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砺锋:从经典阅读中汲取人生的力量

来源 :阅读(书香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yi8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莫砺锋,第二届书香江苏形象大使,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南京大学中国诗学研究中心主任,央视百家讲坛著名主讲人,兼任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中国教育部人文素质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教育部中文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韵文学会理事、中国唐代文学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宋代文学学会副会长、中国杜甫研究会副会长、中国陆游研究会会长等。
  记者:
  莫老师,您好!高尔基曾说:“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一本好书就像在和一个高尚的人对话,书在每个地方、每个时代都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您作为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书香江苏形象大使,是如何看待和理解全民阅读这一时代主题的?
  莫砺锋:
  读书,特别是不带任何功利色彩的读书,是人生中最快乐的事情。正是阅读,让我们在风雨如晦的日子里,感受到了温暖人心的力量。阅读经典,能让人朝着诗意生存的方向大步迈进,而诗意生存才是真正的幸福人生。
  现在,社会上读书风气很淡薄,大家都不太读书,也不太爱读书。如果出国旅行,我们会看到这样的现象,在机场候机厅,很多老外在看书,而我们的同胞聊天、玩手机,很少有埋头读书的。正因为我们认识到这一点,才会有这样的读书节,才会倡导书香江苏。
  在古代社会,我们是很重视读书的,特别是从唐代开始,实行科举制度以来,社会上读书的风气非常浓厚。但那个时候的读书往往是功利的,“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大都是为了功名利禄,而非文化积累。我们现代社会,父母让孩子小的时候读唐诗宋词,学琴棋书画,把学习传统文化作为孩子升学的敲门砖。其实,敲门砖这种功利性的读书不是我们今天想要的,我们所倡导的读书态度,正如契诃夫《打赌》中所表现的,不是为了具体的物质利益,读书唯一的目的是充实自己,为自己而读,为自己的人生而读,这是我们提倡的读书。
  读书的作用,短时间内可能看不出来,但从长期来看是有意义的。这其实就是一种积累。如果读书只是为了实际功用,那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读书。更高层次的读书境界应是以提升人生品质为目的的,书中蕴含着前人对世界的认识和思考,从书本中感悟前人积累下来的智慧,能让人生变得充实。而人一旦不读书,就会变得庸俗。现在灯红酒绿快节奏的生活下,人们似乎逐渐忘记了该怎么生活,该怎么享受人生,仿佛让人生达到一个境界所需的只是不停地换房换车。真正懂生活的人,应该是放慢生活节奏、亲近自然的人,这样的人生才有味道。从前李白斗酒诗百篇,现在大家喝酒却一定要开个包厢,拉上窗帘,哪里还有“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的诗意。
  记者:
  您在央视“百家讲坛”讲的《诗歌唐朝》《杜甫的文化意义》曾受到观众的广泛好评和热情追捧,您认为传统文化和经典阅读在今天都有哪些现实意义?
  莫砺锋:
  曾经,我们的传统文化遭到猛烈批判,几乎被全盘否定。现如今,很多人同意我们中华传统文化还是有精华的部分,是值得我们继承和发扬的。那么,我们到底应该继承什么?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我们可以将其分为三个方面:一是制度文化,指的是古代社会结构和社会层次,君君臣臣,不过制度层面的传统文化到今天肯定是过时了;二是器物文化,指的是一些具体的东西,大到万里长城,小到一个玉器、青铜器,器物文化虽然光辉灿烂,很有价值,但是,就实用价值而言,也已过时;三是观念文化,它没有具体物质形态,是一种意识形态,一种价值观,一种正能量,其实这才是传统文化中的精华,才是我们要继承的,而中华文化经久不衰的精华都保存在我们的古书经典中,需要我们去阅读,去发现。
  中华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包容性,但不具有排外性,比如我国的佛教文化,起初是从印度传进来的,在中国发展壮大,成为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个中国人,首先要以本民族的文化为主,要强调传统文化的民族性,我们列祖列宗五千年文明的思考和价值判断形成了我们独特的文化,这是我们每一个人所要发扬的。
  真正的经典著作一定是经历了时代长河的考验,经过了千百万读者共同的价值判断所产生的。正如卡尔维诺《为什么读经典》中所说,一部经典作品是一本每次重读都好像初读那样带来发现的书,是一本即使我们初读也好像是在重温我们以前读过的东西的书。经典之作需要我们反复阅读、反复推敲、深入思考之后,才能懂得其中的道理。
  记者:
  您能否为我们的读者朋友开列一张古典阅读的书单?
