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司法和教化,是政治文明、和谐社会的两翼。解决社会矛盾,处理人际纷争,两者缺—不可,既相辅相成,又各具擅长。一般的民间纠纷,特别是亲人间的小摩擦,若动用诉讼,往往非但解决不了问题,还会把事情搞得更糟,由小怨而结成大仇,若用教化,则大多会柳暗花明又—村。碰到这种诉讼案,循吏们的经验是:通过教育和感化息讼身手。
唐玄宗开元中,韦景骏任贵乡令。有母子俩相讼,韦景骏没按一般诉讼案处理。他先同当儿子的拉家常,说起自己少年丧亲,长大后,每每见到别人有父母可以孝敬,便自悲没有这种福分。“而你正有这种幸运,可以无微不至地尽心奉养父母,怎么惹得让母亲告你,而你竟然也告起你的母亲来?当然这不怪你母子俩,没有对你们搞好母慈子孝的教育,是我这个县令的罪过呵!”说到动情处,韦景骏一边垂泣呜咽,一边拿出《孝经》让当儿子的习读。“于是母子感情,各请改悔,遂称慈孝。”(《旧唐书·良吏传》)
民间有不少诉讼,起因并非大怨,多由一时感情冲动难抑所致。对于这类诉讼案,循吏们的经验是:让时间“息’之。
明宣宗宣德年间,赵豫被朝廷特选为松江知府。初到任,即了解到松江“民俗多讼”,不利社会和谐,决定根而除之。他的高招只有一句话:“明日来。”有讼者至,赵豫即好言谕之,不即判案,而是让他们“明日来,’。“及讼者逾宿,忿渐平,或被劝阻,多止不讼。”开初,人们不理解,觉得赵豫有点搞笑,一个堂堂知府,而且是皇帝钦选,遇到案子,却只会千篇一律地讲三个字!后来才明白,这“明日未,’用于在松江移风易俗,着实妙不可言。于是,“松江太守‘明日来”’遂由颇含讥讽的笑话,变为一条成功的司法经验。(《明史·循吏传》)
循吏理讼,既高度负责,又公允平和,且多妙方,所以在其治下,人们心向神往的“道不失遗”那样一种“至治化境”,的确曾经一现。目为范氏”。这是先秦变氏的著例。
赐姓——相传夏朝帝孔甲有两条龙,时有—人善养龙,帝孔甲遂赐其姓“御龙”。以后历代帝王纷纷效法,以赐姓来表彰褒扬忠臣勇士,或示爱宠妃臣仆。如周穆王盛姬早卒,赐其族为痛氏。汉高祖刘邦因项伯效忠汉室,鸿门宴有救命之功,故赐项氏姓刘。唐中宗赐大臣桓彦范姓韦,并远派他去西域驻守疏勒,委以重任。明末民族英雄郑成功收复台湾,功勋卓著,被南明隆武帝赐姓朱,故有闽台一带人民称郑成功为“国姓爷”。封建帝王出于开疆拓土、羁縻番邦的政治需要,亦经常向异族首领赐以帝王之姓或他姓。如汉武帝赐匈奴休屠王的太子日碑姓金,因休屠王曾以金人祭天,金日碑以后成为西汉将军。唐代的党项羌(古族名)原姓拓跋氏,唐帝赐姓李氏;到了宋代党项羌立国为西夏,宋帝又赐其姓赵氏。一般而言,帝王赐姓多用以褒扬,但也有因下犯上,‘咙颜大怒”,贬斥臣仆而赐的,这是一种惩罚,如同“赐死”。如齐武帝萧赜原与巴东萧子响同姓,永明八年萧子响因罪伏诛,齐武帝恶其叛逆,“赐姓为蛸氏,’。刘宋时的刘涎,囚反抗朝廷被宋武帝所杀,刘涎及其家族被“贬姓留氏,’。唐朝武则天篡位称帝后,将中宗皇后王氏改姓为蟒,高宗宠幸肖良娣改姓为枭,又将起兵反对她称王的李姓诸王改姓为虺(即毒蛇),突厥可汗默啜改姓为斩啜。为了笼络人心,武则天还向辅佐她的臣子集体赐姓为武。这兴许是历史上最大规模的赐姓了。
