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初見刘世平,是在中关村民族品牌创业高峰论坛上。那次论坛不仅有雷军、王志东、鲁瑞清这些中关村的“老前辈”在台上畅谈创业路,还有一群80后的创业者意气风发,李想、戴志康、温质铭、茅侃侃这些中关村的“后生”不甘示弱,妙语叠出,把气氛搞得异常热烈。
刘世平就是在这样的情形下上台演讲的。上台第一句,他说:“我今天准备是跟大家调侃的,侃侃创业的情况。在来的路上碰到红绿灯,在车上我写了几个很简单的点子,跟大家聊一下。”
“我是一个‘海龟’,也就是爬得很慢的一个动物。海龟如果在海里面可能还会游得快一点,但在陆地上可能真的不如土鳖了,爬不快。”
朴实、幽默,这是刘世平给我的第一印象。
之后,在整理“中关村科技新长征”专题照片的时候,看到许多刘世平的照片。其中一张是他面带笑容高举红旗、阔步在前,那时候,突然觉得他看上去样子憨厚可爱。据说那次是他听说这次活动,特意从国外赶回来,脱下西装加入队伍——中关村的企业重走那段难忘的长征之旅,他说自己不能错过这次机会,我们要“众志成城走向未来”。
于是刘世平的形象渐渐在脑海中清晰起来。随着在不同场合的照面,这个人和他现在所从事的事业吸引了我。他是公认为资深的商业智能专家,是数据挖掘方面的世界级的“顶尖人物”,他在美国先后获得了四项数据挖掘方面的技术专利。在创办吉贝克前,刘世平曾任 IBM 全球银行数据挖掘咨询组组长及全球服务部商业智能首席顾问、济丰寰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执行副总裁兼商业智能事业部总裁。
或许,在这个人的身上,我们可以看到一些与众不同的故事吧?
创业是艰苦的,要按兴趣做
刘世平有一串头衔,且个个含金量都不低:成都科技大学土木工程学士、依阿华州立大学统计学硕士、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经济学硕士及博士。刘世平博士完成了统计学到经济学的转换,在数字与财富之间架起了转化的桥梁。
“我1983年大学毕业,1988年随出国热潮到美国。我在国内是学土木的,进入到全球最好的土木系—康乃尔大学土木系,学了1年多,硕士论文都快做完了,最后发现土木不是我的兴趣所在,然后就把它放弃了。我论文写完了但是没有交上去,后来有一件事很逗,有一个同学说你肯定毕不了业,我说我从我的硕士论文里面找两篇文章给你看看,我把我的文章发表在美国当时最有影响力的杂志里面,这点我做到了。”
“我转到了经济,拿到了经济学硕士和博士。毕业后在研究所工作几年,也到银行工作过,然后到IBM工作很多年。我在IBM混得还不错,薪水加福利1年也有好几十万美金,但我又发现这不是我喜欢的。后来干脆把工作辞了,按自己的想法回国创业。”
刘世平诉说往事的时候轻描淡写,似乎成就并不那么重要,重要的是他一直强调的“兴趣”。不过下面的记录刚为他在美和IBM工作期间留下一笔:在美期间,曾发表和演讲过三十余篇学术论文。其中一篇论文于1995年获美国南方农业经济学杂志最佳论文及该协会杰出贡献奖;1998年获IBM公司成就奖;1999年分别获得发明成就奖、明星工作奖及杰出咨询奖;2001年荣获IBM发明大奖;先后为40多家顶级金融机构提供咨询和系统建设服务,在IBM工作期间曾先后完成4项专利。这些专利集中在数据挖掘的方法及应用。
一言蔽之,刘世平是“数据挖掘”方面顶尖专家。
说到创业,刘世平甘苦自知。“创业一定要按兴趣去做,一定要干自己喜欢的。因为创业是很沉重和艰苦的,如果你做的事情不是你喜欢做的事,那你就惨了,所以创业一定要有自己的理想。如果你只是想创业赚点小钱,那可能不是很难,但要成就一番事业是要付出艰苦努力的。一旦决定做一件事,就要破釜沉舟,不要抱着侥幸心理。”
