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回归生活的教学策略

来源 :科教创新与实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efam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法治社会建设的深入推进,道德与法治课程也被放在重要位置,对于小学生来说,是培养道德情操以及法治观念的大好时期,所以,教师要抓住这一关键时期,选择生活中的道德与法治案例,引入到课堂中去,让课堂更富有生活化情景,让学生有更生活化的体验。
  关键词:小学;道德与法治;回归生活;教学策略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对于道德与法治的相关教学也变得更加重要,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更好的理解知识,掌握知识,并进行实践,是现阶段道德与法治课程的重点研究对象。而回归生活让这些原本晦涩难懂的知识变得更加简单明了,也是推动道德与法治课程不断向前发展的重要手段。
  一、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现状
  小学阶段的道德与法治课程,内容比较简单,但是仍有一些难点和脱离生活时间实际的地方,小学生理解起来仍有一定的困难。课堂仍是以教师为核心的,教师还是把控了课堂的大部分时间 ,学生在课堂忙于记笔记,记知识点,对于知识本身的思考和反思是比较少的,这也导致学生对于某些知识不够理解。除此之外,现在的学习以及考核方式,仍是比较传统,一般是学生背诵有关的知识点和题目,再进行考试,学生的学习压力也比较大,尤其是面对一些不太理解的知识点时,背诵起来更是有难度。而且,课堂中是缺少生活化教学的,回归生活的教学力度也是不够的,仍需要不断进行改革和创新。
  二、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回归生活的有效措施
  2.1联系学生实际生活,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
  道德与法治,是离不开生活这一实际环境的,所以,教师要充分认识到这一点,要学会观察生活,对身边的一些道德与法治的相关内容有所认识和了解,贴合课程的内容可以引入课堂,让学生感觉到知识是生活的,是来源广泛的。另外,教师一定要加强和学生的沟通,了解学生的生活,也可以选择一些学生在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作为课堂的案例,让学生进行分析,让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提高,去反思生活中的不好的现象。例如在学习人教版小学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上册的《5 这些事我来做》这一课时,让学生们谈一谈自己在家做过那些事情,有没有帮妈妈洗过菜,帮爸爸倒杯水,让学生们有生活化的感受,不要仅仅局限于书中的内容,要将讲课的内容扩展到生活中去,通过一些生活化的情景让学生感受到知识是容易理解的,是可以转化成实践的,同时还能激发学生帮助家长做事情的激情和热情,让学生学会承担家庭责任,促进学生生活能力的提高。
  2.2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教学原则
  在教学中,一定要以学生为中心,这是课堂持续健康发展的要求。要选择贴近学生生活的、符合学生年龄和心理的授课材料,更容易理解的内容,要借助多种教学手段,利用一些视频或者是图像,让学生对某些现象有更加直观的认识,让学生对道德与法治课程有更新的认识,让学生感受道德与法治课程的独特魅力,在学习时也会更加集中。例如,在学习人教版小学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上册的《第三单元 百年追梦 复兴中华》这一单元时,教师可以借助智慧课堂设备,利用纪录片或者是电影等,或者是领导人的一些讲话内容,让学生更清晰的看到,感受到当时中国的积贫积弱,战争的残酷,军人的不易,以及前辈们的不懈奋斗,让学生对中国的奋斗史有深刻的体会,让学生明白中国发展的不易,中国现在强大起来了,中国人民有底气,也给了学生更多的力量和骄傲,对现在的美好生活,要更加珍惜且坚持奋斗。这样的授课方式,比仅利用书本上的有限知识,更加具有感染力,学生的情感也会有更深的体会。
  2.3注重道德与法治课程的课前和课后实践
  在学习道德与法治课程时,一定不能忽视生活化的实践内容,这是提高学生思想道德意思和法治意识的重要手段,只有通过实践的方式,才能让学生理解到学习道德与法治知识的重要性,所以,教师要根据课程的内容和要求,布置适当的课前或是课后的实践,让学生亲自去体验,去感受生活中的道德与法治知识。让学生们在生活中有所学习和收获。例如在学习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的《10 我们所了解的环境污染》时,教师可以在课前留下相关的问题,让学生去观察生活中有哪些环境污染的现象,这些污染问题是如何造成的,在学习完这一课的内容后,在安排合適的课程实践,让学生们去治理相关的环境污染,比如去捡拾公园里的垃圾,出行时乘坐公共交通不开私家车等,让学生去践行环境保护,缓解环境污染。这样能帮助学生树立爱护环境的意识,也能让学生在以后的生活中,去思考如何缓解环境污染,从自己的细小举动去改变环境,创造更美好的生活环境。
  结束语
  道德与法治的教育,是现代社会不能缺失的。教师要通过新方法、多种教学手段让道德与法治课程深入生活,回归生活。不断让学生对于道德与法治有新的认识和体悟,不断加强自身道德建设个法治学习,成为新时代讲道德、懂法治的时代新人,不断促进综合素质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生活化教学路径探索[J]. 章福成.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 2019(17)
  [2]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生活化的思考[J]. 胡立萍. 课程教育研究. 2019(23)
其他文献
