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说“活力高效”物理课堂的打造

来源 :中学物理·高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lisha5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阐述了有效开展“活力高效”的物理课堂的具体做法和体会.全文共分四部分:第一部分阐述通过创趣激疑,拉开“活力高效”课堂帷幕.第二部分阐述通过教师的各种教学手段,营造“活力高效”课堂氛围.第三部分阐述通过运用幽默的语言,促进“活力高效”课堂发展.第四部分阐述通过联系生活,从而掀起“活力高效”课堂高潮.
  回想起自己的学生时代,某些课堂的片段依然清晰.仔细品味,究竟是什么能让我记得那些课堂上美好的瞬间?就是因为老师创造了有着充满活力和灵气的活动空间,让我们每个人对学习都充满了热情,课堂因此风生水起,活力四射.那么,究竟什么样的课堂才是活力高效的课堂?《活力课堂评价标准》中说道:“一堂活力课,每个学生的学习是充满热情,是积极主动地参与的.它不是一个热热闹闹的课堂场面,满堂问答的场面,学生讨论时随意走动交流的场景,而是一堂气氛和谐轻松,学生主体地位显现,是一种全方位激发活力的,富有活力生机的扎实有效的课堂”.下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谈谈打造活力高效物理课堂的几点做法与体会.
  1创趣激疑,拉开“活力高效”课堂的帷幕
  新课的导入,老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规律、生活经验以及兴趣爱好等方面做好最充分的课前准备工作——创设情景,想尽办法创设一个生动有趣、别开生面的情景导入环节,让学生带着对新知识的渴求以及对情景中某些现象的疑问,兴致盎然、热情高涨地投入到新课知识的学习中去,让学生从一开始上课就成为“活力课堂”的主人.
  例如:在讲“自感互感”这一节时,笔者引入了一个小魔术“能自行发光的小灯泡”.先将一个线圈与小灯泡相连接,然后再将线圈放到一个纸盒子上,发现小灯泡发光.学生在惊叹中猜测并寻找发光的原因,掀开纸盒后,发现原来纸盒的下面是一个小电磁炉;打开电磁炉面板,又发现电磁炉内的大线圈.像这样教师用层层揭密的形式引导学生观察与思考,最终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两个“线圈”上,一个与小灯泡连接的线圈,另一个就是电磁炉内的线圈,从而引入“互感”现象.学生在好奇心的驱使下,积极思考、主动探究,进而走进活力课堂,实现高效课堂教学.
  教师在每一节新课教学前,都应做好情景的创设、新课的导入工作,如果从课堂的一开始就激发起学生的求知欲和學习新知识的兴趣,就可以促使学生以饱满、高涨的热情,投入到新课内容学习中去.所以好的情景创设、新课导入工作,会成为“活力高效”课堂教学的先锋使者,引领学生走进“活力课堂”的角色中去.
  2手段多样,营造“活力高效”课堂的氛围
  苏霍姆林斯指出:“人的内心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总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如果不向这种需要提供养料,这种需要就会逐渐消失,求知的兴趣也会渐渐消灭.”教师要善于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手段,组织有效的教学活动,点燃渴望知识火药的导火索,让学生兴趣盎然地参与学习,使学习探究活动成为学生自己的事情.
  2.1游戏与竞赛结合激发活力
  课堂上我们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游戏和小竞赛,在游戏与竞赛中悟理.例如“超重、失重”这一课,笔者设计了这样的小游戏“挑战-谁能让体重计读数变得更大”.让一位同学上台演示,借助于视频探头将读数显示在屏幕上,请其他同学观察指针变化,再请另外的同学上来挑战.在兴趣盎然的氛围中使学生明确:超重失重不是重力变化,而是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发生了变化,物体的重力仍然存在且大小不变,并且超重失重的程度和加速度大小有关.像这样在课堂中采取游戏与竞赛结合的学习方式,能够让老师教得轻松愉快,学生也学得快乐有效,并使物理课堂充满了生命的活力.
  2.2实验与媒体手段结合促使悟理
  课堂上我们可以利用实验和合理的多媒体教学手段,将一些抽象的、难以理解的物理过程运用媒体的夸大与特显功能使得物理关系变得形象、直观和生动.例如:笔者在讲“牛顿第三定律”中作用力、反作用力的关系时引入了DIS实验,通过电脑屏幕上的图线让学生直观地认识了两力总是等大同时产生同时变化的.像这样两者结合有助于学生对教学中重点的把握和难点的突破,营造研究问题的情境,激发探究热情.
  3幽默语言,促进“活力高效” 课堂的发展
  教育家斯维特洛夫说道:“教育最主要的也是第一位的助手,即是幽默”, 一个幽默的教师,他的课堂教学有着一种不可抗拒的魅力,他能潇洒地演绎个性化的教材,促使学生在愉悦中探索,悟出笑外之音.知识渊博、优雅、风趣、幽默的教师会成为学生心中的偶像,对教师偶像的崇拜,容易转化为学生学习的动力,从而更好地促进师生互动,使课堂发生较好的化学反应,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因此幽默是教师增强课堂活力、提高教学效果的一种极好的手段.笔者在物理教学过程中努力挖掘教材中的幽默因素,设计富有幽默色彩的教学方法,创设良好的课堂氛围,使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获取知识,发展能力.
