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介绍在技工院校《机械基础》课程教學中,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促进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加强对技工院校学生能力的培养,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
[关键词]教学方法 启发式教学 激发学生的兴趣 类比 启发联想 引导分析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35-0118-01
教学方法是一门高超的综合性艺术,启发艺术、启发性原则是教学最重要的原则之一,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勤于动脑,用语和学习积极性,进而达到教与学的有机结合和统一。笔者拟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在技工院校《机械基础》课程的教学中应用启发式教学的一点体会。
一、激发学生的兴趣,创造活跃的思维情境
兴趣的产生和发展与教师的教法培养息息相关,因此,教师应根据技工院校学生的年龄特征、专业特点,结合教学内容,把对学生的兴趣的培养渗透到教学的各个环节。
1.绪论课的重要性就在于它能向学生展示本学科的框架结构、研究和发展方向、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等,可以帮助学生了解本门学科概况,教师成功地上好绪论课对以后的教学关系极大。我在上《机械基础》绪论课时,便重点向学生介绍机械领域内的一些科技动态,尖端技术成果以及我国在此领域内已取得的成就和还存在的差距,如数控机床的相关知识,机械设备与电的联系,机械设备与计算机的联系等等。这样做能使学生开拓视野,激发兴趣,培养学习动机。
2.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对新知识的引入建立在学生对已有知识的理解和巩固上。教师应用简洁的语言,形象的比喻、合理的假设,制造必要的悬念,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达到动机和兴趣的统一。例如,我在讲蜗杆传动之前,先提出这样的问题:“我们已经对齿轮传动的传动比计算有了较为深刻的了解,现假设一对外啮合齿轮传动,小齿轮的齿数为20齿,模数为3mm,如要求该齿轮传动的传动比1:20,我们算算看:大齿轮的分度圆直径应为多少?这样的传动有什么特点?”当算出结果后,又提出新的问题:“既然这样的齿轮传动存在着结构尺寸大,又照成材料浪费这样的问题,那么,可否获得一种结构既紧凑,传动又平稳,且又能得到同样大小的、准确的、传动比的啮合传动呢?”以此激发学生对下一步新知识的渴求。又如在介绍变向齿轮时,我先提出这样的问题:“我们已知标准直齿圆柱齿轮不产生‘根切’的最少齿数为17齿,现在有一齿轮传动机构,要求其小齿轮的齿数只能小于17齿,但又不得产生‘根切’或在传动中出现被‘卡死’的现象,可否生产出这样的齿轮?这是一种怎样的齿轮?”通过这样的引导,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学习,兴趣大增。
3.在小结巩固中,激趣式的悬念设置不仅能在愉快轻松的气氛中结束授课,而且会因富有吸引力的悬念激发学生对下一次课的兴趣,这对提高《机械基础》课程的教学效果是不无益处的。例如《机械基础》摩擦轮传动学完后,我设置了这样的“悬念”:我们已经学过了摩擦轮传动的有关内容,“那么摩擦轮传动和带传动之间有什么联系?什么时候采用摩擦轮传动?又什么时候采用带传动?它们的区别在哪里?等等,欲知详情,且听下回分解。”我以章回体小说结尾的方式作了小节,话音刚落,学生就捧腹大笑起来,课堂气氛一下字轻松了许多,又为下节课的讲授做了一个很好的铺垫。教师通过这样的问题,设置悬念,来激发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新奇感,产生必欲寻根究源的渴望,有助于学生有目的地学习,有助于理解和巩固所学的知识。
二、运用类比,突破难点,促进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知识不是孤立的,教师应善于利用身边的“活教材”这个“媒介”,通过类比,启发联想,以获得由此及彼,融会贯通的教学结果。在差动螺旋传动的教学中,我用这样一个实例:“在奔驰的列车车厢内乘坐着甲乙两位同学,设在某一时间间隔内,火车向前方运动了5m,而甲同学离开座位向火车前进的反方向运动了2m,试问在此时间间隔内,站在地面上的你认为甲乙两同学的位移为多少?方向如何?”经过启发、引导,大家取得了一致的看法。紧接着,我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我们把丝杆看作是列车,活动螺母看作是甲同学,现推导一下差动螺旋传动中活动螺母的位移公式”通过这样类比联想,激发学生的思维,有助于有效地掌握知识。
