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849.3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1)05-000-02
摘要通过采用文献资料法、信息技术法、专家访谈法等方法,对高尔夫运动名将梁文冲、巴奈斯、泰格-伍兹挥杆动作中挥杆击球过程中球杆运动轨迹的异同点进行分析。经研究,3位选手虽有各自技术风格, 但都掌握良好的挥杆节奏,均以机体整体回旋转动与上肢环节协调用力为主引导挥杆动作, 挥杆击球过程中的运动特征符合鞭打动作原理。
关键词高尔夫球名将挥杆技术特征分析
如今高尔夫球运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受欢迎,高尔夫球已成为一项真正的全球化运动,全世界任何地方都能找到高尔夫球场。近年来,我国已经有张连伟、梁文冲等人可以跻身世界优秀高尔夫选手之列,并获得过骄人的成绩。然而,相对于高尔夫运动技术动作的不断改进和提高,我国相对应的科学研究是比较滞后的。本研究通过对高尔夫名将梁文冲、巴奈斯、泰格-伍兹三名国际优秀选手挥杆技术动作进行分析,希望能为我国高尔夫运动员的科学训练和比赛提供相应的理论参考, 进一步促进我国高尔夫球运动的发展。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梁文冲:中国球星。2010美国PGA锦标赛八强,2009年同一亚洲美的精英赛冠军,2000年至今,梁文冲在中国国内的高尔夫比赛上独占鳌头,难逢对手。
巴奈斯:澳籍球星。2005年维多利亚公开赛(Victorian Open)冠军,2009索菲特钟山高尔夫公开赛冠军。
泰格-伍兹:国际巨星。大赛冠军14个(美国名人赛 1997,2001,2002,2005;美国公开赛2000,2002,2008;英国公开赛 2000,2005,2006等)。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检索中国知网,广泛收集和查阅了国内外有关本研究的高尔夫运动以及其运动生物力学方面的资料,把握目前高尔夫运动中挥杆技术分析的研究现状,将有关资料全面阅读,并加以归类和分析。
2.信息技术法
(1)资料获取:通过Internet用Bitcomet软件在http://sina.com.cn下载梁文冲、巴奈斯、泰格-伍兹视频,将视频存入电脑硬盘(格式为mpg)。
(2)资料处理:运用技术分析器dartfish软件对3人挥杆技术动作进行技术指标统计和定量分析。
(3)图片处理:通过超级解霸V8软件,将2个视频剪切保留要研究的主体部分,并连续抓图。
3.数理统计法
对梁文冲、巴奈斯、泰格-伍兹挥杆动作的关节角度统计采用excel软件包进行分析处理与图形绘制。
4.专家访谈法
专家访谈法:向多年从事高尔夫球训练工作、经验丰富的教练员请教有关高尔夫运动中挥杆的技术问题,咨询研究过程中的疑难问题。
二、结果与分析
(一)挥杆击球过程中球杆运动轨迹运动特征
挥杆技术作为高尔夫球运动的基本技术,从运动生物力学的角度分析,该项运动技术是沿人体纵轴所进行的一种旋转运动,挥杆动作技术特征主要表现在回旋挥摆技术与个人挥摆技术特点的高度协调统一,其中,涉及旋转运动的关键动作环节包括上杆—挥杆顶点—下杆—冲击取—顺势运动五个部分[1],通过机体整体回旋转动与上肢环节在击球瞬间的挥摆鞭打动作的有机配合,协调用力,使杆头获得最佳杆速和最佳击球角度的运动过程,击球距离,主要是通过球杆的挥摆速度实现的。在保持引杆过程中的连续性、挥杆平面的稳定性以及实现击球时达到最大杆头速度,对能否击中“甜蜜点”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2]。梁文冲、巴奈斯、泰格-伍兹三名选手在准备引杆之前到挥杆顶点,即准备阶段到挥杆顶点的角度,角度越大表明球杆运动轨迹距离越长,身体旋转幅度也越大。下杆至冲击取到顺势运动结束完成击球周期,角度越大表明球杆运动轨迹距离越长。
