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改革是创新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受各种客观条件的限制,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着实际问题。要解放思想,勇于创新,采取积极有效的对策和措施进行教学改革。改革课堂教学模式应抓好三个环节。
关键词:课堂教学;课改;和谐课堂;创新能力;学习方式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1)08-0047-03
课堂教学改革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点,也是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任务。本文仅就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改革,谈三个问题。
一、优化课堂教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改革,首先要确定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要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核心。优化课堂教学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启发学生动脑思维,主动学习。不仅教会学生知识,而且要让学生学会知识。要让学生主体参与、感受、理解数学知识的产生发展过程,让学生能有效的沟通数学知识间的联系,建立良好的数学知识结构。课堂教学要重视非智力因素的调动,要使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好数学的长久驱动力,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必要条件。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创设情景,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教师还要注重学生学习意志的培养,要使学生树立克服困难的勇气,具有坚韧不拔的学习毅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要的数学,使每个学生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从而,大面积的提高课堂效率。其次,教师应有明确的数学教学目标,既有教学知识目标,也要有能力培养目标,同时还要有德育目标。第三,教师要创新数学教学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思维品质。采取行之有效、灵活多样的教法,给学生营造一个宽松的思维活动时空,要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教学过程,并引导和帮助学生动手、动脑、探索、发现,进行再创造工作。第四,数学课堂教学要渗透数学思想方法,注重学生创新意识的唤醒,创新潜能的开发和创新能力的提升。学生的学习过程,既是一种认识过程,也是一种探究过程。教育过程的本身就是一种探究与创造。因此,教师应该通过创造性的工作,引导和指导学生能够自主创新性的学习,积极主动地去探讨和求知,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营造和谐课堂教学,转变观念与角色
在教学改革中,教师要加强自身的情感修养,要由“知识型”向“情感型”转变。情感教学是营造民主和谐课堂氛围和建立相互尊重、理解、信任、平等的师生关系的有效途径,是数学课堂教学成功的重要条件。营造和谐课堂教学的前提是教师教学行为与教师心灵的和谐统一。教师的心灵在教学中起着正本清源,把握航向的作用,实现和谐课堂教学的基础是气氛的和谐。因此,数学教师必须加强师德修养,认真转变观念与角色,更新教育观念是新课程实施的首要条件。教师必须放弃陈旧的教育观念,放弃教师权威思想,努力摆脱传统教学观的束缚,不断完善自我,树立新型的教学观,做学生的知心朋友。数学课堂教学改革其实质是改变教师“一言堂”的局面,在数学课堂教学中体现“以人为本”的新理念。注重学生主体性作用的发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因此,教师要做到以教促学,教服务于学。要把数学课堂教学目标由关注数学知识,转向引起数学活动,教学目的由完成数学教学任务,转向促进学生发展。教师角色应从数学知识的传递者,转变为学生数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转化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教师在组织数学教学活动,选择数学教学内容和方法时,要依据学生的身心特点和接受能力,要关注学生中的弱势群体,要从过去的精英教育真正转向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新课程改革的出发点和归宿是“以学生发展为本”。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这就需要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首先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释放和发挥学生的巨大能动作用,让学生意识到并主动追求和实现个人教育过程和自身发展中对未来社会的价值。其次,要关心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要关心学生的全面发展,要关心学生个胜化发展。在数学教学中,要唤醒每一位学生沉睡的潜能,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不仅面向学生现在,更注重学生的未来。要舍得给学生学习的机会,最大限度的满足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让学生有充分选择学习方式的自由空间。要充分相信学生,充分信任并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努力营造一种安宁、宽松、有序的和谐数学课堂气氛。在和谐课堂的氛围里,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心情愉悦,好奇心和求知欲不会被压抑,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得到培养。
