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利比亚是中国对外承包工程业务的重要市场之一。中国建筑业企业大规模进入利比亚始于2007年。截至本次动乱发生前,在利比亚有75家中国企业承建的50个国际工程承包项目,涉及金额188亿美元。在此次利比亚国内冲突中,中资企业中有十多人受伤,企业工地、营地遭到袭击抢劫,直接经济损失达15亿元人民币。随后,中国政府为确保在利华人生命财产安全,出动海陆空力量,撤回3万余名中国员工,耗资约3亿元。再加上中国企业在利比亚的项目,总体损失预计188亿元,此次利比亚危机带给中国的损失将超200亿元。
关键词:中国建筑业企业;国际工程承包;风险管理;合同管理
中图分类号:TU-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1)-09-0-02
大阿拉伯利比亚人民社会主义民众国(The Great Socialist People's Libyan Arab Jamahiriya)简称利比亚,是北非的一个国家。位於地中海南岸,与埃及、苏丹、乍得、尼日尔、阿尔及利亚跟突尼西亚相邻。除沿海地区及南部山区外,利国大部分均为沙漠。利比亚战略位置重要,并为产石油国,曾使它成为欧洲各国重要的贸易伙伴,但因该国政府反对西方霸权主义,使其在政治上被西方国家排斥。石油的利益占利比亚GDP的58%,但是政府用这些石油方面的收入来发展和壮大国内的中产阶层的部分有限,所以尽管利比亚有600万人口,但是真正能获取利比亚石油收益只有很少一部分。政府花费巨资用于购买武器方面,并且大力赞助国外的反政府军和恐怖分子。通过最近的调查数据显示有21%的利比亚人处于失业状态,这个数字比例在北非是最高的。卡扎菲家族涉及石油、天然气、通讯、基本建设、酒店、媒体发行及消费品发行等诸多商业投资领域,每年都从中获取了巨额利益。而卡扎菲的家族成员在世界各地的银行竟拥有300亿美元以上的资产。于是在邻国发生巨变后,许多利比亚民众要求利比亚政治变革的呼声更加强烈。卡扎菲对待反对派人士的态度是坚持毫不留情地予以铲除的原则,他不惜代价地武装镇压那些表达不同意见的团体:他曾多次下令在包括班加西、的黎波里在内的数个城市公开绞死进行示威游行的学生和反对派成员;还曾在三小时内屠杀了阿布萨利姆监狱中的1200名囚犯。利比亚政府还经常公开地处决那些反对他的政治活动家,然后在国家电视台上反复播放处决过程的画面。2月19日利比亚使用雇佣兵和军队向示威者发射了迫击炮弹并用机枪进行扫射,并动用迫击炮、机关枪、催泪弹,用防空导弹对准示威者。并且还派出狙击手埋伏屋顶,射杀示威民众。截至2月20日,连续多天的镇压,已造成300人死亡、逾1,000人受伤。美英等国发表声明,谴责利比亚政府的暴力行径。2月22日,利比亚驻外大使纷纷请辞,利比亚驻阿拉伯联盟大使、驻联合国、美国、印度、澳洲、中国和马来西亚大使,都已经表明,切断跟利比亚政府的关系;他们并且表示强烈谴责利比亚政府野蛮的、屠杀无辜人民的罪行,领导人卡扎菲在人民眼中已经失去所有的正当性。2月24日,卡扎菲在利比亚首都的黎波里继续实行强硬措施。与此同时,东部脱离利比亚的地区已开始建立初级政府。反对派,顾名思义,反对卡扎菲极权统治的所有人。在二月卡扎菲血腥镇压后形成的民众势力。目前利比亚反对派于2011年3月组成临时政府。从2003年起,利比亚积极与欧美各国改善关系,也达成许多的重大共识,目前联合国对利国的制裁已经解除。2011年2月16日,数百名利比亚民众在该国第二大城市班加西举行抗议活动,与当地警方和政府支持者发生冲突。与此同时,南非多个地区的抗议活动已经进入第3天。截至2011年02月24日,利比亚骚乱已造成300人遇难。由于骚乱的影响,中方驻利比亚的企业基本都停止了施工。我国政府拟随时准备进入利比亚,分批组织我包括港澳台同胞在内的驻利比亚人员安全有序撤离。在此事件中中建集团所受损失最为之大,这其中包括企业资产损失、垫资款损失、支付款损失和中国劳务人员的经济损失等。中建集团也通过一系列措施,如要求获得赔偿款并妥善安置回国劳务人员等,来保护中国企业的最大利益。中国在利企业以此事件为警戒点,开始进一步建立有效地安全保障体系。
一、中国建筑业企业遭受的损失
