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古老的春秋战国时期的燕赵大地,有一个消失的古王国—『中山国』。2000余年来,由于史料缺略,文物遗迹湮没地下,它成为一个『神秘王国』。
在古老的春秋战国时期的燕赵大地,有一个消失的古王国—中山国。2000余年来,由于史料缺略,文物遗迹湮没地下,它成为一个“神秘王国”。据《战国策》记载,战国时代有“万乘之国七,千乘之国五”。千乘之国中的中山国是唯一由戎狄建立的国家。战国乱世,中山国与燕、赵、魏、齐诸强抗衡,几经沉浮。王时,中山国进入全盛时期,称王耀兵于太行山下,与七雄相比亦无逊色。然中山外有强敌环伺,国内统治阶层日益骄奢,终于公元前296年,被赵国所灭。
中山早期称鲜虞,属于白狄族。西周时期,白狄活动于陕西北部和山西西北部一带,到公元前8世纪末,趁中原诸国混乱之际,同其他戎狄族一起大举进入内地。当白狄进入太行山以东的广大地区后,占据了适于游牧的山区及部分农耕的丘陵及平原,逐步向外发展。春秋时期,狄族鲜虞部建立了鲜虞部族联盟,由鲜虞国、肥国、鼓国、仇由国等几个小国组成。此时的鲜虞作为少数民族,其地位并不被周王室认可。《公羊传》记载:“(襄公)十有八年(前555年)春,白狄来。白狄者何,夷狄之君也。何以不言朝,不能朝也。”这样的身份使得鲜虞无法为其他诸侯国所接纳,不能介入到当时诸国间的外事交往中。而从地缘上看,鲜虞西依太行,北接弱燕,南与强晋为邻,实力对比悬殊。公元前6世纪中后期的鲜虞部落联盟主要活动在滹沱河冲积扇地带,并以此为基地向四周扩张势力。这一带是整个河北平原自然条件优越的地区,强大的晋国对狄人在此托邦立国当然不会坐视忍受。公元前546年,晋、楚及其盟国在宋都商丘召开了弭兵会议,晋楚两个大国的争霸战争平息,这使得晋可专心用兵鲜虞。在随后的20年中,鲜虞屡遭晋国讨伐。
公元前530年,晋国先后灭肥国、鼓国,至此鲜虞部族联盟瓦解,唯有鲜虞国还能继续与晋抗争。公元前507年的平中之战,鲜虞大败晋军于晋国平中,生擒晋大夫观虎。次年,晋会诸侯于召陵,谋为蔡伐楚,《左传·定公四年》载,晋大夫荀寅言于范献子曰:“国家方危,诸侯方贰,将以袭敌,不亦难乎?水潦方降,疾疟方起,中山不服。弃盟取怨,无损于楚,而失中山。不如辞蔡侯。”于是晋国拒绝了蔡侯伐楚的要求,一心对付中山。公元前505年、504年,晋两次进攻中山,以报平中战败之仇。这是中山之名首次出现于史籍记载。此后对鲜虞中山国,史书兼称“鲜虞”“中山”。公元前497年,晋国发生内讧,中山国开始介入战争,趁机攻城掠地,削弱晋国实力,其国力大增。公元前494年,为救范氏,鲜虞人与齐、魏一起伐晋。取棘蒲(今河北赵县境内),这说明鲜虞中山不仅收复了肥累、昔阳等城,而且向南扩地远至棘蒲。公元前492年,《左传·哀公三年》载:“齐魏围戚,求援于中山”。次年,晋大夫荀寅因晋乱逃奔鲜虞中山,为削弱晋国,中山与齐共“纳”荀寅于新占领的晋国属地柏人。
