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问题设计,提高课堂效率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xxmmm123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前的语文阅读教学往往陷入教师问题过多、过细、太注重学生主体而忽视文本细读的处境,而阅读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点,新课标要求学生在阅读中能积极主动地思考,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和体验,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而要达到这一目标,就必须引导学生深入文本语言的内部,汲取文本语言的养分。因此,阅读教学中对主问题的设计是否恰当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笔者将从标题、结构、情感、关键词句、主题等方面谈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设计主问题。
  关键词:阅读教学;主问题;设计;效率
  著名教育专家崔峦认为:“阅读教学过程,是每个学生潜心读书,获得个体体验和独特感受的过程,是学生、教师、文本对话,思维碰撞、情感交流的过程,是教师引导学生在阅读实践中不断实现自我建构,学会阅读,促进表达的过程。”因此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对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提高学生语文素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很多阅读课听下来,很难找到那种学生、教师、文本与作者灵魂融于一体,思维碰撞出火花的课堂,很多老师在课堂上设计的问题,往往过于繁多、零碎、急切,学生在课堂上的阅读体验变成了机械回答老师问题的过程。这样的课堂,看似将文本的知识点、重难点都讲到了,但因学生缺乏真正的自主体验,几经沉淀之后,学生所得几何,便可想而知了。《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让学生实现以上阅读目标,老师就必须巧妙地引导学生深入文本语言的内部,让学生主动汲取文本语言的丰厚的养分。
  课堂上老师引导的巧妙与否,“主问题”的设计至关重要。我认为对每一篇课文或每一节课作一个精当的主问题设计可以起到“一石击千浪”的作用。阅读教学中的“主问题”,是相对于课堂教学中那些过多、过细、过浅、过滥的提问而言的,是指在阅读教学中能化解文章重点和难点,能够激发学生兴趣和思考或者能够“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重要的问题。“主问题”的设计有助于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高明的老师善于设计教学“主问题”,用一个或几个“主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深入课文,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主问题的设计要深,要活,要能考虑到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凭自己的能力享受到思考与成功的乐趣。那么语文教师该如何精心设计好主问题,从而打造有效地语文课堂呢?
  一、高屋建瓴抓标题
  标题是文章的眼睛,一篇文章的标题往往体现了作者别具匠心的构思。或是文章的线索,或是文章内容的总结,或是文章的主旨,所以课堂的主问题设计便可以从标题切入。比如《春酒》一文,琦君在这篇文章中用细腻而饱含深情的笔触回顾了自己儿时在家乡喝春酒的风俗,有对童年的回忆,有对母亲的怀念,有对淳朴乡情的眷念,而这些恰恰就表露了一个海外游子浓浓的乡愁。所以在教学时便可以设计这样的主问题:如果要同学们给这杯春酒取名字,你想取个什么名字?为什么?学生在掌握了文章内容后便能取出类似“童真酒”“母亲酒”“乡情酒”“乡愁酒”的名字, 这样便可引导学生深入文章赏读细节,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从课文的标题入手设计主问题,还可以直接从题目的某个词语入手。例如在教《伟大的悲剧》一课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自由阅读全文,说说你是如何解读标题中的“伟大”和“悲剧”两个词语的?学生通过阅读圈点文章,真正走进文本,把斯科特一行人经历的失败细节及他们探险中所表现的人性光辉一一找出来,从而真切感受到作者的写作意图。这种提纲挈领的“主问题”设计,对提高教学效率显现了重要作用。
  二、井然有序抓结构
  理请文章的结构,有助于学生整体感知课文的内容,把握文章的结构特点和写作思路,从而提高学生分析理解文章的能力。比如《爸爸的花儿落了》这篇课文,对插叙的认识和理解是本课的重点和难点,所以在教学时我设计了这样的主问题:文章围绕“爸爸”回忆了很多事,请一一梳理出来,并思考,如果按时间顺序安排故事,课文该怎样安排结构,你觉得哪一种结构更好?为什么?这一问题可让学生更深刻的理解插叙的作用,并由此启发学生好的结构能让文章更富魅力。这种鸟瞰式的主问题设计,可以让学生充分地把握文章的结构特点和写作思路,提高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的阅读能力。
