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课程改革的日益深入,如何使数学课既能让学生喜欢,又能促进学生认知、思维、情感等方面的发展,已成为有识之士深入探究的课题。这里,笔者拟结合对亲历的原生态课例的描述与反思,从一线教师的视角起点谈谈“构建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的粗浅策略。
一、激活内驱:让需要成为教学支点
数学教学是否有效,一个重要指标是学生有没有参与学习的内在需要。上海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卢家楣教授在《学习的苦乐观新论》中写道:“教学活动中学生的学习本无预定的苦乐属性,孰苦孰乐具有动态特点。当学习满足学生需要时便有乐的体验,当学习不满足学生需要时则有苦的体验。能否使学生乐学的关键在于教师的教学引导,其实质是设法使学生之所学能满足其所需。”构建促进发展的有效课堂,教师行为的着力点应放在“通过引导,引发、回应、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
1.妙趣横生的课前热身。利用课前闲暇,师生共同参与一些与新课内容暗存关联的游戏活动(或聊天活动),既能活跃气氛,拉近师生距离,又能蕴蓄新知,勾起探究需要。笔者执教“认识负数”时,设计了如下课前热身。学生入座后,我提议:“同学们,我们先来做个‘说反话’的游戏,老师说一句话,请你们快速说出意思相反的话,行吗?”接着,我先后说了“今天天气真热”、“杭州房价上升了”、“爸爸上个月赚了2000元”、“小东的体重增加了5千克”四句话,学生们兴致高涨地对出了“今天天气真冷”、“杭州房价下降了”、“爸爸上个月亏了2000元”、“小东的体重减少了5千克”四句话。在这个过程中,我随机逗乐,引发了课堂现场的阵阵笑声。比如,当学生对出“杭州房价下降”之后,我说:“真是一个好消息!我代表想在杭州买房的人们感谢你!”当学生对出“小东的体重减少了5千克”之后,我说:“能告诉老师,小东近期在干一件什么事情吗?”学生齐答:“减肥!”就这样,在妙趣横生的轻松游戏中,热情被点燃,需要被唤起,学生投身学习的内驱力得到了有效扩张。
2.意味深长的情境策动。在课堂教学的适当阶段,设置一些生动新颖的问题情境,可以有效打破学习的疲软状态,激活学生的思维波澜,从而稳固学生的求知需求。一位教师执教“用字母表示数”时,针对教材中的一道例题(如下图),设计了如下的教学情境:教师首先出示:“著名运动员张国政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举重比赛中抓举160公斤荣获冠军”的图片,然后导语引入:“张国政举起了这么重的质量,为祖国争得了荣誉。但如果在月球上,他还能举起更重的质量。你知道是为什么吗?”学生就此展开评说。教师适时指出:“研究表明,月球上人能举起物体的质量是地面上的6倍。你能用一个式子表示出张国政能在月球上举起的质量吗?”这样,将教材中的一个普通例题巧妙地结合流行题材,创设了兼顾“时代性”和“数学味”的问题情境,有效引发了学生们后续探究的期待。
3.充满关爱的评价激励。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基于真实学情施展客观公正、热情亲和的激励性评价,能较好地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主动性。尤为重要的是,面对学生课堂现场的缺失表现,教师更需要通过积极的评价来呵护学生的学习需求。笔者执教“圆的认识”时,有这样一个环节:请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一件工具画圆(我提供给学生的工具有单面胶、圆规、系有铅笔的绳子)。在随后的交流展示中,一位选择“系有铅笔的绳子”来画圆的孩子展示了一个还没画完,且歪歪扭扭的“圆”。他难为情地说:“老师,我实在没有办法,只能画成这样了!”对此,我没有指责,而是温和地问道:“你遇到了什么难以克服的困难吗?”该生回答:“绳子的一头按住后,系有铅笔的一头进行旋转。但铅笔稍微一抖,圆就变形了。”听了他的实话实说,我给予了这样的即兴评价:“尽管你的画圆过程困难重重,但你的勇气却是令人钦佩的。我们应该向这种敢于尝试的精神致敬!”话音刚落,掌声四起。在接下来的学习活动中,该生始终保持积极的学习状态。激励评价对于提升学习内驱力的重要作用由此可见一斑。
