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网络技术和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新媒体时代到来,媒介格局、传播方式、舆论生态、学习形态以及大众的生存状态等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大众的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等也在新媒体的影响下不断进行着解构和重建。对于新时代大学生来讲,网络技术的发展为他们赋权赋能,心理、需求、地位、价值观等都发生了转变,新媒介正逐渐成为新时代大学生的生活方式,这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巨大挑战。
关键词:生存状态;机遇与挑战;对策
随着网络技术和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出现了全程媒体、全息媒体、全员媒体、全效媒体,全媒体时代到来,信息无处不在、无所不及、无人不用,媒介格局、传播方式、舆论生态、学习形态以及大众的生存状态等都发生了巨大变化。“终端随人走、信息围人转”成为传播的鲜明特征。大众的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等也在全媒体的影响下不断进行着解构和重建。对于新时代大学生来讲,网络技术的发展为他们赋权赋能,他们既是信息的共享者也是信息的制造者,心理、需求、地位、价值观等都发生了转变,这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一、新媒体时代大学生生存状态
今年4月28日,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4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20年3月,我国网民规模为9.04亿,较2019年上半年,增加了5000万,互联网普及率达64.5%;我国手机网民规模为8.97亿;我国网民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达99.3%。其中,在线教育、在线政务、网络支付、网络视频、网络购物、即时通信、网络音乐、搜索引擎等应用的用户规模较2018年底增长迅速,增幅均在10%以上。网民群体中,学生最多,占比为26.9%。
新媒体不仅每时每刻为大众提供生活信息、新闻报道、娱乐资讯,及时反馈大众对信息的看法,而且潜移默化地影响大众的行为方式、思维习惯、价值观念等。高校大学生作为新媒体世界的重要参与者,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和5G时代的到来,大学生受众逐渐被新媒体“绑架”,出门有“滴滴”“优步”等,车辆即时等待;叫餐有“饿了么”“美团外卖”等,外卖快餐成为新的饮食方式;购物有“淘宝”“京东”等购物软件,线上交易,线下取货。同时,网络视频代替传统电话,云网盘代替了电脑硬盘储存,VR视听体验代替传统会议和广告发布……新媒体正“攻城略地”逐渐渗透成为新时代大学生的生存方式。
二、新媒体时代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一)新媒体时代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机遇
1.拓展教育形式。在新媒体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已经突破了很多瓶颈,通过专门的网络资源可以使大学生获取大量信息。为了帮助学生们形成正确思想认知,学校可以发布大量正面信息,同时还可以通过网络与学生及时交流,了解当前学生们思想状况,挖掘教育资源、拓宽教育渠道,使思想政治教育形式多元化。
2.丰富教育内容。以网络为代表的新媒体是当前思想政治教育新载体,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由于网络信息量大、覆盖面广,使得教育内容更为丰富,可以给教育者更多选择,只要一部手机、一个新闻客户端就可以了解互联网上所发生的事。
3.提高教育效率。由于传统媒体信息传播速度缓慢,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无法及时传递给受教育者,这也导致了教育质量不高。但在新媒体环境下,借助新闻APP、微信、微博等平台,信息传播迅速,受众随时随地都可以接受海量教育信息,教育者也可及时及时推送给大学生。
(二)新媒体时代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挑战
1.新媒体给思想政治教育增添难度。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非常丰富,包含有世界观、方法论等多方面的内容。在新媒体环境之下,学生们接受了更多知识,信息传播也更加迅速,但是在信息传播过程之中也存在着很多“去中心”“去权威化”“非主流”的思想。例如,当前思想文化传播中就存在着反社会主义的错误认知,西方敌对势力利用大学生涉世未深的弱点向大学生灌输错误思想和低级文化,这也导致了当前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出现了一定的难度。
2.新媒体容易引发信任危机。由于新媒体本身就具有极强的互动性,同时也具有极强的虚拟性,学生并不需要暴露真实身份只是使用注册名就可以进行交流。虚拟性以及交流间接性使他们在交流时没有任何责任感和心虚感,互联网时代的言论自由和发布信息的便利性,让他们在互联网上发表了很多未经证实的甚至是“反”言论,成为“键盘侠”和舆论“黑客”。同时导致现实生活中的人际交往出现信任危机,思政教育者在传授理论时容易遭受质疑和排斥。
3.新媒体凸显思想政治教育的滞后性。在互联网信息时代,真实世界和虚拟世界之间的界限变得越来越模糊,过于直接的认知方式也改变了人们传统的认知模式。很多青年大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被动接受了虚拟世界形态,渐渐迷失了自我。面对新媒体带来的挑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却没有跟上当前时代发展步伐,由于理论研究相对匮乏,这也使得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教育理念已经严重滞后。
三、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策