  莫砺锋:
  中华文化丰富多彩,我目前还不能将中华文化全部经典一一列举出来,只能提供一部分,比如说《论语》。《论语》是一本教导我们怎么有原则、有尊严、有价值、有意义生活的书,在现实生活中的很多事情,你不知道什么是对的,怎样做更好,但读了《论语》后你就知道了,它给予了我们很多人生教诲,所以这样的书无疑就是值得反复阅读的经典。
  汉字用最少的字眼表述最多的内容,而由汉字码成的文本中没有比诗词更精妙简练的了。唐诗宋词用一种优美和直率的方式反映了诗人们的喜怒哀乐,以及对生活的思考和对人生价值的追求。它们历经千年流转,时至今日依然能够唤起现代人感情的共鸣。中国古典诗歌中有六个诗人的诗歌有着经典价值,分别是中国诗歌史上的烈士屈原、隐士陶渊明、豪士李白、儒士杜甫、居士苏东坡、侠士辛弃疾,他们的生平不一样,诗歌作品风格也不一样,但是他们的人生追求是一样的。其中,苏东坡是个德才兼备的人,曾经在扬州做过太守,但是他一生多坎坷,被流放三次,流放生涯加起来将近十年。面对颠沛流离的命运,一句“一蓑烟雨任平生”表达了他坚强豁达的人生态度,告诉我们人生的风雨在所难免,与其想着规避风雨,不如用积极的人生态度去面对。我们阅读经典诗歌,不仅仅是读诗,更是读诗词背后的那个人,从他们的人生中汲取力量,充实我们的人生,提升我们的人生境界,给我们人生以指导和启发。
其他文献
吴敬梓(1701—1754),字敏轩,一字文木,号粒民,晚年自称“文木老人”,清代最伟大的小说家之一。安徽省全椒人。著有《文木山房诗文集》《文木山房诗说》,小说《儒林外史》是我国古典諷刺小说中的杰出作品。  话说杨执中向两公子说:“三先生、四先生如此好士,似小弟的车载斗量,何足为重!我有一个朋友,姓权名勿用,字潜斋,是萧山县人,住在山里。此人若招致而来,与二位先生一谈,才见出他管、乐的经纶,程、朱
期刊
她只是“精神上的妻子”,他却是“候鸟式的爱人”。胡适和他的美国女友韦莲司这段感情的错位在于,当她发现爱上他时,才发现自己真的已经失去了他。  《乱世佳人》里的郝思嘉一直以为自己爱的是卫希礼,不管白瑞德怎样给她洗脑,她始终置若罔闻。直到白瑞德要离去,她才如梦初醒地说:“我不知道,我一直在爱着你。”  对于郝思嘉来说,这多少还算是一种有趣的错位,那时你明明在我心里,我却以为我在爱着别人。胡适的第一个美
期刊
加夫列尔·加西亚·马尔克斯(1927-2014),哥伦比亚作家,拉丁美洲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1982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加西亚·马尔克斯将现实主义与幻想结合起来,创造了一部风云变幻的哥伦比亚和整个南美大陆的神话般的历史。代表作有《百年孤独》《霍乱时期的爱情》等。  今天是星期天,雨停了,我想选几朵红色的和白色的玫瑰花带到我的墓地去,这些玫瑰花是她为祭坛做花环而种的。今年冬天沉闷得令人害怕,
期刊
塞万提斯(1547 -1616),西班牙小说家、剧作家、诗人。他被誉为西班牙文学世界里最伟大的作家。评论家们称他的小说《堂吉诃德》是文学史上的第一部现代小说,同时也是世界文学的瑰宝之一。  这时候,他们远远望见郊野里有三四十架风车。堂吉诃德一见就对他的侍从说:  “运道的安排,比咱们要求的还好。你瞧,桑丘·潘沙朋友,那边出现了三十多个大得出奇的巨人。我打算去跟他们交手,把他们一个个杀死,咱们得了胜
期刊
