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未来建筑的绿色化与智能化趋势

来源 :数字化用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121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未来建筑的发展将会更加依赖科技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这一点已经很好的呈现在人们面前。其实,未来建筑的发展趋势,主要有绿色化和智能化两种,这也是最引起关注的亮点。本文拟以此为切入口,着重论述了未来建筑的绿色化趋势与智能化趋势,提出了一些个人的思考和见解,希望对相关研究有所启示。
  【关键词】未来建筑;绿色化;智能化;建筑设计;科学技术
  建筑行业被称为“第二产业”,在整个国民经济运行中占有极为特殊的地位,因此深受各界的高度重视。从建筑发展的整个进程及趋势观测,未来的建筑尤其是房屋建筑必然呈现出绿色化、智能化的基本趋向,这是由经济社会发展的大方向决定的,也是人民群众对于居住、办公的高度标准所决定的。从这个意义上说,未来建筑更加绿色清洁、更加环保智能已经是不可逆转的大潮流。因此,现今的建筑设计、建筑施工等,都必须注重对绿色标准与智能化趋势的协同,千方百计的促进建筑的升级和转型,以适应建筑发展的要求。
  一、未来建筑的绿色化趋势探究
  所谓的未来建筑,短期看可以泛指从今开展的未来10-20年的时期,从长期看可以指未来30-80年的长远周期。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进步以及经济社会发展的加速,建筑行业也在加快转型和升级,着重表现为绿色建筑愈发受到市场、用户以及社会的青睐。绿色化的建筑主要表现为建筑材料的环保、清洁与可利用、可持续,建筑施工过程的高度环保和可循环,以及建筑物本身的绿色特性等。建筑的绿色化在当前建筑施工市场已经成为基本的流行趋势,业已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在未来,绿色建筑必然更加受到各界的关注,并且将成为建筑市场的重要力量。比如,越来越多的建筑公司注重对建筑绿色化趋势的把控,从建筑材料的使用到建筑能耗的降低,从建筑垃圾的回收处理到建筑施工的节能减排等,都体现出建筑绿色化发展的基本走势。
  在我国的未来发展布局中,对于建筑的绿色化、生态化有明确的部署,也引发了社会的广泛讨论。十八大中城镇化的再次提出,更是将建筑生态化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城镇化的发展是实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发展方式,这就要求建筑业切实转变资源消耗多、劳动强度大的状况,要求大力发展生态城市、节能建筑和绿色建筑,要求传统建造方式升级为产业化、工业化生产模式,要求提升全行业的信息化和其它先进技术的应用水平,要求竞争实力从成本为主体转变为技术和文化为核心。由我国的案例可以看出,建筑的绿色、生态和环保的趋势是难以逆转的,也是市场、群众与社会各界的普遍诉求。坚持绿色建筑的发展态势,引导社会朝着建筑绿色化的方向前进,不仅是建筑行业自身发展的核心目标,更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转型的必然要求。
  二、未来建筑的智能化趋势分析
  相比于建筑的绿色化趋势,未来建筑的智能化更加具体和充满概念与研究价值。其实,智能化建筑的概念早已有之,只不过真正实现起来难度更大而且技术运用更加复杂,因此一直以来也只能停留在概念阶段。但是,人们对智能化建筑的理解、实践和应用绝不是一句空话,更多时候还是对建筑智能化的期盼和憧憬。
  从定义上看,建筑的智能化指的是以建筑为平台,兼备建筑设备、办公自动化及通信网络系统,集结构、系统、服务、管理及它们之间的最优化组合,向人们提供一个安全、高效、舒适、便利的建筑环境。所以,智能化的建筑专注于建筑的自动化、信息化与舒适性,要求在建筑设计、施工与投入运营的阶段都要运用到大量的技术手段,比如通信技术、信息技术、自动化技术等。其实,建筑的智能化不是简简单单的一句话,更多的是要求设计师、施工单位加强沟通和互动,提升建筑物的服务管理水平,以更好的为居住者、使用者提供便捷、快速与充满科技感的建筑空间。
  例如,近年来,电子技术(尤其是计算机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的发展,使社会高度信息化,在建筑物内部,应用信息技术、古老的建筑技术和現代的高科技相结合,于是产生“楼宇智能化”。 楼宇智能化是采用计算机技术对建筑物内的设备进行自动控制,对信息资源进行管理,为用户提供信息服务,它是建筑技术适应现代社会信息化要求的结晶。所以,无论是公共建筑还是民用建筑,目前都呈现出智能化、科技化和信息化的具备趋势,其根本诉求是提升建筑物的应用范围和深度,增加科技含量,塑造良好的居住、使用氛围,形成完整的智能化、自动化的建筑链条。
  在当前很多民用建筑的设计和施工过程中,工作人员特别注意将“一键触控”设计与建筑日常使用有机结合,其运用的科技核心力量就是自动化技术与新型电子技术。比如,未来的智能化建筑可以实现远程操作,即当主人不在家的时候可以通过智能化设备来实现远程喂食宠物、远程浇灌花草等。类似这样的功能都可以在智能化建筑设计中得到完整的展现,也体现出建筑智能化的巨大优越性。