二、回归主体:让学生驰骋课堂前线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波利亚说过:“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由学生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内在规律和联系。”其中的“自己去发现”,就是让学生用自己的感官去体验,用自己的思维去探究,用自己的智慧去感悟。很显然,对于学生这一鲜活的生命群体而言,要使数学课堂真正有效,就应该使其挺进课堂前线,拥有充分体验的机会、自主创新的空间、持续发展的平台。而教师应该理智让位,实现由“幕前”指挥向“幕后”支持的行为转变。
1.简便易动的材料操作。数学学习的本质,是学生基于学习材料而展开的探究活动。因此,学习材料设计的好坏,将直接关系到探究活动质量的优劣。注重效能的数学课堂,呼唤便于操作的“实惠型”学习材料。我校一位教师执教“分类”时,给学生提供了以下学习材料让其自主分类:“语文书”、“数学书”、“语文生字抄写本”、“语文课堂作业本”、“语文每课一练”、“数学课堂作业本”、“数学口算训练本”。事后交流中,学生分类的多元维度让教师大为赞叹:有的学生以“是大大的,还是小小的”为标准进行分类;有的学生以“是语文的,还是数学的”为标准进行分类;有的学生以“是用来读的,还是用来做的”为标准进行分类;有的学生则以“是在学校里用的,还是回家以后用的”为标准进行分类。之所以能生成如此丰富的分类成果,其原因是教师独具匠心地选择了学生天天接触的学习材料。熟悉的材料,容易引发开放的思维;便捷的操作,容易积累真切的体验。
2.曲径通幽的渐进探索。实践表明,学生并不喜欢教师平铺直叙的机械给予(尽管这种方式有时显得快捷,但灵性受到扼杀的阴霾境地让学生索然无味),他们更欢迎逐层递进的探索发现(尽管这种方式有时显得烦琐,但潜能尽情释放的灿烂氛围让学生兴趣盎然)。笔者执教“两位数乘两位数”时,精心预设的教学活动迂回推进,收效颇丰。(1)尝试:请学生自己选择方式试着计算24×12。(2)交流:在小组汇总的基础上,请学生展示自己的计算过程,师生共同追问说理(典型算法有:①24×2×6=288,②24×3×4=288,③24×10+24×2=288,④竖式)。)(3)评价:请学生说说比较欣赏哪种(哪些)算法。(4)再算:请学生选择合适的方法计算23×13。(5)归纳:为什么这次都选择③、④两种算法?从中得出“③、④两种算法具有普遍意义”。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发现③(横式)与④(竖式)两种算法之间的内在联系,并指出“小学阶段进行笔算的基本方法是竖式计算”。(6)强化:重点突破“竖式计算24×12”的算法算理。在以上过程中,学生亲身经历了从“经验算法”向“科学算法”的迈进,逐步感受了“多样算法”向“基本算法”的归统,计算教学的主体资源在此得到了充分张扬。
3.彰显个性的数学思考。对学生而言,真正意义上的数学思考,应基于自身的认知基础,立足自身的思维角度,延续自身的思维方式,以此实现对数学现象的深度剖析;教师的职责是着力营造利于学生“数学思考”及“成果交流”的民主氛围。笔者执教“带分数乘法”时,教材中有这样一道练习题:
在○里填上“>”、“<”或“=”
我让学生先独立解答,再进行汇报交流、判断正误。
生1:我是通过计算来比较的,分别填<、=、<、>。
生2:我不用计算。我给每题右边都加上“×1”,这样题目就变成了 。因为第一个因数都一样,所以,只要比较○左右两边第二个因数的大小,就能知道得数的大小了。
生3:我也不用计算就能得出答案。例如第1题 ,因为第二个因数1/2是一个真分数,化成小数之后是纯小数,五年级时我们学过“一个数乘以纯小数积一定小于原数”,所以填<,第3题 也一样填<。第4题 中,因为第2个因数是带分数,化成小数是带小数,所以,乘得的积要比原数大。
生4:我觉得可以这样想,一个数乘以真分数的积要小于原数,一个数乘以带分数的积要大于原数。