避讳一一避讳比较复杂。《辞海》:“封建时代对于君主和尊长的名字,避免直接说出或写出,叫做“避讳”’。也就是说,封建帝王为了维护其尊严,不准人们使用与他名字相同的字,凡相同者必须回避更改,即所谓“避圣讳”、“避父讳”、“避上讳”。如籍氏避楚霸王项羽(名籍)讳,改为席氏(籍、席音同)。庆氏避汉安帝父讳,改为贺氏(底贺义词)。据《元和姓纂》说,唐高宗的太子李弘死后,被谥为孝敬皇帝,因避李弘讳,弘氏改姓洪氏。甚至连天上的神仙也不能幸免,月宫嫦娥原叫恒娥(恒为姓),因避汉文帝刘恒讳,恒娥也就改为嫦娥了(恒、嫦义近)。避讳改姓,这是造成古人一人两姓的重要原因。
避事一一因避事改姓,在历史上却颇多传闻,主要有避仇、避难、避嘲、避耻四种情况。如韩信受谗蒙冤,株连九族,他的儿子逃到岭南一带避难,改名换姓,取韩字一半为氏,即为韦氏。司马迁获罪下狱时,其故乡陕西韩城县的族人纷纷改姓避祸,有的在司字旁加一竖改姓同,有的在马字旁加两点改姓冯。唐代李抢王本姓安,因耻与安禄山同姓(安禄山本姓康,冒姓安),改为李姓。今广东东莞香姓的祖先是北方的查姓,因避仇逃至广东,将查字下面一横移至上面,改为香姓。本文前面谈到的河南登封市唐庄乡“苟”姓村民,原本姓“敬”。五代十国时期,后唐节度使石敬瑭以晋王身份起兵,夺取了后唐政权,改国号晋,迁都开封。在石敬瑭做后晋皇帝期间,朝内有个大臣姓敬,冲了皇帝的名讳,况且得罪了皇帝的近臣,遂遭谗判罪,朝廷下令,所有敬姓改“敬”为“苟”,否则杀无赦。为免遭杀戮,保留“故,’姓血脉,“敬”姓大臣含泪招来宗族亲人,忍辱减“文”留“苟”,改姓为“苟”,并连夜让家人逃亡各地。
适应——历史上的少数民族或定居中国的外国人为了适应时代环境,逐渐改为汉姓。这种改姓通常是将复音姓氏改为单音姓氏。例如卢浦改为卢,贺葛改为葛,柯拔改为柯,叱罗改为罗,胡古口引之改为侯,莫那娄改为莫,宿六斤改为宿,等等。据东汉《风俗通义·姓氏篇》介绍,当时所收500个姓氏中有150多个双音姓氏,占三分之尸;而到北宋《百家姓》所收500多个姓氏中,双音姓氏仅占十分之尸。复音姓氏逐渐趋向改为单音姓氏。宋时汴京(今开封)居有犹太人十七姓,现在还有张、高、石、李等几大姓。犹太人的姓氏均由当时皇帝赐予,全都汉化了。五代时成都的李洵,原是波斯人,其姓名也是汉化了的。清初,满族统治者入关以后,长期使用本民族的复音姓氏,如爱新觉罗、叶赫那拉等。随着时代发展,如今满族姓氏几乎都已改成了早音姓氏。如爱新觉罗改为金、伊、洪、德等姓,钮祜禄氏改为郎、卜、钮等姓。满族大作家舒庆春(老舍)的家族本不姓舒,只是在最近几代才改姓舒的。
音讹——因读音错误,以讹传讹成为既成事实而改姓。如三国时的简雍,本姓耿,因幽州人读耿为简,耿雍就成了简雍。又如莘氏讹为辛氏,郯氏讹为谈氏,恭氏讹为共氏,虢氏讹为郭氏等。
省写一一或省去原姓之尸部分以为姓,或省去原姓之—字而成单姓。如鄣省写为章,邴省写为丙,写为曾,省写为朱,钟离省写为钟,宗伯省写为宗,司寇省写为寇,马服省写为马等。
