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养成教育为抓手 促进学校德育教育

来源 :教育管理与艺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dho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全社会普遍重视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大氛围下,作为德育教育的主阵地,“把德育放在学校一切工作的首位”已是我们的共识。加强对学生进行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法纪教育和心理品质教育,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为了推动“课课有德育,人人是德育工作者”这一教育理念,我们应积极开展“各学科渗透德育”,拓展德育阵地,增添德育渠道,丰富德育形式,扩充德育内容,使学校传统美德特色教育在学科渗透中增添新的时代内涵,在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
  一、当前小学生的思想品德状况
  随着社会的发展,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青少年,首先要在政治上过硬,有远大理想和抱负,在此基础上,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优秀的道德品质,才能在21世纪担负起重大责任。而目前,我们的孩子们在思想方面存在着诸多的不良风气,如:“做一天和尚撞一钟”的观念,盛行的“比吃、比穿、比富”的作法,漠视弱小,冷淡坏人坏事,“小霸王”“小皇帝”层出不穷。从学生思想品德现状看,我们的德育存在着“低效劳动”或“无效劳动”。总之,实效性不高,咎其原因,主要是我们的德育教育跟不上时代的发展,德育工作不适应青少年身心发展的特点,不适应社会生活的新变化。
  二、当前青少年德育对策
  在一般人看来,早期教育主要是丰富孩子的知识面与培养各种认识能力。但是,大多数家长的早期教育,根本没有对孩子进行文明礼貌、道德品质、世界观等教育的想法。错误的导向带来了严重的后果。口中朗诵“粒粒皆辛苦”,手中却在铺张浪费;耳朵听着“孔融让梨”,头脑中仍被“自私自利”占据。曾听过这样一个小故事,明明在幼儿园听了“孔融让梨”的故事后,在一次分苹果时,拿了最小的苹果。当他回家后自豪地告诉爸爸选了小苹果的事后,爸爸却说:“交一样的伙食费,凭什么你吃最小的,下次拿最大的,把这次的损失补回来”。故事虽小,却令人深思,可以看出,学校教学和家庭教育完全脱节,甚至背离。由此可见,“一致化”是德育教育一个重要的原则,它要求各种教育力量协调一致,还要前后一致,绝不能前后矛盾。这样,才能形成一种合力,形成一股强大的教育力量,才能取得最好的教育效果。
  另外,重智育轻德育的教育方式必须改变。教师的“重智轻德”模式左右着学生的做人模式,《中国青年报》曾报道:浙江省淳乐县小学三年级学生徐健,因一门功课考了90分未得第一名而自杀,死时才9岁,让人不可思议。近几年来,青少年由于学习压力过重而轻生的事例屡见不鲜,残酷的现实警告人们,在教学上倡导“成功教育”的同时,千万不要忘记在德育上进行“挫折教育”“磨难砺志教育”。
  在当前的教育教学中,德育工作应放在首位,给予高度的重视。教育实践证明,哪个学校把德育工作做在前面,哪个学校校风就好。学生成绩与修养水平虽不是一种对应关系,但理论与实践皆向我们昭示:首先抓好一个人的思想道德品质的培养,对一个人的成才更为有利,更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五育并重,德育为首,从来就是育人的根本法规和法则。
  三、德育教育应从养成教育抓起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开放的社会环境冲击着学校筑起的道德信念的大堤,现代社会的负面影响抵消了学校的正面教育。音像、书刊、电视、网络等社会生活环境中存在的“病菌”侵蚀着青少年的灵魂,影响着他们的思想、生活方式和人生观的形成与发展。因此,德育教育面临着严重的挑战,作为学校,我们必须改变现状、顺应社会,拟定德育教育的新思路。
  所谓“养成教育”就是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的教育。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养成教育虽不是德育的全部,但却是德育中最实的部分,是看的见、摸的着的,它是德育“质”的指标。
  养成教育有它的关键期,是指人生学习的最佳时期,在这个年龄段培养孩子的行为习惯成效最大,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关键期是幼儿和小学阶段,它是建立常规、培养良好学习习惯的最关键时期。大家可能都听说过印度狼孩卡玛拉和日本士兵横井庄一的故事,印度狼孩卡玛拉1920年被人从狼窝中发现是8岁,由于多年和狼生活在一起,无论脾气、秉性还是生活习惯读和狼一样了,人们努力通过教育和训练使她恢复“人性”,但由于错过了“关键期”,直到1929年临死前,她的智力、能力才达到两三岁孩子的水平。相反的,1972年,人们在东南亚大森林找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迷失的日本士兵横井庄一,他远离人类,像野人一样生活了28年,人的一切习惯包括语言都忘记了,但人们只用了82天的训练,就使他恢复了人的习惯。由此可见“关键期”的重要性。
  对教育来说,养成教育的关键期就是小学阶段,是人生学习的最佳时期,在这个年龄段培养孩子的行为习惯成效最大。如果在这个年龄段对孩子实施某种教育,可以事半功倍。而一旦错过了这个年龄,再进行教育,效果就明显差多了,有时不只是事倍功半的问题,甚至终身难以弥补。
  总之,德育工作是一个系统性工程,学校作为德育工作的主渠道,有责任有义务在思想品德教育方面紧跟时代步伐,随时对思品教育做进一步的探讨和研究。