  三、触及灵魂抓情感
  散文和诗歌,都凝聚着作者深厚的情感,所以散文和诗歌教学的重点之一便是理解和体会作者的情感,因此在教学这一类文章时,我们的主问题设计便可以从情感出发。比如在教学《华南虎》这一课时,我设计了这样的主问题:你是用怎样的感情来读这只老虎的?这样学生便会化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深入诗歌,抓住一些关键词句去体会,如“背对胆怯而绝望的观众,安详地卧在一个角落……又长又粗的尾巴悠悠地在拂动”“梦见了苍苍莽莽的山林”“灰灰的水泥墙壁上,有一道一道的血淋淋的沟壑” “火焰似的”。老师只需稍加引导学生便能将难读的诗歌读出味道来。
  再比如,在七年级《散步》的教学中,我设计了这样的主问题:这是一个很平常的故事,平常得似乎就发生在我们身上,但相信大家读了这篇文章一定被作者的很多文字深深地打动着,能把那些感动了你,触动了你心灵的语句找出来,读一读,说一说,和大家一起分享吗?在很多散文的教学当中,我们都可以通过这样的主问题,达到引导学生赏读文章优美语句、理解和体会作者情感的目的,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课堂教学效率。
  四、另辟蹊径抓关键词句
  一篇文章特别是记叙类的文章,往往有一些关键词或关键句能揭示文章的主旨或起到提挈全篇的作用。若能抓住这些关键词或关键句并有效的运用,不仅能起到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还能达到深刻地解读文本的目的。比如《云南的歌会》,很多老师都不知道该如何入手去教学这篇文章,但有一个老师他抓住了文章中的一个词“意思”,设计了这样的一个主问题:你觉得这篇文章有“意思”吗?它有“意思”在哪里?接下来学生便纷纷站起来谈论这篇文章有意思的地方,有理有据。于是这节课也就上得特别有意思。   再比如,我在教学《邹忌讽齐王纳谏》这篇文言文时,看到文章中很多情节都跟一个“三”字有关,于是我就设计了教学主问题:如果用“三”字来概括文章的情节,你能概括出哪些?很快学生便找出了“三问、三答、三思、三比、三赏、三时”,并很好了梳理了文章。
  五、发散思维抓主题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同一篇文章,不同的人站在不同的角度去读就会读出不同的感受。我们在语文阅读课中也应培养学生的这种发散思维。比如在教学《石壕吏》这首诗歌时,在基本读通诗歌后,我设计了这样一个主问题:你从这首诗中读懂了什么?请以小组为单位从以下四个角度中选择一个角度深入诗歌去体会:①从老妇人的角度去体会。②从战争的角度去体会。③从官吏的角度去体会。④从诗人的情感上去体会。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那怎样来“激发”“培养”“创设”呢?这就需要老师在课前精心地设计和准备。在这堂课中,我想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和努力自主地解读诗歌的内涵。所以我设计了赏读环节,让学生自由朗读,然后谈谈自己从诗歌中读懂了什么。但考虑到学生的解读可能会比较零碎,或者有些学生根本无从下手,所以我又给出了提示,让学生可以从给出的四个角度有目的的去解读。这一设计大大节省了学生的时间,为全体同学的自主学习和课堂的有效生成创设了很好的情境。
  除此之外,教学难点、学生的学情、人物形象等也都可以作为设计主问题时的考虑因素。总的来说,阅读教学中的主问题设计就是用精、少、实、活的问题激活课堂,有效地简化教学头绪,减少课堂教学中大量无效的提问,带动学生对课文的整体品读,彻底改变以往那种肢解课文、一讲到底、“碎问碎答”的弊端,将课堂教学引向以学生课堂思维活动为主的整体性阅读教学,真正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体,从而真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教无定法,语文阅读课中的主问题设计也要因生而异,因文而异。作为老师,我们应有宏观意识,引导学生探究文章的着力点。但不管从哪个方面切入,都要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突出重点,引导学生探究、发现,并逐渐掌握方法,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参考文献:
  [1]《语文课堂设计与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陈 伟 《语文学刊》2005第1期
  [2]《论初中语文教学提问设计的创新》余映潮 《语文教学与研究》2003年第5期
  [3]《语文教师提问的艺术》虞晔如 《语文教学通讯》(高中) 2004·5第9页
  [4]《语文新课程标准》
其他文献
摘要:英语写作是衡量学生英语综合水平的重要指标,然而写作一直是英语教学中的薄弱环节。本文从高中英语写作教学现状出发,探讨如何合理运用课本资源,引导学生通过训练词块,挖掘话题,依托文本,操练句式来积累语言,采用翻译,连词成文以及“CARIC”法(缩写、改写、评写、仿写和续写)进行写作指导和写作练习,逐步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水平。  关键词:写作;课本资源;词块;句式;CARIC法  中图分类号:G63