高尔夫挥杆开球,距离是关键,而挥杆的杆头速度增大,是增加挥杆距离的最重要、最直接的因素。这三名选手,虽然挥杆过程中各有特点,但他们均利用了由下而上,机体整体回旋转动引导挥杆击球,从而增大引杆距离,通过挥摆鞭打动作的有机配合,协调用力,增大球杆的扭转力矩,从而获得最佳杆速和最佳击球角度。由表1显示巴奈斯的挥杆角度最大,挥杆轨迹距离也最长,身体旋转幅度也最大,在高尔夫球赛场上他被誉为“大炮手”,开球距离能达到340码。
表1引杆和顺势运动挥杆运动轨迹(°)
准备阶段至上杆顶点冲击取至结束阶段
梁文冲 264.8 347.7
巴奈斯 273.7 347.7
泰格-伍兹268.5323.9
良好的挥杆距离直接影响着击球效果,挥杆的距离直接决定了是否能把杆头以最快速度通过击球区,梁文冲、巴奈斯、泰格-伍兹都是知名高尔夫球运动员,都掌握良好的挥杆技术,三位选手的挥杆距离虽然各有不同,但总体来说,回旋击球所用合理动作与国际上其他高水平选手的趋势是一至的。
圖1梁文冲、巴奈斯、泰格引杆和顺势运动挥杆角度比较
(二)挥杆技术历时对比分析
挥杆过程中各部分动作的时间比例直接影响着击球效果,由表2可以看出,平均情况下,挥杆动作中69.2%(最小值为泰格-伍兹性的671%,最大值为梁文冲的73%)的时间是用来引杆的。这个值虽然与Mc Teigue 等人(1994 年)报道的引杆时间职业巡回赛球员为0.80s,高级职业巡回赛球员0.75s,业余高尔夫运动员为0.91s有所偏小,挥杆击球的平均时间为(0.338±0.034)s,占整个挥杆时间的平均值24.3%。这个值要比Mc Teigue 等人(1994年)报道的挥杆时间职业巡回赛球员为0.29s、高级职业巡回赛球员0.28s,比其报道的业余职业球员0.38s偏小[3]。
表2 挥杆各阶段持续时间 s
引杆挥杆击球引杆+ 挥杆击球 引杆/(引杆+ 挥杆击球)
梁文冲0.9240.341 1.2650.730
巴奈斯0.9230.338 1.3610.678
泰格-伍兹性 0.8930.335 1.228 0.671
平均值0.9130.338 1.2850.692
标准差0.2730.034 0.243
由于本文研究的样本量比较少,因此,这也很可能是造成以上差异的原因之一,虽然三位选手的挥杆时间虽然各有特点,但总体来说,引杆与挥杆击球所用的百分比时间与国际上其他高水平选手的趋势是一定的。这就说明,高尔夫挥杆过程中一定要掌握良好的节奏。
三、结论
(一)引杆过程中,沿人体纵轴做回旋转动和局部肢体引杆至顶点前,为挥杆击球阶段的躯干回旋摆动和击球挥摆鞭打动贮备弹性势能。
(二)挥杆击球过程中,加大挥杆运动的距离,增大球杆的扭转力矩,获得较大的杆头速度,并通过机体整体回旋转动与上肢环节在击球瞬间的挥摆鞭打动作的有机配合,协调用力,使杆头获得最佳杆速和最佳击球角度.
(三)三名世界高水平高尔夫选手在引杆与挥杆击球和顺势运动的时间、引杆角度和范围均有所差异,具有各自的技术特点。这与他们多年训练和比赛所形成的习惯有关。
参考文献:
[1]耿玉东.高尔夫挥杆原理[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4.
[2]张勤.论高尔夫挥杆技术的专项力量训练[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6(4):144.
[3]阮哲.世界高水平高尔夫运动员挥杆动作中肩髋关节生物力学分析[J].北京体育学院学报.2010(11):60-64.
[4]李睿.高尔夫挥杆技术常见错误分析[J].长治学院学报.2008.25(2):53.
