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幼儿到小学生,这是每一个人所必须经历的,孩子们离开幼儿园,走进小学,面临的是一个全新的环境,老师不同,小朋友不同,学习方式方法不同,课堂要求不同,行为规范也不同…….这许许多多的不同,往往会使孩子难以适应,容易导致孩子学习兴趣低落,影响学习成绩,打击孩子的自信心,对孩子的健康成长很不利。作为幼儿园教师,对此必须要有足够的认识,提前做好工作,提高幼儿对新环境的适应能力。历年来,我园对幼小衔接工作都是非常重视,下面我就简单地介绍一下我们幼儿园幼小衔接工作的具体做法。
一、让教师们正确认识幼儿园与小学的差别
教师们只有充分地认识到幼儿园到小学之间的变化,才能采用正确的方法,科学地从生理、心理、行为习惯等多方面为孩子做好入学前的准备。
所以,首先让教师们认识到生活环境的变化:幼儿园的活动室,要布置得美观、形象和富有儿童情趣,一般户外操场要有大型玩具供幼儿活动。如果,小学教室只有桌椅,固定的座位对幼儿缺乏吸引力,操场上的运动器械往往不适合低年级使用,幼儿必然会感到枯燥乏味。其次是生活内容的变化。完成学习任务是小学生的主要活动,不论对所学的课程是否感兴趣,孩子都要根据国家统一规定的教学大纲来学好所规定的课程。而幼儿园是以游戏活动为主,孩子们还能选择自己喜欢的游戏活动。第三是教学方法的变化幼儿园教学具有直观性、趣味性和多样性的特点,孩子们在玩中学,学中玩。而小学强调系统文化知识教育和读写、算术等基本技能的训练,这需要勤奋刻苦才能完成学习任务。老师正确认识了解了幼儿园和小学教育的异同,找准衔接关键,然后在尊重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的同时,才能有效接近小学教育方法和管理模式,如:邀请小学教师到园座谈,了解小学教改情况;帮助小学教师了解幼儿身心发展水平和幼儿园教育工作的特点,及时探讨在具体操作上所遇到的一些困惑和问题。
二、为幼儿提供所需的生理、心理、行为习惯等能力的准备
1.幼儿心理素质的提高准备
为幼儿入学做好心理准备,在这个方面要特别注意以下三点:一是要注意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任何人来说,从小养成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是终身受益的。因此,我们对孩子进行教育的时候,一定要在培养学习习惯上多下功夫。二是要注意培养幼儿正确的学习价值观,激发孩子喜欢阅读,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幼儿每次阅读前应提出要求:看书时,要安安静静地一页一页轻轻翻看;看时把自己认为好看的内容等会介绍给大家;如果在看书时遇到不懂的可以轻声问老师和同伴;阅读完后记住把书放回原处。三是要注意提高幼儿对事物的认知能力。包括感知能力、记忆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注意能力、创造能力等。
2.幼儿个人能力的提高准备 做好幼小衔接,幼儿园要创造有利的条件促使小朋友在个人能力上得到提高。比如:提高自理能力,要求幼儿会正确的穿衣、裤、鞋,会收拾自己的学习用具,整理书包,保管自己的学习及生活用品,独立完成老师布置的力所能及的学习、劳动等任务,懂得自我保护等。这看起来简单,其实需要孩子自己主动考虑很多问题。通过这些过程,可以发展孩子的思维能力,对孩子今后的学习有重要的作用。入学以前就会做很多事,自理能力增强,孩子入小学后就能很快适应小学的集体生活。
3.幼儿生活作息调整的准备
为了使幼儿入学后,能较快地适应小学的生活节奏,在学前班第二学期,我们将适当延长活动时间、适当增加集中活动次数,并逐步减少睡眠时间;另外,在环境布置上,也按小学桌椅的形式排列课桌。
4.幼儿良好生活习惯养成的准备
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幼儿园要让孩子适应早睡早起的生活,养成按时起床、用餐、学习、游戏、就寝的习惯,逐步形成守时观念,及早适应正规的学校生活。
三、开展幼小衔接主题月活动
为了让学前班孩子对向往的小学生活有更多的了解,每年六月,我园都会组织一系列的幼小衔接教育活动。
(一)组织小朋友到小学观摩
组织小朋友到小学观摩,以多种形式让孩子亲近小学,如:参观小学生升旗仪式,早操活动、课间活动,而且还把他们带进小学生的课堂,参观小学生的学习等,给他们一个感观上的认识,消除他们由于陌生而产生的对学校的恐惧,让孩子对小学的学习生活有初步的感知。同时,还可以了解学校、学习知识,可以认识新朋友,使其产生自豪感,渴望成为小学生,从而激发他们上学的欲望。
(二)邀请小学一年级老师到学前班座谈
我们邀请小学一年级老师到学前班座谈,参加游戏活动,进一步为孩子们详细介绍学校生活等。这样不仅能让老师们对幼小衔接出现的问题相互认识、共同探究解决办法,还能让孩子们与小学老师零距离接触、联系感情、消除陌生。
(三)开展“我心目中的小学”主题绘画活动
让孩子们自己动手,动脑,设计出一组生动形象的,有趣的小学生生活场景图,比如:小学生上学,升旗,上课,锻炼,课间活动等情景。
(四)整理书包比赛
学会怎样放置和整理学习用品和书籍。尽快使孩子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摆脱对老师、家长的依赖性。
(五)召开家长会,开展幼小衔接知识讲座
开展幼小衔接知识讲座让家长了解小学与幼儿园的不同,参与到幼小衔接教育活动中,更能有效地帮助孩子轻松愉快的过渡到小学。
(六)举办隆重的毕业典礼
