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幼小衔接促进幼儿快乐成长

来源 :教育管理与艺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ky_yw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幼儿到小学生,这是每一个人所必须经历的,孩子们离开幼儿园,走进小学,面临的是一个全新的环境,老师不同,小朋友不同,学习方式方法不同,课堂要求不同,行为规范也不同…….这许许多多的不同,往往会使孩子难以适应,容易导致孩子学习兴趣低落,影响学习成绩,打击孩子的自信心,对孩子的健康成长很不利。作为幼儿园教师,对此必须要有足够的认识,提前做好工作,提高幼儿对新环境的适应能力。历年来,我园对幼小衔接工作都是非常重视,下面我就简单地介绍一下我们幼儿园幼小衔接工作的具体做法。
  一、让教师们正确认识幼儿园与小学的差别
  教师们只有充分地认识到幼儿园到小学之间的变化,才能采用正确的方法,科学地从生理、心理、行为习惯等多方面为孩子做好入学前的准备。
  所以,首先让教师们认识到生活环境的变化:幼儿园的活动室,要布置得美观、形象和富有儿童情趣,一般户外操场要有大型玩具供幼儿活动。如果,小学教室只有桌椅,固定的座位对幼儿缺乏吸引力,操场上的运动器械往往不适合低年级使用,幼儿必然会感到枯燥乏味。其次是生活内容的变化。完成学习任务是小学生的主要活动,不论对所学的课程是否感兴趣,孩子都要根据国家统一规定的教学大纲来学好所规定的课程。而幼儿园是以游戏活动为主,孩子们还能选择自己喜欢的游戏活动。第三是教学方法的变化幼儿园教学具有直观性、趣味性和多样性的特点,孩子们在玩中学,学中玩。而小学强调系统文化知识教育和读写、算术等基本技能的训练,这需要勤奋刻苦才能完成学习任务。老师正确认识了解了幼儿园和小学教育的异同,找准衔接关键,然后在尊重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的同时,才能有效接近小学教育方法和管理模式,如:邀请小学教师到园座谈,了解小学教改情况;帮助小学教师了解幼儿身心发展水平和幼儿园教育工作的特点,及时探讨在具体操作上所遇到的一些困惑和问题。
  二、为幼儿提供所需的生理、心理、行为习惯等能力的准备
  1.幼儿心理素质的提高准备
  为幼儿入学做好心理准备,在这个方面要特别注意以下三点:一是要注意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任何人来说,从小养成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是终身受益的。因此,我们对孩子进行教育的时候,一定要在培养学习习惯上多下功夫。二是要注意培养幼儿正确的学习价值观,激发孩子喜欢阅读,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幼儿每次阅读前应提出要求:看书时,要安安静静地一页一页轻轻翻看;看时把自己认为好看的内容等会介绍给大家;如果在看书时遇到不懂的可以轻声问老师和同伴;阅读完后记住把书放回原处。三是要注意提高幼儿对事物的认知能力。包括感知能力、记忆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注意能力、创造能力等。
  2.幼儿个人能力的提高准备 做好幼小衔接,幼儿园要创造有利的条件促使小朋友在个人能力上得到提高。比如:提高自理能力,要求幼儿会正确的穿衣、裤、鞋,会收拾自己的学习用具,整理书包,保管自己的学习及生活用品,独立完成老师布置的力所能及的学习、劳动等任务,懂得自我保护等。这看起来简单,其实需要孩子自己主动考虑很多问题。通过这些过程,可以发展孩子的思维能力,对孩子今后的学习有重要的作用。入学以前就会做很多事,自理能力增强,孩子入小学后就能很快适应小学的集体生活。
  3.幼儿生活作息调整的准备
  为了使幼儿入学后,能较快地适应小学的生活节奏,在学前班第二学期,我们将适当延长活动时间、适当增加集中活动次数,并逐步减少睡眠时间;另外,在环境布置上,也按小学桌椅的形式排列课桌。
  4.幼儿良好生活习惯养成的准备
  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幼儿园要让孩子适应早睡早起的生活,养成按时起床、用餐、学习、游戏、就寝的习惯,逐步形成守时观念,及早适应正规的学校生活。
  三、开展幼小衔接主题月活动
  为了让学前班孩子对向往的小学生活有更多的了解,每年六月,我园都会组织一系列的幼小衔接教育活动。
  (一)组织小朋友到小学观摩
  组织小朋友到小学观摩,以多种形式让孩子亲近小学,如:参观小学生升旗仪式,早操活动、课间活动,而且还把他们带进小学生的课堂,参观小学生的学习等,给他们一个感观上的认识,消除他们由于陌生而产生的对学校的恐惧,让孩子对小学的学习生活有初步的感知。同时,还可以了解学校、学习知识,可以认识新朋友,使其产生自豪感,渴望成为小学生,从而激发他们上学的欲望。
  (二)邀请小学一年级老师到学前班座谈
  我们邀请小学一年级老师到学前班座谈,参加游戏活动,进一步为孩子们详细介绍学校生活等。这样不仅能让老师们对幼小衔接出现的问题相互认识、共同探究解决办法,还能让孩子们与小学老师零距离接触、联系感情、消除陌生。
  (三)开展“我心目中的小学”主题绘画活动
  让孩子们自己动手,动脑,设计出一组生动形象的,有趣的小学生生活场景图,比如:小学生上学,升旗,上课,锻炼,课间活动等情景。
  (四)整理书包比赛
  学会怎样放置和整理学习用品和书籍。尽快使孩子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摆脱对老师、家长的依赖性。
  (五)召开家长会,开展幼小衔接知识讲座
  开展幼小衔接知识讲座让家长了解小学与幼儿园的不同,参与到幼小衔接教育活动中,更能有效地帮助孩子轻松愉快的过渡到小学。
  (六)举办隆重的毕业典礼
  老师父母们的祝贺,能让孩子们体会到自己长大了,即将从幼儿园进入小学学习,是一个准小学生了。同时,让其能感受到成长是快乐的、是值得祝贺的,当一个小学生是光荣的。
  做好幼小衔接,小学和幼儿园都要改革,要逐步靠拢。总之,搞好幼小衔接工作,需要幼儿园、小学、教师、家长等多方面共同努力。
