白宫新闻记者年会的表演视频,转发近万次。大家非常喜欢这个场景:一个貌不惊人的东北老乡,站在白宫里,微微俯视着台下的美国人,收获他们的掌声和笑声。
  现在,黄西被美国人誉为“喜剧界的姚明”。十年间,他从生化博士摇身一变成为北美最著名的脱口秀演员。同为朝鲜族的罗永浩将之称为“史上最邪门的美国梦”。
  
  你是一个闹钟吗?
  2000年,黄西已经取得了德克萨斯州莱斯大学的博士学位。他一个人开着辆破旧的铃木车,在山区里呆了三天。他30岁了,彷徨于继续做教授,还是去找份工作。
  在山里,黄西白天爬上巨石,晚上钻进车里,听着乡村音乐昏昏睡去。最后他决定:“我一直都在学校里,是该看一看社会是什么样了。”
  随后两年,黄西干了两份工作。第一份工作,是绘制基因模型。第二份工作,研究癌征细胞。上班第一天,老板对黄西说:“你现在做这份工作,在中国肯定是富人了吧。”这是美国人对移民的典型态度,这等于说,你能来美国是幸运的。
  2001年,黄西到美国第八年,朋友带他到俱乐部里看脱口秀表演。他只能听懂一半,但还是被深深吸引。“原来,喜剧不是哗众取宠,它可以很睿智地针砭时弊,也能发人深省”。黄西开始参加一些学习班,研究如何讲笑话。
  2005年,黄西找到了一些抑制肿瘤的基因,并因此获得专利。年薪六位数,换了新车新房。但有一天黄西翻看日记,发觉自己写的都是不安全感、挫折感、遗憾和后悔。只有读到一些玩笑时,黄西才感觉:“嘿,有点意思。”
  黄西萌生了一个想法:“我总可以有所选择,也要活得有趣些。”他开始尝试参加脱口秀比赛。
  2002年的一个冬夜,在一家酒馆里,黄西第一次上台表演单口相声。演出结束后,一个哥们儿凑上来告诉他:“你说的可能挺有意思,但我听不懂你说什么。”
  他一直努力争取在不同相声俱乐部表演的机会。他曾给脱口秀俱乐部老板打电话自荐。第一个电话打去,对方说:“一个小时后打来。”一个小时后他再拨,对方大骂:“真当自己是个闹钟吗?”
  
  你儿子永远上不了大学
  事实上,在黄西眼中,遭受挫折,很像是通往成功的一条路径。小时候黄西成绩很不好,班里45人,他排名总是倒数。高中第一次考试,300多人他考了286名。开家长会时,老师告诉他父亲:“你儿子永远上不了大学。”
  高二,黄西15岁,父亲突然对他说:“你现在已经15岁了,是个大孩子了,从现在起,我不会再管你了。我不会对你的成绩再说一句话,以后你自己的前途就自己决定了。”
  遇到新班主任杨秀华以前,黄西的父亲甚至已经为他找好了一份烧锅炉的工作。这位被黄西称为“慈母”的物理老师为黄西做过棉袄,正是她改变了黄西的一生。在杨老师的感化下,他发奋读书,以全校第一的成绩考入了吉林大学。
  大学最后一年,他决定报考中国科学院。一个月的时间,一本很厚的有机化学书,从头到尾读了好几遍。结果,有机化学考了100分。到中科院报到后,有些高年级的研究生特意跑到他宿舍来看他,就想看一看有机化学考100分的人长什么样。
  在中科院,这个自称不擅长跟女生谈恋爱的戴眼镜标准理科男,在23岁时邂逅了自己后来的太太金妍。他和金妍是在一个韩语学习班上认识的,金妍没有参加那个班,而是陪妹妹去的。
  第二个周末,他就主动出击邀请金妍和她妹妹去植物园玩。1994年,就在黄西去美国之前,他向金妍求婚,回老家办完婚礼,他就去美国了。
  