为报复中山国,公元前489年,晋大夫赵鞅“帅师伐鲜虞”,这对鲜虞中山国的打击极为沉重,以至于此后二十余年史籍对中山国没有只字记载。晋国随后对付中山国最后一个属国仇由国,由于仇由国路险沟深,晋国的荀瑶用计,先铸大钟赠与仇由国君,诱使其劈山填谷以迎之,晋大军随入,七日灭仇由国。最后,晋国开始进攻中山本土,公元前459年—457年,晋派荀瑶、新稚穆子等将伐中山,先后取穷鱼之丘、左人、中人等地,直插中山腹地,中山国呈现“其国数散、其君幼弱”之况。在众多史籍中中山国似乎消失,一时不见其任何记载。
直到战国中期中山国再次兴起,公元前414年,《史记·赵世家》载:“赵献侯十年,中山武公初立。”“其国益强,遂建国备诸侯之制,与中夏抗欤!”说明武公不仅收复失地,还开疆拓土,与中原诸侯抗衡。同时,中山国还受到周天子的册封和诸侯各国的认可。在其中山王墓出土一钺,是中山国称侯的象征,也是象征王权的礼器。这件铜钺上刻有铭文两行16字,铭文内容为:“天子建邦,中山侯作兹军钺,以敬(警)氒(厥)众。”意为中山侯受命于周天子,其威严不可侵犯。可惜,武公这位颇有建树的国君过早地离开了人世。刚刚继位的桓公年幼无知,“不恤国政”。同时中山国西面的邻国魏国,在魏文侯的革新下日益强大,与秦国连年会战,成为中原霸主。魏国与中山相接邻,对正在扩张领土的中山,魏当然不会坐视,另外吞并中山国还可以震慑另一强邻赵国。
公元前408年,魏国派著名将领乐羊、吴起率军进攻中山。中山顽强抵抗,历三年苦战方被魏所灭。同年,魏文侯将只有14岁的太子击封于中山,忧其少弱,并派名臣李悝为相辅佐,并“封乐羊以灵寿”。李悝治理中山,实行宽容政策,当地居民得以安居乐业,缓和了中山人对魏的仇视。魏在中山统治长达20余年,在文化较为先进的魏的统治下,中山与中原各国加强了交往和交流,使中山经济、文化得到了较大的发展,这些为后来中山复国后的强盛以及与列国的交往、抗衡,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中山被魏占领后,当年“不恤国政”的桓公经过20年的反思,重又积蓄力量,与强大的魏国抗争,终于在公元前380年前后复兴了中山国,并于灵寿(今河北平山县三汲村附近)重新建都。成公继位后,继续学习中原先进的社会制度,发展生产力,使国势进一步加强。由于中山国地处赵国“腹心”之地,仅东北一隅与燕相连,堪称“控太行之险,绝河北之要”。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它与周边国家的关系出现错综复杂的局面。与燕、赵两国时战时和,而“隔赵相望”的齐国在中山与燕、赵相争中常常站在中山国一边,意图利用它来牵制燕赵二国。而中山也正可“负齐之强”,保证自己在大国夹缝中生存和发展。
中山复国不久,赵便先后两次进攻中山,在成功抵御赵国的入侵后,“赵成侯六年(公元前369年),中山筑长城”,这也让人看到桓公复国后巩固疆域、加强战备的振兴景象。中山成公时,中山国势更强,又倚强齐,与赵相对抗,发生了震惊赵国的“引水围鄗”事件。鄗邑原为中山属地,被赵国强占。公元前332年,齐、魏共同伐赵时,中山军队趁机决槐水围鄗邑,迫使赵军龟缩在鄗城之中,直至齐、魏撤军,中山军队才离开。这次事件成为30余年后赵武灵王消灭中山国的导火索。