白昼出没的飞蛾,准确地说,不叫飞蛾;它们激发不起关于沉沉秋夜和青藤小花的欣快意念,而藏在帷幕幽暗处沉睡的最普通的“翼底黄”飞蛾却总会唤醒这样的联想。 “翼底黄”是杂交的产物,既不像蝴蝶一般色彩鲜艳,也不像飞蛾类那样全身灰暗。尽管如此,眼前这只蛾子,狭狭的双翼显现着枯灰色。翼梢缀有同样颜色的一圈流苏,看上去似乎活得心满意足。这是一个令人神清气爽的早晨。时届九月中旬,气温舒适宜人,而吹过来的风已比夏季
期刊
维克多·马里·雨果(1802-1885),法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作家之一,被称为“法兰西的莎士比亚”,法国浪漫主义作家的代表人物。代表作品有《巴黎圣母院》《九三年》《悲惨世界》等。雨果一生坚持正义,为被压迫民族的解放而斗争。  那可怜的吉卜西(现在通译为“吉卜赛”)女郎看见自己同陌生人单独在一起,不禁战栗。她想说话,想呼喊,想呼叫甘果瓦,但是她的舌头在口里钉牢了似的,嘴唇上发不出一点声音。忽然她觉得
期刊
既然问起已故的弗朗西斯科·雷亚尔,我就谈谈吧。这里不是他的地盘,他在北区瓜达卢佩湖和炮台一带比较吃得开,不过我认识他。我只跟他打过三次交道,三次都在同一个晚上,那晚的事我怎么都不会忘记,因为卢汉纳拉在我家过夜,罗森多·华雷斯离开了河镇,再也没有回来。你们没有这方面的经历,当然不会知道那个名字,不过打手罗森多·华雷斯是圣丽塔村一个响当当的人物。他是玩刀子的好手,跟堂·尼古拉斯·帕雷德斯一起,帕雷德斯
期刊
书展期间,作为分会场之一的扬州图书馆与城市书房密集推出34场“重量级”阅读推广活动:文化名家做客讲堂,古籍装帧现场体验,全民图书大型漂流,空巢老人陪伴阅读……7月的扬城处处洋溢书香。  “扬图讲堂”群星闪耀  “扬图讲堂”被扬州百姓誉为“家门口的大学讲堂”,自2006年9月创办以来,10年间,共开设讲座报告200多场,接待观众近10万人。书展期间,“扬图讲堂”接连举办三场讲座、两场读者沙龙,在让读
期刊
徐小跃,第二届书香江苏形象大使,南京图书馆馆长,南京大学中华文化研究院副院长,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首批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中央“马工程”首席专家,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记者:  徐馆长,您好!在本届书展上,有幸聆听了您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追求”的讲座,您将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问题“道”理解为思想、精神、信仰。那么,您认为传统文化中的“道”对当代民族文化心理的建
期刊
邬书林,第二届书香江苏形象大使,中国出版协会常务副理事长、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原副局长。  记者:  邬副理事长,您好!非常感谢您接受我刊的采访!从2006年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央文明办和新闻出版总署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关于建设学习型社会要求,发起全民阅读活动,至今已有十年的时间。在活动影响下,我国公民的阅读数量和质量都有明显提高,阅读正在成为许多国民的习惯。近几年,全民阅读立法工作也逐渐进入了公众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