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1980年国务院批准恢复建立教育部教学仪器研究所以来,教学仪器研究所坚决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团结协作、扎实工作,围绕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方向,紧紧抓住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动手实践能力这个中心,在教学仪器设备理论与应用研究、教学仪器配备标准制定与产品质量检测、开发新产品和新技术、开展自制教具活动等方面出色完成了所承担的任务,取得了丰硕成果,为提升我国教育技术装备水平、建立中小学教学仪器标准化体系,支持课程改革、提高教育质量做出了突出贡献。
日前,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即将公开发布并从今年开始实施。这是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的第一个教育规划纲要,是指导未来10年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纲领性文件。《纲要》确定了“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方针,明确了今后10年,基本普及学前教育,巩固提高九年义务教育水平,重点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大力发展继续教育、重视和支持民族教育事业,关系和支持特殊教育等战略任务。贯彻落实《纲要》精神,完成今后10年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战略任务,需要教育技术装备战线发挥重要作用。
从教育技术装备的角度学习和领会《纲要》的基本精神,就要求我们准确把握发展教育技术装备工作的新形势、新机遇,紧密结合中小学课程改革的实际,把图书馆、实验室、计算机教室、多媒体教室和各种专用教室建设好、管理好、应用好,不断提高教育技术装备系统的水平和服务改革与发展的能力。
一要高度重视,充分认识教育技术装备事业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只有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科学配置技术装备资源,才能完整有效地支持新课程,把素质教育的要求落到实处。教育技术装备作为重要的办学条件,是兴办教育事业不可缺少的物质手段,它与教材一起作为教育资源直接参与教育教学过程,是实现教育教学目标的重要支撑,对提高教学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为了全面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创新人才,必须着力提高学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只有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科学配置技术装备资源,才能完整有效地支持新课程,把素质教育的要求落到实处。
二要加快实施技术装备的标准化建设,为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服务。教育部已经确定了力争在2012年实现区域内义务教育初步均衡、到2020年实现区域内义务教育基本均衡的目标,而技术装备水平是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指标之一。当前不少地方城市与农村之间、不同学校之间教学仪器设备配置和实验室装备条件的差距还比较大,学校硬件条件发展不均衡性已突出显现。部分地区和学校的实验仪器设备不达标,实验用房无法保证,体育场地、音乐美术器材缺乏,通用技术、科学、艺术、信息技术、探究性学习等课程缺乏软硬件支持,相应的教育教学资源匮乏,严重制约了课程改革和实验教学的开展,不利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在各级政府加大力度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今天,这些问题的存在既是差距也是机遇,我们要紧紧抓住技术装备标准化建设的主要环节,将图书馆、实验室、计算机教室、多媒体教室和各种专用教室建的“建、配、管、用”有机结合起来,努力促进各级各类学校办学条件的改善,要重点加大对农村地区、贫困地区、老区、边疆民族地区的支持力度,保障农村贫困地区中小学校能够开好开齐实验课。
三要加强管理,努力提高教学仪器质量。教学仪器的质量,一方面关系到教育教学的质量,另一方面关系到师生安全,必须高度重视。要加快教学仪器设备标准的制定和修订工作,提高标准的水平和适应性,为企业的制造和学校的采购提供依据。同时,要抓好标准的宣传贯彻,配合相关部门加强对产品质量的监督和检验。特别值得强调的是要把好产品的入校关,严格执行相关采购的制度,切实提高教学仪器设备的采购质量,坚决杜绝假冒伪劣产品进入学校。
四要加强队伍建设,不断提高专业化水平。教育技术装备事业发展的关键是要有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队伍。这支队伍有着很强的专业性和技术性,既要熟悉教学,又要懂得相关技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建立了一支包括教学仪器研究和管理人员、实验教师和企业技术人员组成的队伍,对促进我国实验教学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必须看到我们这支队伍整体水平与教育改革、人才培养和实验教学新形势的需要相比还不完全适应。思想观念、知识结构、研究能力、管理能力、技术水平等还需要进一步提高。我们要加大对实验教学人员的培训力度,不断提高实验教学人员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激发队伍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充分发挥教学仪器装备系统的作用,并为其创造必要的人才成长环境和工作条件。■