新形势下,课堂教学转向以学生为中心已成共识,这就需要教师为人师表,以身作则,树立教学平等意识,对学生要公正合理,无私勿偏,平等施教。要充分发挥教学民主,努力营造师生共同探讨,相互学习,相互促进的平等的教学气氛。数学教师要尊重学生的爱好,个性和人格,要以平等,宽容,友善和真诚的态度对待学生,要注意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平等的师生关系,灵活的教学方法,先进的教学手段,使学生自觉的进入学习状态,从而使学生学习兴趣得以提高,潜能得以发挥,能力得到锻炼,个性得以优化,真正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使数学课堂变为师生互动,心灵对话的舞台,这就是我们所期望达到的和谐课堂教学。
三、开放课堂教学,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新课程实施的关键在于:改进学生的学习方式,把学生由被动的接受者转变为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让学生能自主、合作、探究地学习。做到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也就完成了实施新课程教学最为核心和最为关键的环节。单一、被动和陈旧的学习方式基本上是“听讲一背诵一练习一再现教师传授的知识”。这些做法导致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洼、独立性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扼杀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改变这种现状就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其理由就在于:教育必须着眼于学生潜能的唤醒、开掘与提升,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教育必须着眼于学生的全面成长,促进学生认知、情感与态度、技能等方面的和谐发展。其目的在于:教育必须着眼于学生未来的生存与发展,在教与学的活动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主体精神,使他们成为具有独立和自主个性的人,成为具有创新能力和发展能力,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人。因此,要从根本上改变学生的数学学习方式,一条关键途径就是:设置新的数学课程。强化探究性和实践性的数学教学目标,倡导新的课堂形式,给学生提供一个开放性的数学课堂教学环境;另一条途径就是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实施探究性学习。从而使学生得到更多的获取知识的方式和渠道。
转变学习方式实质上是教育价值观、人生观和培养模式的变革。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我们要正确的理解和实施 “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自主学习是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基础。自主学习不等于自己学习。自主学习是与传统的接受学习不同的一种现代学习方式。提倡“自主学习”就是要打破传统教学组织的“灌输”。但是,“自主学习”不要与教师的讲解对立起来,讲解不等于灌输。如果讲解能把握数学特点,始终指向于学生的数学知识理解和能力培养,能清晰的帮助学生完成数学学习目标,讲解便是高品质的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不仅是一种主动学习,而且是一种独立学习。“自主学习”是以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通过学生独立的分析、探索、实践、质疑、创造等方法来实现学习目标。如果说主动性表现为“我要学”,那么独立性则表现为“我能学”。培养学生的自我意识和自我监控,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景,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根本保证。衡量学生是否真正在自主学习,既要看他是不是在积极主动的学习,更要看他是不是在富有成效的学习。毫无疑问,全程参与并切实有效参与学习过程,是自主学习的重要特征。
课堂教学中最重要和最成功的教学改革是“合作学习”。它促进了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合作学习”对大面积的提高学生成绩,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等方面很有成效。“合作学习”就是教学上运用小组使学生共同活动,以最大程度的促进他们自己以及他人的学习。“合作学习”并不是简单的分组学习。“合作学习”要求学生对学习内容不但要自我解读,自我理解,而且要求学会表达,学会倾听,学会询问,学会交流与合作等等。“合作学习”强调学生的主体参与和相互合作,使教学过程真正建立在学生自主学习、相互沟通的基础上。当“合作学习”在生生之间以讨论的方式展开时,讨论式教学就成了“合作学习”的一种表现形式。在“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是学生的同伴和朋友,问题的解决必须是在个体能动学习的基础上,通过群体协作配合去完成,师生互动、共创与共存。因此,“合作学习”不仅能够满足学生学习和交往的需要,促进学生间在学习上互相帮助,共同提高,更有助于形成学生学习和交往的技能,促进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生活能力及创新能力的发展。