一个人姓什么,应遵照“姓从主人’的原则,由本人和本家族自己决定,故改姓的现象古代有之,今天也同样存在。何况我们现在正在建设人文社会,应当充分尊重人民的意愿。
唐玄宗开元中,韦景骏任贵乡令。有母子俩相讼,韦景骏没按一般诉讼案处理。他先同当儿子的拉家常,说起自己少年丧亲,长大后,每每见到别人有父母可以孝敬,便自悲没有这种福分。“而你正有这种幸运,可以无微不至地尽心奉养父母,怎么惹得让母亲告你,而你竟然也告起你的母亲来?当然这不怪你母子俩,没有对你们搞好母慈子孝的教育,是我这个县令的罪过呵!”说到动情处,韦景骏一边垂泣呜咽,一边拿出《孝经》让当儿子的习读。“于是母子感情,各请改悔,遂称慈孝。”(《旧唐书·良吏传》)
民间有不少诉讼,起因并非大怨,多由一时感情冲动难抑所致。对于这类诉讼案,循吏们的经验是:让时间“息’之。
明宣宗宣德年间,赵豫被朝廷特选为松江知府。初到任,即了解到松江“民俗多讼”,不利社会和谐,决定根而除之。他的高招只有一句话:“明日来。”有讼者至,赵豫即好言谕之,不即判案,而是让他们“明日来,’。“及讼者逾宿,忿渐平,或被劝阻,多止不讼。”开初,人们不理解,觉得赵豫有点搞笑,一个堂堂知府,而且是皇帝钦选,遇到案子,却只会千篇一律地讲三个字!后来才明白,这“明日未,’用于在松江移风易俗,着实妙不可言。于是,“松江太守‘明日来”’遂由颇含讥讽的笑话,变为一条成功的司法经验。(《明史·循吏传》)
循吏理讼,既高度负责,又公允平和,且多妙方,所以在其治下,人们心向神往的“道不失遗”那样一种“至治化境”,的确曾经一现。目为范氏”。这是先秦变氏的著例。
赐姓——相传夏朝帝孔甲有两条龙,时有—人善养龙,帝孔甲遂赐其姓“御龙”。以后历代帝王纷纷效法,以赐姓来表彰褒扬忠臣勇士,或示爱宠妃臣仆。如周穆王盛姬早卒,赐其族为痛氏。汉高祖刘邦因项伯效忠汉室,鸿门宴有救命之功,故赐项氏姓刘。唐中宗赐大臣桓彦范姓韦,并远派他去西域驻守疏勒,委以重任。明末民族英雄郑成功收复台湾,功勋卓著,被南明隆武帝赐姓朱,故有闽台一带人民称郑成功为“国姓爷”。封建帝王出于开疆拓土、羁縻番邦的政治需要,亦经常向异族首领赐以帝王之姓或他姓。如汉武帝赐匈奴休屠王的太子日碑姓金,因休屠王曾以金人祭天,金日碑以后成为西汉将军。唐代的党项羌(古族名)原姓拓跋氏,唐帝赐姓李氏;到了宋代党项羌立国为西夏,宋帝又赐其姓赵氏。一般而言,帝王赐姓多用以褒扬,但也有因下犯上,‘咙颜大怒”,贬斥臣仆而赐的,这是一种惩罚,如同“赐死”。如齐武帝萧赜原与巴东萧子响同姓,永明八年萧子响因罪伏诛,齐武帝恶其叛逆,“赐姓为蛸氏,’。刘宋时的刘涎,囚反抗朝廷被宋武帝所杀,刘涎及其家族被“贬姓留氏,’。唐朝武则天篡位称帝后,将中宗皇后王氏改姓为蟒,高宗宠幸肖良娣改姓为枭,又将起兵反对她称王的李姓诸王改姓为虺(即毒蛇),突厥可汗默啜改姓为斩啜。为了笼络人心,武则天还向辅佐她的臣子集体赐姓为武。这兴许是历史上最大规模的赐姓了。
