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根据教育学者们的研究,教师期望在学生的发展中产生着巨大的影响,研究表明教师对其期望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学生的发展,合理的高期望将成为学生发展的动力,促进学生各方面的学习和发展。因此,教师应以客观的方式评估学生,确定合理的期望,并以适当的方式将预期的信号传递给学生,以促进学生的学习和身心健康。
关键词:教师期望;期望值;学生的发展
1 促进对学生发展的合理期望
教育心理学理论领域有参考文献:人彼此交往、认识的过程与情感情绪是分不开的,教师对工作的态度和对学生的关心程度与期望会潜移默化的影响着教育的实施,可以形成良好的教学氛围,并将获得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在特定的时候常给予表扬、称赞的言语加以激励。这种期望也将转化为学生学习的辅助动力,学生将根据教师的期望调整他们的学习目标和方法。从而有可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学习能力。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教师期望的应验其实来源于学生自己。使师生能在日常的交流互动中产生共鸣,同时教师期望还具有转化和支援功能,当教师发现学生的闪点时,他们也会给学生一种心理支持。
2 非理性期望对学生发展的负面影响
除积极的积极影响外,教师的期望也会产生负面的负面影响。教师对学生期望表现出来的差异性,不可避免的会使得一些成绩等各方面能力较优越的孩子產生过渡的自满感,在这种过度膨胀的自信中,他们在面对能力较差的同学时会表现出歧视、不尊重的态度,强化自身的优越感等行为。在这样的环境中,学生的心理不平衡,不信任教师,然后以消极的态度或行为引起教师的注意;如果教师对学生的期望超出了学生的能力,那么在学生的努力无法满足教师的期望之后,他们会丧失信心,否定自己的能力进而遇到困难会有一种潜意识的逃避心理。这表明教师期望的负面影响往往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和生活。
3 影响教师期望形成的因素
3.1性格差异
首先,教师的人格差异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先决条件。性格急躁的教师在面对学生得失的时候往往不能及时的从客观层面分析原因,做出的行为和判断往往带有情绪化和主观因素,与之相比较性格温和的教师在这一方面显然做得更好;具有独立特征的教师将收集足够的信息,以便在做出判断之前为学生的期望奠定基础。但是他们往往不愿意听从别人的意见在做出某种决策时主观意识占多数,而与独立型教师不同的是场依赖型的教师,在确定对学生的期望时,他们更容易受到他人或其他因素的影响;如果遇上专断型的教师则不太会考虑学生的个体因素,更多的是依据自己的主观判断来期望学生。那么什么样的教学模式更适合师生在教学过程中的沟通和沟通 - 民主。他们会耐心倾听学生的意见,主动与学生沟通交流,在班级的管理上会更多的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希望通过实际的锻炼使每个学生发挥出自己的长处。
3.2教学观念
除了教师人格对教学期望的影响外,教师的教学观念也是影响其效果的主观原因之一。传统型的教师主要是围绕着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实施教育教学,他们往往会对善于理解,接受快速学习的学生有很高的期望,但这种潜力对另一组学生来说是不公平的。首先,老师没有从发展的角度看待学生。这种教学模式可以使学生厌倦学习。体会不到学习的乐趣并可能麻木的认为上学就是在学校与家两点一线的交替,会由此失去对生活的憧憬和向往感。这一现象的发生可以看出教师没有重视因材施教教学原则的意义,仅凭一己之念而断定学生的好坏,未学会寻找学生身上的闪光点,从这些方面可以看出教师的职业素养还有待提高。
4 合理利用教师的期望,促进学生的发展
4.1重视对相关理论的学习和研究
我们都知道,作为一名教师,不仅必须有扎实的本体论知识,而且辅助教学的条件知识仍然是必不可少的。为了应对这一现象,教育家马卡连科提出了这一建议“尊重信任与严格要求相结合的原则”科学地解释为什么教师对学生的期望需要建立在尊重信任和严格要求的基础上。教学活动中应如何实施有一定的启发作用使教师的期望能够更有效的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4.2以全面的发展视角评估学生并确定合理的期望
在之前的讨论中,有人说教师并没有从发展的角度来看待学生的缺点。因此,在教育和教学中,学生不应因为学生某方面的暂时落后而从根本上否定。由于性格,行为等有一定的稳定性不是一时可以改变的,正如学生的发展也需经历漫长的过程才得以见效,我们必须善于接受学生个性发展的不同阶段的特征,并允许错误发生。教师需要从学生的零星进步中找到积极的倾向,并及时给予肯定。
总之,教师希望在学生的身心发展中发挥微妙的作用。善于发现学生的优势,合理利用他们的优点和缺点,以学生合理期望和接受的方式鼓励学生。提高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重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全面发展。正如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一个真正的教师不仅要教人,而且还要以自己对人的巨大信任去提高人。
参考文献:
[1]赵晶.罗生塔尔效应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科教导刊,2009,(6):122-123,126.
[2]冯金友.谈积极的教师期望形成策略[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36):122-123,126.
