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让潮流迷糊了双眼

来源 :云南教育·小学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nlyEmpt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材: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上册。
  内容综述:《从现在开始》是一篇充满浓郁现代气息的童话故事,文中以引人入胜的情节和充满童真童趣的语言渗透了以人为本的理念,教育学生懂得相互尊重才是大家和谐相处的重要条件。低年级孩子从小就喜欢小动物,所以对这篇故事充满了强烈的探究欲望。利用教材的这一特点,我创造性地利用教材,挖掘教材,充分发挥教材的潜在优势和学生中的人文资源,引导学生在情境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逐步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设计理念:在本课教学中,我创设了一个去参加“万兽之王”竞选的情境,让每个孩子都把自己当作一种小动物进入课文的学习中,这样,他们就会随着文中小动物的高兴而高兴,悲伤而悲伤。这篇童话渗透了这么一个人文内涵:要懂得尊重别人。怎样理解这一内涵呢,我先让学生读读各种小动物的对话,再让他们评评谁做得好,体会“议论纷纷”、“叫苦连天”、“欢呼”等词语的意思,用自由读、个别读、男女生比赛读、齐读等不同要求、不同形式的读贯穿始终,帮助学生充分体会当时小动物的心情和感受。
  第一次尝试:
  这是一节借班上课的公开课,我精心创设了一个去参加“万兽之王”竞选的情境,给每个学生戴上自己喜欢的动物头饰去参加竞选。我想:准备得这么充分,课堂情境创设得一定逼真,相信这次执教的效果一定会很好。让我意想不到的是课上却多次出现冷场现象。现截取其中的片段分析之:
  播放狮子大王录音:小朋友们,你们真了不起!用聪明和智慧买到了门票。这回自己去读读课文吧,喜欢哪种小动物就请戴上他们的头饰来参加我们的竞选吧!
  (生戴头饰读。)
  师:戴好头饰了吗?告诉我,你是什么?
  (学生一阵混乱,时而传来“老师,我这头饰太小,戴不进去”、“老师,我的头饰太大,掉下来了”、“老师,我头饰的带子断了”……)
  师:没关系,你说。
  生:我是猴子。
  师:多机灵的猴子呀!你呢?
  生:我是猫头鹰。
  师:多精神的猫头鹰呀!小朋友,你们能不能用动作或声音来表示你代表的动物呢?
  (课堂上举手的学生寥寥无几,大部分学生低头摆弄自己的头饰,个别学生和周围学生交流头饰上的动物,整个课堂看起来杂乱吵闹。我不再是面带微笑,真的有点生气了。过了一会儿,终于有个学生站起来。)
  生1:我是小狗汪汪汪……
  生2:我是小猫喵喵喵……
  师:真乖,你是一只可爱的小猫。老师和你们一样也进入了角色,做你们的兔子姐姐,高兴吗?
  生:高兴。(学生的声音很轻,大部分学生的注意力还在那头饰上。)
  师:(拉高嗓门)小动物们,我们马上要参加竞选了。狮子大王说了,它喜欢积极举手、认真思考的动物。我宣布:“万兽之王”竞选活动现在开始,第一个上台的是谁?
  生:猫头鹰。
  师:好,请这只猫头鹰。
  生:老师,我不是猫头鹰,我是袋鼠呀!
  师:是吗?那你呢?你是?
  生:我不是猫头鹰。
  师:没关系,你也一定想当一回神气的猫头鹰,是吧?
  生:不想。
  ……
  (一个非常有趣的童话故事,从常理上说学生应该非常喜欢,但课堂上看不到学生喜欢、兴奋的表情。一堂课下来,我已经是满头大汗了,学生却一直在摆弄着头饰,对课文也没有认真地去读。每个学生只读与头饰相关动物的语句,其他的句子都不去读,面对这样的课堂,我一脸的无奈。)
  反思:
  上完这堂课,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为什么一个如此生动有趣的童话故事却引不起学生的兴趣呢?原因在哪呢?冷静下来认真思考,觉得原因有二:一是我课前的预设不够充分,没想到每个孩子的头大小不一,导致头饰的不合适,学生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头饰上,他们根本没有心思去听老师上课。当学生因为头饰的原因出现了这种混乱局面时,如果我干脆舍去三、五分钟时间,让他们自行观察、快速处理一下头饰,他们自然会回到课文上来。然而当时的课堂上我却没有想到,可见充分预设的重要性。二是我还没有正确理解“头饰”的作用,以为给学生戴上这么漂亮的头饰,肯定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有助于对课文的理解,其实不然。角色往往决定着人的思维、情感、语言和行动。给学生戴上了头饰,使学生陷入“被限制”的状态中,必然影响孩子在阅读过程中充分地、有创意地进行活动。反思完这次失败的教训,我在另一个班又进行了一次尝试,也是创设了一个去参加“万兽之王”竞选的情境,不同的是我没有让孩子戴头饰,就连课件也是最简单的。
  第二次尝试:
  教学片段一
  师:小朋友们,马上要开始上课了,你们紧张吗?