(作者为教育部副部长)
日前,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即将公开发布并从今年开始实施。这是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的第一个教育规划纲要,是指导未来10年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纲领性文件。《纲要》确定了“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方针,明确了今后10年,基本普及学前教育,巩固提高九年义务教育水平,重点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大力发展继续教育、重视和支持民族教育事业,关系和支持特殊教育等战略任务。贯彻落实《纲要》精神,完成今后10年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战略任务,需要教育技术装备战线发挥重要作用。
从教育技术装备的角度学习和领会《纲要》的基本精神,就要求我们准确把握发展教育技术装备工作的新形势、新机遇,紧密结合中小学课程改革的实际,把图书馆、实验室、计算机教室、多媒体教室和各种专用教室建设好、管理好、应用好,不断提高教育技术装备系统的水平和服务改革与发展的能力。
一要高度重视,充分认识教育技术装备事业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只有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科学配置技术装备资源,才能完整有效地支持新课程,把素质教育的要求落到实处。教育技术装备作为重要的办学条件,是兴办教育事业不可缺少的物质手段,它与教材一起作为教育资源直接参与教育教学过程,是实现教育教学目标的重要支撑,对提高教学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为了全面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创新人才,必须着力提高学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只有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科学配置技术装备资源,才能完整有效地支持新课程,把素质教育的要求落到实处。
二要加快实施技术装备的标准化建设,为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服务。教育部已经确定了力争在2012年实现区域内义务教育初步均衡、到2020年实现区域内义务教育基本均衡的目标,而技术装备水平是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指标之一。当前不少地方城市与农村之间、不同学校之间教学仪器设备配置和实验室装备条件的差距还比较大,学校硬件条件发展不均衡性已突出显现。部分地区和学校的实验仪器设备不达标,实验用房无法保证,体育场地、音乐美术器材缺乏,通用技术、科学、艺术、信息技术、探究性学习等课程缺乏软硬件支持,相应的教育教学资源匮乏,严重制约了课程改革和实验教学的开展,不利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在各级政府加大力度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今天,这些问题的存在既是差距也是机遇,我们要紧紧抓住技术装备标准化建设的主要环节,将图书馆、实验室、计算机教室、多媒体教室和各种专用教室建的“建、配、管、用”有机结合起来,努力促进各级各类学校办学条件的改善,要重点加大对农村地区、贫困地区、老区、边疆民族地区的支持力度,保障农村贫困地区中小学校能够开好开齐实验课。
三要加强管理,努力提高教学仪器质量。教学仪器的质量,一方面关系到教育教学的质量,另一方面关系到师生安全,必须高度重视。要加快教学仪器设备标准的制定和修订工作,提高标准的水平和适应性,为企业的制造和学校的采购提供依据。同时,要抓好标准的宣传贯彻,配合相关部门加强对产品质量的监督和检验。特别值得强调的是要把好产品的入校关,严格执行相关采购的制度,切实提高教学仪器设备的采购质量,坚决杜绝假冒伪劣产品进入学校。
四要加强队伍建设,不断提高专业化水平。教育技术装备事业发展的关键是要有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队伍。这支队伍有着很强的专业性和技术性,既要熟悉教学,又要懂得相关技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建立了一支包括教学仪器研究和管理人员、实验教师和企业技术人员组成的队伍,对促进我国实验教学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必须看到我们这支队伍整体水平与教育改革、人才培养和实验教学新形势的需要相比还不完全适应。思想观念、知识结构、研究能力、管理能力、技术水平等还需要进一步提高。我们要加大对实验教学人员的培训力度,不断提高实验教学人员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激发队伍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充分发挥教学仪器装备系统的作用,并为其创造必要的人才成长环境和工作条件。■
(作者为教育部副部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