尽管国内出口企业“走出去”前景被看好,但海外危机四伏令投资风险如影相随。北非和西亚局势持续动荡,出口贸易以及投资项目无不令人担忧。这一局势直接影响中国对当地的投资热情,今年前两月在非洲地区承包工程业务同比减半,其中在利比亚新签合同额同比减少45.3%。利比亚遭空袭以来,中国在当地新建项目和在建项目被战争梦魇所笼罩。据悉,国内75家企业,包括13家央企在利比亚有投资项目。国资委此前披露消息显示,央企在利比亚的项目全部暂停,这些投资主要集中在基建、电信领域。战争肆虐之下,无法重建的工程损失将陆续浮出水面。“利比亚政局的动荡确实对中资企业造成了相当大的影响。”3月下旬,在商务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发言人姚坚透露,目前中国在利比亚承包的大型项目一共有50个,涉及合同金额188亿美元(约1200亿元人民币)。在大部分中资企业人员撤出利比亚之后,商务部已经会同相关部门着手评估中资企业在利比亚的损失,妥善处理相关的后续事项。相关专家估计,中资企业在利比亚的损失主要有固定资产、原材料等;难以追回的工程垫付款;撤离人员安置费用;预计200亿美元资金在利比亚“打水漂”。中国中冶、中国建筑等四大上市央企发布公告,累计停工的合同金额达到410.35亿元
(一)企业资产的损失。虽然大部分中国建筑业企业在利比亚承揽的是国际工程承包项目,不是带资项目,没有直接投资,但仍旧是一种风险管理,因为中国各大公司在利总部及各项工程的基础设施、设备和原材料都留在了那里,并完全处于失控状态。因此,会有大量固定资产损失。
(二)垫资款的损失。在利比亚实施的工程项目都是中方企业先垫资。一般而言,项目合同资金的支付方式为:按工程进度付款,再加上15%左右的预付款。虽然企业可以获得部分预付款,但预付款一般逐月按工程进度从工程进度付款中扣还,加上进度付款一般会延后3个月甚至半年,因此,一旦工程因不可控因素停止,这些尚未收回的应收账款就成为承包商的损失。
(三)支付款的损失。由于利比亚建筑材料缺乏,无法满足工程需要,一般需要承包商从利比亚以外的国家采购。而中国企业承包工程所需的建筑材料一般从国内采购。因此,利比亚项目中断后,一些企业无法按期给原材料商支付货款,加上很多工程采用分包模式,也导致三角债问题凸显。
(四)中国劳务人员的经济损失。在利回国劳务人员如何安置问题也是中国企业所面临的一大难题,在利就业所造成的经济损失而由此产生的赔偿问题等,等都让中国企业面临着进退两难的地步。
二、利比亚动乱对中国建筑业企业的启示
(一)企业在损失面前要根据合同管理获得赔偿
根据国际惯例,要根据中利的合同管理来处理赔偿问题,外国法人在东道国享有对其财产的所有权、企业控制权等权益不受侵犯的权利,利比亚的政局动荡造成了中国在利企业无法正常经营并造成重大损失,侵犯了中国在利企业的合法权益。很据合同法东道国应该履行保护外国投资者权益并赋予其“公正、合理待遇”的国际义务。因此,中国在利比亚的投资不可能“灰飞烟灭”。危机前在利比亚实施项目的中国公司都将会被作为一个整体对待,并获得赔偿。
(二)中国建筑业企业需要进步建立一个有效的‘走出去’的安全保障体系
商务部发言人姚坚表示,中国和西亚北非地区有比较完善的经贸合作机制和相应的工作机制,中方会通过这些机制来降低中资企业在利比亚、在西亚北非地区受到的影响。“这件事情也反映出中国企业在参与海外项目的过程中,建立一个有效的‘走出去’的安全保障体系的重要性。对于此次利比亚局势,我国紧急实施了大规模撤侨,由此带来的项目合同损失多达数百亿元,华民认为,巨大损失换来的不该是“一无所有”,中国相关部门和企业从利比亚事件中汲取经验教训。在“走出去”之前对目的国的政治风险等因素做出更加充分的考量,特别重视政治动乱因素。中国企业“走出去”不应只是依赖经验,而需要更详细的可行性调查。中国企业未来的“走出去”战略应以此为戒,投资环境风险评估应加强。
三、结语
当前,利比亚乱局带给中国企业的损失已经不是某个企业所面临的问题,而是全体在利实施项目的中国企业需要共同面对的局面。因此,全体相关企业应团结一致,有效协商,并加强行业协会和政府职能,最终统一立场,共同应对,从而最大限度地保护中国企业的利益,将损失降到最低。
参考文献:
[1]北京青年报.
