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从研究当地的农村留守儿童角度出发,结合初中生的年龄及心理特征,在内心世界、人际交往、寄宿生活纪律等方面分析农村留守初中生的心理特征及其所可能表现出来的部分问题行为。最后,笔者结合个人的教育教学实践经验,在师生关系、家校合作、情感交流等方面,就留守学生的教育问题提出一些具有一定可操作性的教育策略。
【关键词】留守学生 问题行为 教育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6-0185-02
一、前言
农村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流动到户籍所在地以外的其他地区务工,因此不能和父母双方共同生活超过三个月的未成年人。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对改善自身家庭经济状况起到了重要作用,客观上为子女的教育和成长创造了一定的物质基础和条件,但同时也导致了孩子与父母长期分离。对于十三、十四岁的农村留守初中生来说,本身就处于生理和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青春期和叛逆期,正是世界观与价值观形成的起步阶段,但是由于缺乏亲情关爱和有效监护,比起其他孩子,更容易出现心理健康问题甚至极端行为。我们作为一线的农村初中教师,应该根据其问题行为的主要特征,主动采取一些的有针对性的心理辅导与教育措施,以期能帮助他们更好地健康成长。
二、留守初中生的问题行为表现
初中的孩子,正处在一个生理急速变化,心理发育不稳定的阶段。由于身体外形的变化,使他们稍显盲目的产生了成人感,在心理上希望尽快进入成人世界。其实,他们的内心并没有完全摆脱对父母的依赖,成人感与幼稚性并存的他们常常会感到困惑和压抑,缺乏承受压力、克服困难的意志力,既渴望社会、学校和家人能给予他们“成人”的信任、尊重,又能像孩子般获得支持、呵护或保护。而正处于心理逆反和叛逆高峰时期的留守初中生,父母长期不在身边的他们,一方面想挣脱来自各方面的束缚与规定,一方面又会对周围的人和事产生恐惧和慌乱心理,所以时常会处于一种矛盾的冲突之中。过分“自由”的他们更自认为自己已经是一个“大人”了,较容易出现一些与其他调皮学生不太一致的偏激性问题行为。
(一)内心极度敏感且脆弱的留守初中生,老师很平常的、甚至不是针对他而讲一句责备话语,就可能使他内心感到不平,产生愤怒的情绪。如不及时对他进行合理的疏导,他就会在今后内心排斥、甚至是一有机会就故意顶撞该老师。
(二)平时,重养轻教的委托监护人只能监管到留守初中生平时的吃和穿,极少能负责任的监管到他们的住与行,更别说能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了。久而久之,他们就会滋生自由散漫、无所畏惧的生活作风,在学校寄宿的他们也就会更容易出现私自偷出学校、违规使用手机、作息期间打闹、不入睡、不参与值日工作、随意顶撞宿舍管理员等违反内宿生纪律的行为。
(三)长期在委托监护人家庭生活的留守初中生,缺乏与父母正常沟通交流的机会,存在严重的“亲情饥渴”,生活或人际交往中较容易出现焦虑、压抑、自卑封闭,人际关系紧张与敏感,情绪不稳定,自控能力不强。在与其他同学共同生活的过程中,留守的他们更在意别人的议论与评价,常常会由于一些无关痛痒的小摩擦而引发争吵、甚至是打架。