随后,我建议全体学生以这一思路为策略依据,去解决今后遇到的类似题目。在这里,教师没有把自己预设的“最佳方法”强加于学生,而是提供了充足的时空和思考的余地,放手让学生“独立找寻方法”、“充分交流方法”,进而“深刻领会方法”,使得不同程度的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获得不同程度的发展。
三、提升价值:让知识对接文化视界
长久以来,“数学=逻辑”的固有观念一直影响着师生的教学活动,数学课由此演变成了重知识、重结论、轻体验、轻情感的“符号游戏”。让“数学”超越“逻辑”的樊篱,迈入“文化”的洪流,是排除这一固有观念影响的重要方面。我们应该把数学教学置于文化传承的宽阔背景下,充分展示数学知识发生、发展及应用的完满过程,强化“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实现“科学”与“人文”价值共赢。
1.回应生活的知识呈现。数学的本真价值,靠教师的空洞说教是无法让学生产生共鸣的。只有当学生发现“数学知识”就在周围真实存在,并与自己的日常生活发生着千丝万缕的密切联系时,他才可能有感而发:“数学真好!”笔者执教“对称”时,首先出示一组图画:“这里有6只蝴蝶翅膀,你能选择合适的蝴蝶翅膀拼成蝴蝶吗?”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很快有了答案:1号和6号可以拼成一只蝴蝶;3号和4号也可以拼成一只蝴蝶;2号和5号不能拼成蝴蝶。通过说理交流,学生逐渐体会到,只有左右两边完全相同,蝴蝶才能保持飞行平衡。在此基础上,我简洁指明:“像这样两边完全相同的生活现象,数学上叫做‘对称’。”这样的呈现方式,给数学概念找到了与之匹配的生活原型,更为数学学习增添了较为浓郁的现实意味。
2.富有挑战的问题解决。把新近学到的数学知识作为有效的思维砝码和技术支撑,去灵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这是提升数学知识价值、彰显数学文化内涵的重要途径。因此,教师要在课堂现场精心创设“解决问题”的应用氛围。笔者执教“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应用题”时,针对当前学生“书包过重”的客观现状,设计了一个富有挑战意味的问题解决项目。我首先出示下图(隐掉文字),让学生据图畅谈想法。然后,出示相关数据,请学生判别“书包是否超重”。大部分学生应用本课所学的“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知识,用30×3/20=4.5千克,5千克>4.5千克,从而得出“书包超重”的结论,也有少数学生利用第一单元学过的“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知识,用5÷30=1/6,1/6>3/20,从而得出“书包超重”的结论。这里,学生们凭借所学知识(新知及旧知),结合富有现实意义的素材,较好地解决了社会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并从中感受到了数学学习的文化价值。
3.纵横挖掘的文化延展。数学作为一种文化,承载着深厚的历史印记,也助推着蓬勃的现代文明。一方面,教师可结合知识点将“数学史”适时引入课堂,以促进学生对数学文化的深度体悟。笔者执教“认识负数”时,在课尾给学生提供了小资料“负数的历史”:“中国是认识和使用负数最早的国家。据两千多年前的《九章算术》记载,那时的人们就有了‘粮食入仓为正,出仓为负;收入的钱为正,付出的钱为负’的思想。到了一千七百多年前,我国数学家刘徽在注解《九章算术》时,更明确地提出了正数和负数的概念,比国外早了七八百年!”学生通过新课已经建立了“负数”概念,因此极易与“负数的历史”介绍中的相关信息产生共鸣,从而领略“负数”知识的文化渊源。另一方面,教师也可以结合知识点将“数学技术高端应用”适度予以呈现,以诱发学生对数学文明的内心叹服。笔者执教“确定位置”时,在学生掌握“用‘数对’确定位置”的知识后,给学生简要介绍了“用‘经纬度’确定位置”的天文规则。书本知识与天文知识的本质沟通,提升了学生对数学文化价值的认同水平。
笔者结合课例剖析,粗浅阐述了“构建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的四大策略。笔者相信,只要教师秉持爱生之心,遵循科学理念,精心设计,智慧施教,数学教学的“有效性”定能进一步生成、凸显和扩张,数学教学“促进学生发展”的课程目标也必能落到实处。