[3]王蕾.教师期望效应最优化的策略[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9,(4):12-16.
[4]左金娣.“教师期望效应”的理论和应用[J].沈阳教育学院学报,2005,(4):82-84.
关键词:教师期望;期望值;学生的发展
1 促进对学生发展的合理期望
教育心理学理论领域有参考文献:人彼此交往、认识的过程与情感情绪是分不开的,教师对工作的态度和对学生的关心程度与期望会潜移默化的影响着教育的实施,可以形成良好的教学氛围,并将获得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在特定的时候常给予表扬、称赞的言语加以激励。这种期望也将转化为学生学习的辅助动力,学生将根据教师的期望调整他们的学习目标和方法。从而有可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学习能力。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教师期望的应验其实来源于学生自己。使师生能在日常的交流互动中产生共鸣,同时教师期望还具有转化和支援功能,当教师发现学生的闪点时,他们也会给学生一种心理支持。
2 非理性期望对学生发展的负面影响
除积极的积极影响外,教师的期望也会产生负面的负面影响。教师对学生期望表现出来的差异性,不可避免的会使得一些成绩等各方面能力较优越的孩子產生过渡的自满感,在这种过度膨胀的自信中,他们在面对能力较差的同学时会表现出歧视、不尊重的态度,强化自身的优越感等行为。在这样的环境中,学生的心理不平衡,不信任教师,然后以消极的态度或行为引起教师的注意;如果教师对学生的期望超出了学生的能力,那么在学生的努力无法满足教师的期望之后,他们会丧失信心,否定自己的能力进而遇到困难会有一种潜意识的逃避心理。这表明教师期望的负面影响往往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和生活。
3 影响教师期望形成的因素
3.1性格差异
首先,教师的人格差异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先决条件。性格急躁的教师在面对学生得失的时候往往不能及时的从客观层面分析原因,做出的行为和判断往往带有情绪化和主观因素,与之相比较性格温和的教师在这一方面显然做得更好;具有独立特征的教师将收集足够的信息,以便在做出判断之前为学生的期望奠定基础。但是他们往往不愿意听从别人的意见在做出某种决策时主观意识占多数,而与独立型教师不同的是场依赖型的教师,在确定对学生的期望时,他们更容易受到他人或其他因素的影响;如果遇上专断型的教师则不太会考虑学生的个体因素,更多的是依据自己的主观判断来期望学生。那么什么样的教学模式更适合师生在教学过程中的沟通和沟通 - 民主。他们会耐心倾听学生的意见,主动与学生沟通交流,在班级的管理上会更多的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希望通过实际的锻炼使每个学生发挥出自己的长处。
3.2教学观念
除了教师人格对教学期望的影响外,教师的教学观念也是影响其效果的主观原因之一。传统型的教师主要是围绕着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实施教育教学,他们往往会对善于理解,接受快速学习的学生有很高的期望,但这种潜力对另一组学生来说是不公平的。首先,老师没有从发展的角度看待学生。这种教学模式可以使学生厌倦学习。体会不到学习的乐趣并可能麻木的认为上学就是在学校与家两点一线的交替,会由此失去对生活的憧憬和向往感。这一现象的发生可以看出教师没有重视因材施教教学原则的意义,仅凭一己之念而断定学生的好坏,未学会寻找学生身上的闪光点,从这些方面可以看出教师的职业素养还有待提高。
4 合理利用教师的期望,促进学生的发展
4.1重视对相关理论的学习和研究
我们都知道,作为一名教师,不仅必须有扎实的本体论知识,而且辅助教学的条件知识仍然是必不可少的。为了应对这一现象,教育家马卡连科提出了这一建议“尊重信任与严格要求相结合的原则”科学地解释为什么教师对学生的期望需要建立在尊重信任和严格要求的基础上。教学活动中应如何实施有一定的启发作用使教师的期望能够更有效的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4.2以全面的发展视角评估学生并确定合理的期望
在之前的讨论中,有人说教师并没有从发展的角度来看待学生的缺点。因此,在教育和教学中,学生不应因为学生某方面的暂时落后而从根本上否定。由于性格,行为等有一定的稳定性不是一时可以改变的,正如学生的发展也需经历漫长的过程才得以见效,我们必须善于接受学生个性发展的不同阶段的特征,并允许错误发生。教师需要从学生的零星进步中找到积极的倾向,并及时给予肯定。
总之,教师希望在学生的身心发展中发挥微妙的作用。善于发现学生的优势,合理利用他们的优点和缺点,以学生合理期望和接受的方式鼓励学生。提高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重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全面发展。正如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一个真正的教师不仅要教人,而且还要以自己对人的巨大信任去提高人。
参考文献:
[1]赵晶.罗生塔尔效应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科教导刊,2009,(6):122-123,126.
[2]冯金友.谈积极的教师期望形成策略[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36):122-123,126.
[3]王蕾.教师期望效应最优化的策略[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9,(4):12-16.
[4]左金娣.“教师期望效应”的理论和应用[J].沈阳教育学院学报,2005,(4):8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