[2]凤凰网.2011-03-22.
[3]中国经济时报.2011-3-30.
关键词:中国建筑业企业;国际工程承包;风险管理;合同管理
中图分类号:TU-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1)-09-0-02
大阿拉伯利比亚人民社会主义民众国(The Great Socialist People's Libyan Arab Jamahiriya)简称利比亚,是北非的一个国家。位於地中海南岸,与埃及、苏丹、乍得、尼日尔、阿尔及利亚跟突尼西亚相邻。除沿海地区及南部山区外,利国大部分均为沙漠。利比亚战略位置重要,并为产石油国,曾使它成为欧洲各国重要的贸易伙伴,但因该国政府反对西方霸权主义,使其在政治上被西方国家排斥。石油的利益占利比亚GDP的58%,但是政府用这些石油方面的收入来发展和壮大国内的中产阶层的部分有限,所以尽管利比亚有600万人口,但是真正能获取利比亚石油收益只有很少一部分。政府花费巨资用于购买武器方面,并且大力赞助国外的反政府军和恐怖分子。通过最近的调查数据显示有21%的利比亚人处于失业状态,这个数字比例在北非是最高的。卡扎菲家族涉及石油、天然气、通讯、基本建设、酒店、媒体发行及消费品发行等诸多商业投资领域,每年都从中获取了巨额利益。而卡扎菲的家族成员在世界各地的银行竟拥有300亿美元以上的资产。于是在邻国发生巨变后,许多利比亚民众要求利比亚政治变革的呼声更加强烈。卡扎菲对待反对派人士的态度是坚持毫不留情地予以铲除的原则,他不惜代价地武装镇压那些表达不同意见的团体:他曾多次下令在包括班加西、的黎波里在内的数个城市公开绞死进行示威游行的学生和反对派成员;还曾在三小时内屠杀了阿布萨利姆监狱中的1200名囚犯。利比亚政府还经常公开地处决那些反对他的政治活动家,然后在国家电视台上反复播放处决过程的画面。2月19日利比亚使用雇佣兵和军队向示威者发射了迫击炮弹并用机枪进行扫射,并动用迫击炮、机关枪、催泪弹,用防空导弹对准示威者。并且还派出狙击手埋伏屋顶,射杀示威民众。截至2月20日,连续多天的镇压,已造成300人死亡、逾1,000人受伤。美英等国发表声明,谴责利比亚政府的暴力行径。2月22日,利比亚驻外大使纷纷请辞,利比亚驻阿拉伯联盟大使、驻联合国、美国、印度、澳洲、中国和马来西亚大使,都已经表明,切断跟利比亚政府的关系;他们并且表示强烈谴责利比亚政府野蛮的、屠杀无辜人民的罪行,领导人卡扎菲在人民眼中已经失去所有的正当性。2月24日,卡扎菲在利比亚首都的黎波里继续实行强硬措施。与此同时,东部脱离利比亚的地区已开始建立初级政府。反对派,顾名思义,反对卡扎菲极权统治的所有人。在二月卡扎菲血腥镇压后形成的民众势力。目前利比亚反对派于2011年3月组成临时政府。从2003年起,利比亚积极与欧美各国改善关系,也达成许多的重大共识,目前联合国对利国的制裁已经解除。2011年2月16日,数百名利比亚民众在该国第二大城市班加西举行抗议活动,与当地警方和政府支持者发生冲突。与此同时,南非多个地区的抗议活动已经进入第3天。截至2011年02月24日,利比亚骚乱已造成300人遇难。由于骚乱的影响,中方驻利比亚的企业基本都停止了施工。我国政府拟随时准备进入利比亚,分批组织我包括港澳台同胞在内的驻利比亚人员安全有序撤离。在此事件中中建集团所受损失最为之大,这其中包括企业资产损失、垫资款损失、支付款损失和中国劳务人员的经济损失等。中建集团也通过一系列措施,如要求获得赔偿款并妥善安置回国劳务人员等,来保护中国企业的最大利益。中国在利企业以此事件为警戒点,开始进一步建立有效地安全保障体系。
一、中国建筑业企业遭受的损失