老师父母们的祝贺,能让孩子们体会到自己长大了,即将从幼儿园进入小学学习,是一个准小学生了。同时,让其能感受到成长是快乐的、是值得祝贺的,当一个小学生是光荣的。
做好幼小衔接,小学和幼儿园都要改革,要逐步靠拢。总之,搞好幼小衔接工作,需要幼儿园、小学、教师、家长等多方面共同努力。
一、让教师们正确认识幼儿园与小学的差别
教师们只有充分地认识到幼儿园到小学之间的变化,才能采用正确的方法,科学地从生理、心理、行为习惯等多方面为孩子做好入学前的准备。
所以,首先让教师们认识到生活环境的变化:幼儿园的活动室,要布置得美观、形象和富有儿童情趣,一般户外操场要有大型玩具供幼儿活动。如果,小学教室只有桌椅,固定的座位对幼儿缺乏吸引力,操场上的运动器械往往不适合低年级使用,幼儿必然会感到枯燥乏味。其次是生活内容的变化。完成学习任务是小学生的主要活动,不论对所学的课程是否感兴趣,孩子都要根据国家统一规定的教学大纲来学好所规定的课程。而幼儿园是以游戏活动为主,孩子们还能选择自己喜欢的游戏活动。第三是教学方法的变化幼儿园教学具有直观性、趣味性和多样性的特点,孩子们在玩中学,学中玩。而小学强调系统文化知识教育和读写、算术等基本技能的训练,这需要勤奋刻苦才能完成学习任务。老师正确认识了解了幼儿园和小学教育的异同,找准衔接关键,然后在尊重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的同时,才能有效接近小学教育方法和管理模式,如:邀请小学教师到园座谈,了解小学教改情况;帮助小学教师了解幼儿身心发展水平和幼儿园教育工作的特点,及时探讨在具体操作上所遇到的一些困惑和问题。
二、为幼儿提供所需的生理、心理、行为习惯等能力的准备
1.幼儿心理素质的提高准备
为幼儿入学做好心理准备,在这个方面要特别注意以下三点:一是要注意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任何人来说,从小养成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是终身受益的。因此,我们对孩子进行教育的时候,一定要在培养学习习惯上多下功夫。二是要注意培养幼儿正确的学习价值观,激发孩子喜欢阅读,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幼儿每次阅读前应提出要求:看书时,要安安静静地一页一页轻轻翻看;看时把自己认为好看的内容等会介绍给大家;如果在看书时遇到不懂的可以轻声问老师和同伴;阅读完后记住把书放回原处。三是要注意提高幼儿对事物的认知能力。包括感知能力、记忆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注意能力、创造能力等。
2.幼儿个人能力的提高准备 做好幼小衔接,幼儿园要创造有利的条件促使小朋友在个人能力上得到提高。比如:提高自理能力,要求幼儿会正确的穿衣、裤、鞋,会收拾自己的学习用具,整理书包,保管自己的学习及生活用品,独立完成老师布置的力所能及的学习、劳动等任务,懂得自我保护等。这看起来简单,其实需要孩子自己主动考虑很多问题。通过这些过程,可以发展孩子的思维能力,对孩子今后的学习有重要的作用。入学以前就会做很多事,自理能力增强,孩子入小学后就能很快适应小学的集体生活。
3.幼儿生活作息调整的准备
为了使幼儿入学后,能较快地适应小学的生活节奏,在学前班第二学期,我们将适当延长活动时间、适当增加集中活动次数,并逐步减少睡眠时间;另外,在环境布置上,也按小学桌椅的形式排列课桌。
4.幼儿良好生活习惯养成的准备
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幼儿园要让孩子适应早睡早起的生活,养成按时起床、用餐、学习、游戏、就寝的习惯,逐步形成守时观念,及早适应正规的学校生活。
三、开展幼小衔接主题月活动
为了让学前班孩子对向往的小学生活有更多的了解,每年六月,我园都会组织一系列的幼小衔接教育活动。
(一)组织小朋友到小学观摩
组织小朋友到小学观摩,以多种形式让孩子亲近小学,如:参观小学生升旗仪式,早操活动、课间活动,而且还把他们带进小学生的课堂,参观小学生的学习等,给他们一个感观上的认识,消除他们由于陌生而产生的对学校的恐惧,让孩子对小学的学习生活有初步的感知。同时,还可以了解学校、学习知识,可以认识新朋友,使其产生自豪感,渴望成为小学生,从而激发他们上学的欲望。
(二)邀请小学一年级老师到学前班座谈
我们邀请小学一年级老师到学前班座谈,参加游戏活动,进一步为孩子们详细介绍学校生活等。这样不仅能让老师们对幼小衔接出现的问题相互认识、共同探究解决办法,还能让孩子们与小学老师零距离接触、联系感情、消除陌生。
(三)开展“我心目中的小学”主题绘画活动
让孩子们自己动手,动脑,设计出一组生动形象的,有趣的小学生生活场景图,比如:小学生上学,升旗,上课,锻炼,课间活动等情景。
(四)整理书包比赛
学会怎样放置和整理学习用品和书籍。尽快使孩子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摆脱对老师、家长的依赖性。
(五)召开家长会,开展幼小衔接知识讲座
开展幼小衔接知识讲座让家长了解小学与幼儿园的不同,参与到幼小衔接教育活动中,更能有效地帮助孩子轻松愉快的过渡到小学。
(六)举办隆重的毕业典礼
老师父母们的祝贺,能让孩子们体会到自己长大了,即将从幼儿园进入小学学习,是一个准小学生了。同时,让其能感受到成长是快乐的、是值得祝贺的,当一个小学生是光荣的。
做好幼小衔接,小学和幼儿园都要改革,要逐步靠拢。总之,搞好幼小衔接工作,需要幼儿园、小学、教师、家长等多方面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