摘要通过采用文献资料法、信息技术法、专家访谈法等方法,对高尔夫运动名将梁文冲、巴奈斯、泰格-伍兹挥杆动作中挥杆击球过程中球杆运动轨迹的异同点进行分析。经研究,3位选手虽有各自技术风格, 但都掌握良好的挥杆节奏,均以机体整体回旋转动与上肢环节协调用力为主引导挥杆动作, 挥杆击球过程中的运动特征符合鞭打动作原理。
关键词高尔夫球名将挥杆技术特征分析
如今高尔夫球运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受欢迎,高尔夫球已成为一项真正的全球化运动,全世界任何地方都能找到高尔夫球场。近年来,我国已经有张连伟、梁文冲等人可以跻身世界优秀高尔夫选手之列,并获得过骄人的成绩。然而,相对于高尔夫运动技术动作的不断改进和提高,我国相对应的科学研究是比较滞后的。本研究通过对高尔夫名将梁文冲、巴奈斯、泰格-伍兹三名国际优秀选手挥杆技术动作进行分析,希望能为我国高尔夫运动员的科学训练和比赛提供相应的理论参考, 进一步促进我国高尔夫球运动的发展。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梁文冲:中国球星。2010美国PGA锦标赛八强,2009年同一亚洲美的精英赛冠军,2000年至今,梁文冲在中国国内的高尔夫比赛上独占鳌头,难逢对手。
巴奈斯:澳籍球星。2005年维多利亚公开赛(Victorian Open)冠军,2009索菲特钟山高尔夫公开赛冠军。
泰格-伍兹:国际巨星。大赛冠军14个(美国名人赛 1997,2001,2002,2005;美国公开赛2000,2002,2008;英国公开赛 2000,2005,2006等)。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检索中国知网,广泛收集和查阅了国内外有关本研究的高尔夫运动以及其运动生物力学方面的资料,把握目前高尔夫运动中挥杆技术分析的研究现状,将有关资料全面阅读,并加以归类和分析。
2.信息技术法
(1)资料获取:通过Internet用Bitcomet软件在http://sina.com.cn下载梁文冲、巴奈斯、泰格-伍兹视频,将视频存入电脑硬盘(格式为mpg)。
(2)资料处理:运用技术分析器dartfish软件对3人挥杆技术动作进行技术指标统计和定量分析。
(3)图片处理:通过超级解霸V8软件,将2个视频剪切保留要研究的主体部分,并连续抓图。
3.数理统计法
对梁文冲、巴奈斯、泰格-伍兹挥杆动作的关节角度统计采用excel软件包进行分析处理与图形绘制。
4.专家访谈法
专家访谈法:向多年从事高尔夫球训练工作、经验丰富的教练员请教有关高尔夫运动中挥杆的技术问题,咨询研究过程中的疑难问题。
二、结果与分析
(一)挥杆击球过程中球杆运动轨迹运动特征
挥杆技术作为高尔夫球运动的基本技术,从运动生物力学的角度分析,该项运动技术是沿人体纵轴所进行的一种旋转运动,挥杆动作技术特征主要表现在回旋挥摆技术与个人挥摆技术特点的高度协调统一,其中,涉及旋转运动的关键动作环节包括上杆—挥杆顶点—下杆—冲击取—顺势运动五个部分[1],通过机体整体回旋转动与上肢环节在击球瞬间的挥摆鞭打动作的有机配合,协调用力,使杆头获得最佳杆速和最佳击球角度的运动过程,击球距离,主要是通过球杆的挥摆速度实现的。在保持引杆过程中的连续性、挥杆平面的稳定性以及实现击球时达到最大杆头速度,对能否击中“甜蜜点”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2]。梁文冲、巴奈斯、泰格-伍兹三名选手在准备引杆之前到挥杆顶点,即准备阶段到挥杆顶点的角度,角度越大表明球杆运动轨迹距离越长,身体旋转幅度也越大。下杆至冲击取到顺势运动结束完成击球周期,角度越大表明球杆运动轨迹距离越长。