  觉得自己像个影子
  初到美国时,黄西感觉日子很难。第一次看到海,他兴奋地下去游泳,游了三个小时,背部全部被晒伤;面对看到“偷袭珍珠港”就兴奋无比的同学,他很不解,后来才知道美国人看到爆炸就兴奋;在朋友家用完洗手间没有放下马桶的座圈,惹得女主人不高兴,当众质问是谁干的,他没敢吱声。以上这些事情如果隔天就发生一回,没有人会高兴。
  在莱斯大学,有一次,几个中国学生在实验室里聊天,一位教授走过来说:“你们的汉字学起来这么困难,光是学语言就要花好几年的时间,难怪中国在科学和技术方面这么落后。”说完以后,他转身就走了。
  黄西很震惊,没想到这么有偏见的话,会从教授的嘴里说出来。黄西实在找不到自己存在的感觉,他觉得自己像个影子,总是被人忽略掉。
  八年里,黄西都是练习脱口秀。他不断琢磨哪种幽默的方式更契合美国人的神经。2007年,儿子Jack出生。他白天上班,傍晚接孩子,抱着儿子做饭,晚上再出门演出。最早去的单口相声俱乐部,就在自己公司附近,为了不让自己的同事知道,他换掉了“黄”字的拼音,将“Joe Huang”改为“Joe Wong”。
  经历了很多次失败的试镜和比赛,没有一个人相信他会成为一个职业脱口秀演员,包括他自己。他开始认真考虑继续做一个科学家,还是继续表演。
  “我当时想,将来我的孩子长大以后我要怎么对他讲呢?‘你爸以前是个搞单口相声的,后来决定放弃。’我儿子问我:‘为什么呢?’我回答:‘因为你来到世上。’”
  
  给想象力一个机会
  黄西决定再回到舞台上。他认为“该给想象力一个机会”。自嘲总从失败走向失败的他,将梦想确定为“到72岁时,我能说我从事脱口秀已经40年了”。
  机会不期而至。2009年,黄西接到了深夜节目《大卫·赖特曼秀》的邀请。这档节目是美国收视率冠军,相当于中国的春晚。消息传到黄西的公司,同事米歇尔问黄西:“听说你要上《莱特曼秀》?”黄西说:“是的。”米歇尔说:“哦,这真是个大事儿。”
  黄西表面上显得很淡定,但他心里知道,这确实是一件大事。在美国,有多少喜剧演员搞了一辈子单口相声,却从来没机会上《莱特曼秀》。波士顿的一个喜剧演员曾说:“我就是想让我的母亲去世之前,能够看我在《莱特曼秀》上表演一次。一次就够了。”
  2009年4月17日晚,黄西亮相。观众一下爱上了这个表情木讷、动作僵硬,操着东北腔英语,唯有一对大酒窝闪亮着的中国男人。
  以抽象数学和逻辑所搭建的奇特笑话,让黄西在5分钟内赢得了20次笑声。如今,这段视频在YouTube上的点击率超过80万,在国内网站的点击量则已超千万。
  2010年3月,黄西登上了美国记者年会。
  
  拜登在门口等你呢
  听说黄西要在记者年会上表演的消息以后,《莱特曼秀》又请他到节目上表演了一次。莱特曼先生对观众宣布黄西将在美国记者年会上领衔主演的消息后,他又加了一句:“你看,有的时候梦想会成为现实。”
  在美国记者年会上,当主持人念到黄西的名字,他上场开始站在几千个记者面前讲笑话。15分钟的表演过得非常快,表演完以后全场观众起立鼓掌喝彩。
  演出结束后,美国副总统拜登对黄西说:“黄西,你将来成了大名人以后,如果你的佣人告诉你乔·拜登在门口等你呢,请千万不要问‘Who?’”
  如今,美国最年轻的镇长,18岁的杰瑞米·米尼亚说,黄西改变了许多美国人此前对中国人能干、聪明,但没有幽默感的刻板印象。
  “中国人是只会工作、不会抗议、不懂幽默的代名词。”现在黄西理解美国人为何对中国人有这种印象,“因为中国人不敢表达。”
  黄西说,自己从事脱口秀,正是因为在美国的亚洲人没有自己的声音。“我想让模糊的亚洲人变清晰。”
  