“我们的员工基本上是网上招聘的,公司里有个原则,没有我任何一个亲戚,没有我任何一个重要关系。你要对你服务的对象诚信,你要对你的员工诚信,做事先做人。”
在创业过程中,刘世平还总结出一套“优势理论”:“我们还需要学习和调整,不断学习新知识,不断调整新方向。因为随着环境不断发生变化,大的目标和方向确定之后,你需要不断调整的,因为没有一成不变的东西。我们需要的是一技之长,对一个初创企业来讲,你的长板越长越好,如果有短板就一定把它锯掉。作为一个初创者来说,你有几块木板呢?我想就两、三块,对于每个人来讲,难道都要成为全才吗?当然不是,我们要专业。大家一定要把握长板,一定要选择一个好的点,不要贪大求全。”
对于创业,刘世平是实在人,很务实:“对于一个企业来讲,活着比死了重要,短期比长期重要,你要有一个长期的目标,但是要紧紧盯着企业发展短期过程中生存的每一步,就像我们生活一样,我们每天都要过,今天晚上说不给你床睡,你很难受,所以活着很重要,活着就有机会,对于一个企业来讲一定是这样。”
做中国数据挖掘的第一品牌
从创业之初,刘世平就为吉贝克制定了目标:“做中国数据挖掘的第一品牌。”“我经常跟员工讲,‘你承诺别人的东西一定要努力做’,只有这样,别人才可能认可你。”
说到数据挖掘,对许多人来说是一个全新的概念。我们不妨举一个例子好让这个复杂的概念简单化:以麦当劳餐厅为例,有的顾客喜欢薯条,有的喜欢汉堡,有的喜欢可乐和鸡腿,不同的客户往往有着不同的选择。但是,如果有一个数据仓库将这些不同顾客选择产品的数据进行收集和分析,就会发现相当多的客户在选择汉堡的时候会点上一杯可乐,在点了薯条的同时也许会配上一份鸡翅。有了这样的判断,麦当劳就会根据大多数的选择,推出相应的套餐,并给出一定的优惠,既吸引了你的购买,又节省了自身的交易成本。
对于商业企业来说,他们每天都需要面对大量的数据,但如何发掘其背后的价值,从这些海量数据中抽取、筛选、加工并提炼出有价值的内容,进而上升为人工智能,借助功能强大的计算机和人工神经元网络、决策树等现代数理分析知识,对海量数据进行有效筛选整理,继而对服务对象提供具有决策价值的解决方案,让管理者由此告别“拍脑袋”作决策的尴尬选择。 做这样事情在我们国内还得说是一种新业务。这就是刘世平旗下的吉贝克公司做的事情。
2003年,根据上交所的要求,吉贝克为上交所做了一期的企业财务报表分析系统,希望通过财务报表的基本内容,判断一家上市公司是不是存在问题,就是将财务报表指标化,通过一些关键指标了解上市公司是否诚信,其经营是否处于健康状态。
为此,吉贝克做了大量的工作,对上交所从事上市公司监管的专家进行访谈,并对行业分类标准进行分析和完善,以我国国家标准和证监会标准为基础,参考和借鉴其他标准对其进行完善,重新建立了一套针对上市公司的分类标准。利用1998——2002年的上市公司的数据,确定了一些关键财务指标,吉贝克建立了上市公司单指标预警系统,包括上市公司财务指标展示、上市公司单指标预警、企业财务报表诊断书等几个模块,对上交所的整个监管过程发挥了积极作用。
但是,单指标预警系统更主要地是对财务报表本身的一些关键字段的展示,一定程度上缺乏综合含义。事实上,对于上市公司而言,除了财务报表中的关键指标以外,还存在许多财务和非财务的指标,尤其是非财务指标。比如,公司治理结构,独立董事发言,财务公司变更频率、次数等都是不容忽视的非财务指标。
在单指标预警系统于2003年12月31日上线之后,公司根据专家意见发掘了2000多个财务和非财务的变量,运用数据挖掘和人工干预的一些方法建立起上市公司诚信指标体系,依据分类测算出不诚信情况的概率,再将其转换为直观的分数及建立不同的分档,分别以五星、四星、三星……来标识,星级越高说明诚信度越差。监管人员不仅可以直观地看到上市公司目前的诚信状况,以及由于哪些指标和哪些原因导致了这种状况。而且,还可以获知这一整套原始的指标体系。