高尔夫挥杆开球,距离是关键,而挥杆的杆头速度增大,是增加挥杆距离的最重要、最直接的因素。这三名选手,虽然挥杆过程中各有特点,但他们均利用了由下而上,机体整体回旋转动引导挥杆击球,从而增大引杆距离,通过挥摆鞭打动作的有机配合,协调用力,增大球杆的扭转力矩,从而获得最佳杆速和最佳击球角度。由表1显示巴奈斯的挥杆角度最大,挥杆轨迹距离也最长,身体旋转幅度也最大,在高尔夫球赛场上他被誉为“大炮手”,开球距离能达到340码。
表1引杆和顺势运动挥杆运动轨迹(°)
准备阶段至上杆顶点冲击取至结束阶段
梁文冲 264.8 347.7
巴奈斯 273.7 347.7
泰格-伍兹268.5323.9
良好的挥杆距离直接影响着击球效果,挥杆的距离直接决定了是否能把杆头以最快速度通过击球区,梁文冲、巴奈斯、泰格-伍兹都是知名高尔夫球运动员,都掌握良好的挥杆技术,三位选手的挥杆距离虽然各有不同,但总体来说,回旋击球所用合理动作与国际上其他高水平选手的趋势是一至的。
圖1梁文冲、巴奈斯、泰格引杆和顺势运动挥杆角度比较
(二)挥杆技术历时对比分析
挥杆过程中各部分动作的时间比例直接影响着击球效果,由表2可以看出,平均情况下,挥杆动作中69.2%(最小值为泰格-伍兹性的671%,最大值为梁文冲的73%)的时间是用来引杆的。这个值虽然与Mc Teigue 等人(1994 年)报道的引杆时间职业巡回赛球员为0.80s,高级职业巡回赛球员0.75s,业余高尔夫运动员为0.91s有所偏小,挥杆击球的平均时间为(0.338±0.034)s,占整个挥杆时间的平均值24.3%。这个值要比Mc Teigue 等人(1994年)报道的挥杆时间职业巡回赛球员为0.29s、高级职业巡回赛球员0.28s,比其报道的业余职业球员0.38s偏小[3]。
表2 挥杆各阶段持续时间 s
引杆挥杆击球引杆+ 挥杆击球 引杆/(引杆+ 挥杆击球)
梁文冲0.9240.341 1.2650.730
巴奈斯0.9230.338 1.3610.678
泰格-伍兹性 0.8930.335 1.228 0.671
平均值0.9130.338 1.2850.692
标准差0.2730.034 0.243
由于本文研究的样本量比较少,因此,这也很可能是造成以上差异的原因之一,虽然三位选手的挥杆时间虽然各有特点,但总体来说,引杆与挥杆击球所用的百分比时间与国际上其他高水平选手的趋势是一定的。这就说明,高尔夫挥杆过程中一定要掌握良好的节奏。
三、结论
(一)引杆过程中,沿人体纵轴做回旋转动和局部肢体引杆至顶点前,为挥杆击球阶段的躯干回旋摆动和击球挥摆鞭打动贮备弹性势能。
(二)挥杆击球过程中,加大挥杆运动的距离,增大球杆的扭转力矩,获得较大的杆头速度,并通过机体整体回旋转动与上肢环节在击球瞬间的挥摆鞭打动作的有机配合,协调用力,使杆头获得最佳杆速和最佳击球角度.
(三)三名世界高水平高尔夫选手在引杆与挥杆击球和顺势运动的时间、引杆角度和范围均有所差异,具有各自的技术特点。这与他们多年训练和比赛所形成的习惯有关。
参考文献:
[1]耿玉东.高尔夫挥杆原理[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4.
[2]张勤.论高尔夫挥杆技术的专项力量训练[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6(4):144.
[3]阮哲.世界高水平高尔夫运动员挥杆动作中肩髋关节生物力学分析[J].北京体育学院学报.2010(11):60-64.
[4]李睿.高尔夫挥杆技术常见错误分析[J].长治学院学报.2008.25(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