公元前327年前后,中山国历史上最有作为的君王登上历史舞台。此后十余年,中山富国强兵,先是参与“五国相王”。公元前325年,秦国称王,秦经过商鞅变法,国势、兵力已远远超过山东六国,在向东扩张中,占领了魏国的大量土地,魏极力讨好齐国,指望齐国派兵救援,齐却一直按兵不动。秦的扩张政策不仅使魏惊慌不已,也引起了韩、赵等国的恐惧。公元前323年,由魏国公孙衍发起倡议,联合韩、赵、燕、中山几国共同“相王”(即称诸侯国之间相互承认对方君主王位),以抵御秦、齐、楚等大国的侵略。在称王的诸侯国中,只有中山是“千乘之国”,其余四国都是“万乘之国”,足以证明中山的政治、经济、军事地位及影响与中原诸大国相当。《战国策·中山策》记载,中山称王时受到齐国的极力阻挠,齐国“闭关不通中山之使”,虽最终中山“与燕赵为王”,但也埋下了与齐国怨恨的种子。这个事件史称“五国相王”。公元前314年,燕国内乱,齐国打着平燕内乱的旗号进攻燕国。中山国见有机可乘,背弃与燕国“相王”之约,派相邦司马赒“亲率三军之众,以征不以之邦”,夺得燕国城池数十,占领其疆土方圆百余里,掠走大量燕国财物。中山国此次伐燕国固然与其军队骁勇善战有关,但倚恃强齐也是一个重要原因。齐伐燕后,无意退兵,引起了以赵为首的诸侯国的不满,共谋伐齐救燕。燕人也奋起反抗。齐在各国的压力下不得已将军队撤出。中山虽在这次事件中获利颇丰,但因背信弃义不容于列国,并与燕赵二国结下世仇。
中山王死后,继位的由于内政外交政策的不当,出现了“战士怠于行阵”、“农夫惰于田”的国贫兵弱的状况。同时赵武灵王发奋图强,实行胡服骑射,矢志要“报中山之怨”,尤其在地理位置上,中山位于赵之“腹心”,赵吞并之心久矣。趁中山国弱之机,自公元前307年起,赵国连续向中山国发动了七次进攻,到公元前296年,联合齐、燕最终灭掉中山。公元前295年,中山的傀儡国王尚被赵迁往陕西肤施,“千乘”强国中山国的历史至此画上了永久的句号。
在古老的春秋战国时期的燕赵大地,有一个消失的古王国—中山国。2000余年来,由于史料缺略,文物遗迹湮没地下,它成为一个“神秘王国”。据《战国策》记载,战国时代有“万乘之国七,千乘之国五”。千乘之国中的中山国是唯一由戎狄建立的国家。战国乱世,中山国与燕、赵、魏、齐诸强抗衡,几经沉浮。王时,中山国进入全盛时期,称王耀兵于太行山下,与七雄相比亦无逊色。然中山外有强敌环伺,国内统治阶层日益骄奢,终于公元前296年,被赵国所灭。
中山早期称鲜虞,属于白狄族。西周时期,白狄活动于陕西北部和山西西北部一带,到公元前8世纪末,趁中原诸国混乱之际,同其他戎狄族一起大举进入内地。当白狄进入太行山以东的广大地区后,占据了适于游牧的山区及部分农耕的丘陵及平原,逐步向外发展。春秋时期,狄族鲜虞部建立了鲜虞部族联盟,由鲜虞国、肥国、鼓国、仇由国等几个小国组成。此时的鲜虞作为少数民族,其地位并不被周王室认可。《公羊传》记载:“(襄公)十有八年(前555年)春,白狄来。白狄者何,夷狄之君也。何以不言朝,不能朝也。”这样的身份使得鲜虞无法为其他诸侯国所接纳,不能介入到当时诸国间的外事交往中。而从地缘上看,鲜虞西依太行,北接弱燕,南与强晋为邻,实力对比悬殊。公元前6世纪中后期的鲜虞部落联盟主要活动在滹沱河冲积扇地带,并以此为基地向四周扩张势力。这一带是整个河北平原自然条件优越的地区,强大的晋国对狄人在此托邦立国当然不会坐视忍受。公元前546年,晋、楚及其盟国在宋都商丘召开了弭兵会议,晋楚两个大国的争霸战争平息,这使得晋可专心用兵鲜虞。在随后的20年中,鲜虞屡遭晋国讨伐。