(四)留守初中生正处于“自我同一性”的形成时期,他们急于想认同自己,渴望得知别人眼中的自己。由于长期处于“留守”的境遇,亲情关爱的缺失导致自信心的不足,很多时候,他们从长辈、老师、同伴那里得到的大部分往往是关于自己的负面信息。这个时候,他们便会从别处寻找缺位补偿,而网络则给予其最佳途径,网络可以使他们在虚拟的世界中寻求发泄,逃避现实,小小的屏幕可以使他们暂时忘掉内心深处的各种烦恼和困惑。智能手机的迅速普及,带给人们生活方便的同时,亦成为了“纵容”留守初中生迷恋手机的突破,他们假借方便与父母沟通之名,人手一台智能手机,通过QQ、微信、网络游戏等,在陌生的手机网络世界中“认识新朋友,重新肯定自我”,长期下去,恶性循环,不但荒废了学业,且易导致走向网络成瘾的深渊而不能自拔。
三、留守初中生问题行为教育策略
作为一线的农村初中教师,尤其是班主任,可以根据他们所缺失的各种成长因素,采取相应的措施或策略对他们进行帮助和关爱。
(一)掌握学生的留守境遇
首先,班主任要充分了解留守学生的家庭状况,不能停留在仅仅知道他们是留守学生这一个层面,因为每一个留守学生的背后均有可能存在着不同的故事。比如说,可能有的父母感情很好,只是因为在外打工而没有时间照顾孩子;有的父母感情破裂,却可能为了孩子的成长学习而隐瞒着学生;有的家庭是单亲家庭,父亲或母亲一人在外打工等等。虽然同样是留守,但不同的家庭背景所造成的留守会有完全不同的影响。因此,班主任在对留守学生开展心理辅导与教育之前,要对该学生的留守境遇了解清楚。
(二)当留守学生的大朋友
很多留守学生都是寡言少语的,不轻易主动向同学、老师和长辈敞开自己的内心或吐露自己的困惑。这时就需要我们当班主任的适当放下自己的姿态,主动去当留守学生的一位大朋友,时常倾听他们的故事,这样我们才可能够细心体察到他们的实际感受,及时察觉到他们在生活和学习过程中所遇到的困惑。一开始,学生可能会感到自卑、害羞,不敢和教师亲近,更不愿意对教师开放自己的内心世界。所以更需要我们理解学生的难处,主动走到他们的身边,倾听他们的心声,让他们形成对自己的信赖,同时给予他们一定的安全感。此外,我们在平时的课堂教学过程中,也要主动去关注留守學生,例如:在提问的时候,可以适当为他们创造自我表现的机会,鼓励他们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耐心地帮助他们解决学习上遇到的各种难题,逐渐地让他们拥有自信,培养他们积极乐观的面对生活与学习的态度。
(三)充当孩子与父母的沟通纽带
教育与培养孩子从来都不单单是学校一方的责任,父母在教育孩子方面也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留守,一导致家访对象不再是孩子的父母,而是其委托监护人;二导致学校每学期召开的家长会也失去了老师与孩子父母面对面交流的机会,因为来的也是孩子的委托监护人。因此,我们不要固守电访、家访、家长会等传统的沟通模式,要适时转变思路。 尽管留守学生的父母都在外地工作,但我们亦可以通过现代的通信手段与孩子的父母时常保持联系。班主任可以通过建立班级QQ群或微信群,充当孩子与父母的沟通纽带。首先,可以及时向家长反馈其孩子在校的生活、学习和心理状况。其次,可以让学生知晓老师与其父母保持密切沟通,疏导他们意识到父母一直都在牵挂着他们,间接感受到来自父母的关爱。最后,老师可以利用自己所掌握的专业知识,指导父母如何与孩子进行有效沟通,并大胆表露自已的关爱之情,尽可能减小因“留守”而造成的隔膜,同时亦能让家长意识到自己教育孩子的责任和义务。
(四)为学生与父母的沟通提供便利与指导
留守学生的父母往往习惯于用物质与金钱去代替关爱,自以为这样就能对“留守”作出补偿,每一次难得的见面,只会给孩子买好吃的、好玩的、穿好的……自以為“宁愿苦了自己,也不要待薄孩子”,从而忽视了孩子的心理需求与发展需求。农村孩子淳朴、善良,同时亦不善于表达自己情感,留守儿童更是如此。这样一来,父母与孩子的沟通,不但电话里的交流仅仅是一两分钟的问候,就算是难得的见面也没有情感方面的实质交流。
首先,要为学生与父母的沟通提供客观条件,例如:在晚自修期间定期开放学校的电脑室,安排专职人员负责值班,专门对家庭无视频沟通条件的留守学生每周开放一至两次,使他们能和父母相约,除电话沟通交流外,增加视频沟通交流的途径。
