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核心素养时代”已经到来,初中历史教学不能再重复老路,一味的灌输知识,却忽视对学生素养和能力的培养。基于此,我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在夯实学生基础的同时,丰富教学形式,指导学习方法,布置多元作业,开展实践活动,以此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思辨能力和表达能力等,让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发展。
【关键词】初中历史;核心素养;培养
多年来,我们一直将分数作为衡量学生的唯一指标,忽视其道德、思想、情感、价值观等因素,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在核心素养理念的指导下,新课改要求我们历史教学要将目光从“教什么”投向“如何学”和“学什么”,凸显学生在课堂和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学会运用唯物主义和辩证主义观点对历史事件或问题进行剖析、探究和评述,引导其全面、科学的认识历史,为其终身发展奠定基础。笔者根据多年的初中历史教学实践经验,从以下五个方面来进行探讨。
一、扎实基础知识,培养时空观念
探析历史核心素养的内涵,是展开教学的的前提。综合权威观点来看,历史核心素养是学生在历史学习中必备的、相对稳定,且持久的思维品质和能力,具体来说就是对应的时空观念、史料理解能力、思辨能力、实证能力等,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正确的历史观。为此,我从扎实学生的历史基础做起,由浅入深,由点及面,让学生看懂历史图册,建立时间概念,让学生建立一个特定时空下的历史知识体系,为核心素养的培养做好铺垫。
在《戊戌变法》一课的教学中,学生们知道了在近代化探索的道路上,先人们做了很多努力。从洋务运动开始,国人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但终究还是失败了。而此时,甲午中日战争爆发,《马关条约》签订,洋务运动也最终宣告失败。在此背景下,中国的读书人为挽救民族危亡,大胆向皇帝上书,这就是“公车上书”,拉开了戊戌变法的序幕。学生们明确了时间、背景及事件原因后,对戊戌变法的意义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一个学生说:科技救国之路走不通,中国知识分子开始寻求变法,“祖宗之法不足法”, 在政治、教育、军事、经济上等提出了多条主张,但终究还是失败了。学生们分析说:顽固的实权派不可能将好处轻易让出来,参与变法的知识分子将希望寄托于光绪皇帝,这本身就是最大的错误。
学生有了时空观念,就能确定历史材料中的时间,清楚历史人物的作为,区分历史事实和解释,能横向或纵向比较历史发展脉络,从而在头脑中构建完整的历史知识体系。
二、丰富教学形式,激活问题意识
传统历史教学,多以讲授为主,有的教师甚至会照本宣科,缺乏鲜活性和感染力,让学生倍感厌烦和无奈。而现在,教师要丰富教学形式,为学生打造立体、生动、开放的历史课堂,为学生再现历史情境,让课堂暂时变成辩论现场,鼓励学生结成小组通力合作,全面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让他们脑洞大开,激活其问题意识,拓展其问题视野,合理运用史料来推敲、论证,形成自己有支撑的个性观点。
在《难忘九一八》一课的教学中,在《松花江上》背景音乐下,我们一起走进了那段困难的岁月。在教学中,我问道:是什么让东北人民抛家舍业,远离故土?学生们集体回答:九一八事变。接着,我让大家打开地图册,并将任务表发到每个小组,让大家合力完成。第一个题目就是历史上日本侵华事件,以此证明日本侵华之心蓄谋已久;第二个题目是日本制造柳条湖的目的,让学生明白日本人在制造侵略借口;第三个题目是,九一八事变后,国民党政府的态度,让学生明白政策失误导致的严重后果;第四个题目是面对侵略,全国人民有何行动,举出典型事例,以此让学生意识到民族危亡面前,中国人民建起了钢铁长城……就这样,学生们既发挥主观能动性,又能齐心协力,让课堂氛围异常热烈。
问题是历史课堂教学的精髓,是提高学生历史思维的最佳方式之一。在我的引导和调动下,学生思考、探究直至解决问题,积极参与到课堂的每一个环节中,找到史料材料之间的内在联系,积极解答各种问题。
三、指导学习方法,培养质疑精神
學生习惯老师的“喂食”,久而久之就失去“采食能力”,学习越发的被动。在培养历史核心素养的过程中,我意识到既要学会放手,也要适时指导,直到学生逐步掌握自学方法,养成自学习惯,让学生主动发现历史学科的规律,并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勇于说出自己的判断,不盲从,不怯弱,让学习更加科学、高效。
在《香港和澳门的回归》一课的教学中,我没有向学生直接宣布“一国两制”的伟大,而是鼓励学生自己去质疑、探究。如果没有一国两制,如果强制接管,如果随意改变两个地方的管理策略,那么结果会如何呢?就这样,学生们积极思考、讨论,一步步找到“一国两制”国策的背景、原因、意义等,从相关资料中找到更多的证据。
历史学习有章可循,从时间、人物、过程到原因、目的、意义,从古代到现代,学生逐步理清思路,并掌握了基本方法,且能做到分门别类,在继承的同时不断创新,在总结的时候有所升华。