公元前530年,晋国先后灭肥国、鼓国,至此鲜虞部族联盟瓦解,唯有鲜虞国还能继续与晋抗争。公元前507年的平中之战,鲜虞大败晋军于晋国平中,生擒晋大夫观虎。次年,晋会诸侯于召陵,谋为蔡伐楚,《左传·定公四年》载,晋大夫荀寅言于范献子曰:“国家方危,诸侯方贰,将以袭敌,不亦难乎?水潦方降,疾疟方起,中山不服。弃盟取怨,无损于楚,而失中山。不如辞蔡侯。”于是晋国拒绝了蔡侯伐楚的要求,一心对付中山。公元前505年、504年,晋两次进攻中山,以报平中战败之仇。这是中山之名首次出现于史籍记载。此后对鲜虞中山国,史书兼称“鲜虞”“中山”。公元前497年,晋国发生内讧,中山国开始介入战争,趁机攻城掠地,削弱晋国实力,其国力大增。公元前494年,为救范氏,鲜虞人与齐、魏一起伐晋。取棘蒲(今河北赵县境内),这说明鲜虞中山不仅收复了肥累、昔阳等城,而且向南扩地远至棘蒲。公元前492年,《左传·哀公三年》载:“齐魏围戚,求援于中山”。次年,晋大夫荀寅因晋乱逃奔鲜虞中山,为削弱晋国,中山与齐共“纳”荀寅于新占领的晋国属地柏人。
为报复中山国,公元前489年,晋大夫赵鞅“帅师伐鲜虞”,这对鲜虞中山国的打击极为沉重,以至于此后二十余年史籍对中山国没有只字记载。晋国随后对付中山国最后一个属国仇由国,由于仇由国路险沟深,晋国的荀瑶用计,先铸大钟赠与仇由国君,诱使其劈山填谷以迎之,晋大军随入,七日灭仇由国。最后,晋国开始进攻中山本土,公元前459年—457年,晋派荀瑶、新稚穆子等将伐中山,先后取穷鱼之丘、左人、中人等地,直插中山腹地,中山国呈现“其国数散、其君幼弱”之况。在众多史籍中中山国似乎消失,一时不见其任何记载。
直到战国中期中山国再次兴起,公元前414年,《史记·赵世家》载:“赵献侯十年,中山武公初立。”“其国益强,遂建国备诸侯之制,与中夏抗欤!”说明武公不仅收复失地,还开疆拓土,与中原诸侯抗衡。同时,中山国还受到周天子的册封和诸侯各国的认可。在其中山王墓出土一钺,是中山国称侯的象征,也是象征王权的礼器。这件铜钺上刻有铭文两行16字,铭文内容为:“天子建邦,中山侯作兹军钺,以敬(警)氒(厥)众。”意为中山侯受命于周天子,其威严不可侵犯。可惜,武公这位颇有建树的国君过早地离开了人世。刚刚继位的桓公年幼无知,“不恤国政”。同时中山国西面的邻国魏国,在魏文侯的革新下日益强大,与秦国连年会战,成为中原霸主。魏国与中山相接邻,对正在扩张领土的中山,魏当然不会坐视,另外吞并中山国还可以震慑另一强邻赵国。
公元前408年,魏国派著名将领乐羊、吴起率军进攻中山。中山顽强抵抗,历三年苦战方被魏所灭。同年,魏文侯将只有14岁的太子击封于中山,忧其少弱,并派名臣李悝为相辅佐,并“封乐羊以灵寿”。李悝治理中山,实行宽容政策,当地居民得以安居乐业,缓和了中山人对魏的仇视。魏在中山统治长达20余年,在文化较为先进的魏的统治下,中山与中原各国加强了交往和交流,使中山经济、文化得到了较大的发展,这些为后来中山复国后的强盛以及与列国的交往、抗衡,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中山被魏占领后,当年“不恤国政”的桓公经过20年的反思,重又积蓄力量,与强大的魏国抗争,终于在公元前380年前后复兴了中山国,并于灵寿(今河北平山县三汲村附近)重新建都。