教师在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启发诱导产生联想的过程中,应科学地选择学生较为熟悉的,与抽象内容在原理上或形式上较为一致的事例,是顺利达到预期效果的最重要的前提之一。
此外,我还用水龙头的实例类比液压流阀的工作原理,用太阳和地球来类比行星轮系中的中心轮和行星轮,用自行车的刹车装置来讲清制动器的工作原理,用改变手推门的方向来讲力矩的变化;用打气筒来类比配流装置……这些类比看似简单,却起到了很好的沟通和交融的作用。
类比的教学内容应写入教师的教案。它来自于教师对生活题材挖掘的积累,是宝贵的“活教材。”
三、引导分析,归纳总结,立足于能力的培养
古人云:“授人以渔,仅供一饭之需,教人以渔,由终生受益无穷。”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特别注重引导学生学会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即应立足于对学生的能力的培养上。
在讨论曲柄摇杆机构的“死点”形成的原因是由于曲杆柄所受到的“力距为零”,进而在教师的启发和引导下,总结出“以摇杆为主动件”和“曲柄和连杆共线”的两个基本条件。在讲授液压传动内容时,有位同学问及卸载回路和背压力为零的区别,我立即引导学生对两者进行了比较,通过找特征,抓本质,得出“卸载是液压泵的压力特征,而被压力为零是液压泵的压强特征”之区别,从而使得“虽没有提出这个问题,但心里也不大清楚”的同学获得了满意的答案。在轮系传动的教学中,在我引导下学生能够通过对惰轮的分析,找出其在轮系中既为从动轮又为主动轮的传动特征。
教师对于在讨论中思路新颖,观点正确的同学应及时提出表扬,鼓励他们 敢于挑战,使他们有如登山运动员一样,产生经过努力征服高峰之后的喜悦感,这样的情绪体验是使他们迈向新的高峰的动力。
在引导学生分析问题时,教师应尽量告诉学生分析问题的着眼点,以培养学生分析、比较、概括等思维能力,使其能自觉运用已有知识来学习新知识。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自学能力。
作者简介
杨建,1970年9月,高级讲师,江苏徐州,江苏油田技师学院,研究方向:技工教育。
[关键词]教学方法 启发式教学 激发学生的兴趣 类比 启发联想 引导分析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35-0118-01
教学方法是一门高超的综合性艺术,启发艺术、启发性原则是教学最重要的原则之一,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勤于动脑,用语和学习积极性,进而达到教与学的有机结合和统一。笔者拟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在技工院校《机械基础》课程的教学中应用启发式教学的一点体会。
一、激发学生的兴趣,创造活跃的思维情境
兴趣的产生和发展与教师的教法培养息息相关,因此,教师应根据技工院校学生的年龄特征、专业特点,结合教学内容,把对学生的兴趣的培养渗透到教学的各个环节。
1.绪论课的重要性就在于它能向学生展示本学科的框架结构、研究和发展方向、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等,可以帮助学生了解本门学科概况,教师成功地上好绪论课对以后的教学关系极大。我在上《机械基础》绪论课时,便重点向学生介绍机械领域内的一些科技动态,尖端技术成果以及我国在此领域内已取得的成就和还存在的差距,如数控机床的相关知识,机械设备与电的联系,机械设备与计算机的联系等等。这样做能使学生开拓视野,激发兴趣,培养学习动机。
2.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对新知识的引入建立在学生对已有知识的理解和巩固上。教师应用简洁的语言,形象的比喻、合理的假设,制造必要的悬念,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达到动机和兴趣的统一。例如,我在讲蜗杆传动之前,先提出这样的问题:“我们已经对齿轮传动的传动比计算有了较为深刻的了解,现假设一对外啮合齿轮传动,小齿轮的齿数为20齿,模数为3mm,如要求该齿轮传动的传动比1:20,我们算算看:大齿轮的分度圆直径应为多少?这样的传动有什么特点?”当算出结果后,又提出新的问题:“既然这样的齿轮传动存在着结构尺寸大,又照成材料浪费这样的问题,那么,可否获得一种结构既紧凑,传动又平稳,且又能得到同样大小的、准确的、传动比的啮合传动呢?”以此激发学生对下一步新知识的渴求。又如在介绍变向齿轮时,我先提出这样的问题:“我们已知标准直齿圆柱齿轮不产生‘根切’的最少齿数为17齿,现在有一齿轮传动机构,要求其小齿轮的齿数只能小于17齿,但又不得产生‘根切’或在传动中出现被‘卡死’的现象,可否生产出这样的齿轮?这是一种怎样的齿轮?”通过这样的引导,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学习,兴趣大增。