四、布置多元作业,深化思辨能力
题海战术是应试教育的产物。通过大量的、重复的练习,学生就可以熟练掌握某个知识点,进而取得高分。可是,学生却没有历史思维,更别谈核心思维了。我们要放弃题海战术,转而尝试布置多元化的作业,合理配置作业内容,积极尝试多元形式。在帮助学生进行针对性、科学性的训练的同时,也能激发学生的历史兴趣,深化学生对历史的理解,提高其思辨能力,让学生理性思考、分析、反思历史问题,做到举一反三。
在《三国鼎立》一课的教学中,我给学生留了论文作——不以成败论英雄,你怎么看?请运用相关史料来证明自己的观点。学生们非常积极,着手查阅了各种资料,有很多精彩的表现。高威写道:如果以成败论英雄,谁能真的是英雄呢?是刘备吗?曹操吗?还是诸葛亮呢?从成败的严格意义上说,他们都不能算做英雄。诸葛亮在庐中论天下,在五丈原中病逝,“出师未捷身先死”,可谁不佩服诸葛亮呢?谁说他不是英雄呢?点点思想精髓渗透在字里行间,我要为我的学生点赞。
告别过去枯燥、量大的历史作业形式,转而布置多元作业,让学生乐于参与、勤于思考、勇于实践,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搜集并整理信息的能力、交际能力等,充分体现初中历史作业的深刻性、趣味性、实践性,从而达到最佳的历史学习效果。
五、开展实践活动,检验实证能力
历史学科本就求真务实,正所谓“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我特别怕自己的学生成为“两脚书橱”,只会死记硬背,不懂得灵活运用,不懂得如何解决实际问题。为此,我组织开展了丰富的实践活动,如历史剧表演、历史小论文撰写、历史事件调查、历史档案整理等,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所学,让实践来验证理论,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此来检验并提高学生的实证能力。
在《科学技术的成就》一课的教学中,学生们一起编排了科技发展小品,从第一辆红旗车、杂交水稻到神州系列飞船、航空母舰等,围绕“科学技术壮大了,国家才能强大;国家强大了,人民才能幸福”的主题,学生们制作了很多形象的道具,并配合视频资料,记录了中国科技发展之路,抒发了对祖国的热爱之情,表达了身为中国人的骄傲和自豪。
从“要我学”变为“我想学”和“我会学”,这绝非朝夕的功夫。中学生对历史有了浓厚的兴趣后,就会不断的探究,不断的质疑,不断的创新,遨游于历史的海洋中,提高自信心。
总之,初中历史教学任重而道远,我们要让学生具备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求的品质和能力,提高学生的历史修养,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国家,促成学生与他人合作交流,鼓励学生实践创新,让学生找到历史学习的方法,让学生品尝到收获的喜悦,走进历史的大门。
【关键词】初中历史;核心素养;培养
多年来,我们一直将分数作为衡量学生的唯一指标,忽视其道德、思想、情感、价值观等因素,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在核心素养理念的指导下,新课改要求我们历史教学要将目光从“教什么”投向“如何学”和“学什么”,凸显学生在课堂和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学会运用唯物主义和辩证主义观点对历史事件或问题进行剖析、探究和评述,引导其全面、科学的认识历史,为其终身发展奠定基础。笔者根据多年的初中历史教学实践经验,从以下五个方面来进行探讨。
一、扎实基础知识,培养时空观念
探析历史核心素养的内涵,是展开教学的的前提。综合权威观点来看,历史核心素养是学生在历史学习中必备的、相对稳定,且持久的思维品质和能力,具体来说就是对应的时空观念、史料理解能力、思辨能力、实证能力等,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正确的历史观。为此,我从扎实学生的历史基础做起,由浅入深,由点及面,让学生看懂历史图册,建立时间概念,让学生建立一个特定时空下的历史知识体系,为核心素养的培养做好铺垫。
在《戊戌变法》一课的教学中,学生们知道了在近代化探索的道路上,先人们做了很多努力。从洋务运动开始,国人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但终究还是失败了。而此时,甲午中日战争爆发,《马关条约》签订,洋务运动也最终宣告失败。在此背景下,中国的读书人为挽救民族危亡,大胆向皇帝上书,这就是“公车上书”,拉开了戊戌变法的序幕。学生们明确了时间、背景及事件原因后,对戊戌变法的意义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一个学生说:科技救国之路走不通,中国知识分子开始寻求变法,“祖宗之法不足法”, 在政治、教育、军事、经济上等提出了多条主张,但终究还是失败了。学生们分析说:顽固的实权派不可能将好处轻易让出来,参与变法的知识分子将希望寄托于光绪皇帝,这本身就是最大的错误。
学生有了时空观念,就能确定历史材料中的时间,清楚历史人物的作为,区分历史事实和解释,能横向或纵向比较历史发展脉络,从而在头脑中构建完整的历史知识体系。
二、丰富教学形式,激活问题意识