摘要:小学阶段,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字词积累,只有字词储备足够,才能为今后的学习提供支撑。在小学识字教学中,要大幅度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才能让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得以发挥,要想提高学生的识字水平,提升语文核心素养,教师要发挥积极的引导作用,把“传道、授业、解惑”这一理念发挥的淋漓尽致,在促进学生积极参与方面,采取积极的有效措施,让学生能够得到更多的启发和引导,提高学生的获得感,增强学习的内部动力。本文基于
期刊
摘要:《外国建筑史》是建筑学专业的重要课程,相比其他课程而言,知识点较多,需要学生理解性记忆。通过引入视频、VR虚拟仿真教学、课堂互动等方式,在课程中增加趣味性。以期摆脱填鸭式教学、课堂枯燥的传统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对课程的学习兴趣。  关键词:外国建筑史;趣味  外国建筑史的研究对象,是除中国之外的建筑历史。主要是研究建筑的发展过程,以及人类创造建筑的一个过程,这门课程的主要任务是讲述和阐述各个时
期刊
摘要:目前,在初中体育教学过程中,无论是体育老师还是教育部门,都在大力开展教育改革,随着时代发展,体育教师接受的教学理念也越来越符合现代化需求。但是,在国内体育改革过程中,有一个问题一直没有得到解决,即在当代社会怎样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理念的问题。文章就初中学生心理发展的角度出发,分析体育教学策略。  关键词:初中体育;心理发展;教学策略  前言:  初中阶段的体育教学属于体育入门教育,教学目的就在于
期刊
摘要:在高二,学生不仅要学习大量的新知识,还要逐渐进入复习阶段,随着学习任务的不断加大,给学生的学习带来很大困难。在高二的复习课中,学生的学习热情普遍不高,形成了比较复杂的教学现状,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积极转变自己的思想和方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进而提升复习的质量和效率。本文主要讲述了高二地理课的教学现状以及转变这种现状的措施。  关键词:高二地理;复习课;现状;转变措施  复习是对所学知识
期刊
教学目标  1.理解文中重点句子。  2.欣赏作者描绘的赤壁夜景;品析作者的情感变化; 领会作者的人生感悟。  3.悟山水文化。  教学重点  整理、品析作者的情感变化;领会作者的人生感悟以及山水智慧。  教学难点  准确理解作者的情感是怎样由喜而悲、由悲而向豁达转变的。(理解作者独特的智慧视角改变着人生态度)  一、导入  面对亡国的悲痛,屈原选择了“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面对官场的
期刊
摘要:在高中英语教学过程中,翻转课堂是一种比较新颖的教学模式,得到了广大高中英语教师的喜爱与追捧,并且乐于在自己的教学过程中应用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现阶段,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高中英语教学过程中的应用可以将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体现出来,并且使得高中英语的教学效率能够得到显著提升。基于此,本文对翻转课堂模式下高中英语教学方式的转变进行了研究,希望本文所作分析能够为有关研究人士带来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
期刊
摘要:通过微课教学,增强学生自主思考的能力,初中英语教学中的课堂微课形式符合新时代教育要求,在课堂中学习,在思考中学习,从而促使课程的顺利开展。过程中也得恰当的考虑到学生的心理状态以及知识储备量。给予学生最大的鼓励与帮助。  关键词:英语;学习;微课教学  众所众知,初中英语课程微课提问对每位学生来说十分重要,教学中的预习复习也是决定学生知识储备的关键性因素。初中英语课堂的提问是对教师和学生的考验
期刊
摘要:新课标下,教育部门对初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此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模式被提出,旨在丰富学生阅读体验,提升学生阅读能力。文章针对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现状以及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教学意义与策略进行了深入研究,旨在提出行之有效的教学意见,助力学生更好地进行阅读学习以及全面提升阅读能力。  关键词:初中语文;非连续性文本阅读;阅读教学  阅读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内容,高质量的阅
期刊
摘要:对学生写作的观察能力所进行的培养在写作中是最为基础的能力,是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写作的潜在动力,同时也是提高学生写作水平和写作能力的重要方式。所以,在对初中语文作文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有针对性地对学生的观察能力进行培养和提高,使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和掌握相应的观察方式和观察技巧,进而使学生的写作兴趣获得提高。  关键词: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现状;观察能力  作文在初中语文的课堂教学中十分重要,
期刊
摘要:小学数学到了高年级阶段,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数学基础知识,进一步提升学习主动性已成为教学的重点。教师应通过互动教学模式的应用,达成这个阶段数学教学重点目标。那么,该如何应用互动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展示呢?本文将从师生之间的互动开始分析,了解互动教学重要作用,并通过生生之间互动教学模式的趣味性,展示这一教学模式应用成效,并借助教师的互动评价,完善整个教学过程。  关键词:小学数学;高年级;互动教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