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本文笔者论述了供销差价体系应用的重要性,分析了实施供销差价体系的原因,并探讨了供销差价体系在企业经营中的作用,可供同类企业参考!
【关键词】 供销差价体系 经营管理 采购价格
我公司是一家年产金属量1000多万吨的国有企业,目前面临着产能过剩、市场持续低迷、供需失衡、价格起伏跌宕,部分产业陷入亏损的经营环境,因此,企业采取了一系列的探索。针对如何实现企业求生图存、治亏创效、转型升级、深化改革等目标,在规范企业成员、完善管控体系以及管理单位关系等方面都做了很多工作。为了实现高效管理,根据企业业务的类型进行资源整合,形成了金属冶炼、矿山开发、对外贸易、装备制造、酒店餐饮等多板块。全新的管理体系成立之后,集团在采购与销售板块采取供销差价体系,以便科学的预测和评价销售经营管控的成果。
一、供销差价体系应用的必要性
为了确保生存、求得发展,集团进行了资源整合,实施了以营销、资金、物流四统管、大宗原燃料采购为核心的体制改革,公司主要任务与责任:一是为了巩固集团的市场主导地位,强化营销管控的职能,优化资源配置和市场布局,提高品牌影响力,市场掌控力以及品牌话语权;二是为了实现进口焦炭、铁矿、合金、煤等原燃料的统一管理和集中采购,克服采购业务大、应付账款多、资金极度缺乏等困难,解决采购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比如经济采购难以较好实现、议价能力不高等问题,要求工作人员提高议价能力,科学的把控采购时机。
二、实施供销差价体系的主要原因
因为经营企业的业绩是集团利润的源泉,所以如何对经营企业的绩效进行考核和评价,如何设定指标体系就非常重要。既要客观公正的评价企业经营业绩,又要能调动经营单位工作的积极性。从2015年起集团先后引进了多种办法,一直在不断尝试,努力改善,但是经营效果都不是很明显,因此最终采取了供销差价体系。
三、供销差价体系的作用
1.市场供销差价
供销差价体系充分发挥了企业的管控职能。企业利用该指标切实深入到公司的经营方针和战略,有效的促进了公司各部门之间的协同合作,实现了供销差价的最大化。
首先,市场供销差价指标的设定,促使集团销售部门紧抓目标任务,从而抢抓市场份额,坚持产销平衡,强化市场比重和品种的比价关系,有利于资源配置的优化,灵活地运用市场手段,统筹区域市场,挖掘市场效益。
从数据角度来看:2016年全年的产销率为97%,与2015年度相对持平;综合价格和全国平均网价相比低40元/吨,与2015年价格相比增加102元/吨;直供终端工程比重为62% ,同比提高了7%。相比2016年,2017年的全年产销率为99.54%,同比提高了2.52%;综合结算价格比全国平均网价高出36元/吨,同比提高了76元/吨;直供终端工程比重为64%,同比提高了2%。
此项评价体系激发了集团经营部门的创造性和积极性,2017年和2016年相比较来看,增效品种比重达到53%,同比增加了20%。
其次,市场供销差价指标的设定,进一步促使采购部门有效精准地研判市场,从而形成协同联动,把控采购节奏,能够在市场出现拐点时,有效遏制成本的上升。同时能够关注各种原燃料性价比关系,使用性价比较高的原燃料进行资源替代。
从数据调查可以看出,在材料采购价格方面上,2016年进口矿采购的数量是939万吨,平均采购价格为59.2美元,和全年普遍均值59美元相对持平。2017年进口矿采购数量是1235万吨,平均价格为69.32美元,和自然月普指均值71.32美元相比,减少了2美元。
从价格对比图能够看出,2017年全年的自然月普氏指数在2月和8月出现过两次峰值,在6月达到最低位57.2美元,2017全年均值是71.32美元;集团采购普指最低月为7月和11月,分别是56.07美元和55.97美元,全年平均值是69.32美元。调查显示,2017年集团的进口矿采购周期呈逐步缩短趋势,这反映出公司库存的周转率在逐步提高,对含铁原料价格波动风险的防控能力在不断的增强。
对于硅锰材料价格而言,如表1所示,硅锰铁的价格处于5800-6500元/吨间,硅锰球的价格处于4500-5000元/噸间,两者的价格差距处于1100-1500元/吨间,考虑差价和单耗影响,吨钢合金的成本下降在3-3.5元间。
2.实际供销差价
在实际供销差价体系的应用过程中,该体系应用于对经营结果的预测方面比较准确。工序加工费、实际供销差价、期间费用决定了集团的最终利润。在集团正常运行的过程中,期间费与加工费相对是比较稳定的。通过计算实际的供销差价,可以预测集团的利润情况。
除此之外,实际供销差价可以准确反映出库存滚动对工序成本造成的影响,反映出库存管理效益。实际供销差价还可以准确反映出集团钢材品规优化和炉料优化的结果。
四、总结与展望
综上所述,虽然“供销差价体系”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取得了一定效果,但还是不能完全解决考核评价中出现的所有问题,所以还需我们在后续应用过程中不断的完善和改进。主要做好以下工作:在考核和评价过程中,要引导和鼓励经营单位,全力支持生产单位进行品种结构和炉料的;此外,在评价和考核经营单位的过程中,要把单位总额和供销差价二者都要重视,全面考量,综合考虑,从而进一步解决产量波动对单位总额的影响。
【参考文献】
[1] 张新华,叶泽.考虑价格限制与差价合约的发电容量投资分析[J].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14(09)