课程改革提出一个重要概念就是“探究性学习”。“探究性学习”’是以学生现有的知识能力和生活经验为出发点,在教学中创设一种研究的情境,通过学生自主独立的探索和合作交流,从中获取知识、技能,得到体验,亲身经历知识的发生和发展过程。发展情感与态度,特别是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学习方式和过程。“探究性学习”的核心是自主获取知识,主要靠学生积极有效的参与,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完成学习目标,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发现问题,设计实验,解决问题。真正把学生放到主体位置,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发挥他们的创造性,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更多的成为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在“探究性学习”的数学教学中,探究是针对数学问题解决来说的,问题是探究的核心,而“探究性学习”则是数学教学的生命。探究的问题应贴近数学课程目标,贴近学生生活,注重数学知识与实际密切结合,要适合学生的认识能力和发展水平,要让学生发展、完善自己的认知结构。因此,实施“探究性学习”首先应围绕既定的数学学习目标,确定恰当的数学探究问题。其次,要从培养数学知识应用的实践能力人手,引导学生掌握好探究的数学问题的操作程序、方法及相应的技巧。要真诚的与学生合作、参与、探究,并对学生进行耐心有效的指导。要指导学生在探究中观察,在探究中分析,在探究中提炼或印证相关的数学知识结论。使学生都能积极参与数学的探究活动,在探究活动中体验成功,从而感受数学探究活动充满探索与创造的活力,让学生通过合作探究,自主探究,动脑思考,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知识应用和实践能力及发展综合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第三,在“探究性学习”中,教师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研究意识,批判意识,自主意识。使这些意识贯穿于数学学习的全过程。要鼓励并精心有效的引导学生提问,探索和思考数学问题,并与学生平等交流,共同探讨和切磋,要关注学生探究性学习的过程和方法,重视学生探究性学习过程和方法的指导,及时调整教学思路,引导正确方向,让学生成为爱探究,会探究,善探究的人。要让学生的潜能得以充分发挥,能力得到锻炼与提高,真正促使每一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进行创新性发展,使学生充分体验到探究性学习的无穷乐趣。
总之,课堂教学改革是历史赋予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光荣而艰巨的历史使命,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改革任重而道远。我们既要大胆改革与创新,敢于挑战,又要面对现实。课改要重视实际情况的研究,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要结合我们的国情,校情,而不能一提课改就否定过去,推倒重来,把传统教学说的一无是处。对传统教学,我们要在批判的前提下继承,在继承的基础上求发展。课堂教学改革不仅为每一位数学教师的全面发展提供了一次难得的机遇,广阔的空间和舞台,而且也对数学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我们应抓住机遇,内强素质,外树形象,与时俱进,迎接挑战。在课堂教学改革中,实现自身发展,最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责任编辑 姜华】
关键词:课堂教学;课改;和谐课堂;创新能力;学习方式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1)08-0047-03
课堂教学改革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点,也是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任务。本文仅就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改革,谈三个问题。
一、优化课堂教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改革,首先要确定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要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核心。优化课堂教学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启发学生动脑思维,主动学习。不仅教会学生知识,而且要让学生学会知识。要让学生主体参与、感受、理解数学知识的产生发展过程,让学生能有效的沟通数学知识间的联系,建立良好的数学知识结构。课堂教学要重视非智力因素的调动,要使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好数学的长久驱动力,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必要条件。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创设情景,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教师还要注重学生学习意志的培养,要使学生树立克服困难的勇气,具有坚韧不拔的学习毅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要的数学,使每个学生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从而,大面积的提高课堂效率。其次,教师应有明确的数学教学目标,既有教学知识目标,也要有能力培养目标,同时还要有德育目标。第三,教师要创新数学教学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思维品质。采取行之有效、灵活多样的教法,给学生营造一个宽松的思维活动时空,要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教学过程,并引导和帮助学生动手、动脑、探索、发现,进行再创造工作。第四,数学课堂教学要渗透数学思想方法,注重学生创新意识的唤醒,创新潜能的开发和创新能力的提升。学生的学习过程,既是一种认识过程,也是一种探究过程。教育过程的本身就是一种探究与创造。因此,教师应该通过创造性的工作,引导和指导学生能够自主创新性的学习,积极主动地去探讨和求知,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营造和谐课堂教学,转变观念与角色