作者单位
浙江省上虞市阳光学校
◇责任编辑:曹文◇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一、激活内驱:让需要成为教学支点
数学教学是否有效,一个重要指标是学生有没有参与学习的内在需要。上海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卢家楣教授在《学习的苦乐观新论》中写道:“教学活动中学生的学习本无预定的苦乐属性,孰苦孰乐具有动态特点。当学习满足学生需要时便有乐的体验,当学习不满足学生需要时则有苦的体验。能否使学生乐学的关键在于教师的教学引导,其实质是设法使学生之所学能满足其所需。”构建促进发展的有效课堂,教师行为的着力点应放在“通过引导,引发、回应、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
1.妙趣横生的课前热身。利用课前闲暇,师生共同参与一些与新课内容暗存关联的游戏活动(或聊天活动),既能活跃气氛,拉近师生距离,又能蕴蓄新知,勾起探究需要。笔者执教“认识负数”时,设计了如下课前热身。学生入座后,我提议:“同学们,我们先来做个‘说反话’的游戏,老师说一句话,请你们快速说出意思相反的话,行吗?”接着,我先后说了“今天天气真热”、“杭州房价上升了”、“爸爸上个月赚了2000元”、“小东的体重增加了5千克”四句话,学生们兴致高涨地对出了“今天天气真冷”、“杭州房价下降了”、“爸爸上个月亏了2000元”、“小东的体重减少了5千克”四句话。在这个过程中,我随机逗乐,引发了课堂现场的阵阵笑声。比如,当学生对出“杭州房价下降”之后,我说:“真是一个好消息!我代表想在杭州买房的人们感谢你!”当学生对出“小东的体重减少了5千克”之后,我说:“能告诉老师,小东近期在干一件什么事情吗?”学生齐答:“减肥!”就这样,在妙趣横生的轻松游戏中,热情被点燃,需要被唤起,学生投身学习的内驱力得到了有效扩张。
2.意味深长的情境策动。在课堂教学的适当阶段,设置一些生动新颖的问题情境,可以有效打破学习的疲软状态,激活学生的思维波澜,从而稳固学生的求知需求。一位教师执教“用字母表示数”时,针对教材中的一道例题(如下图),设计了如下的教学情境:教师首先出示:“著名运动员张国政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举重比赛中抓举160公斤荣获冠军”的图片,然后导语引入:“张国政举起了这么重的质量,为祖国争得了荣誉。但如果在月球上,他还能举起更重的质量。你知道是为什么吗?”学生就此展开评说。教师适时指出:“研究表明,月球上人能举起物体的质量是地面上的6倍。你能用一个式子表示出张国政能在月球上举起的质量吗?”这样,将教材中的一个普通例题巧妙地结合流行题材,创设了兼顾“时代性”和“数学味”的问题情境,有效引发了学生们后续探究的期待。
3.充满关爱的评价激励。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基于真实学情施展客观公正、热情亲和的激励性评价,能较好地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主动性。尤为重要的是,面对学生课堂现场的缺失表现,教师更需要通过积极的评价来呵护学生的学习需求。笔者执教“圆的认识”时,有这样一个环节:请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一件工具画圆(我提供给学生的工具有单面胶、圆规、系有铅笔的绳子)。在随后的交流展示中,一位选择“系有铅笔的绳子”来画圆的孩子展示了一个还没画完,且歪歪扭扭的“圆”。他难为情地说:“老师,我实在没有办法,只能画成这样了!”对此,我没有指责,而是温和地问道:“你遇到了什么难以克服的困难吗?”该生回答:“绳子的一头按住后,系有铅笔的一头进行旋转。但铅笔稍微一抖,圆就变形了。”听了他的实话实说,我给予了这样的即兴评价:“尽管你的画圆过程困难重重,但你的勇气却是令人钦佩的。我们应该向这种敢于尝试的精神致敬!”话音刚落,掌声四起。在接下来的学习活动中,该生始终保持积极的学习状态。激励评价对于提升学习内驱力的重要作用由此可见一斑。
