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水开发油藏稳油控水技术研究

来源 :油气·石油与天然气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g_ch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受地质体认识不清、油水关系复杂以及储层非均质性严重等因素影响,L区块存在注采系统完善程度低、水淹严重以及剩余油分布复杂等问题,为此展稳油控水技术研究,在地质体重新认识基础上,明确剩余油分布规律,指导注采系统优化调整,取得较好效果。
  主题词:注水开发 稳油控水 技术研究
  1.概况
  L区块油藏类型为层状边底水岩性—构造油气藏,主要开发目的层为下第三系东营组三段,储层呈现中孔、中高渗特征,平均孔隙度为22.2%,渗透率为225×10-3μm2,采用注水开发,油井150口,注水井45口,日注水量2400吨,日产液2584吨,日产油225吨,综合含水91.3%,采出程度24.2%,可采储量采出程度91.5%。
  2.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经过多年注水开发,L区块已进入“双高”阶段,综合含水90%以上油井130口,井数占比86.7%,稳油控水难度大,开发中存在问题主要有三方面:
  一是注采系统完善程度低,水驱油效果差,主要原因为地质特征复杂,次级断层发育,区块破碎,平面上难以形成规则面积注采井网,纵向上储层连通关系认识不清,砂体尖灭现象严重,注采对应关系识别难度大,且局部区域存在有注无采、有采无注现象。二是注入水方向强,水窜现象严重。平面上注入水沿储层物性和连通性好的水下分流河道水窜,而处于水下分流河道间、河口坝等微相上油井注水受效状况差;纵向上储层非均质性强,各小层吸水严重不均(图1),高渗层强吸水,对应层位油井水窜严重。三是在注入水水窜、边底水侵入共同作用下,地下油水关系复杂,剩余油分布规律认识不清。
  3.治理对策研究
  3.1深化地质特征研究,重新认识地质体
  开展地层对比,进一步细分砂岩组
  以录测井资料为基础,结合生产动态特征分析,在标志层指导下,根据沉积旋回性及岩性特征,按照“点-线-面”顺序开展井间地层对比及小层划分,将东营组三段划分为4个砂岩组16个小层,明确各砂岩组及小层分层数据、缺失层位、断点位置等,为构造精细解释奠定基础。
  (2)井震结合,落实构造形态
  综合运用VSP测井、人工合成地震记录等资料,指导三维地震层位标定,落实主力砂岩组地震反射特征,通过拾取、对比及跟踪同向轴变化(交叉、叠合等)情况,落实断层位置,再与分层中断点数据相匹配,最终确定断层发育状况,实现构造精细解释。
  (3)追蹤地震属性变化,落实砂体展步特征
  一般来说,振幅属性强,砂体厚度大,反之则弱,以此为原则,分析地震振幅属性变化情况,能清楚落实砂体展步特征,明确砂体尖灭线位置,为开发调整及井位部署奠定基础。
  3.2 剖析地下流体运移规律,刻画剩余油分布状况
  (1)边底水侵入分析
  在地质体落实基础上,根据油井生产情况,结合水侵方向性、时间性以及射孔井段位置等,分析边水侵入位置以及底水锥进高度,确定剩余油分布状况。
  (2)注入水波及状况
  根据注水井组动态反应特征,结合动态监测资料分析,开展注水开发效果评价,分析水线波及范围,明确注采井间剩余油“甜点”区。
  (3)剩余油分布特征
  通过上述分析,平面上剩余油分布主要在注采井网欠完善区、局部构造高点处、非力主沉积微相区以及断层或砂体尖灭线附近,纵向剩余油主要集中在低渗透弱吸水层、厚层段顶部及底水锥间带附近。
  3.3注采系统优化调整,提高水驱油效率
  (1)重构注采井网,提高水驱储量控制程度
  依据重新地质认识取得成果,立足原有井网,优化注采井别,提高水驱控制储量,实施油井转注10口,老井侧钻8井次,完善注采井网,日增注水量300方,新增水驱控制储量80万吨;实施调补层12井次,完善注采对应关系,新增见效油井16口,累增油0.88万吨。
  (2)建立细分注水标准,指导注水井段调整
  以吸水厚度比例达到90%为标准,建立细分注水标准,即注水层段内小层数小于6个、层段厚度小于12m、渗透率变异系数小于0.5,指导细分注水12井次,控制强吸水层20个,新增吸水层30个,增加水驱动用储量20.5万吨,新增10口见效井,累增油0.55万吨。
  (3)优化注水方式,控制含水上升速度
  根据剩余油分布规律,对注水方式进行优化调整,一是对构造低部位油井转注,抑制底水锥进速度;二是采用周期注水和异步注采方式,控制水窜井组含水上升速度;三是开展测井解释二次评价,新增油层和差油层40个,射孔补层28个,完善注采对应关系,调整平面水线波及状况,提高水驱油效率。
  4.总体效果
  在上述技术对策指导下,L区块注水开发效果得到改善,日产油量由调整前245吨上升至356吨,年含水上升率控制在0.5%以内,新增水驱控制储量80万吨,新增水驱动用储量45万吨,利用甲型水驱特征曲线及童氏图版预测水驱采收率32.0%,高出标定采收率5.5%,2020年区块综合递减率、自然递减率分别为8.8%、12.3%,达到近年来最低水平,稳油控水效果显著,低油价下实现降本增效目的。
  5.结论
  (1)L区块存在注采系统欠完善、水窜严重以及剩余油分布规律认识不清等问题。
  (2)开展稳油控水技术研究,即在地质体重新认识基础上,明确剩余油分布规律,指导注采系统优化调整,取得较好效果。
  (3)本文在注水开发后期稳油控水方面取得成果及认识,可为其它油藏提供借鉴经验。
  参考文献:
  [1]张伟杰,苏海.寨子河油田长8储层注水开发效果分析[J].石化技术.2017(07).