(一)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为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当前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必须紧扣学生身心发展实际,结合新时代新形势新要求,将时代特点、新媒体特性与高校“三全”育人格局相融合。可以利用“学堂在线”“智慧树”“学习强国”等多个慕课平台,推广在线学习、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改革教学内容、方法和模式。可以开发有关时代教育的APP,综合时政新闻和教学知识要点,使其成为一部生动的APP教材,更好地发挥新媒体在思政教育中的作用。
(二)丰富思想政治教育载体
随着5G时代的到来,在线教育、多屏互动、沉浸式智能教学等教学方式必将成为智慧校园的新兴教育手段,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也必然要积极利用各种新兴媒体手段,实现其教学方式方法上的与时俱进,深入建设数字化的教育体系势在必行。为此,高校可以创建数字化的教育信息平台,例如网络党校、虚拟班级、党建论坛等等,这些数字化的教育平台可以更好地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三)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水平
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者综合素质。“建设一支政治强、情怀深、思维新、视野广、自律严、人格正的思政课教师队伍。”积极利用新媒体手段丰富培训形式,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教师的理论自信提供更多的渠道和途径。同时,思想政治课教师也要加强新媒体技术的培训,熟练运用新媒体平台开展思想教育,迎合时代需求和大学生信息接收习惯。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方式,为不同学习水平、学习能力、学习习惯和学习体验的大学生提供多元学习资料、学习内容,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质量效益。
四、结语
综上所述,为了做好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高校需要“坚持党对思政课建设的全面领导,把加强和改进思政课建设摆在突出位置,坚持守正和创新相统一,落实新时代思政课改革创新要求,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不断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和载体,培养高素质专业化思政课教师队伍,利用慕课等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和融媒体思政公开课,实现优质思政教学资源共享,营造良好教育氛围,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开展。
参考文献:
[1]张钰平. 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和优化[J]. 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9(5):8-10.
[2]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Z].2019.
[3]任文慧. 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研究[J]. 文存阅刊, 2018(13).
[4]张春霞.全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变革与坚守.[J].新疆社科论坛, 2020(2).
关键词:生存状态;机遇与挑战;对策
随着网络技术和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出现了全程媒体、全息媒体、全员媒体、全效媒体,全媒体时代到来,信息无处不在、无所不及、无人不用,媒介格局、传播方式、舆论生态、学习形态以及大众的生存状态等都发生了巨大变化。“终端随人走、信息围人转”成为传播的鲜明特征。大众的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等也在全媒体的影响下不断进行着解构和重建。对于新时代大学生来讲,网络技术的发展为他们赋权赋能,他们既是信息的共享者也是信息的制造者,心理、需求、地位、价值观等都发生了转变,这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一、新媒体时代大学生生存状态
今年4月28日,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4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20年3月,我国网民规模为9.04亿,较2019年上半年,增加了5000万,互联网普及率达64.5%;我国手机网民规模为8.97亿;我国网民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达99.3%。其中,在线教育、在线政务、网络支付、网络视频、网络购物、即时通信、网络音乐、搜索引擎等应用的用户规模较2018年底增长迅速,增幅均在10%以上。网民群体中,学生最多,占比为26.9%。
新媒体不仅每时每刻为大众提供生活信息、新闻报道、娱乐资讯,及时反馈大众对信息的看法,而且潜移默化地影响大众的行为方式、思维习惯、价值观念等。高校大学生作为新媒体世界的重要参与者,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和5G时代的到来,大学生受众逐渐被新媒体“绑架”,出门有“滴滴”“优步”等,车辆即时等待;叫餐有“饿了么”“美团外卖”等,外卖快餐成为新的饮食方式;购物有“淘宝”“京东”等购物软件,线上交易,线下取货。同时,网络视频代替传统电话,云网盘代替了电脑硬盘储存,VR视听体验代替传统会议和广告发布……新媒体正“攻城略地”逐渐渗透成为新时代大学生的生存方式。
二、新媒体时代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一)新媒体时代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机遇
1.拓展教育形式。在新媒体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已经突破了很多瓶颈,通过专门的网络资源可以使大学生获取大量信息。为了帮助学生们形成正确思想认知,学校可以发布大量正面信息,同时还可以通过网络与学生及时交流,了解当前学生们思想状况,挖掘教育资源、拓宽教育渠道,使思想政治教育形式多元化。