在教学改革中,教师要加强自身的情感修养,要由“知识型”向“情感型”转变。情感教学是营造民主和谐课堂氛围和建立相互尊重、理解、信任、平等的师生关系的有效途径,是数学课堂教学成功的重要条件。营造和谐课堂教学的前提是教师教学行为与教师心灵的和谐统一。教师的心灵在教学中起着正本清源,把握航向的作用,实现和谐课堂教学的基础是气氛的和谐。因此,数学教师必须加强师德修养,认真转变观念与角色,更新教育观念是新课程实施的首要条件。教师必须放弃陈旧的教育观念,放弃教师权威思想,努力摆脱传统教学观的束缚,不断完善自我,树立新型的教学观,做学生的知心朋友。数学课堂教学改革其实质是改变教师“一言堂”的局面,在数学课堂教学中体现“以人为本”的新理念。注重学生主体性作用的发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因此,教师要做到以教促学,教服务于学。要把数学课堂教学目标由关注数学知识,转向引起数学活动,教学目的由完成数学教学任务,转向促进学生发展。教师角色应从数学知识的传递者,转变为学生数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转化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教师在组织数学教学活动,选择数学教学内容和方法时,要依据学生的身心特点和接受能力,要关注学生中的弱势群体,要从过去的精英教育真正转向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新课程改革的出发点和归宿是“以学生发展为本”。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这就需要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首先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释放和发挥学生的巨大能动作用,让学生意识到并主动追求和实现个人教育过程和自身发展中对未来社会的价值。其次,要关心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要关心学生的全面发展,要关心学生个胜化发展。在数学教学中,要唤醒每一位学生沉睡的潜能,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不仅面向学生现在,更注重学生的未来。要舍得给学生学习的机会,最大限度的满足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让学生有充分选择学习方式的自由空间。要充分相信学生,充分信任并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努力营造一种安宁、宽松、有序的和谐数学课堂气氛。在和谐课堂的氛围里,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心情愉悦,好奇心和求知欲不会被压抑,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得到培养。
新形势下,课堂教学转向以学生为中心已成共识,这就需要教师为人师表,以身作则,树立教学平等意识,对学生要公正合理,无私勿偏,平等施教。要充分发挥教学民主,努力营造师生共同探讨,相互学习,相互促进的平等的教学气氛。数学教师要尊重学生的爱好,个性和人格,要以平等,宽容,友善和真诚的态度对待学生,要注意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平等的师生关系,灵活的教学方法,先进的教学手段,使学生自觉的进入学习状态,从而使学生学习兴趣得以提高,潜能得以发挥,能力得到锻炼,个性得以优化,真正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使数学课堂变为师生互动,心灵对话的舞台,这就是我们所期望达到的和谐课堂教学。
三、开放课堂教学,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新课程实施的关键在于:改进学生的学习方式,把学生由被动的接受者转变为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让学生能自主、合作、探究地学习。做到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也就完成了实施新课程教学最为核心和最为关键的环节。单一、被动和陈旧的学习方式基本上是“听讲一背诵一练习一再现教师传授的知识”。这些做法导致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洼、独立性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扼杀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改变这种现状就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其理由就在于:教育必须着眼于学生潜能的唤醒、开掘与提升,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教育必须着眼于学生的全面成长,促进学生认知、情感与态度、技能等方面的和谐发展。其目的在于:教育必须着眼于学生未来的生存与发展,在教与学的活动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主体精神,使他们成为具有独立和自主个性的人,成为具有创新能力和发展能力,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人。因此,要从根本上改变学生的数学学习方式,一条关键途径就是:设置新的数学课程。强化探究性和实践性的数学教学目标,倡导新的课堂形式,给学生提供一个开放性的数学课堂教学环境;另一条途径就是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实施探究性学习。从而使学生得到更多的获取知识的方式和渠道。
