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何将一所学校的教育与生命教育联系起来,这是很多教育工作者常常思考的一个问题。“让教育成为塑造生命的过程,让生命因教育而精彩”,这是北京市朝阳区望京新城南湖中园小学的办学理念和思想。多年来,学校一直紧紧围绕这一办学理念开展教育教学,尤其是在课程建设方面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一、思考
近几年来,南湖中园小学在严格落实国家课程与地方课程,创造性地进行校本课程开发的同时,也开展了很多富有创造性的实践活动。通过近几年大量课程信息的冲击,南湖中园小学对学校教育又有了如下的认识。
一是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校长是学校的领军人,要全盘思考学校、教师、学生、家长、社区等实际问题,还要思考如何引领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发展等问题。学校在经历了三任领导的更换过程中,凝聚了教师队伍,使教师像爱自己的家一样爱学校、爱学生、爱同事……总之,充满对生命的爱,是历任校长的追求。让生命充满爱,是学校生命化办学理念下课程设置的第一步;日常的每一节课,开展的每一次活动都是从关爱每一个生命做起,让生命因爱而芬芳。这也是学校历任校长所坚持的办学目标。
二是基于实际情况的发展是最好的发展。每一所学校的办学理念、育人目标之所以不同,是因为基于学校、教师、学生、家长和社区等实际情况而定的。南湖中园小学的生命教育理念,正是基于对这些实际情况的考量而诞生的。学校把多学科进行整合,开展家、校、社合作的各种教育教学活动,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三是课程建设是学校发展的动力。学校的发展离不开课堂教学,而课堂教学又是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学校在不同层次课程的安排中,突出自己的特色,体现在学科内部、学科间和超学科的整合上;同时,学校将国家课程、校本课程和地方课程进行不断整合,逐步推进实施。这些都成为了推进学校发展的驱动力。
四是学校的特色发展是在保证基础后进行的。基础课程是学校最基本的教学质量与教师队伍建设的保证。因此,学校的特色发展应是在保证基础的前提下开展的。把基础工作做实,把特色工作做强,是每所学校发展的必经之路。学校在稳定教育教学质量的同时,开展家、校、社整合的教育教学特色活动,在做好教育教学基础的情况下,走好特色发展之路。
五是学校建设与发展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面对未来的社会,学生们需要发展核心素养。学校的建设与发展,就要从课程、活动、培训等各个方面关注学生的核心素养,并形成一系列的课程活动内容。南湖中园小学结合未来国家人才的需要,通过教育教学的紧密结合,在课程开发、活动开展方面做出的努力,就是要从不同角度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二、构建“生命灵动”的课程体系
基于上述认识,学校努力从以下两个方面构建课程体系。
1.课程目标
基础目标:热爱生命、健美身心、快乐学习、主动实践、塑造习惯。
学科目标:语文——善倾听、乐交流、爱阅读、会写作和勤积累;数学——多动手、勤动脑、勇质疑、会学习和善反思;英语——感兴趣、爱表演、善模仿、乐交流和阔视野;音乐——乐聆听、爱演唱、有自信、抒情感和善表現;体育——爱运动、勇拼搏、守规则、强意志和健体魄;美术——善发现、会联想、勤动笔、会欣赏和育素养;品德与生活——爱生活、爱国家、懂责任、有自信和有视野;综合实践(信息与技术)——会观察、善发现、能质疑、巧研究和懂合作;科学——细观察、会实验、乐提问、勇质疑和善探究。
2.课程设置
(1)生命奠基课程。指的是国家基础性课程,它是教育教学的底线。这些科目的有效教学,是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保证。
(2)生命拓展课程。是教师根据生命奠基课程的知识、技能和情感的要求,编写的校本教材。目前,学校有十三本校本教材,从理念、方法和知识、技能等多方面拓宽学生的学习领域,促进学生在课程中成长。