誠信指标体系上线后,用2004年的最终数据进行了一次验证:上交所用一直沿用的方法对每一家上市公司进行评析,和诚信指标体系吻合率达到了90.67%。从2002年成立以来,吉贝克已经成功将西门子、北京移动、兴业银行、中信银行等大公司变成自己的客户。“在数据挖掘领域我们当仁不让的要做全球第一。”刘世平说。
企业要生存,一定要有价值
从2002年成了至今,吉贝克已经走过了5个年头。如今吉贝克公司已为数十家知名企业实施项目并获得成功。吉贝克公司目前拥有团队150余人,成功研发了奥银、奥证、奥信、奥险、奥网、奥医、奥企和奥易等横跨多个行业的产品线,建立了完善的治理结构,设定了高效的运作机制,具有卓越的组织执行力,拥有直接、灵活的沟通渠道,能够迅速满足客户需求,具备良好的服务网络,总部设在北京,并在上海、广州、西安等地设立了子公司和办事处,提供售前、实施、售后一条龙服务,业务辐射全国。在服务和产品质量是第一生命线的核心价值观指导下,吉贝克公司获得了商业智能领域一致的好评和赞誉,并且取得了100%的客户满意度和80%的客户回头率,创造了惊人的业绩。
对于公司的经营,刘世平总结说:“我们的公司是以数据挖掘和数据仓库为主要技术发展方向,以商业智能咨询和系统集成为先导的软件公司。”
同时,刘世平认为,一个企业要想生存,一定要有价值。没有价值,客户不会理你,竞争对手也不会把你放在眼里。刘世平没有过多谈起创业中的困难,而是报出了长长一串客户的名字。“而且,他们都是我的回头客。”刘世平说,“只要他们和我做成了第一笔生意,接下来他们会继续和我们做生意,直到我们成为合作伙伴。”
刘世平说:“同样的业务也适合于互联网,比如我们接了新浪的一个单,就对它的客户需求进行分析:订了新闻的,还会订笑话吗?订了笑话的,还需要体育新闻吗?如此等等,每个客户虽然都有个性,但足够数量的客户具有相当的共性,这样,你在发展客户时就不会太盲目。”
2006年3月刘世平荣获“2005年中国金融IT年度人物”奖。在众多金融机构眼中,他们亲身验证了吉贝克在金融IT领域的这种点金术。刘世平,商业智能的“点金手”让数据变成现金,这次获奖正是对其过人成绩的认可和验证。
作为上文提到的“优势理论”的补充,刘世平更看中“诚信”:“创业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诚信,做人比签项目重要。”
这就是刘世平和吉贝克的故事,这样的故事在中关村这片热土上每天都在上演。作为中关村优秀留学生的创业代表,刘世平是幸运的。刘世平说,吉贝克享受了国家对于中关村科技园区的优惠条件和政策,也享受着园区内竞争与合作共存的创业氛围。
“中关村里的企业未来最重要的是增强把知识、研发转化成生产力的能力。”刘世平说,海归有两类,一种是读完书就回国的小海归,一种是在国外工作很多年,真正掌握了技术核心灵魂的大海归,而中关村需要的是更多的大海归,因为这里需要的不是文凭,而是真正能够体会到技术先进在什么地方的人才。”
“先进技术很快也会变得落后,只有方法本身是最有价值的。”刘世平说,这就是中关村的未来。
链接:
刘世平,2005年中国金融IT年度人物,GBICC董事长,中科院金融科技中心首席科学家、副主任,软件学院教授,中国信息化联盟商业智能专业委员会副主任,陕西省信息化领导小组和西安市信息化领导小组专家顾问。素有中国金融界“金手指”雅称。广泛涉足产、学、研各个领域,立意加快中国各个行业的IT进程,为其完成商业智能的数字财富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