其他文献
班主任工作纷繁复杂,千头万绪,要带好一个班可真不容易。但是,只要我们心中有学生,有对学生的满腔热忱,就能把一个班级带得有声有色。本文从班主任工作的一个方面——关爱学生,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和做法。  爱就是尊重学生人格。陶行知先生倡导“爱满天下”,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明智地爱孩子,乃是我们教育素养、思想和情感的顶峰。”俗话说:“亲其师而信其道!”关心学生、爱护学生是教师的天职。学生往往是先喜欢老师,
期刊
班主任是学校管理的核心,也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要实施者。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是班级管理的组织者、教育者和指导者,行使着多种职能,扮演着多种角色。对于教育工作者来说,管理就是教育。课堂管理和班级管理是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管理程度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教育教学效果的优劣。在教师角色从知识的传授者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的今天,不会管理的教师就是不合格的教师。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教师管理的责任大于教
期刊
在全社会普遍重视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大氛围下,作为德育教育的主阵地,“把德育放在学校一切工作的首位”已是我们的共识。加强对学生进行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法纪教育和心理品质教育,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为了推动“课课有德育,人人是德育工作者”这一教育理念,我们应积极开展“各学科渗透德育”,拓展德育阵地,增添德育渠道,丰富德育形式,扩充德育内容,使学校传统美德特色教育在学
期刊
一、人文管理在幼儿园发展中的作用  人文管理,指的是在管理中,一切以人为出发点,把激励调动人的主观积极性与创造性作为手段,实现工作效率的提高与发展。在幼儿园的制度管理中,应用人文的管理思想,能激发人的潜力与积极情绪,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有效地促进幼儿园和教师、幼儿园与孩子、教师与孩子之间的和谐发展。  二、幼儿园人文管理中存在的缺陷  1.幼儿园制度管理存在不完善现象  有些幼儿园存在自我封闭管理
期刊
一、问题的提出  1.注水现状  08年末本厂共有注水井611口,总开井528口,平均日注11000方,平均注入压力12.54MPa。其中注入压力超过平均注入压力的井数有283口,注入压力超过13.6MPa的有66口。注入压力高造成水井井口渗漏逐年增多,严重影响了开发效果。  2.水井漏失处理流程  几年来不断强化注水井日常管理工作,逐步形成跑冒滴漏处理流程:要求基层队及时巡线、巡井,对待问题要发
期刊
2013年国内各大高校纷纷新建录播教室,希望通过几年的时间实现高校精品课程的全程录像上网,旨在充分利用名师名教的先进教学成果,培训一只骨干师资队伍,实现校内外优质资源共享,种种现象表明全自动录播系统在高校信息化教育中占有了举足轻重的地位。本文将围绕全自动录播系统在高校信息化教育中的影响而展开,分析其未来的发展趋势,为国内高校的信息化教育建设提供建议。  一、全自动录播系统  所谓录播系统,就是将授
期刊
加强班级文化建设,努力营造积极、健康、向上的班级文化,是提高班级管理水平和促进学生自身发展的一个重要举措。它能表现出一个班主任的管理艺术和一个班级独特的精神和风貌,它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影响着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方法,影响着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甚至影响着学生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总之,它是新时代学生管理及教育的重要抓手,是班主任班级管理的主要内容。  自从高一建班以来,我班作为普通班连续三个学期荣获
期刊
人人都说班主任工作很辛苦,而且吃力不讨好,还要承担许多风险,是一项很难做的工作。作为一名从事教育二十年且年年都担任班主任的老教师,我认为要做好班主任工作并非难于上青天,只要具备了爱心、耐心、自信心、责任心、平常心这五心,班主任工作就可以完成得非常出色。  一、爱心  教育绝对不可缺少爱心,有真诚的爱心,才有生命的教育。爱心是教育的前提,对学生来说,班主任的这份爱心应该是真诚的。当我们把学生看作朋友
期刊
学校是校长成长的基地。校长成长了,学校就可以得到发展;同样,学校发展了,校长肯定能获得成长。在实施新课程背景下,学校发展靠什么?靠校本教研,校长是第一责任人。  一、把脚踏在自己校园的土地上  我们的学校是怎样的一块土地呢?这是进行校本教研必须仔细审视的问题。是富饶还是贫瘠,都需要认真盘点校内外课程资源。培养强项、发挥优势的同时,要弥补短板。我们的发展目标是内抓管理,外树形象,培养强项,凸显特色,
期刊
中国经济的发展带动了整个教育的进步。但在诸多教育类别中职业教育却是随着学历教育的蓬勃发展而变得每况愈下。中职生源自1998年以来逐年下降,来到中职院校接受职业教育的学生无论从学习成绩还是品德修养上都处于较低的水平。越来越多品行较差的女生成为了文科专业为主学校学生管理中的突出问题。而探究这些偏差女生背后的根源,大多是家庭教育出现了问题。因此对品行偏差的女生进行家庭教育指导就显得尤其重要了。  一、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