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英语教研员如何带领教师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

来源 :新校园·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nmdmm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胡锦涛同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报告中对教育进行了阐述,明确提出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小学英语教研员要充分发挥带头作用,带领教师研究如何在英语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要在深入挖掘教材知识要点的同时,挖掘教材的德育内涵,选择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方法,灵活地把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与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有机地结合起来,努力做到寓德育于英语教学之中,使英语教学能让学生在感知、体验、实践、交流中领悟是非,净化心灵;在求知的过程中,求真,求善,求美,增强爱国意识和民族自豪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一、学习十八大精神,深刻领会教育的重要任务
  胡锦涛指出,要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这是我党对教育工作的要求,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是培养德才兼备人才的保障,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二、学习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把握英语课程核心价值
  新的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指出:英语课程的核心价值是在发展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社会适应能力,提升整体国民素质,促进科技创新和培养跨文化的人才。这是在国际视域下,基于国家战略发展目标和人才培养目标而确立的国家课程政策,符合十八大要求,是十八大精神的具体体现,是英语学科教学的指南。小学英语教学工作者,要传授英语知识,介绍西方文化,弘扬民族精神,更 要时刻铭记“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并积极贯彻执行。
  三、研究教学目标,实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英语课程具有双重性质——工具性和人文性。所谓人文性,即学生通过英语课程能够开阔视野,丰富生活经历,形成跨文化意识,增强爱国主义精神,发展创新能力,形成良好的品格和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人文性的实质是强调思想性,是培养什么人的问题,所以引导教师在设计教学目标时重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十分必要的。
  四、研究德育素材,合理开发利用教学资源
  开发利用教学资源要具有政治敏锐性,把握好正确方向,要选择有利于形成学生良好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素材。小学英语共有15个话题,我们可以根据话题,分析德育切入点,开发有利于实施德育的资源,恰当举例,具体形象地进行德育教育。例如,有关朋友的话题,我们不仅可以描述朋友的长相、兴趣爱好、家庭情况,还应从另一角度思考,也就是什么人可以成为真正的朋友。现实教学中,有些教研人员和教师,缺乏对教学资源思想性的认真思考。所以选择什么素材,选材是否具有教育意义,是否有利于学生价值观的培养,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五、研究如何弘扬民族文化,增强学生爱国主义精神
  胡锦涛提到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笔者认为从政治角度讲,谈的是道路、理论、制度自信,支撑这些自信的有许多方面,其中包含我们的信念、文化等。文化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价值观念等。现在很多人认为国外事事处处比中国好,缺少对自己国家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其实,中国的大好河山、中国的文学艺术、中国人的家庭观念、勤劳善良的品格等,比任何一个国家都好得多。在借助英语了解外部世界的同时,我们也有责任让外部世界了解拥有五千年历史的中华文明,让外部世界了解现代化进程中的中国。因此,在外语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在学习语言的同时,进一步了解本民族文化。学会用英语介绍本民族文化是十分重要的,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精神,有利于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符合我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对人才的要求。
  六、挖掘教材的德育内涵,使学科教学和德育有机结合
  教育家徐特立认为:“教书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育人,教育后一代成为具有共产主义思想品质的人。”在小学英语教材中,一些思想教育内容是隐性的,没有明显的书面形式,这就需要教师做个有心人,认真钻研教材,挖掘教材中潜在的德育因素,把语言知识的传授和德育有机结合,而不是照本宣科,让学生像鹦鹉学舌一样机械模仿。
  七、认真研究德育的点、时、度,做到行之有效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渗透德育,要研究德育的切入点和结合点,做到德育、教学融于一体,德育教育有针对性,不生硬,不脱离教材。要研究实施德育的最佳时机,课堂教学时要做好德育的铺垫,使德育水到渠成,自然到位,让课堂因德育而精彩,达到师生共鸣。要研究德育的效度,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努力营造充满感染力的育人环境,并结合学生心理特征和英语语言水平,恰如其分地实施德育。以往笔者听课发现,大多数教师在上课时或无德育教育意识,或只是蜻蜓点水般一带而过。这种短平快式的德育,很难起到真正的效果。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德育教育不能牵强附会,也不能敷衍了事,我们要认真研究德育的点、时、度,努力创设育人环境,采取可行的手段和方法,做到行之有效。
  总体来说,英语教研员要和党和国家保持高度一致,要以身作则,带领教师联系实际工作,贯彻执行十八大精神,切实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把英语教学与思想教育相统一,为增进国际交流、传播中国文化,促进我国经济建设发展而培养人才。
其他文献
新课程改革将问题意识的培养置于素质教育的核心地位,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对促进学生"质疑、探疑、析疑、解疑"能力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从问题意识的含
英语教师是高校教师中的特殊群体。当前针对高校英语教师的绩效考核存在评估机制不健全、程序不完善、过程不透明,评估结果有失公信等问题,未能依据高校英语教师的特性进行针
英语交际能力包括六种要素,即听、说、读、写、译和社会文化交际能力。本文从词汇、修辞、社会心理、情景交际等方面探讨不同文化背景的社会文化要素对英语教学的影响。
摘 要:农村初中学生的自学能力亟待加强。本文从加强学法指导、优化教学过程、重视例题教学和引导学生总结等四个方面对该课题进行了探讨,以提高数学教学的效率。  关键词:农村初中;自学能力;初中数学  新课程改革对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学会知识,更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特别在农村初中,学生数学自学能力相对较弱,制约了其数学综合素质的提高。因此,培养农村初中学生的数学自学能力非常重要
当下时代的中国每天都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不管是经济、文化、网络、教育等,每一天都在与时俱进,每一天都在面向世界向发达国家看齐。争做世界中的强国、大国。当下的中国经济的大形势是"缓中有动、势仍看好。"中国虽经济发展的总数据较大,但是由于人口众多而且人口的紧急收入产生贫困差异。中国的人均财富收入不高,因此,中国对于世界的财富贡献并不是很高。但是中国的大数据网络是世界所不能比拟的。当下的大数据网络一
通过与<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比较,剖析了<治安管理处罚法>的立法新意.论述了新法在增加处罚种类,调整处罚幅度,加大处罚力度,纠正与其它有关法律法规冲突的基础上,更加规范警
1形象思维概述  一般而言,所谓思维,指的就是人们首先通过对外部的各种表现特征产生一种感性认识,然后对表现之间所赋存的规律进行间接的概括的一种反映,并通过该种反映来认识外部世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由上述对思维概念的阐述可知,它是一种非常繁复的心理现象。心理学意义上的思维主要包括如下三个部分即抽象逻辑思维、直觉思维以及形象思维。其中,形象思维又叫形象逻辑思维,它主要指的就是以具体表象为基本材料的一
以时尚符号和广告的本质属性为起点,进一步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认为广告通过对时尚的某些内容或形式的倡导和引领来与之互动,时尚也因被融入广告而获得更具广度或深度的传播
本文以介绍乡村智慧旅游系统建设的意义为切入点,逐一介绍了系统的网络设计、存储与计算、功能和开发,对系统建设进行了详细阐述,该内容可作为乡村智慧旅游系统建设的指导性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