  [2]张伽茵.曙51块优化层系注水开发效果研究[J].化工管理.2017(31).
  作者简介:
  张润奎,男,1971年7月出生于山东蓬莱,汉族,工程师,2004年毕业于大庆石油学院,现于金海采油厂采油作业三区从事作业区管理工作。
其他文献
摘要:近几年我国经济飞速发展,行业竞争也进一步加大,但各个行业都在进步,我国工业化进程再逐渐加快,因为科学技术水平在不断提高,促使油田的开发程度越来越大。现阶段油田开采技术存在许多缺陷,使得油品测试工艺技术在发展的过程中业绩需要得到完善。因此,本文主要论证了油井测试工艺技术在油田开发中的应用,来推进行业发展。  关键词:测试工艺;油田开发;管柱漏失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社会经济水平也在提高,人们
期刊
摘要:油田开发过程所必须用到的分层注水井随着油田开发的不断推进,数量越来越多,属于油田生产和开发过程中的关键设备之一,对油田生产效率产生了重要影响,因此,深入分析在现阶段分层注水井测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油田;分层注水;测试遇阻;原因;处理  1.注水井现状分析  由于许多油层存在深度较大的问题,且受到不同地质条件的影响,很多油层通常需要利用注水的方法来改变油层内部及
期刊
摘要:若想改善高含水期油田注水的开发情况,首先要对石油地质中高含水期油田做全面分析。针对油田的沉积层进行一定的分析,然后再按照分析的数据采用一定的措施,在石油的沉积层下面所覆盖的水层可以直接体现出这部分水域情况。假设这部分的储油层中的水量较大,可以判断出的就是这块区域内的沉积物是比较厚重的,所有的泥浆成分是比较少的,储油层的渗透性比较好,可以进行开发。但是,假设水流的能量比较少,储油层中的沉淀物是
期刊
摘要:作为油田开发生产中常用的新型技术之一,采油技术在提高油田开发生产效率和效果等方面拥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与价值。因此,在油气田开发生产过程中,采油技术的应用具有较高的实用性。为了在油田开发生产中更好的发挥采油技术,相关工作人员需要对采油技术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与探索,以此全面掌握采油技术,从而充分彰显油田开发工作的重要性,进一步推动社会的快速发展。  关键词:油气田开发生产;采油技术;应用  引言 
期刊
摘要:我国非常重视油田的开发以及油田资源,然而我国目前对油田在开发的时候还是存在较多的不足之处。但是相比较而言,油田的开发在初期阶段相对容易一些,但是在油田开发的中期以及后期阶段,开采的工作就开始变得困难起来,因此,为了强化油田的开发力度,还是需要改进油田开发的中期以及后期的采油技术。  关键词:油田开发;中后期;采油工程技术的优化  前言:  在石油开采的过程中,由于油田的开采难度比较大,开采油
期刊
摘要:我国油田高含水后期的强化注水开采措施结合我国油田地质特征和油藏的开采条件,我们将油田的开采过程分成多个阶段进行,并且随着工程的施工,相关的科研人员不断对各个阶段的开发方式进行完善和创新,创造出更加有效的开采手段。在油田的开发初期,一般会部署基础井网,开发层的井距和井数也都会设置较大的数字。在中含水后期和高含水前期,可以适当的对井网进行加密,而且可以对开发层系进行细致的分划。根据流动单元的变化
期刊
摘要:油田的机械采油工艺技术水平在不断提升,大幅度的增加了油田的开采效率。从而提升了油田带来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为我国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本文阐述了油田机械采油的基本概念和意义,同时分析了其工艺技术要点。  关键词:油田;机械采油工艺;技术要点  引言  目前,在我国油田开采的过程中,机械采油的体现了可观的价值。我国的油田机械采油技术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并且相比于发达国家也毫不逊色相关技术人员
期刊
摘要:针对复杂断块油藏开发中后期剩余油“小而散”极度分散的特点,利用侧钻井技术能够实现“低成本、高效率”挖掘老区剩余油潜力。随着侧钻小套管井开发的不断深入,在开采工艺方面逐渐暴露出套管内径小、杆管偏磨严重、底水锥进及悬挂点漏失等诸多问题,且这些问题采用常规井下工具无法解决。本文通过对国内侧钻小套管井举升和堵水工艺技术现状调研,设计的举升工艺管柱承压指标达到20MPa,耐温120℃,并配套研制了Φ4
期刊
摘要:对压裂井现场出现的砂埋、卡管柱事故和频繁弃压井问题进行了分析,通过分析现场工况明确了诱发因素,提出了相对应的防控措施。实际中,结合现场监督的强化管理,实现了压裂现场事故防控能力的提升,保障压裂施工顺利完工。  关键词:压裂;砂埋;卡管柱;弃压  压裂是油田一项重要增产增注措施,增油增注效果均较为显著。近年来,随着压裂技术的进步衍生出缝网、多层、精控等压裂新技术,但压裂过程中问题也时有发现,例
期刊
摘要:受地质特征复杂、储层物性差等因素影响,G断块开发中存在构造不落实、储量动用状况差以及注汽压力高等问题,影响开发效果,为此开展提高采收率技术研究,即在重新落实地质体及剩余油分布规律基础上,优化开发方式,重构生产井网,部署实施新井30口,阶段累产油7.2万吨,预计全生命周期累产油18.5万吨,提高采收率2.6%,实现储量有效动用。  主题词:稠油油藏 蒸汽吞吐 提高采收率 技术研究  1.概况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