避讳一一避讳比较复杂。《辞海》:“封建时代对于君主和尊长的名字,避免直接说出或写出,叫做“避讳”’。也就是说,封建帝王为了维护其尊严,不准人们使用与他名字相同的字,凡相同者必须回避更改,即所谓“避圣讳”、“避父讳”、“避上讳”。如籍氏避楚霸王项羽(名籍)讳,改为席氏(籍、席音同)。庆氏避汉安帝父讳,改为贺氏(底贺义词)。据《元和姓纂》说,唐高宗的太子李弘死后,被谥为孝敬皇帝,因避李弘讳,弘氏改姓洪氏。甚至连天上的神仙也不能幸免,月宫嫦娥原叫恒娥(恒为姓),因避汉文帝刘恒讳,恒娥也就改为嫦娥了(恒、嫦义近)。避讳改姓,这是造成古人一人两姓的重要原因。
避事一一因避事改姓,在历史上却颇多传闻,主要有避仇、避难、避嘲、避耻四种情况。如韩信受谗蒙冤,株连九族,他的儿子逃到岭南一带避难,改名换姓,取韩字一半为氏,即为韦氏。司马迁获罪下狱时,其故乡陕西韩城县的族人纷纷改姓避祸,有的在司字旁加一竖改姓同,有的在马字旁加两点改姓冯。唐代李抢王本姓安,因耻与安禄山同姓(安禄山本姓康,冒姓安),改为李姓。今广东东莞香姓的祖先是北方的查姓,因避仇逃至广东,将查字下面一横移至上面,改为香姓。本文前面谈到的河南登封市唐庄乡“苟”姓村民,原本姓“敬”。五代十国时期,后唐节度使石敬瑭以晋王身份起兵,夺取了后唐政权,改国号晋,迁都开封。在石敬瑭做后晋皇帝期间,朝内有个大臣姓敬,冲了皇帝的名讳,况且得罪了皇帝的近臣,遂遭谗判罪,朝廷下令,所有敬姓改“敬”为“苟”,否则杀无赦。为免遭杀戮,保留“故,’姓血脉,“敬”姓大臣含泪招来宗族亲人,忍辱减“文”留“苟”,改姓为“苟”,并连夜让家人逃亡各地。
适应——历史上的少数民族或定居中国的外国人为了适应时代环境,逐渐改为汉姓。这种改姓通常是将复音姓氏改为单音姓氏。例如卢浦改为卢,贺葛改为葛,柯拔改为柯,叱罗改为罗,胡古口引之改为侯,莫那娄改为莫,宿六斤改为宿,等等。据东汉《风俗通义·姓氏篇》介绍,当时所收500个姓氏中有150多个双音姓氏,占三分之尸;而到北宋《百家姓》所收500多个姓氏中,双音姓氏仅占十分之尸。复音姓氏逐渐趋向改为单音姓氏。宋时汴京(今开封)居有犹太人十七姓,现在还有张、高、石、李等几大姓。犹太人的姓氏均由当时皇帝赐予,全都汉化了。五代时成都的李洵,原是波斯人,其姓名也是汉化了的。清初,满族统治者入关以后,长期使用本民族的复音姓氏,如爱新觉罗、叶赫那拉等。随着时代发展,如今满族姓氏几乎都已改成了早音姓氏。如爱新觉罗改为金、伊、洪、德等姓,钮祜禄氏改为郎、卜、钮等姓。满族大作家舒庆春(老舍)的家族本不姓舒,只是在最近几代才改姓舒的。
音讹——因读音错误,以讹传讹成为既成事实而改姓。如三国时的简雍,本姓耿,因幽州人读耿为简,耿雍就成了简雍。又如莘氏讹为辛氏,郯氏讹为谈氏,恭氏讹为共氏,虢氏讹为郭氏等。
省写一一或省去原姓之尸部分以为姓,或省去原姓之—字而成单姓。如鄣省写为章,邴省写为丙,写为曾,省写为朱,钟离省写为钟,宗伯省写为宗,司寇省写为寇,马服省写为马等。
一个人姓什么,应遵照“姓从主人’的原则,由本人和本家族自己决定,故改姓的现象古代有之,今天也同样存在。何况我们现在正在建设人文社会,应当充分尊重人民的意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