转变学习方式实质上是教育价值观、人生观和培养模式的变革。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我们要正确的理解和实施 “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自主学习是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基础。自主学习不等于自己学习。自主学习是与传统的接受学习不同的一种现代学习方式。提倡“自主学习”就是要打破传统教学组织的“灌输”。但是,“自主学习”不要与教师的讲解对立起来,讲解不等于灌输。如果讲解能把握数学特点,始终指向于学生的数学知识理解和能力培养,能清晰的帮助学生完成数学学习目标,讲解便是高品质的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不仅是一种主动学习,而且是一种独立学习。“自主学习”是以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通过学生独立的分析、探索、实践、质疑、创造等方法来实现学习目标。如果说主动性表现为“我要学”,那么独立性则表现为“我能学”。培养学生的自我意识和自我监控,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景,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根本保证。衡量学生是否真正在自主学习,既要看他是不是在积极主动的学习,更要看他是不是在富有成效的学习。毫无疑问,全程参与并切实有效参与学习过程,是自主学习的重要特征。
课堂教学中最重要和最成功的教学改革是“合作学习”。它促进了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合作学习”对大面积的提高学生成绩,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等方面很有成效。“合作学习”就是教学上运用小组使学生共同活动,以最大程度的促进他们自己以及他人的学习。“合作学习”并不是简单的分组学习。“合作学习”要求学生对学习内容不但要自我解读,自我理解,而且要求学会表达,学会倾听,学会询问,学会交流与合作等等。“合作学习”强调学生的主体参与和相互合作,使教学过程真正建立在学生自主学习、相互沟通的基础上。当“合作学习”在生生之间以讨论的方式展开时,讨论式教学就成了“合作学习”的一种表现形式。在“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是学生的同伴和朋友,问题的解决必须是在个体能动学习的基础上,通过群体协作配合去完成,师生互动、共创与共存。因此,“合作学习”不仅能够满足学生学习和交往的需要,促进学生间在学习上互相帮助,共同提高,更有助于形成学生学习和交往的技能,促进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生活能力及创新能力的发展。
课程改革提出一个重要概念就是“探究性学习”。“探究性学习”’是以学生现有的知识能力和生活经验为出发点,在教学中创设一种研究的情境,通过学生自主独立的探索和合作交流,从中获取知识、技能,得到体验,亲身经历知识的发生和发展过程。发展情感与态度,特别是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学习方式和过程。“探究性学习”的核心是自主获取知识,主要靠学生积极有效的参与,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完成学习目标,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发现问题,设计实验,解决问题。真正把学生放到主体位置,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发挥他们的创造性,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更多的成为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在“探究性学习”的数学教学中,探究是针对数学问题解决来说的,问题是探究的核心,而“探究性学习”则是数学教学的生命。探究的问题应贴近数学课程目标,贴近学生生活,注重数学知识与实际密切结合,要适合学生的认识能力和发展水平,要让学生发展、完善自己的认知结构。因此,实施“探究性学习”首先应围绕既定的数学学习目标,确定恰当的数学探究问题。其次,要从培养数学知识应用的实践能力人手,引导学生掌握好探究的数学问题的操作程序、方法及相应的技巧。要真诚的与学生合作、参与、探究,并对学生进行耐心有效的指导。要指导学生在探究中观察,在探究中分析,在探究中提炼或印证相关的数学知识结论。使学生都能积极参与数学的探究活动,在探究活动中体验成功,从而感受数学探究活动充满探索与创造的活力,让学生通过合作探究,自主探究,动脑思考,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知识应用和实践能力及发展综合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第三,在“探究性学习”中,教师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研究意识,批判意识,自主意识。使这些意识贯穿于数学学习的全过程。要鼓励并精心有效的引导学生提问,探索和思考数学问题,并与学生平等交流,共同探讨和切磋,要关注学生探究性学习的过程和方法,重视学生探究性学习过程和方法的指导,及时调整教学思路,引导正确方向,让学生成为爱探究,会探究,善探究的人。要让学生的潜能得以充分发挥,能力得到锻炼与提高,真正促使每一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进行创新性发展,使学生充分体验到探究性学习的无穷乐趣。
总之,课堂教学改革是历史赋予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光荣而艰巨的历史使命,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改革任重而道远。我们既要大胆改革与创新,敢于挑战,又要面对现实。课改要重视实际情况的研究,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要结合我们的国情,校情,而不能一提课改就否定过去,推倒重来,把传统教学说的一无是处。对传统教学,我们要在批判的前提下继承,在继承的基础上求发展。课堂教学改革不仅为每一位数学教师的全面发展提供了一次难得的机遇,广阔的空间和舞台,而且也对数学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我们应抓住机遇,内强素质,外树形象,与时俱进,迎接挑战。在课堂教学改革中,实现自身发展,最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责任编辑 姜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