传统历史教学,多以讲授为主,有的教师甚至会照本宣科,缺乏鲜活性和感染力,让学生倍感厌烦和无奈。而现在,教师要丰富教学形式,为学生打造立体、生动、开放的历史课堂,为学生再现历史情境,让课堂暂时变成辩论现场,鼓励学生结成小组通力合作,全面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让他们脑洞大开,激活其问题意识,拓展其问题视野,合理运用史料来推敲、论证,形成自己有支撑的个性观点。
在《难忘九一八》一课的教学中,在《松花江上》背景音乐下,我们一起走进了那段困难的岁月。在教学中,我问道:是什么让东北人民抛家舍业,远离故土?学生们集体回答:九一八事变。接着,我让大家打开地图册,并将任务表发到每个小组,让大家合力完成。第一个题目就是历史上日本侵华事件,以此证明日本侵华之心蓄谋已久;第二个题目是日本制造柳条湖的目的,让学生明白日本人在制造侵略借口;第三个题目是,九一八事变后,国民党政府的态度,让学生明白政策失误导致的严重后果;第四个题目是面对侵略,全国人民有何行动,举出典型事例,以此让学生意识到民族危亡面前,中国人民建起了钢铁长城……就这样,学生们既发挥主观能动性,又能齐心协力,让课堂氛围异常热烈。
问题是历史课堂教学的精髓,是提高学生历史思维的最佳方式之一。在我的引导和调动下,学生思考、探究直至解决问题,积极参与到课堂的每一个环节中,找到史料材料之间的内在联系,积极解答各种问题。
三、指导学习方法,培养质疑精神
學生习惯老师的“喂食”,久而久之就失去“采食能力”,学习越发的被动。在培养历史核心素养的过程中,我意识到既要学会放手,也要适时指导,直到学生逐步掌握自学方法,养成自学习惯,让学生主动发现历史学科的规律,并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勇于说出自己的判断,不盲从,不怯弱,让学习更加科学、高效。
在《香港和澳门的回归》一课的教学中,我没有向学生直接宣布“一国两制”的伟大,而是鼓励学生自己去质疑、探究。如果没有一国两制,如果强制接管,如果随意改变两个地方的管理策略,那么结果会如何呢?就这样,学生们积极思考、讨论,一步步找到“一国两制”国策的背景、原因、意义等,从相关资料中找到更多的证据。
历史学习有章可循,从时间、人物、过程到原因、目的、意义,从古代到现代,学生逐步理清思路,并掌握了基本方法,且能做到分门别类,在继承的同时不断创新,在总结的时候有所升华。
四、布置多元作业,深化思辨能力
题海战术是应试教育的产物。通过大量的、重复的练习,学生就可以熟练掌握某个知识点,进而取得高分。可是,学生却没有历史思维,更别谈核心思维了。我们要放弃题海战术,转而尝试布置多元化的作业,合理配置作业内容,积极尝试多元形式。在帮助学生进行针对性、科学性的训练的同时,也能激发学生的历史兴趣,深化学生对历史的理解,提高其思辨能力,让学生理性思考、分析、反思历史问题,做到举一反三。
在《三国鼎立》一课的教学中,我给学生留了论文作——不以成败论英雄,你怎么看?请运用相关史料来证明自己的观点。学生们非常积极,着手查阅了各种资料,有很多精彩的表现。高威写道:如果以成败论英雄,谁能真的是英雄呢?是刘备吗?曹操吗?还是诸葛亮呢?从成败的严格意义上说,他们都不能算做英雄。诸葛亮在庐中论天下,在五丈原中病逝,“出师未捷身先死”,可谁不佩服诸葛亮呢?谁说他不是英雄呢?点点思想精髓渗透在字里行间,我要为我的学生点赞。
告别过去枯燥、量大的历史作业形式,转而布置多元作业,让学生乐于参与、勤于思考、勇于实践,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搜集并整理信息的能力、交际能力等,充分体现初中历史作业的深刻性、趣味性、实践性,从而达到最佳的历史学习效果。
五、开展实践活动,检验实证能力
历史学科本就求真务实,正所谓“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我特别怕自己的学生成为“两脚书橱”,只会死记硬背,不懂得灵活运用,不懂得如何解决实际问题。为此,我组织开展了丰富的实践活动,如历史剧表演、历史小论文撰写、历史事件调查、历史档案整理等,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所学,让实践来验证理论,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此来检验并提高学生的实证能力。
在《科学技术的成就》一课的教学中,学生们一起编排了科技发展小品,从第一辆红旗车、杂交水稻到神州系列飞船、航空母舰等,围绕“科学技术壮大了,国家才能强大;国家强大了,人民才能幸福”的主题,学生们制作了很多形象的道具,并配合视频资料,记录了中国科技发展之路,抒发了对祖国的热爱之情,表达了身为中国人的骄傲和自豪。
从“要我学”变为“我想学”和“我会学”,这绝非朝夕的功夫。中学生对历史有了浓厚的兴趣后,就会不断的探究,不断的质疑,不断的创新,遨游于历史的海洋中,提高自信心。
总之,初中历史教学任重而道远,我们要让学生具备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求的品质和能力,提高学生的历史修养,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国家,促成学生与他人合作交流,鼓励学生实践创新,让学生找到历史学习的方法,让学生品尝到收获的喜悦,走进历史的大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