其次,现在的初中生几乎都拥有一台具备上网功能的智能手机,留守学生更是如此。如何引导学生合理使用手机成为当今学校的又一个难题,学校层面以及宿舍管理层面均明确要求不允许带手机来学校,但总有很多学生还是要带来,并冒着被收缴的风险亦要偷偷摸摸利用手机去上网,去打游戏。堵不如疏,针对留守学生的特殊情况,我们是否可以灵活变动:允许他们把手机带来,但要交由班主任保管,由学校提供充电,甚至是上网的条件,每天在规定的时间内可以领用一次,尝试从中引导他们合理利用手机与父母进行情感交流。
最后,留守学生与父母长期分离,导致双方难于开展实质性情感交流,针对此种类型的留守学生,班主任可以尝试给他们布置一些特殊的作业,例如:1.要求每周写一份与父母交流的心得体会,可以是电话沟通的,也可是视频沟通的。一开始,学生可能什么都写不出来,老师就要及时跟进,给他们压力和引导,“逼着”他们尝试去踏出情感沟通的第一步,逐渐改善与父母的隔膜。2.如果与父母有一次难得的见面机会,要求他们主动去完成一个可能很久没做过的事,那就是拥抱父母一次,当中我们还要想办法要求父母做好配合工作。也许会很难完成,甚至无法完成,但教育本身就是一个不断尝试的过程。
尽管我们作为老师的不可能从源头上去减少学生的留守现象,但至少我们可以从学校外部育人环境、家校合作、教师的情感疏导等方面去努力,对出现心理或行为问题的留守学生进行教育,帮助他们像其他孩子一样积极面对生活与学习中的困惑,健康快乐地成长。
参考文献:
[1]姜淑梅.中学生心理辅导[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5,(4).
[2]张丽丽.初中生心理辅导案例析[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社,2011,(2).
作者简介:
郭海粦(1978年8月-)男,汉族。职称:中小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农村留守初中生的问题行为分析与教育对策研究。
【关键词】留守学生 问题行为 教育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6-0185-02
一、前言
农村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流动到户籍所在地以外的其他地区务工,因此不能和父母双方共同生活超过三个月的未成年人。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对改善自身家庭经济状况起到了重要作用,客观上为子女的教育和成长创造了一定的物质基础和条件,但同时也导致了孩子与父母长期分离。对于十三、十四岁的农村留守初中生来说,本身就处于生理和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青春期和叛逆期,正是世界观与价值观形成的起步阶段,但是由于缺乏亲情关爱和有效监护,比起其他孩子,更容易出现心理健康问题甚至极端行为。我们作为一线的农村初中教师,应该根据其问题行为的主要特征,主动采取一些的有针对性的心理辅导与教育措施,以期能帮助他们更好地健康成长。
二、留守初中生的问题行为表现
初中的孩子,正处在一个生理急速变化,心理发育不稳定的阶段。由于身体外形的变化,使他们稍显盲目的产生了成人感,在心理上希望尽快进入成人世界。其实,他们的内心并没有完全摆脱对父母的依赖,成人感与幼稚性并存的他们常常会感到困惑和压抑,缺乏承受压力、克服困难的意志力,既渴望社会、学校和家人能给予他们“成人”的信任、尊重,又能像孩子般获得支持、呵护或保护。而正处于心理逆反和叛逆高峰时期的留守初中生,父母长期不在身边的他们,一方面想挣脱来自各方面的束缚与规定,一方面又会对周围的人和事产生恐惧和慌乱心理,所以时常会处于一种矛盾的冲突之中。过分“自由”的他们更自认为自己已经是一个“大人”了,较容易出现一些与其他调皮学生不太一致的偏激性问题行为。