其他文献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为应对公民对公共生活参与度日渐低落的情况,“主动公民教育”成为国际公民教育发展的新趋势。它以培养积极的、负责任的参与型公民为己任,“不仅指公民身份和公民社会知识的教育,还包含了价值、技能和理解能力的教育。”那些传统的课堂教学已无法满足公民教育的发展,通过活动、实践等途径来增进学生的公民意识、提高他们的公共生活参与技能成为一种必要的选择。在美国,由学校与民间社会教育机构的联合开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农业水利工程专业始建于1952 年,原名为“农田水利工程专业”。1998年调整专业目录时,将农田水利工程改为农业水利工程,并归入为农业工程类。经过60年的发展,农业水利工程专业已成为沈阳农业大学的示范专业和辽宁省本科特色专业。因此,建设充分体现学校办学定位、具有明显优势的特色专业是我们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农业水利工程专业始终把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放在第一位,强化工程实践能力、动手能力和创
期刊
青少年学生是祖国的花朵,是祖国的未来,也是每个家庭的未来。青少年学生的思想道德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民族的命运,关系到每个家庭的幸福。因此,对其进行有效的德育教育工作就显得尤其重要。我校始终坚持党的教育方针,把德育工作摆在素质教育的首要位置,对培养青少年学生良好思想道德素质进行了具体实践与探索。  一、通过各种形式培养学生孝亲尊师的良好品质  古人云:“百善孝为
期刊
中等职业教育的评价应能适应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这也就要求教育教学评价不仅要通过职业能力水平评价,对教学活动产生导向作用,而且还要有别于普教。本文就中职食品生物工艺专业主干课的教学评价模式做了初步探讨,为更好地落实国家“校企合作、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将教学评价体系分为校内理论教学考核评价、校内实训教学考核评价和校外实践教学考核评价三个模块。  一、改革依据  广义的教学评价即教育评价,是指
期刊
一、原生态舞蹈的起源  舞蹈是我国最古老的艺术,是我国古代文化的“礼乐”中“乐”的重要组成部分。所谓“原生态”舞蹈,应当是古代先民们“歌之不足,手之舞之、足之蹈之”而产生的,是较少受到“现代化”侵入的具有“文化源头”意义的民间舞蹈。  一般认为,原生态舞蹈是广场的而不是剧场的,是自娱自乐的而不是表演性质的,是参与的而不是观赏的,是随机的而不是规范的,是省力的而不是刻意的,是传承的而不是创编的。原生
期刊
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组织者、策划者和实施者,是连接学校工作和家庭工作的纽带和桥梁,班主任工作正常开展与否将直接影响着学校工作的正常开展、良好班集体以及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要做好班主任工作,首先必须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因为师生关系是学校教育过程中最基本、最重要、最活跃的关系。  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会促使学生持老师的工作,努力去学习,积极完成老师布置的各项任务,为老师和班级争光。另外,和谐的师生关系,还
期刊
作为一名特殊教育学校高年级的班主任,如何提升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和养成并保持良好的习惯一直困扰着我。班上学生即将毕业步入社会,虽具备一定的是非辨别能力,但远远达不到适应社会的要求。近些年,学生自我管理在中小学受到高度重视,许多研究者和班主任从理论和实践层面对学生自我管理进行探索研究,认为自我管理强调学生主体地位,在自我管理中进行感知判断和认识事物,体验成功和挫折,有助于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发展学生的
期刊
采油队作为石油生产的最前线,其风险管理问题自然是油田管理工作的重点。吉林油田公司领导高度重视风险管控工作。2012年公司开展了“HSE风险管控系统建立与应用项目”研究工作。2013年公司为规范基层单位的危害因素辨识和风险评估工作,完善基层站队、班组HSE风险管控手段和方法;提高员工现场HSE风险控制能力;补齐当前风险管控存在的短板;实现安全生产、清洁生产;保障公司HSE目标的实现,特在各基层单位进
期刊
班主任工作纷繁复杂,千头万绪,要带好一个班可真不容易。但是,只要我们心中有学生,有对学生的满腔热忱,就能把一个班级带得有声有色。本文从班主任工作的一个方面——关爱学生,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和做法。  爱就是尊重学生人格。陶行知先生倡导“爱满天下”,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明智地爱孩子,乃是我们教育素养、思想和情感的顶峰。”俗话说:“亲其师而信其道!”关心学生、爱护学生是教师的天职。学生往往是先喜欢老师,
期刊
班主任是学校管理的核心,也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要实施者。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是班级管理的组织者、教育者和指导者,行使着多种职能,扮演着多种角色。对于教育工作者来说,管理就是教育。课堂管理和班级管理是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管理程度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教育教学效果的优劣。在教师角色从知识的传授者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的今天,不会管理的教师就是不合格的教师。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教师管理的责任大于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