尽管国内出口企业“走出去”前景被看好,但海外危机四伏令投资风险如影相随。北非和西亚局势持续动荡,出口贸易以及投资项目无不令人担忧。这一局势直接影响中国对当地的投资热情,今年前两月在非洲地区承包工程业务同比减半,其中在利比亚新签合同额同比减少45.3%。利比亚遭空袭以来,中国在当地新建项目和在建项目被战争梦魇所笼罩。据悉,国内75家企业,包括13家央企在利比亚有投资项目。国资委此前披露消息显示,央企在利比亚的项目全部暂停,这些投资主要集中在基建、电信领域。战争肆虐之下,无法重建的工程损失将陆续浮出水面。“利比亚政局的动荡确实对中资企业造成了相当大的影响。”3月下旬,在商务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发言人姚坚透露,目前中国在利比亚承包的大型项目一共有50个,涉及合同金额188亿美元(约1200亿元人民币)。在大部分中资企业人员撤出利比亚之后,商务部已经会同相关部门着手评估中资企业在利比亚的损失,妥善处理相关的后续事项。相关专家估计,中资企业在利比亚的损失主要有固定资产、原材料等;难以追回的工程垫付款;撤离人员安置费用;预计200亿美元资金在利比亚“打水漂”。中国中冶、中国建筑等四大上市央企发布公告,累计停工的合同金额达到410.35亿元
(一)企业资产的损失。虽然大部分中国建筑业企业在利比亚承揽的是国际工程承包项目,不是带资项目,没有直接投资,但仍旧是一种风险管理,因为中国各大公司在利总部及各项工程的基础设施、设备和原材料都留在了那里,并完全处于失控状态。因此,会有大量固定资产损失。
(二)垫资款的损失。在利比亚实施的工程项目都是中方企业先垫资。一般而言,项目合同资金的支付方式为:按工程进度付款,再加上15%左右的预付款。虽然企业可以获得部分预付款,但预付款一般逐月按工程进度从工程进度付款中扣还,加上进度付款一般会延后3个月甚至半年,因此,一旦工程因不可控因素停止,这些尚未收回的应收账款就成为承包商的损失。
(三)支付款的损失。由于利比亚建筑材料缺乏,无法满足工程需要,一般需要承包商从利比亚以外的国家采购。而中国企业承包工程所需的建筑材料一般从国内采购。因此,利比亚项目中断后,一些企业无法按期给原材料商支付货款,加上很多工程采用分包模式,也导致三角债问题凸显。
(四)中国劳务人员的经济损失。在利回国劳务人员如何安置问题也是中国企业所面临的一大难题,在利就业所造成的经济损失而由此产生的赔偿问题等,等都让中国企业面临着进退两难的地步。
二、利比亚动乱对中国建筑业企业的启示
(一)企业在损失面前要根据合同管理获得赔偿
根据国际惯例,要根据中利的合同管理来处理赔偿问题,外国法人在东道国享有对其财产的所有权、企业控制权等权益不受侵犯的权利,利比亚的政局动荡造成了中国在利企业无法正常经营并造成重大损失,侵犯了中国在利企业的合法权益。很据合同法东道国应该履行保护外国投资者权益并赋予其“公正、合理待遇”的国际义务。因此,中国在利比亚的投资不可能“灰飞烟灭”。危机前在利比亚实施项目的中国公司都将会被作为一个整体对待,并获得赔偿。
(二)中国建筑业企业需要进步建立一个有效的‘走出去’的安全保障体系
商务部发言人姚坚表示,中国和西亚北非地区有比较完善的经贸合作机制和相应的工作机制,中方会通过这些机制来降低中资企业在利比亚、在西亚北非地区受到的影响。“这件事情也反映出中国企业在参与海外项目的过程中,建立一个有效的‘走出去’的安全保障体系的重要性。对于此次利比亚局势,我国紧急实施了大规模撤侨,由此带来的项目合同损失多达数百亿元,华民认为,巨大损失换来的不该是“一无所有”,中国相关部门和企业从利比亚事件中汲取经验教训。在“走出去”之前对目的国的政治风险等因素做出更加充分的考量,特别重视政治动乱因素。中国企业“走出去”不应只是依赖经验,而需要更详细的可行性调查。中国企业未来的“走出去”战略应以此为戒,投资环境风险评估应加强。
三、结语
当前,利比亚乱局带给中国企业的损失已经不是某个企业所面临的问题,而是全体在利实施项目的中国企业需要共同面对的局面。因此,全体相关企业应团结一致,有效协商,并加强行业协会和政府职能,最终统一立场,共同应对,从而最大限度地保护中国企业的利益,将损失降到最低。
参考文献:
[1]北京青年报.
[2]凤凰网.2011-03-22.
[3]中国经济时报.2011-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