摘要:本论文详细的分析了《福乐智慧》的人类社会思想,研究了把人类的本质与人类认识世界的能力结合起来,把掌握知识作为认识世界的前提,并针对社会管理和国家的治理,保证社会的稳定、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改善人民生活的水平,提出了必须“以人为本”的社会发展观思想。  关键词:福乐智慧;人类社会;本质问题  中国是一个伟大的文明古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自古以来,各民族的祖先共同劳动、繁衍在这块广袤富饶的
摘要:现行高考语文备考的主流策略是以《高中语文考试大纲》罗列的考查要点为依据,以各类辅导资料为“教材”,依托历年高考真题与各类模拟试题,分考点分阶段进行讲解、训练。其突出缺点是浮在语文思维和语言综合能力的表面,对语文进行梳理和涂抹,违背高考语文备考的规律,耗时耗力,收效甚微。那么,如何克服这一缺点,优化备考策略,提高备考的有效性呢?本文拟从依托“语段压缩题”“仿写扩写题”训练学生归纳概括、演绎发散
摘要:本文主要由《林黛玉进贾府》为例,挖掘教材中的传统文化知识,并在课文课堂中渗透传统文化教学,对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具有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传统文化;礼俗;课文;语文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08-0014  浙江高考自2009年开始,将传统文化解读直接纳入高考。当高考语文进入深化改革阶段,广博而深厚的中华传统文化必将是
摘要:小学语文阅读课在教学内容选择上存在许多问题误区,导致教学低效。我们在选择和开发教学内容时,应体现语文本位,应追求简约丰满的教学内容,注重课堂生成。  关键词:教学内容;问题;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12-0074  王荣生教授曾说过:“教什么比怎么教重要。”这明确地告诉我们,教学内容比教学方法重要。但是在教学中,不少教师的教
摘要:课堂教学技能又称上课技能,是指教师在一定教学理论的指导下,在教学实践中进过反复练习而逐步形成的迅速、准确、娴熟地开展课堂教学,及时、有效地完成课堂教学任务的一系列教学活动方式的总称。教师课堂教学的行为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具体包括导入新课的行为、讲解行为、创设课堂教学情境的行为等。课堂教学技能亦可分为与上述课堂教学行为相对应的技能,即导入新课的技能、讲解技能、课堂教学情境创设技能等。讲授技能则是
摘要:中学历史教育在现代教育的大嬗变中,应重构具有历史学科特点的素质教育模式,强化创造意识的渗透,塑造学生积极健康的创造人格与个性,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方式,提高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使学生富于创造的实践活动得以成熟,发展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人才。  关键词:中学历史;课堂教育;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5)12-0042  教无定法,但教可
摘要:由于传统教学思维的定势,新课程背景下我们往往注重教师的讲、学生的学等具体的行为过程,而忽略了课堂教学中的心理因素,从而导致我们的理想教学目标与现实相差甚远。因此,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和问卷调查,分析高一学生在历史学习过程中存在的一些心理状态,从心理学和历史教学论相结合的角度,探讨高中历史课在增进历史智慧、提高人文素质的途径和方法。  关键词:高中历史;学习心理;教学对策  中图分类号:G6
摘要:写作教学是语文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作文也能极大地反映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写作教学是语文教学中比较薄弱的环节,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谈谈初中语文作文教学存在的一些问题及我们应该采取的一些应对策略。  关键词: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综合素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12-0076  写作教学是语文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新课标的逐步实施,要想激活思想品德课的课堂气氛,提高课堂学习效率,就要求教学应围绕学生的需要展开。在教学实践中,对新课改下的课堂教学方法我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尝试和探讨。  一、 更新教学模式,改进教学方法  1.营造民主、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  著名心理学家曼德勒提出:“环境刺激引起认知解释,认知解释引起唤醒的知觉,唤醒的知觉导致情绪体验。”明确道明了情境对情绪的影响。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