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世界各国政府已开始认识到智能电网在促进开发低碳技术方面的重要意义,而且也越来越把智能电网看作是一项战略性的基础设施投资。
在过去几年,全球能源管理部门的工作重点发生了重大转变。随着人们对气候变化和低碳议程的关注度逐渐提高,政治家们试图在碳减排目标、能源供应安全和消费者要求之间寻求平衡。
埃森哲公司近期对全球各地智能电网的试点项目进行了评估和调查。统计显示,在过去一年中,中国在智能电网开发方面投入了73亿美元,美国也将其财政刺激方案中的45亿美元用于智能电网建设。因此,正在实施的智能电网试点项目的数量有了大幅上升,业界估计在全球范围内约有90处之多。
毫无疑问,这都是推动智能电网发展的积极信号。我们注意到,一些电网行业层面的举措正在实施,但如何调动整个行业应对标准、可交互性、数据保密和数据安全等挑战依然存在,因为这些项目所涉及到的成本和它所取得的收益并不总反映在同一个主体上,或者说它不是在同一个时间段里体现出来的。
智能电网的发展必须要有明确的战略目标或行政权力。在某些情况下,为能源发展制定一些硬性指标也是必要的,这些指标应当清晰地阐释给电力行业,并纳入监管条例。需要重视的是,通过政策干预和目标设定,政府会对电力和公用事业公司产生重要的作用,有时甚至带来意外的结果。
而且,在资金紧缺的情况下,投资决策中不可避免地要做出一些权衡,这需要进一步引导。这一点在欧电联首席执行官宣言中得到证明,该宣言号召政府部门为一些智能电网相关议题确立明确发展方向。
与之相对应的是,我们现存的针对电力系统的监管体制大多是在低碳议程出现之前建立的,是以广泛服务、低成本和可靠服务为导向的,这其中的很多政策不利于实现从电网到智能电网的过渡。例如,很多监管框架在衡量电厂预期收入时,仍然以消耗的电量为依据,另一方面却强制要求节约能源。
要实现上述变化,就需要具备包括创新、研发以及建立新合作关系的能力,电网发展将从模拟转向数字时代。一旦政府部门发出改变的指令,监管机构必须迅速调整经济框架和行业结构,从而适应电网转型。
另一个需要关注的问题是,我们需要加快智能电网可交互性标准的推广。在过去一年,智能电网行业在国家和地区层面的标准制定方面取得了巨大进步。例如,中国国家电网公司最近出台标准,对智能电网技术和智能电网项目实施的相关设备开发做出规定,欧盟和美国也先后出台了一些对智能电网项目的规划,但这些仅仅是众多规范中很小的一部分。
而且,尽管地区和国际标准合作已在一定层面展开,但潜在的风险也正在产生——有关地区、国家标准制定方面的争论出现分化,标准制定机构之间相互竞争,各自强调本地市场的产业政策,尤其是将战略重点放在清洁技术,并将其作为经济增长引擎的国家。知识产权的开发和保护可能成为下一波经济发展和贸易争夺战的关键领域。
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传感和监控数据嵌入智能电网,包括智能电表,这也必将提出一系列数据保密和安全的要求。在数据安全方面,主要的担忧包括:数据保密、受到错误指令或信息攻击时电网的安全性、第三方控制电网的能力、电力和公用事业公司的情报水平,能否成功应对安全威胁,包括恐怖行为和电表数据操纵。而在当前,这个问题并未被引起重视,但在智能电网普及阶段,这将是决定用户使用的一个关键因素。
毫无疑问,智能电网前景光明,但也充满挑战。我们不应当低估各方面的困难,包括投资、科技,与IT、电信业和监管部门的合作。此外,新的政策规定、基础设施、基础设施和电动汽车等设备的连接、对全国各地新能源发电接入电网的解决方案,都有非常多的问题需要解决和探索。当然,中国、美国、韩国等国的试点性项目也将为未来智能电网建设提供关键的参考。
在过去几年,全球能源管理部门的工作重点发生了重大转变。随着人们对气候变化和低碳议程的关注度逐渐提高,政治家们试图在碳减排目标、能源供应安全和消费者要求之间寻求平衡。
埃森哲公司近期对全球各地智能电网的试点项目进行了评估和调查。统计显示,在过去一年中,中国在智能电网开发方面投入了73亿美元,美国也将其财政刺激方案中的45亿美元用于智能电网建设。因此,正在实施的智能电网试点项目的数量有了大幅上升,业界估计在全球范围内约有90处之多。
毫无疑问,这都是推动智能电网发展的积极信号。我们注意到,一些电网行业层面的举措正在实施,但如何调动整个行业应对标准、可交互性、数据保密和数据安全等挑战依然存在,因为这些项目所涉及到的成本和它所取得的收益并不总反映在同一个主体上,或者说它不是在同一个时间段里体现出来的。
智能电网的发展必须要有明确的战略目标或行政权力。在某些情况下,为能源发展制定一些硬性指标也是必要的,这些指标应当清晰地阐释给电力行业,并纳入监管条例。需要重视的是,通过政策干预和目标设定,政府会对电力和公用事业公司产生重要的作用,有时甚至带来意外的结果。
而且,在资金紧缺的情况下,投资决策中不可避免地要做出一些权衡,这需要进一步引导。这一点在欧电联首席执行官宣言中得到证明,该宣言号召政府部门为一些智能电网相关议题确立明确发展方向。
与之相对应的是,我们现存的针对电力系统的监管体制大多是在低碳议程出现之前建立的,是以广泛服务、低成本和可靠服务为导向的,这其中的很多政策不利于实现从电网到智能电网的过渡。例如,很多监管框架在衡量电厂预期收入时,仍然以消耗的电量为依据,另一方面却强制要求节约能源。
要实现上述变化,就需要具备包括创新、研发以及建立新合作关系的能力,电网发展将从模拟转向数字时代。一旦政府部门发出改变的指令,监管机构必须迅速调整经济框架和行业结构,从而适应电网转型。
另一个需要关注的问题是,我们需要加快智能电网可交互性标准的推广。在过去一年,智能电网行业在国家和地区层面的标准制定方面取得了巨大进步。例如,中国国家电网公司最近出台标准,对智能电网技术和智能电网项目实施的相关设备开发做出规定,欧盟和美国也先后出台了一些对智能电网项目的规划,但这些仅仅是众多规范中很小的一部分。
而且,尽管地区和国际标准合作已在一定层面展开,但潜在的风险也正在产生——有关地区、国家标准制定方面的争论出现分化,标准制定机构之间相互竞争,各自强调本地市场的产业政策,尤其是将战略重点放在清洁技术,并将其作为经济增长引擎的国家。知识产权的开发和保护可能成为下一波经济发展和贸易争夺战的关键领域。
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传感和监控数据嵌入智能电网,包括智能电表,这也必将提出一系列数据保密和安全的要求。在数据安全方面,主要的担忧包括:数据保密、受到错误指令或信息攻击时电网的安全性、第三方控制电网的能力、电力和公用事业公司的情报水平,能否成功应对安全威胁,包括恐怖行为和电表数据操纵。而在当前,这个问题并未被引起重视,但在智能电网普及阶段,这将是决定用户使用的一个关键因素。
毫无疑问,智能电网前景光明,但也充满挑战。我们不应当低估各方面的困难,包括投资、科技,与IT、电信业和监管部门的合作。此外,新的政策规定、基础设施、基础设施和电动汽车等设备的连接、对全国各地新能源发电接入电网的解决方案,都有非常多的问题需要解决和探索。当然,中国、美国、韩国等国的试点性项目也将为未来智能电网建设提供关键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