2.丰富教育内容。以网络为代表的新媒体是当前思想政治教育新载体,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由于网络信息量大、覆盖面广,使得教育内容更为丰富,可以给教育者更多选择,只要一部手机、一个新闻客户端就可以了解互联网上所发生的事。
3.提高教育效率。由于传统媒体信息传播速度缓慢,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无法及时传递给受教育者,这也导致了教育质量不高。但在新媒体环境下,借助新闻APP、微信、微博等平台,信息传播迅速,受众随时随地都可以接受海量教育信息,教育者也可及时及时推送给大学生。
(二)新媒体时代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挑战
1.新媒体给思想政治教育增添难度。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非常丰富,包含有世界观、方法论等多方面的内容。在新媒体环境之下,学生们接受了更多知识,信息传播也更加迅速,但是在信息传播过程之中也存在着很多“去中心”“去权威化”“非主流”的思想。例如,当前思想文化传播中就存在着反社会主义的错误认知,西方敌对势力利用大学生涉世未深的弱点向大学生灌输错误思想和低级文化,这也导致了当前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出现了一定的难度。
2.新媒体容易引发信任危机。由于新媒体本身就具有极强的互动性,同时也具有极强的虚拟性,学生并不需要暴露真实身份只是使用注册名就可以进行交流。虚拟性以及交流间接性使他们在交流时没有任何责任感和心虚感,互联网时代的言论自由和发布信息的便利性,让他们在互联网上发表了很多未经证实的甚至是“反”言论,成为“键盘侠”和舆论“黑客”。同时导致现实生活中的人际交往出现信任危机,思政教育者在传授理论时容易遭受质疑和排斥。
3.新媒体凸显思想政治教育的滞后性。在互联网信息时代,真实世界和虚拟世界之间的界限变得越来越模糊,过于直接的认知方式也改变了人们传统的认知模式。很多青年大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被动接受了虚拟世界形态,渐渐迷失了自我。面对新媒体带来的挑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却没有跟上当前时代发展步伐,由于理论研究相对匮乏,这也使得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教育理念已经严重滞后。
三、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策
(一)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为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当前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必须紧扣学生身心发展实际,结合新时代新形势新要求,将时代特点、新媒体特性与高校“三全”育人格局相融合。可以利用“学堂在线”“智慧树”“学习强国”等多个慕课平台,推广在线学习、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改革教学内容、方法和模式。可以开发有关时代教育的APP,综合时政新闻和教学知识要点,使其成为一部生动的APP教材,更好地发挥新媒体在思政教育中的作用。
(二)丰富思想政治教育载体
随着5G时代的到来,在线教育、多屏互动、沉浸式智能教学等教学方式必将成为智慧校园的新兴教育手段,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也必然要积极利用各种新兴媒体手段,实现其教学方式方法上的与时俱进,深入建设数字化的教育体系势在必行。为此,高校可以创建数字化的教育信息平台,例如网络党校、虚拟班级、党建论坛等等,这些数字化的教育平台可以更好地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三)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水平
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者综合素质。“建设一支政治强、情怀深、思维新、视野广、自律严、人格正的思政课教师队伍。”积极利用新媒体手段丰富培训形式,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教师的理论自信提供更多的渠道和途径。同时,思想政治课教师也要加强新媒体技术的培训,熟练运用新媒体平台开展思想教育,迎合时代需求和大学生信息接收习惯。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方式,为不同学习水平、学习能力、学习习惯和学习体验的大学生提供多元学习资料、学习内容,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质量效益。
四、结语
综上所述,为了做好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高校需要“坚持党对思政课建设的全面领导,把加强和改进思政课建设摆在突出位置,坚持守正和创新相统一,落实新时代思政课改革创新要求,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不断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和载体,培养高素质专业化思政课教师队伍,利用慕课等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和融媒体思政公开课,实现优质思政教学资源共享,营造良好教育氛围,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开展。
参考文献:
[1]张钰平. 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和优化[J]. 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9(5):8-10.
[2]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Z].2019.
[3]任文慧. 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研究[J]. 文存阅刊, 2018(13).
[4]张春霞.全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变革与坚守.[J].新疆社科论坛, 2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