二、回归主体:让学生驰骋课堂前线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波利亚说过:“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由学生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内在规律和联系。”其中的“自己去发现”,就是让学生用自己的感官去体验,用自己的思维去探究,用自己的智慧去感悟。很显然,对于学生这一鲜活的生命群体而言,要使数学课堂真正有效,就应该使其挺进课堂前线,拥有充分体验的机会、自主创新的空间、持续发展的平台。而教师应该理智让位,实现由“幕前”指挥向“幕后”支持的行为转变。
1.简便易动的材料操作。数学学习的本质,是学生基于学习材料而展开的探究活动。因此,学习材料设计的好坏,将直接关系到探究活动质量的优劣。注重效能的数学课堂,呼唤便于操作的“实惠型”学习材料。我校一位教师执教“分类”时,给学生提供了以下学习材料让其自主分类:“语文书”、“数学书”、“语文生字抄写本”、“语文课堂作业本”、“语文每课一练”、“数学课堂作业本”、“数学口算训练本”。事后交流中,学生分类的多元维度让教师大为赞叹:有的学生以“是大大的,还是小小的”为标准进行分类;有的学生以“是语文的,还是数学的”为标准进行分类;有的学生以“是用来读的,还是用来做的”为标准进行分类;有的学生则以“是在学校里用的,还是回家以后用的”为标准进行分类。之所以能生成如此丰富的分类成果,其原因是教师独具匠心地选择了学生天天接触的学习材料。熟悉的材料,容易引发开放的思维;便捷的操作,容易积累真切的体验。
2.曲径通幽的渐进探索。实践表明,学生并不喜欢教师平铺直叙的机械给予(尽管这种方式有时显得快捷,但灵性受到扼杀的阴霾境地让学生索然无味),他们更欢迎逐层递进的探索发现(尽管这种方式有时显得烦琐,但潜能尽情释放的灿烂氛围让学生兴趣盎然)。笔者执教“两位数乘两位数”时,精心预设的教学活动迂回推进,收效颇丰。(1)尝试:请学生自己选择方式试着计算24×12。(2)交流:在小组汇总的基础上,请学生展示自己的计算过程,师生共同追问说理(典型算法有:①24×2×6=288,②24×3×4=288,③24×10+24×2=288,④竖式)。)(3)评价:请学生说说比较欣赏哪种(哪些)算法。(4)再算:请学生选择合适的方法计算23×13。(5)归纳:为什么这次都选择③、④两种算法?从中得出“③、④两种算法具有普遍意义”。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发现③(横式)与④(竖式)两种算法之间的内在联系,并指出“小学阶段进行笔算的基本方法是竖式计算”。(6)强化:重点突破“竖式计算24×12”的算法算理。在以上过程中,学生亲身经历了从“经验算法”向“科学算法”的迈进,逐步感受了“多样算法”向“基本算法”的归统,计算教学的主体资源在此得到了充分张扬。
3.彰显个性的数学思考。对学生而言,真正意义上的数学思考,应基于自身的认知基础,立足自身的思维角度,延续自身的思维方式,以此实现对数学现象的深度剖析;教师的职责是着力营造利于学生“数学思考”及“成果交流”的民主氛围。笔者执教“带分数乘法”时,教材中有这样一道练习题:
在○里填上“>”、“<”或“=”
我让学生先独立解答,再进行汇报交流、判断正误。
生1:我是通过计算来比较的,分别填<、=、<、>。
生2:我不用计算。我给每题右边都加上“×1”,这样题目就变成了 。因为第一个因数都一样,所以,只要比较○左右两边第二个因数的大小,就能知道得数的大小了。
生3:我也不用计算就能得出答案。例如第1题 ,因为第二个因数1/2是一个真分数,化成小数之后是纯小数,五年级时我们学过“一个数乘以纯小数积一定小于原数”,所以填<,第3题 也一样填<。第4题 中,因为第2个因数是带分数,化成小数是带小数,所以,乘得的积要比原数大。
生4:我觉得可以这样想,一个数乘以真分数的积要小于原数,一个数乘以带分数的积要大于原数。
随后,我建议全体学生以这一思路为策略依据,去解决今后遇到的类似题目。在这里,教师没有把自己预设的“最佳方法”强加于学生,而是提供了充足的时空和思考的余地,放手让学生“独立找寻方法”、“充分交流方法”,进而“深刻领会方法”,使得不同程度的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获得不同程度的发展。
三、提升价值:让知识对接文化视界