学校的实践课程是生命拓展课程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学校在开发实践课程体系的过程中,力图体现学科的整合性和21世纪人才核心素养的培养。学校从“生命灵动”课程体系和生命发展的需要出发,研发了一套完整的实践课程体系,涵盖以年级为单位的“相约仪式或典礼、相约名胜古迹、相约影院、比赛或演出、相约博物馆或高等学府”,以班级为单位的“相约特色活动”和以家庭为单位的“相约家务劳动、职业体验或高等学府”。从这些领域以及内容的设计可以看出,学校关注的是学科的实践性,以及每个学生的生命成长过程和生命质量的提升。
(3)生命发展课程。学校开设了很多活动课程,以促进每个学生生命个体的发展。这些课程包括自选课程、特色课程和活动课程。如自选课程是依据学生个性发展需要而设置的课程。由学校整体设计,各校区结合自身情况,依据年级特点,让年级教师共同谋划设置学生喜爱的与学科相关联的课程,实现对学科的拓展与延伸。
三、构建生命化课堂
围绕“生命教育”的办学理念,学校提出了“用关爱为生命注入动力”的教学管理观和“以提升生命质量为核心”的教学观。引导教师转变观念,真正做到“以生为本”,把充满生命力的教育带进课堂,更把课堂教学作为培育生命、发展生命、让生命更有价值的教育载体。“生命教育”的课堂是师生之间思想与思想的交流,心灵与心灵的沟通,生命与生命的对话,是师生知识、能力、思想、智慧共存共生的舞台。为了让“生命教育”的办学理念真正落地生根,学校进行了一系列“生命化课堂”的构建与探索。在倡导读懂学生、读懂教材的基础上,学校构建了“生命化课堂”教学模式,践行“尊重学生生命存在的生命课堂、培育学生主体精神的生本课堂、体现教育丰富内涵的生态课堂、贴进学生生活实际的生活课堂、师生智慧共同涌动的生动课堂”的“五生课堂”理念。
在“五生课堂”上,教师尽量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探究留出较为充裕的时间;课堂上学生的讲解、不同意见的交锋、此起彼伏的热烈掌声,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多年来,学校紧紧围绕“生命教育”办学理念,聚焦校情,关注素养,打造特色,大力进行课程建设,并根据学校发展情况不断调整、更新,提升了学校的办学质量。
(责任编辑 张慧籽)
一、思考
近几年来,南湖中园小学在严格落实国家课程与地方课程,创造性地进行校本课程开发的同时,也开展了很多富有创造性的实践活动。通过近几年大量课程信息的冲击,南湖中园小学对学校教育又有了如下的认识。
一是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校长是学校的领军人,要全盘思考学校、教师、学生、家长、社区等实际问题,还要思考如何引领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发展等问题。学校在经历了三任领导的更换过程中,凝聚了教师队伍,使教师像爱自己的家一样爱学校、爱学生、爱同事……总之,充满对生命的爱,是历任校长的追求。让生命充满爱,是学校生命化办学理念下课程设置的第一步;日常的每一节课,开展的每一次活动都是从关爱每一个生命做起,让生命因爱而芬芳。这也是学校历任校长所坚持的办学目标。
二是基于实际情况的发展是最好的发展。每一所学校的办学理念、育人目标之所以不同,是因为基于学校、教师、学生、家长和社区等实际情况而定的。南湖中园小学的生命教育理念,正是基于对这些实际情况的考量而诞生的。学校把多学科进行整合,开展家、校、社合作的各种教育教学活动,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三是课程建设是学校发展的动力。学校的发展离不开课堂教学,而课堂教学又是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学校在不同层次课程的安排中,突出自己的特色,体现在学科内部、学科间和超学科的整合上;同时,学校将国家课程、校本课程和地方课程进行不断整合,逐步推进实施。这些都成为了推进学校发展的驱动力。
四是学校的特色发展是在保证基础后进行的。基础课程是学校最基本的教学质量与教师队伍建设的保证。因此,学校的特色发展应是在保证基础的前提下开展的。把基础工作做实,把特色工作做强,是每所学校发展的必经之路。学校在稳定教育教学质量的同时,开展家、校、社整合的教育教学特色活动,在做好教育教学基础的情况下,走好特色发展之路。