  喜剧是一面镜子
  黄西将幽默定义为“自嘲与挑战权威。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犹太人,即使是在难民营,也还坐在一起讲笑话”。他意识到:人应该将幽默当作人格的一部分。只有学会开自己的玩笑,一个民族才会更加成熟。“在一个开放的社会里,我的喜剧可以成为一面镜子,在这面镜子里,美国人可以看清楚他们的社会。”
  “死亡容易喜剧难,你总得找一个地方开始。”现在,黄西只要别别扭扭地往那一站,台下就发出笑声。他只消说一句:“其实,我是个爱尔兰人。”场子就立刻热了起来。
  黄西说美国人有一句话时时刻刻在鞭策自己:人要像鸭子一样,表面上很平静,但是脚在水底下要拼命划水。“我经常会激励自己努力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也很容易受到别人的激励。我的人生真是一部励志书。”
  “最优秀的相声演员可以获得比总统还多的支持和尊重。”想起观众曾经对自己说过的话,他才明白这份尊重的由来,“总统会骗选民,但是喜剧演员不会骗观众,幽默是百无禁忌的,无论是美还是丑。”
  参加美国记者年会的那个晚上,演出结束后,黄西走出会场,迎面是华盛顿的万家灯火。他知道自己成功了:“不仅因为演出的成功,还因为作为第一个亚洲人站在这么高的平台上为几百年华裔移民史振臂一呼。”
  
  他给俱乐部老板打电话自荐。第一个电话对方说:“一小时后打来。”一小时后他再拨,对方大骂:“真当自己是个闹钟吗?”
  
  黄西的那些经典段子(一)
  
  “我决定留在美国。因为在中国我不能做我擅长的事——散发异域风情。”
  
  “我以前有过一次濒死的经历,就是路过一个墓地,我有一次真正的濒死经历了。”
  
  “我有了孩子后,在车上贴的标语是:车上有婴儿。这对其他司机来说更像是一种威胁:因为有一个哭哭啼啼的婴儿与一个唠唠叨叨的太太在车上,我还会怕死吗?”
  
  黄西的那些经典段子(二)
  “人们总批评奥巴马总统过于软弱,但奥巴马正在指挥两场战争,而他居然为此得到诺贝尔和平奖。更搞笑的是,他把和平奖奖金捐给美军。”
  