长久以来,“数学=逻辑”的固有观念一直影响着师生的教学活动,数学课由此演变成了重知识、重结论、轻体验、轻情感的“符号游戏”。让“数学”超越“逻辑”的樊篱,迈入“文化”的洪流,是排除这一固有观念影响的重要方面。我们应该把数学教学置于文化传承的宽阔背景下,充分展示数学知识发生、发展及应用的完满过程,强化“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实现“科学”与“人文”价值共赢。
1.回应生活的知识呈现。数学的本真价值,靠教师的空洞说教是无法让学生产生共鸣的。只有当学生发现“数学知识”就在周围真实存在,并与自己的日常生活发生着千丝万缕的密切联系时,他才可能有感而发:“数学真好!”笔者执教“对称”时,首先出示一组图画:“这里有6只蝴蝶翅膀,你能选择合适的蝴蝶翅膀拼成蝴蝶吗?”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很快有了答案:1号和6号可以拼成一只蝴蝶;3号和4号也可以拼成一只蝴蝶;2号和5号不能拼成蝴蝶。通过说理交流,学生逐渐体会到,只有左右两边完全相同,蝴蝶才能保持飞行平衡。在此基础上,我简洁指明:“像这样两边完全相同的生活现象,数学上叫做‘对称’。”这样的呈现方式,给数学概念找到了与之匹配的生活原型,更为数学学习增添了较为浓郁的现实意味。
2.富有挑战的问题解决。把新近学到的数学知识作为有效的思维砝码和技术支撑,去灵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这是提升数学知识价值、彰显数学文化内涵的重要途径。因此,教师要在课堂现场精心创设“解决问题”的应用氛围。笔者执教“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应用题”时,针对当前学生“书包过重”的客观现状,设计了一个富有挑战意味的问题解决项目。我首先出示下图(隐掉文字),让学生据图畅谈想法。然后,出示相关数据,请学生判别“书包是否超重”。大部分学生应用本课所学的“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知识,用30×3/20=4.5千克,5千克>4.5千克,从而得出“书包超重”的结论,也有少数学生利用第一单元学过的“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知识,用5÷30=1/6,1/6>3/20,从而得出“书包超重”的结论。这里,学生们凭借所学知识(新知及旧知),结合富有现实意义的素材,较好地解决了社会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并从中感受到了数学学习的文化价值。
3.纵横挖掘的文化延展。数学作为一种文化,承载着深厚的历史印记,也助推着蓬勃的现代文明。一方面,教师可结合知识点将“数学史”适时引入课堂,以促进学生对数学文化的深度体悟。笔者执教“认识负数”时,在课尾给学生提供了小资料“负数的历史”:“中国是认识和使用负数最早的国家。据两千多年前的《九章算术》记载,那时的人们就有了‘粮食入仓为正,出仓为负;收入的钱为正,付出的钱为负’的思想。到了一千七百多年前,我国数学家刘徽在注解《九章算术》时,更明确地提出了正数和负数的概念,比国外早了七八百年!”学生通过新课已经建立了“负数”概念,因此极易与“负数的历史”介绍中的相关信息产生共鸣,从而领略“负数”知识的文化渊源。另一方面,教师也可以结合知识点将“数学技术高端应用”适度予以呈现,以诱发学生对数学文明的内心叹服。笔者执教“确定位置”时,在学生掌握“用‘数对’确定位置”的知识后,给学生简要介绍了“用‘经纬度’确定位置”的天文规则。书本知识与天文知识的本质沟通,提升了学生对数学文化价值的认同水平。
笔者结合课例剖析,粗浅阐述了“构建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的四大策略。笔者相信,只要教师秉持爱生之心,遵循科学理念,精心设计,智慧施教,数学教学的“有效性”定能进一步生成、凸显和扩张,数学教学“促进学生发展”的课程目标也必能落到实处。
作者单位
浙江省上虞市阳光学校
◇责任编辑:曹文◇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