  (有的学生说不紧张,有的学生说紧张,但是从他们的眼神中看得出,他们还是有点紧张的。)
  师:那我们先聊会儿天,好吗?
  (学生看上去很兴奋)
  师:你们喜欢动物吗?都喜欢什么动物呢?
  生1:我喜欢猫,它很可爱。
  生2:我喜欢小猴子,他们很聪明。
  师:是呀,老师也喜欢又活泼又聪明的小猴子。你们能不能把自己喜欢的动物用声音或动作表示出来呢?
  生3:我喜欢小狗汪汪汪……
  生4:我喜欢小猫喵喵喵……
  ……
  师:小朋友喜欢的动物真多,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有关动物的课文,相信你们一定会喜欢他们的,可以开始上课了吗?
  生:可以。
  (这样的课前谈话,使原本互不相识的师生经过短暂的交流,迅速拉近了心理距离,也为后面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动物做了很好的铺垫,可谓是一举两得!)
  教学片段二
  师:我宣布:“万兽之王”竞选活动现在开始,第一个上台的是谁?
  生:猫头鹰。(学生大声地回答)
  师:好,猫头鹰,你知道吗?你要是做得好,你就能做新首领,什么是新首领呢?
  生:就是新的万兽之王。
  师:听说自己要当万兽之王了,你的心情怎样?
  生1:激动。
  生2:骄傲。
  生3:神气。
  ……
  师:说得很好,那你能通过自己的方式把这种神气表现出来吗?
  (学生读句子,教师出示猫头鹰的话。)
  师:哟,瞧他神气的。还有谁想读。
  (几乎所有的孩子都把小手举得高高的,生怕我看不到似的。)
  师:还有这么多小朋友想读呀,那怎么办呢?这样吧!让咱们一起来做神气的猫头鹰吧!齐读。
  (在接下来的教学中,学生学习积极性非常高,他们摆脱了头饰的禁锢,一会儿变成猫头鹰,一会儿又是袋鼠、狮子大王、猴子以及其他的小动物,就仿佛自己身临那个“万兽之王”大赛现场,对课文的朗读、感悟也就深入多了。)
  反思: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语文教学涌现出了一些前所未有的新气象:教学内容丰富了,课堂气氛活跃了,教师的教学方法灵活了,学生的学习方式转变了……然而,在令人欣喜的同时,面对赶时髦、走形式、摆花架子等“课堂作秀”现象,我们不得不思考:难道这就是新课程追求的创新课堂吗?同是一篇课文,因教学的不同设计,给了我两点启示:
  1.莫让潮流迷糊了双眼。总以为上公开课,一定要有琳琅满目的教具和精致漂亮的多媒体课件,不用这些东西似乎不是一节好课。其实不然,对比这两次尝试,我们不难发现,第二堂课没有了那些花哨的头饰来作秀,教学效果反而更好些。所以,并不是所有的语文教学都需要头饰和多媒体课件,那种不从学生的实际和教材的实际出发,把形式和教学内容机械地割裂开来的做法,非但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制约了学生的学习行为,对教学就没有什么积极意义了。
  2.把语文的“根”留住。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以语言文字学习为核心,整合语文教育的“三维”目标,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语文教育重在对语言文字的感悟,任何语言文字之外的手段都不能喧宾夺主,因为这些东西只是一种教学的辅助手段,不是目的,更不能成为显示自己才华、体现自己创新的工具。我们的教学要讲究务本求实,语文教学必须守住自己的“个性”,守住自己的“根”。语文教学要“读”占鳌头,在第二次尝试中,学生摆脱了头饰的束缚,不断地改变角色,读得就更有感情了,对课文中人文内涵的理解也就更深入了。
  我们提倡教风“实”起来,莫让潮流迷糊了双眼;我们反对花哨的“形式主义”作秀课堂,但决不是要我们重走“满堂灌”的老路,决不是固步自封,重蹈扼杀学生天性的“覆辙”,而是要秉持创新的精神,怀抱平常的心态,摒弃“形式主义”的做法,追求朴实的教风,扎实的效果,把语文课上得“简简单单”、“清清爽爽”。
  
  作者单位
  浙江省温州市瓯海区景山小学
  ◇责任编辑:徐桥◇
其他文献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这一理念倡导教师建立开放而有活力的大语文教学观,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也就是说,教师可以对教材进行重组构建,拓展延伸,补充遴选。但是,这种拓展和整合并非随心所欲。在文本资源开发的背后,有许多问题值得思考。    一、贪多求全——大珠小珠落玉盘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对第三学段的习作要求之一是:要培养学生“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若要使观察“丰富见闻”,有“独特感受”并能作为“习作素材”,就不能只停留在狭义的“看”上,而应当对事物作全方位的观察。  观察,学生常常只理解为用眼睛看,在“认真看、仔细看”,“静态看、动态看”上下功夫,观察的结果都只是感性的东西;虽然丰富了见闻,但是独特