3.在小结巩固中,激趣式的悬念设置不仅能在愉快轻松的气氛中结束授课,而且会因富有吸引力的悬念激发学生对下一次课的兴趣,这对提高《机械基础》课程的教学效果是不无益处的。例如《机械基础》摩擦轮传动学完后,我设置了这样的“悬念”:我们已经学过了摩擦轮传动的有关内容,“那么摩擦轮传动和带传动之间有什么联系?什么时候采用摩擦轮传动?又什么时候采用带传动?它们的区别在哪里?等等,欲知详情,且听下回分解。”我以章回体小说结尾的方式作了小节,话音刚落,学生就捧腹大笑起来,课堂气氛一下字轻松了许多,又为下节课的讲授做了一个很好的铺垫。教师通过这样的问题,设置悬念,来激发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新奇感,产生必欲寻根究源的渴望,有助于学生有目的地学习,有助于理解和巩固所学的知识。
二、运用类比,突破难点,促进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知识不是孤立的,教师应善于利用身边的“活教材”这个“媒介”,通过类比,启发联想,以获得由此及彼,融会贯通的教学结果。在差动螺旋传动的教学中,我用这样一个实例:“在奔驰的列车车厢内乘坐着甲乙两位同学,设在某一时间间隔内,火车向前方运动了5m,而甲同学离开座位向火车前进的反方向运动了2m,试问在此时间间隔内,站在地面上的你认为甲乙两同学的位移为多少?方向如何?”经过启发、引导,大家取得了一致的看法。紧接着,我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我们把丝杆看作是列车,活动螺母看作是甲同学,现推导一下差动螺旋传动中活动螺母的位移公式”通过这样类比联想,激发学生的思维,有助于有效地掌握知识。
教师在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启发诱导产生联想的过程中,应科学地选择学生较为熟悉的,与抽象内容在原理上或形式上较为一致的事例,是顺利达到预期效果的最重要的前提之一。
此外,我还用水龙头的实例类比液压流阀的工作原理,用太阳和地球来类比行星轮系中的中心轮和行星轮,用自行车的刹车装置来讲清制动器的工作原理,用改变手推门的方向来讲力矩的变化;用打气筒来类比配流装置……这些类比看似简单,却起到了很好的沟通和交融的作用。
类比的教学内容应写入教师的教案。它来自于教师对生活题材挖掘的积累,是宝贵的“活教材。”
三、引导分析,归纳总结,立足于能力的培养
古人云:“授人以渔,仅供一饭之需,教人以渔,由终生受益无穷。”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特别注重引导学生学会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即应立足于对学生的能力的培养上。
在讨论曲柄摇杆机构的“死点”形成的原因是由于曲杆柄所受到的“力距为零”,进而在教师的启发和引导下,总结出“以摇杆为主动件”和“曲柄和连杆共线”的两个基本条件。在讲授液压传动内容时,有位同学问及卸载回路和背压力为零的区别,我立即引导学生对两者进行了比较,通过找特征,抓本质,得出“卸载是液压泵的压力特征,而被压力为零是液压泵的压强特征”之区别,从而使得“虽没有提出这个问题,但心里也不大清楚”的同学获得了满意的答案。在轮系传动的教学中,在我引导下学生能够通过对惰轮的分析,找出其在轮系中既为从动轮又为主动轮的传动特征。
教师对于在讨论中思路新颖,观点正确的同学应及时提出表扬,鼓励他们 敢于挑战,使他们有如登山运动员一样,产生经过努力征服高峰之后的喜悦感,这样的情绪体验是使他们迈向新的高峰的动力。
在引导学生分析问题时,教师应尽量告诉学生分析问题的着眼点,以培养学生分析、比较、概括等思维能力,使其能自觉运用已有知识来学习新知识。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自学能力。
作者简介
杨建,1970年9月,高级讲师,江苏徐州,江苏油田技师学院,研究方向:技工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