【关键词】 供销差价体系 经营管理 采购价格
我公司是一家年产金属量1000多万吨的国有企业,目前面临着产能过剩、市场持续低迷、供需失衡、价格起伏跌宕,部分产业陷入亏损的经营环境,因此,企业采取了一系列的探索。针对如何实现企业求生图存、治亏创效、转型升级、深化改革等目标,在规范企业成员、完善管控体系以及管理单位关系等方面都做了很多工作。为了实现高效管理,根据企业业务的类型进行资源整合,形成了金属冶炼、矿山开发、对外贸易、装备制造、酒店餐饮等多板块。全新的管理体系成立之后,集团在采购与销售板块采取供销差价体系,以便科学的预测和评价销售经营管控的成果。
一、供销差价体系应用的必要性
为了确保生存、求得发展,集团进行了资源整合,实施了以营销、资金、物流四统管、大宗原燃料采购为核心的体制改革,公司主要任务与责任:一是为了巩固集团的市场主导地位,强化营销管控的职能,优化资源配置和市场布局,提高品牌影响力,市场掌控力以及品牌话语权;二是为了实现进口焦炭、铁矿、合金、煤等原燃料的统一管理和集中采购,克服采购业务大、应付账款多、资金极度缺乏等困难,解决采购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比如经济采购难以较好实现、议价能力不高等问题,要求工作人员提高议价能力,科学的把控采购时机。
二、实施供销差价体系的主要原因
因为经营企业的业绩是集团利润的源泉,所以如何对经营企业的绩效进行考核和评价,如何设定指标体系就非常重要。既要客观公正的评价企业经营业绩,又要能调动经营单位工作的积极性。从2015年起集团先后引进了多种办法,一直在不断尝试,努力改善,但是经营效果都不是很明显,因此最终采取了供销差价体系。
三、供销差价体系的作用
1.市场供销差价
供销差价体系充分发挥了企业的管控职能。企业利用该指标切实深入到公司的经营方针和战略,有效的促进了公司各部门之间的协同合作,实现了供销差价的最大化。
首先,市场供销差价指标的设定,促使集团销售部门紧抓目标任务,从而抢抓市场份额,坚持产销平衡,强化市场比重和品种的比价关系,有利于资源配置的优化,灵活地运用市场手段,统筹区域市场,挖掘市场效益。
从数据角度来看:2016年全年的产销率为97%,与2015年度相对持平;综合价格和全国平均网价相比低40元/吨,与2015年价格相比增加102元/吨;直供终端工程比重为62% ,同比提高了7%。相比2016年,2017年的全年产销率为99.54%,同比提高了2.52%;综合结算价格比全国平均网价高出36元/吨,同比提高了76元/吨;直供终端工程比重为64%,同比提高了2%。
此项评价体系激发了集团经营部门的创造性和积极性,2017年和2016年相比较来看,增效品种比重达到53%,同比增加了20%。
其次,市场供销差价指标的设定,进一步促使采购部门有效精准地研判市场,从而形成协同联动,把控采购节奏,能够在市场出现拐点时,有效遏制成本的上升。同时能够关注各种原燃料性价比关系,使用性价比较高的原燃料进行资源替代。
从数据调查可以看出,在材料采购价格方面上,2016年进口矿采购的数量是939万吨,平均采购价格为59.2美元,和全年普遍均值59美元相对持平。2017年进口矿采购数量是1235万吨,平均价格为69.32美元,和自然月普指均值71.32美元相比,减少了2美元。
从价格对比图能够看出,2017年全年的自然月普氏指数在2月和8月出现过两次峰值,在6月达到最低位57.2美元,2017全年均值是71.32美元;集团采购普指最低月为7月和11月,分别是56.07美元和55.97美元,全年平均值是69.32美元。调查显示,2017年集团的进口矿采购周期呈逐步缩短趋势,这反映出公司库存的周转率在逐步提高,对含铁原料价格波动风险的防控能力在不断的增强。
对于硅锰材料价格而言,如表1所示,硅锰铁的价格处于5800-6500元/吨间,硅锰球的价格处于4500-5000元/噸间,两者的价格差距处于1100-1500元/吨间,考虑差价和单耗影响,吨钢合金的成本下降在3-3.5元间。
2.实际供销差价
在实际供销差价体系的应用过程中,该体系应用于对经营结果的预测方面比较准确。工序加工费、实际供销差价、期间费用决定了集团的最终利润。在集团正常运行的过程中,期间费与加工费相对是比较稳定的。通过计算实际的供销差价,可以预测集团的利润情况。
除此之外,实际供销差价可以准确反映出库存滚动对工序成本造成的影响,反映出库存管理效益。实际供销差价还可以准确反映出集团钢材品规优化和炉料优化的结果。
四、总结与展望
综上所述,虽然“供销差价体系”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取得了一定效果,但还是不能完全解决考核评价中出现的所有问题,所以还需我们在后续应用过程中不断的完善和改进。主要做好以下工作:在考核和评价过程中,要引导和鼓励经营单位,全力支持生产单位进行品种结构和炉料的;此外,在评价和考核经营单位的过程中,要把单位总额和供销差价二者都要重视,全面考量,综合考虑,从而进一步解决产量波动对单位总额的影响。
【参考文献】
[1] 张新华,叶泽.考虑价格限制与差价合约的发电容量投资分析[J].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1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