五是学校建设与发展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面对未来的社会,学生们需要发展核心素养。学校的建设与发展,就要从课程、活动、培训等各个方面关注学生的核心素养,并形成一系列的课程活动内容。南湖中园小学结合未来国家人才的需要,通过教育教学的紧密结合,在课程开发、活动开展方面做出的努力,就是要从不同角度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二、构建“生命灵动”的课程体系
基于上述认识,学校努力从以下两个方面构建课程体系。
1.课程目标
基础目标:热爱生命、健美身心、快乐学习、主动实践、塑造习惯。
学科目标:语文——善倾听、乐交流、爱阅读、会写作和勤积累;数学——多动手、勤动脑、勇质疑、会学习和善反思;英语——感兴趣、爱表演、善模仿、乐交流和阔视野;音乐——乐聆听、爱演唱、有自信、抒情感和善表現;体育——爱运动、勇拼搏、守规则、强意志和健体魄;美术——善发现、会联想、勤动笔、会欣赏和育素养;品德与生活——爱生活、爱国家、懂责任、有自信和有视野;综合实践(信息与技术)——会观察、善发现、能质疑、巧研究和懂合作;科学——细观察、会实验、乐提问、勇质疑和善探究。
2.课程设置
(1)生命奠基课程。指的是国家基础性课程,它是教育教学的底线。这些科目的有效教学,是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保证。
(2)生命拓展课程。是教师根据生命奠基课程的知识、技能和情感的要求,编写的校本教材。目前,学校有十三本校本教材,从理念、方法和知识、技能等多方面拓宽学生的学习领域,促进学生在课程中成长。
学校的实践课程是生命拓展课程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学校在开发实践课程体系的过程中,力图体现学科的整合性和21世纪人才核心素养的培养。学校从“生命灵动”课程体系和生命发展的需要出发,研发了一套完整的实践课程体系,涵盖以年级为单位的“相约仪式或典礼、相约名胜古迹、相约影院、比赛或演出、相约博物馆或高等学府”,以班级为单位的“相约特色活动”和以家庭为单位的“相约家务劳动、职业体验或高等学府”。从这些领域以及内容的设计可以看出,学校关注的是学科的实践性,以及每个学生的生命成长过程和生命质量的提升。
(3)生命发展课程。学校开设了很多活动课程,以促进每个学生生命个体的发展。这些课程包括自选课程、特色课程和活动课程。如自选课程是依据学生个性发展需要而设置的课程。由学校整体设计,各校区结合自身情况,依据年级特点,让年级教师共同谋划设置学生喜爱的与学科相关联的课程,实现对学科的拓展与延伸。
三、构建生命化课堂
围绕“生命教育”的办学理念,学校提出了“用关爱为生命注入动力”的教学管理观和“以提升生命质量为核心”的教学观。引导教师转变观念,真正做到“以生为本”,把充满生命力的教育带进课堂,更把课堂教学作为培育生命、发展生命、让生命更有价值的教育载体。“生命教育”的课堂是师生之间思想与思想的交流,心灵与心灵的沟通,生命与生命的对话,是师生知识、能力、思想、智慧共存共生的舞台。为了让“生命教育”的办学理念真正落地生根,学校进行了一系列“生命化课堂”的构建与探索。在倡导读懂学生、读懂教材的基础上,学校构建了“生命化课堂”教学模式,践行“尊重学生生命存在的生命课堂、培育学生主体精神的生本课堂、体现教育丰富内涵的生态课堂、贴进学生生活实际的生活课堂、师生智慧共同涌动的生动课堂”的“五生课堂”理念。
在“五生课堂”上,教师尽量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探究留出较为充裕的时间;课堂上学生的讲解、不同意见的交锋、此起彼伏的热烈掌声,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多年来,学校紧紧围绕“生命教育”办学理念,聚焦校情,关注素养,打造特色,大力进行课程建设,并根据学校发展情况不断调整、更新,提升了学校的办学质量。
(责任编辑 张慧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