  例如:笔者在和学生一起分析图象问题时,通过各种图象引导学生总结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读图,即读“轴”、读“线”、读“率”、读“点”、读“面”,最后教师故作恍然大悟状:“原来是五毒(读)俱全啊!”学生哈哈大笑之余,活跃了课堂气氛,更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在往后的教学中,遇到图象题,教师问学生要从哪几方面来读图时,学生便会立即说出五读俱全.
  实践证明,教师风趣的语言、丰富的情感,会给教师赢得一种气场,从而赢得学生的喜爱、信赖和敬佩,从而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巧记、熟记知识和方法.
  4联系生活,掀起“活力高效”课堂的高潮
  物理,万物之理,这些道理都是人们从生活中感悟总结提炼出来的.因此当我们学习物理的时候自然就要把物理还原于生活,并且应用于实际.若脱离实际,学生只会被动地接受一些无味、枯燥的知识,渐渐就会对物理失去了兴趣.实际的教学设计可以从真实的生活中引入素材,让生活的气息充盈整个课堂,让学生在生活的鲜活和真实之中求真求是,使学生在一种强烈的求知欲中去思考、去探究,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启迪学生的思维.
  例如:在“静摩擦力”的教学中,笔者让学生用筷子夹起浸入油中的小钢球来模拟生活中的夹菜情景,从而使学生深刻地体会到了静摩擦力产生的三个条件缺一不可.
  作为物理教师,要善于把学生带入到真实的生活情景中,使抽象的概念、原理等具体化、生活化,让学生清楚地认识到这些概念、原理在实际生活中的用处、表现,会极大地引起学生探求欲望,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
  在以上的几点做法中,教师还要注意巧妙运用“激励”这个法宝,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体验着理解、信任、友爱、尊重和鼓舞,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只有用情至真,用心至深,学生才会爱上我们的物理课堂.
  总而言之,让学生快乐地、努力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去,不断让学生思考、不断感受到挑战的活力高效课堂应该是每个教师的追求.对于我们教师来讲,应该通过不断地学习,提高自身的修养和教学能力,才能让我们的课堂焕发出真正的活力,真正实现高效课堂教学的目标.
其他文献
Unit 6rn1.How long did you sleep last night?昨晚你睡了多长时间?
电路的动态分析问题涉及的知识面广,对学生综合能力要求高,成为各地高考的热点.由于电路动态分析中头绪多、易混乱,学生的思维障碍较多,极易出现错误.特别在一些电学变化量和变化率的问题中,学生的错误率就更高了.  1原题呈现  在如图1所示电路中,闭合电键S,当滑动变阻器的滑动触头P向下滑动时,四个理想电表的示数都发生变化,电表的示数分别用I、U1、U2和U3表示,电表示数变化量的大小分别用ΔI、ΔU1
语文对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开发学生创造的潜力,有着其它学科不可替代的作用。作文是一种创造性的脑力活动,尤其要求学生具有创新意识,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方面更有其优势。因
“类比法”是物理教学中常用的一种方法,应用于教学具体就是:将陌生的物理现象与学生熟悉的类似的现象进行比较,从而揭示出物理过程或物理现象的本质,继而加深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  运用“类比”的方法,可以使物理教学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1)学生可以通过对原有概念的理解,通过类比的方法,快速、有效突破物理学中比较抽象、不易理解的概念.(2)学生在现有知识的理解和认知基础之上,通过类比,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学新
地球是一个巨大的磁体,地球的周围就是一个巨大的磁场空间,我们每时每刻都生活在这个磁场中.研究表明,地磁场对生命的起源和发展、对人类的生产和生活都有着无以估量的影响.作为当代中学生,我们应该了解它、认识它、利用它,还要学会如何好好地保护它,以免地磁场遭受到不必要的人为破坏.本文通过对地磁场的简短介绍和讨论,旨在让中学生更好的了解地磁场,引发孩子们对地磁场问题的研究兴趣,为他们以后更好的研究和利用地磁
1.the othe~指两个人或事物中的“另一个”,表示特指。如:  We stood on ore side of the road andthey stood ontlle otller.
期刊
马铃薯是一种普通蔬菜,它的密度比水的密度略大,形状不规则又较易改变,因此测定密度的方法较多,可以通过测马铃薯的密度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进行整合,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及创造能力,使学生能够触类旁通,举一反三.下面我们讨论几种方法.  方法一  实验器材:天平(带砝码)、量筒、水、马铃薯.  实验步骤:  (1)用调节好的天平测出待测马铃薯的质量m;  (2)用量筒
一、表示各种职业的词汇  1.在动词的后面加后缀-er,构成名词.表示执行这个动作的人。包括以下几种具体变化。
期刊
在英语学习中,我们常常遇到有些词组词序颠倒,但意义却截然不同的情况。在学习过程中,大家一定要注意区别它们的意义和用法。
期刊
城里的人忙忙碌碌,到了晚上也不停闲,上网偷菜打游戏、看电视,泡酒吧等等。小区突然停电了,屋里漆黑一片。这可怎么办?人们慌了手脚。没了电,什么也看不见,感觉像瞎了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