期刊
“美”  高 辉    唐朝霞老师善于从美学的角度感受教材,欣赏教材,运用教材。她执教《桂林山水》一文时,通过以下几种方法引领学生感受语言文字美,获得审美享受。①联系文中词句想象“波澜壮阔、峰峦雄伟、红叶似火、奇峰罗列、怪石嶙峋、危峰兀立、云雾迷蒙……”让各种美景活现在脑海里。②品味文中比喻、排比等美的修辞:“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
期刊
随着课程改革的日益深入,如何使数学课既能让学生喜欢,又能促进学生认知、思维、情感等方面的发展,已成为有识之士深入探究的课题。这里,笔者拟结合对亲历的原生态课例的描述与反思,从一线教师的视角起点谈谈“构建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的粗浅策略。    一、激活内驱:让需要成为教学支点    数学教学是否有效,一个重要指标是学生有没有参与学习的内在需要。上海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卢家楣教授在《学习的苦乐观新论》中
期刊
口语交际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设置的五大学习领域之一,正确把握口语交际教学的目标和内容,探讨口语交际教学的方法和策略,对于提高口语交际教学质量,培养学生语文素养和交际能力有重要意义。日前,昆明市五华区文林小学围绕口语交际教学方法和策略,开展了一次校本教研活动。老师们交流了自己的教学方法和体会。  张继萍(校长,小学高级教师):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在课程“总
期刊
“集体备课是一种具有实际教育价值的行为,是教师的常态工作。如何让教师积极有效地参与校本教研,尤其是参与到集体备课过程中来,必须要有科学有效的制度作保障。”这是禄丰县土官镇小学校长陈春勇对校本教研的认识。2007年5月26日上午,云南教育报刊社送教下乡的老师们走进了楚雄州禄丰县土官镇小学,在为期4天的送教活动中,送教专家、教师们不仅感受到了土官镇小学充分发挥中心学校的引领作用,还领略了各完小、村小集
期刊
执教:林涛泳  评析:林 岩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数学二年上册表内乘法(二)。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编制7的乘法口诀的过程,体验7的乘法口诀的来源。  2.理解每句口诀的意义,初步记熟7的乘法口诀,能用7的乘法口诀进行简单计算。  3.会用乘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4.通过小组合作自编口诀的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教学难点:编写7的乘法口诀,熟练掌握和
期刊
教材: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  [背景分析]  实施新课程以来,语文课堂教学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课堂不再流于一种熟练的表演——对预设情境的再现;教师也不再是“权威人士”或“指挥家”,学生成为了学习的主人。在教学过程中,提倡教师关注学生在课堂中的每一点表现,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随机调整教学行为,不断寻找新的教学生长点。新课程为教师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我们在
期刊
新课程为课堂教育教学改革打开了一个崭新的天地,给予广大教师很大的触动,纷纷投身于这场改革,更新教育观念,革新课堂教学,令人欣喜,令人振奋,但我们同样感到一些老师的“实践”与新课程理念“形似神异,缺乏实效”。最突出的一点便是出现了“挂羊头卖狗肉”的现象。    一、教学过程设“限”——“守株待兔”式的数学课    新课程强调教学过程是师生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与自主
期刊
教材: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英语(PEP)四年级上册。  教学内容:Unit 6 Meet My Family!B.Let's talk Let's chant  教材简析:本单元以家庭成员为核心话题开展教学活动,通过对“家庭成员的称呼”“职业”两个类别的10个单词和8组句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简单地介绍自己的家庭,对家庭成员的职业和长相进行简单的描述,并让学生了解在英语国家中家庭成员之间的称呼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