  综上所述,新时期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已经是大势所趋,而未来建筑的智能化、自动化、绿色化的整体趋势也是可以预测的。在建筑的发展过程中,类似的趋势出现和实现推动了建筑行业的发展,也最终为居住者、使用者和建筑从业者提供巨大的便利,促进建筑的有效利用。
  参考文献:
  [1] 高升. 绿色建筑的发展趋势探讨[J].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03)
  [2] 张仕廉,章丽玲. 低碳建筑开发阶段间的互动研究[J]. 建筑经济. 2010(05)
  [3] 葛红,刘雪峰. 建筑智能化存在问题以及改善对策分析[J]. 中国住宅设施. 2009(09)
  [4] 苗朋厚,董志华. 基于数据中心的智能建筑系统集成构架探析[J]. 建筑电气. 2009(08)
  [5] 曹群峰. 基于J2EE技术的智能建筑系统集成的设计与实现[J]. 数字技术与应用. 2012(06)
其他文献
【摘 要】近些年城市供水管网水质污染问题愈发严重,加强城市供水管网水质污染的防治势在必行,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就如何加强城市供水管网水质污染的防治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城市 供水管网 水质污染 防治  一、前言  城市用水离不开城市供水管网,城市供水管网的安全运行是保证城市居民的用水质量,维护城市生产生活正常稳定运行的基本保障,而面对近些年城市供水管网水质污染愈发严重的问题,对城市供水管网水质污
计算机网络安全漏洞这一问题一直困扰着人们,如何采取防范措施避免计算机网络出现安全漏洞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分析了计算机网络在使用过程中所产生的安全漏洞,同时提出访问控制、漏洞扫描等方式,以期避免计算机网络出现安全漏洞,提升计算机网络的安全水平。
随着时代的发展,计算机网络技术已成为人们生活与工作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网络信息也为职业院校在教育教学、学校管理、后勤服务等方面带来了方便。但是随之而来的是校园网络所面临的形势严峻的安全威胁。本文对目前职业院校网络安全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进而提出了一些可行性的网络安全技术维护管理策略,希望能给职业院校网络建设与管理维护提供有益的参考与借鉴。
【摘 要】为了保证监测数据的代表性、准确性、精密性、可比性和完整性,环境空气自动监测子站管理越来越重要。本文简要介绍两种管理方式的规定、措施、试用范围。  【关键词】环境空气自动监测 子站管理方式  随着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系统的不断发展,监测子站越来越多,监测设备型号也越来越多,监测人员需要掌握的技术也越来越多。为了保证监测数据的代表性、準确性、精密性、可比性和完整性,环境空气自动监测子站管理越
张惟(闽西作家协会主席):第十届红土地·蓝海洋文学笔会开幕式在龙岩,闭幕式在厦门,是个接力式的笔会.
在我国,常压储罐没有纳入特种设备的管理,不是强制检验的对象,与压力容器等领域的检测技术手段相比,我国在常压储罐方面的检测技术水平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很大。经验表明,储罐
【摘 要】本文对220kV变电站运行中的常见事故进行了介绍,并有针对性地采取防范措施加强对220kV变电站的安全管理,对提高运行管理、防止事故的发生或扩大、保障人身设备和电网安全,具有参考意义。  【关键词】220kV变电站 安全管理  一、变电运行中的常见事故  变电运行事故常见的主要有:变压器事故;高压断路器事故;隔离开关事故;互感器事故;电力电容器事故;母线事故;电力线路事故;系统单相接地事
当今时代,我们在享受网络技术带来的极大方便的同时,也面临着严重的网络安全问题,如非法入侵、计算机病毒攻击和传染等均可造成上网用户的信息被泄露、文件资料被篡改或网络用户身份被假冒等。本文从计算机网络安全的概念出发,分析常见的网络安全隐患和成因,分析其防治方法,从而培养我们的网络安全意识。
目的 建立永生化大鼠软骨前体细胞株,为细胞移植和转基因治疗提供稳定的细胞来源.方法 利用免疫磁珠技术分离纯化具有特异性表面标志成纤维生长因子受体-3(FGFR-3)的软骨前体细胞,用基因转染技术将含有猿肾病毒40大T抗原基因(SV40Tag)的重组质粒pEGFPIRES2-SV40Tag转染原代培养的新生大鼠软骨前体细胞,经G418筛选,抗性克隆扩大培养.应用FGFR-3、Ⅱ型胶原和X型胶原抗体进
在新课程教育理念下,学生拥有无可置疑的学习主体地位,他们的“进步与发展”是衡量教学有效与否的标准.就高中英语课程来说,只有坚持“生态化”课堂建设,才能从根本上有效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