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脏上皮样血管内皮瘤17例临床和病理特征分析

来源 :中华消化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wenjun198411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肝脏上皮样血管内皮瘤(EHE)的临床和病理学特点,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和诊治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13年1月诊治的17例肝脏EHE患者的临床、放射学、病理学特征及治疗方法与患者生存情况.结果 17例肝脏EHE患者的平均年龄为46.2岁,其中女11例,男6例.7例患者有右上腹或肝区隐痛,其余10例无症状.多数患者(15例)肝功能正常.入院诊断多误诊为肝癌(转移性肝癌6例,原发性肝癌4例),3例患者术前发现已有肝外转移.肿瘤病灶以多发结节为主(10例),多见于包膜下.影像学检查可见包膜回缩征.病理学表现为小的细胞内管腔或空泡形成,内可见单个或数个红细胞.单个肿瘤细胞核偏位,类似印戒细胞.免疫组织化学以CD34和波形蛋白阳性率(分别为15/17和4/5)较高.手术切除(14例)为肝脏EHE的主要治疗措施,14例患者术后随访2至72个月仍健在.结论 肝脏EHE发病率低,好发于中年女性,大多数患者无明显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亦无明显异常,国内主要采用手术切除治疗,预后较好。

其他文献
患者男,50岁,因左中腹痛伴排便带血1个月余于2012年8月15日入院.患者1个月前无明显诱因感腹部疼痛,以左中腹部胀痛为主,程度较轻,可忍受,呈间歇性发作,休息后缓解不明显,无腰背部放射痛,并伴有排便带血,量不多,颜色较红,粪便性状无明显改变,次数无明显增多.门诊肠镜检查示结肠癌(未行病理学检查)。
期刊
2008年,中华消化杂志编委会组织了国内部分专家,结合国内外文献,基于循证医学证据,讨论拟定了我国“消化性溃疡病诊断与治疗规范建议”[1].建议出台后,得到国内临床医师的广泛认同.现今时过5年,在消化性溃疡病诊断与治疗领域出现了一些新进展,为使“消化性溃疡病诊断与治疗规范建议”与时俱进,特对其进行补充及更新。
期刊
人体肠道是一个巨大的细菌库,人类宏基因组计划2010年的研究成果表明,人体肠道中寄居有1000~1150种细菌,数量是人体细胞的10倍以上[1].大量肠道细菌主要居于结肠和远端小肠,可分为3种:①与宿主共生的生理性细菌,为专性厌氧菌,是肠道的优势菌群,占90%以上,如双歧杆菌、类杆菌、优杆菌和消化球菌,是膜菌群的主要构成者;②与宿主共栖的条件致病菌,以兼性需氧菌为主,为肠道非优势菌群,如肠球菌、肠
期刊
2011年9月至2012年4月,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应用绝缘头电切(insulation-tipped,IT)刀治疗2例难治性食管吻合口良性狭窄患者,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一、对象与方法1.对象:病例1为男性,73岁,食管癌根治术后1年余出现吞咽困难,胃镜检查见吻合口距门齿21 cm,呈环形狭窄,直径为0.3 cm,狭窄长度为1.8 cm.病例2为女性,60岁,食管癌根治术后3个月出现吞咽困难,胃镜
期刊
目的 研究小肠CD的临床特征.方法 纳入2009年1月至2012年9月行结肠镜及全消化道钡餐、胶囊内镜、双气囊小肠镜、CT小肠成像术等检查的138例确诊CD患者,根据CD蒙特利尔分型标准,对患者诊断年龄、病变部位及疾病行为进行分型,评估患者的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诊断方法及复发情况.通过与回结肠型、结肠型CD的临床特征进行对比,重点分析单纯小肠CD的临床特征.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或非
目的 探讨枯草杆菌二联活菌对小肠细菌过度生长(SIBO)的纠正作用并评价其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的效果和可能的机制.方法 收集2013年5月至8月的IBS-D患者,经乳果糖氢呼气试验(LHBT)筛选出SIBO阳性者60例纳入研究,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予试验组枯草杆菌二联活菌,予对照组淀粉,均为胶囊制剂,250 mg/粒,每天3次,每次2粒,疗程为4周.给药前后均对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
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是一组常见的慢性消化道炎性疾病,包括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和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我国IBD发病率呈上升趋势[1].消化内镜在IBD诊断和疗效评价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2],尤其是近年来针对IBD提出的黏膜愈合概念,对IBD的缓解判断具有重要的意义,而内镜诊断
期刊
患者男,38岁,因间断腹痛1个月余、发热20 d收治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消化内科.患者1个月余前出现上腹正中间断刺痛,向右后背部放射,每日持续16~20 h,与进食无关,饮水或排气后缓解,腹部超声示胆囊炎,上消化道造影示胃炎、十二指肠球炎,予黏膜保护剂治疗,效果差.20 d前出现午后低热,体温最高38℃,伴盗汗、畏寒,晨起体温降至正常.7 dl前患者腹痛加重,血WBC 18.95×109/L,中性粒细
期刊
病历摘要患者男,73岁,因上腹痛3d,呕吐咖啡样物1d,呕吐物隐血阳性,拟诊上消化道出血于2013年6月17日急诊入院.患者入院前3d起持续腹胀、上腹隐痛,程度不剧烈、可耐受,进食后加重,无反酸、烧心,无夜间痛.伴排气减少,排少量稀便,每日1次,无血便、黑便等,伴发热,体温在37.5~38.5℃波动.入院当日排30~40 mL暗红色血便.既往健康.入院体格检查:神志清,痛苦病容,体温38℃,血压1
期刊
近20多年来,西方国家IBD方面的研究高潮迭起、形势喜人、硕果累累,无论是UC还是CD的治疗都取得了划时代的进展;而我国IBD确诊病例迅速增多、临床问题纷繁复杂、处理棘手,对临床医师形成了严峻挑战[1].尽管近年来随着国际交流的增加,处理上有了较大进展,但仍不尽如人意.由此,引起对中国和西方IBD处理异同的关注,冀能汲取经验教训、洋为中用,提高IBD处理水平。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