(一)内心极度敏感且脆弱的留守初中生,老师很平常的、甚至不是针对他而讲一句责备话语,就可能使他内心感到不平,产生愤怒的情绪。如不及时对他进行合理的疏导,他就会在今后内心排斥、甚至是一有机会就故意顶撞该老师。
(二)平时,重养轻教的委托监护人只能监管到留守初中生平时的吃和穿,极少能负责任的监管到他们的住与行,更别说能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了。久而久之,他们就会滋生自由散漫、无所畏惧的生活作风,在学校寄宿的他们也就会更容易出现私自偷出学校、违规使用手机、作息期间打闹、不入睡、不参与值日工作、随意顶撞宿舍管理员等违反内宿生纪律的行为。
(三)长期在委托监护人家庭生活的留守初中生,缺乏与父母正常沟通交流的机会,存在严重的“亲情饥渴”,生活或人际交往中较容易出现焦虑、压抑、自卑封闭,人际关系紧张与敏感,情绪不稳定,自控能力不强。在与其他同学共同生活的过程中,留守的他们更在意别人的议论与评价,常常会由于一些无关痛痒的小摩擦而引发争吵、甚至是打架。
(四)留守初中生正处于“自我同一性”的形成时期,他们急于想认同自己,渴望得知别人眼中的自己。由于长期处于“留守”的境遇,亲情关爱的缺失导致自信心的不足,很多时候,他们从长辈、老师、同伴那里得到的大部分往往是关于自己的负面信息。这个时候,他们便会从别处寻找缺位补偿,而网络则给予其最佳途径,网络可以使他们在虚拟的世界中寻求发泄,逃避现实,小小的屏幕可以使他们暂时忘掉内心深处的各种烦恼和困惑。智能手机的迅速普及,带给人们生活方便的同时,亦成为了“纵容”留守初中生迷恋手机的突破,他们假借方便与父母沟通之名,人手一台智能手机,通过QQ、微信、网络游戏等,在陌生的手机网络世界中“认识新朋友,重新肯定自我”,长期下去,恶性循环,不但荒废了学业,且易导致走向网络成瘾的深渊而不能自拔。
三、留守初中生问题行为教育策略
作为一线的农村初中教师,尤其是班主任,可以根据他们所缺失的各种成长因素,采取相应的措施或策略对他们进行帮助和关爱。
(一)掌握学生的留守境遇
首先,班主任要充分了解留守学生的家庭状况,不能停留在仅仅知道他们是留守学生这一个层面,因为每一个留守学生的背后均有可能存在着不同的故事。比如说,可能有的父母感情很好,只是因为在外打工而没有时间照顾孩子;有的父母感情破裂,却可能为了孩子的成长学习而隐瞒着学生;有的家庭是单亲家庭,父亲或母亲一人在外打工等等。虽然同样是留守,但不同的家庭背景所造成的留守会有完全不同的影响。因此,班主任在对留守学生开展心理辅导与教育之前,要对该学生的留守境遇了解清楚。
(二)当留守学生的大朋友
很多留守学生都是寡言少语的,不轻易主动向同学、老师和长辈敞开自己的内心或吐露自己的困惑。这时就需要我们当班主任的适当放下自己的姿态,主动去当留守学生的一位大朋友,时常倾听他们的故事,这样我们才可能够细心体察到他们的实际感受,及时察觉到他们在生活和学习过程中所遇到的困惑。一开始,学生可能会感到自卑、害羞,不敢和教师亲近,更不愿意对教师开放自己的内心世界。所以更需要我们理解学生的难处,主动走到他们的身边,倾听他们的心声,让他们形成对自己的信赖,同时给予他们一定的安全感。此外,我们在平时的课堂教学过程中,也要主动去关注留守學生,例如:在提问的时候,可以适当为他们创造自我表现的机会,鼓励他们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耐心地帮助他们解决学习上遇到的各种难题,逐渐地让他们拥有自信,培养他们积极乐观的面对生活与学习的态度。
(三)充当孩子与父母的沟通纽带