  “我是新移民,当年来美国后,我开着一辆旧车,车后保险杠上贴了不少标语贴纸,我都不懂,撕也撕不下来,我开了两年之后,才知道其中一张是‘如果你不懂英语,滚回去’。”
其他文献
曾经是商务智能手机霸主的黑莓,如今风光不再。无论是安静的死去还是凤凰涅槃,对于黑莓来说,复兴到史上的一家独大,已经没有可能。    智能手机鼻祖黑莓在刚刚过去的2011年陷入了重重麻烦。  黑莓先是进军平板电脑市场,推出了Playbook。但是由于过于匆忙,新产品只是个技术未成熟的半成品,连最基本的功能都不完善,导致库存大量积压。  2011年7月,RIM宣布裁掉2000个员工,占其员工总数近11
期刊
Mark(23岁)  Q:哪年大学毕业?打算创业吗?  A:今年即将毕业,工作几年再想创业的事情。  Q:创业打算选择哪个领域?  A:可能会选择互联网与信息行业。  Q:用一句话描述你对“创业”的看法?  A:做了也许能成功,但不做的话是万万不能成功的。  Mark即将从大学毕业。现在他一边忙着写毕业论文,一边四处投简历。他说创业的想法一直都有,但是他需要先去社会上学习几年。毕竟一定的积累和沉淀
期刊
《香港商报》曾评论说:“他的一生,斡旋在财富、权谋与美人之间。他的故事是一个标准的港式传奇。”作为中国电影史的见证人,这位老人所经历过的百年,远比他所拍摄的任何一部影视作品都要精彩。他和他的家族一起,用持续付出和对社会的惊人回报,演绎了传统中国最地道意义的“功德圆满”。    他是华人世界里很难超越的传奇人物,影响了华语影视近半个世纪。他与他的家族被誉为中国电影事业的拓荒英雄。  从默片到有声,从
期刊
烈火中的圣安东尼  2012年1月16日,西班牙马德里,距马德里西北100公里处的小镇圣巴多罗梅在每年一度的圣安东尼日(Saint Antony)前夕进行庆祝,参加庆典的人需要骑马冲过火焰。每年的1月17日是西班牙纪念动物保护神圣安东尼的节日,人们相信在圣安东尼日接受过祝福的动物可以幸福、健康地度过一生。无论在哪个国家,善良始终是人的天性,而屡禁不绝的虐待动物事件着实令人发指。    新德里之晨 
期刊
中国人均GDP去年突破5000美金,高收入阶层已经成型,奢华时代也随之而来。2011年,中国PK掉日本,成为全球第一大奢侈品消费国。这一切繁荣的背后,遵循了哪些独特的商业逻辑?  奢华时代  中国的奢侈品消费在2011年坐上世界冠军的宝座。今年虽然经济形势严峻,但是奢侈品消费依然十分红火。中国已然跃进了奢华时代。  上海,南京西路的恒隆广场,顶级的中国高端消费购物中心。今年7月,中国最大的LV专卖
期刊
新规短期内将冲击银行理财产品收入,但长期看,随着理财市场更加规范,鉴于老百姓对理财产品的旺盛需求,银行理财市场将持续火爆。    对于风险评级低的客户来说,要想越级买高风险等级的银行理财产品已经行不通了。目前,商业银行已经陆续接到上级部门发文,要求严格执行2012年开始生效的《商业银行理财产品销售管理办法》。新规要求,理财产品的风险分级与销售直接挂钩。风险评级为一级和二级的理财产品,单一客户销售起
期刊
一场大雪让东北进入了冬季,然而哈大高铁却成了这里最热门的话题。  在百姓眼中,高铁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使异地工作、异地消费、异地置业成为可能;  在社会学家眼中,高铁改变的不只是距离,还改变了个人对自身局限性的认知,改变了“人们对其居住的大陆的看法”;  在经济学家眼中,高铁影响着中国经济的运行节奏,推动着生产力布局优化调整,给经济社会持续协调发展提供着不竭动力,推动着中国经济格局进行
期刊
格非是中国最“先锋”的作家,作为“三部曲”系列的最终篇,《春尽江南》继续显示了格非试图解释甚至评价时代的野心。    当一种文明随风而逝,一代人的梦想化为轻烟,作为个体的我们该如何面对?是在对旧日时光的缅怀中清醒而悲观地活下去,还是抛开过去的一切,开始一种新的生活方式?  格非在新作《春尽江南》里给我们展示了两种不同的人生选择。  诗人谭端午是他所怀念的那个文明的最好代表。上世纪八十年代,诗歌在人
期刊
制服,也称团体制服,是指团体统一着装,含有强制、制约、统一之意。在我国,制服有着很长的发展历史,古代《荀子·王制篇》中“衣服有制,宫室有度,人徒有数。”就指出用衣服来强调约束的力量,《商君书·画策》中就提及“衣服有制,饮食有节,则出寡矣。”制服,成为身份的象征。  铁路制服,作为铁路工作人员的职业服装,有着很大的吸引力。路服的变化,从一个侧面悄然记录下时代演进的步履。从千篇一律的大檐帽到越来越鲜明
期刊
在武广高铁上,有一个“从不下班”的“90后”高铁乘务员。这个在父母眼中还是个小姑娘的女孩,一穿上鲜艳的工作制服,便成为了热情而周到的美丽动姐,为旅客们送上贴心的服务。  最有趣的是,在她刚参加工作的这一年多中,同事和乘客们都惊讶地发现,她几乎“从不下班”。有位经常乘车的旅客忍不住好奇地问:“怎么昨天看到你,今天还是你呀?记得上个星期你一个星期都在上班啊?”每到这时,小姑娘便会狡黠地一笑。  这究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