成公继位后,继续学习中原先进的社会制度,发展生产力,使国势进一步加强。由于中山国地处赵国“腹心”之地,仅东北一隅与燕相连,堪称“控太行之险,绝河北之要”。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它与周边国家的关系出现错综复杂的局面。与燕、赵两国时战时和,而“隔赵相望”的齐国在中山与燕、赵相争中常常站在中山国一边,意图利用它来牵制燕赵二国。而中山也正可“负齐之强”,保证自己在大国夹缝中生存和发展。
中山复国不久,赵便先后两次进攻中山,在成功抵御赵国的入侵后,“赵成侯六年(公元前369年),中山筑长城”,这也让人看到桓公复国后巩固疆域、加强战备的振兴景象。中山成公时,中山国势更强,又倚强齐,与赵相对抗,发生了震惊赵国的“引水围鄗”事件。鄗邑原为中山属地,被赵国强占。公元前332年,齐、魏共同伐赵时,中山军队趁机决槐水围鄗邑,迫使赵军龟缩在鄗城之中,直至齐、魏撤军,中山军队才离开。这次事件成为30余年后赵武灵王消灭中山国的导火索。
公元前327年前后,中山国历史上最有作为的君王登上历史舞台。此后十余年,中山富国强兵,先是参与“五国相王”。公元前325年,秦国称王,秦经过商鞅变法,国势、兵力已远远超过山东六国,在向东扩张中,占领了魏国的大量土地,魏极力讨好齐国,指望齐国派兵救援,齐却一直按兵不动。秦的扩张政策不仅使魏惊慌不已,也引起了韩、赵等国的恐惧。公元前323年,由魏国公孙衍发起倡议,联合韩、赵、燕、中山几国共同“相王”(即称诸侯国之间相互承认对方君主王位),以抵御秦、齐、楚等大国的侵略。在称王的诸侯国中,只有中山是“千乘之国”,其余四国都是“万乘之国”,足以证明中山的政治、经济、军事地位及影响与中原诸大国相当。《战国策·中山策》记载,中山称王时受到齐国的极力阻挠,齐国“闭关不通中山之使”,虽最终中山“与燕赵为王”,但也埋下了与齐国怨恨的种子。这个事件史称“五国相王”。公元前314年,燕国内乱,齐国打着平燕内乱的旗号进攻燕国。中山国见有机可乘,背弃与燕国“相王”之约,派相邦司马赒“亲率三军之众,以征不以之邦”,夺得燕国城池数十,占领其疆土方圆百余里,掠走大量燕国财物。中山国此次伐燕国固然与其军队骁勇善战有关,但倚恃强齐也是一个重要原因。齐伐燕后,无意退兵,引起了以赵为首的诸侯国的不满,共谋伐齐救燕。燕人也奋起反抗。齐在各国的压力下不得已将军队撤出。中山虽在这次事件中获利颇丰,但因背信弃义不容于列国,并与燕赵二国结下世仇。
中山王死后,继位的由于内政外交政策的不当,出现了“战士怠于行阵”、“农夫惰于田”的国贫兵弱的状况。同时赵武灵王发奋图强,实行胡服骑射,矢志要“报中山之怨”,尤其在地理位置上,中山位于赵之“腹心”,赵吞并之心久矣。趁中山国弱之机,自公元前307年起,赵国连续向中山国发动了七次进攻,到公元前296年,联合齐、燕最终灭掉中山。公元前295年,中山的傀儡国王尚被赵迁往陕西肤施,“千乘”强国中山国的历史至此画上了永久的句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