教育与培养孩子从来都不单单是学校一方的责任,父母在教育孩子方面也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留守,一导致家访对象不再是孩子的父母,而是其委托监护人;二导致学校每学期召开的家长会也失去了老师与孩子父母面对面交流的机会,因为来的也是孩子的委托监护人。因此,我们不要固守电访、家访、家长会等传统的沟通模式,要适时转变思路。 尽管留守学生的父母都在外地工作,但我们亦可以通过现代的通信手段与孩子的父母时常保持联系。班主任可以通过建立班级QQ群或微信群,充当孩子与父母的沟通纽带。首先,可以及时向家长反馈其孩子在校的生活、学习和心理状况。其次,可以让学生知晓老师与其父母保持密切沟通,疏导他们意识到父母一直都在牵挂着他们,间接感受到来自父母的关爱。最后,老师可以利用自己所掌握的专业知识,指导父母如何与孩子进行有效沟通,并大胆表露自已的关爱之情,尽可能减小因“留守”而造成的隔膜,同时亦能让家长意识到自己教育孩子的责任和义务。
(四)为学生与父母的沟通提供便利与指导
留守学生的父母往往习惯于用物质与金钱去代替关爱,自以为这样就能对“留守”作出补偿,每一次难得的见面,只会给孩子买好吃的、好玩的、穿好的……自以為“宁愿苦了自己,也不要待薄孩子”,从而忽视了孩子的心理需求与发展需求。农村孩子淳朴、善良,同时亦不善于表达自己情感,留守儿童更是如此。这样一来,父母与孩子的沟通,不但电话里的交流仅仅是一两分钟的问候,就算是难得的见面也没有情感方面的实质交流。
首先,要为学生与父母的沟通提供客观条件,例如:在晚自修期间定期开放学校的电脑室,安排专职人员负责值班,专门对家庭无视频沟通条件的留守学生每周开放一至两次,使他们能和父母相约,除电话沟通交流外,增加视频沟通交流的途径。
其次,现在的初中生几乎都拥有一台具备上网功能的智能手机,留守学生更是如此。如何引导学生合理使用手机成为当今学校的又一个难题,学校层面以及宿舍管理层面均明确要求不允许带手机来学校,但总有很多学生还是要带来,并冒着被收缴的风险亦要偷偷摸摸利用手机去上网,去打游戏。堵不如疏,针对留守学生的特殊情况,我们是否可以灵活变动:允许他们把手机带来,但要交由班主任保管,由学校提供充电,甚至是上网的条件,每天在规定的时间内可以领用一次,尝试从中引导他们合理利用手机与父母进行情感交流。
最后,留守学生与父母长期分离,导致双方难于开展实质性情感交流,针对此种类型的留守学生,班主任可以尝试给他们布置一些特殊的作业,例如:1.要求每周写一份与父母交流的心得体会,可以是电话沟通的,也可是视频沟通的。一开始,学生可能什么都写不出来,老师就要及时跟进,给他们压力和引导,“逼着”他们尝试去踏出情感沟通的第一步,逐渐改善与父母的隔膜。2.如果与父母有一次难得的见面机会,要求他们主动去完成一个可能很久没做过的事,那就是拥抱父母一次,当中我们还要想办法要求父母做好配合工作。也许会很难完成,甚至无法完成,但教育本身就是一个不断尝试的过程。
尽管我们作为老师的不可能从源头上去减少学生的留守现象,但至少我们可以从学校外部育人环境、家校合作、教师的情感疏导等方面去努力,对出现心理或行为问题的留守学生进行教育,帮助他们像其他孩子一样积极面对生活与学习中的困惑,健康快乐地成长。
参考文献:
[1]姜淑梅.中学生心理辅导[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5,(4).
[2]张丽丽.初中生心理辅导案例析[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社,2011,(2).
作者简介:
郭海粦(1978年8月-)男,汉族。职称:中小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农村留守初中生的问题行为分析与教育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