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造林前整地技术浅析

来源 :现代农业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ngle6543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整地是在造林前改善造林地环境条件的一项重要措施,其是培育杨树速生丰产林技术措施的主要组成部分。本文统筹兼顾造林地的立地环境,结合不同杨树种类的生长习性,采取精细、有效、适时等整地措施对提高杨树造林成活率,促进幼林生长,实现其速生丰产具有重大意义。
  【关键词】杨树;速生丰产林;营造
  [Abstract] Site preparation is in front of the afforestation of an important measure to improve the planting area environment conditions, its cultivation technical measures of poplar fast-grown forest is the main component. Balanced planting area of the site environment, this paper combined with different kinds of poplar growth habit, take careful, efficient, timely and soil preparation such as measures to improve the survival rate of afforestation of poplar, to promote the growth of young forest, and to achieve its fast-growing fertility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Key words] poplar; fast-grown forest; afforestation
  1 造林地整地
  1.1全面整地
  全面整地是在造林地清理的基础上翻耕造林地全部土壤的整地方法。这种方式改善立地条件的作用显著,清除灌木、杂草彻底,便于实行机械化作业及进行林粮间作,苗木容易成活,幼林生长良好,但费工耗时,投资大,易发生水土流失,在具体实施上受地形条件(如坡度)、环境状况(岩石、伐根)和经济条件的限制较大。目前,全面整地主要用于平原地区,秋冬季节全面耕翻,耕深30~40cm,经过一个冬季的冻融、风化,翌春造林前耙平。全面整地应用范围:北方土壤质地疏松、植被稀疏的地方,限定在坡度8°以下应用;南方泥质岩山地或灌木杂草丛生地,限定在坡度20°以下应用,花岗岩类限定在坡度10°以下应用。如坡度超过规定的标准,需在全面翻耕后修筑水平阶。
  1.2局部整地
  局部整地是翻耕造林地部分土壤的整地方式。局部整地又可分为带状整地和块状整地两种方法。带状整地是呈长条状翻耕造林地土壤,并在翻耕部分间保留一定宽度的原有植被的整地方法。这一方法改善立地条件的作用显著,预防土壤侵蚀的能力较强,便于机械或畜力耕作,也较省力。如山地进行带状整地时,带的方向可沿等高线保持水平;平原进行带状整地时,带的方向一般为南北向,如风害严重,带的方向可与主风方向垂直;块状整地是呈块状翻耕造林地土壤的整地方法。块状整地机动灵活,可因地制宜地应用于各种立地条件的造林地,整地比较省工,成本低,同时引起水土流失的危险性较小,但改善立地条件的作用相对较差。
  1.2.1穴状 为圆形坑穴。穴径0.5~0.6m,深度0.3~0.4m 。穴状整地可根据造林地的实际条件灵活选定整地位置,便于充分利用岩石裸露山地土层较厚或采伐迹地伐根间土壤肥沃的地方加以整地,此法整地用工数量少,成本比较低,但其改善立地条件的作用较其它方法差。无树根、石块等异物的造林地,可使用直径0.7~0.8m的挖坑机施工,以此降低成本,提高工效,减轻劳动强度。
  1.2.2块状 为正方形或矩形坑穴。边长0.8~1.0 m,深0.3~0.4 m。一般粘重的土壤树穴标准要大一些,沙壤土树穴标准可以小一些。块状整地有较好地改善立地条件作用和一定的保持水土效能,并且定点灵活,较为省工。一般可用于植被较好、土层较厚的各种坡度,尤其是中缓坡。主要是采用人工开挖方式,表土和心土可分别堆放,便于植苗时回填土。也可采用挖掘机施工,工效高,能保证起土量。
  1.2.3高台 为正方形、矩形平台,台面高出原地面。高台整地排水良好,但投工多,成本高,劳动强度大。一般用于水分过多的迹地、沼泽地,以及某些地区的盐碱地等。通常是在地下水位较高的低洼地,按照预先确定的行距,平行开排水沟,沟两侧筑埂,埂上植树。
  2 整地方式的选择
  对于不易引起水土流失的造林地,可以采取秋季全面翻耕,耕深30~40cm,并按株行距开挖0.6×0.6×3.0m植树穴,翌春杨树栽植后,进行行间复耕、耙平,间种农作物。也可以全面翻耕,于秋季种植冬小麦,冬季在麦田按株行距开挖植树穴,翌年3月栽植杨树。这样整个造林地土壤结构疏松、通气、透水,土壤肥力高,有利于幼树生长。
  对于坡地可采用块状整地,整地规格0.6×0.6×0.3m,可局部改善杨树栽培的立地条件,避免翻耕而造成水土流失现象。
  沼泽地土壤透气性差,树木生长不良,宜用高台整地方法,改地适树。常见的整地规格为:行距7~8m,株距3~4m;也可以结合林粮间作,做成宽窄行,实施林农复合经营。常见规格为:窄行行间距7m,株距3m,林带间距30~50m。间套种方式主要有:小麦~水稻、浅水藕。还可以在林带间进行河蟹养殖,或实施稻田养蟹。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胺碘酮治疗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09年2月~2011年2月笔者所在医院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患者90例,将上述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
[摘 要]社会的发展,第三产业的日渐崛起,家禽养殖行业也逐渐发展,并且得到社会和政府的普遍重视,成为农民发家致富的一种有效方式。但是,家禽养殖中也出现的一些疾病也使不能忽视的,这些已经影响到了居民的正常生活和饮食状况,笔者就家禽养殖过程中出现的疾病和状况,提出了家禽疾病治疗过程中的辅助措施。  [关键词]家禽;疾病治疗;辅助措施  家禽行业,是与居民的饮食生活息息相关的一个产业,家禽业的健康发展也
林业的发展是为了生态环境的改善,也是生态建设的主体,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点方向。进入21世纪之后,林业发展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从过去单一、粗放的经营管理向精准、系统的模式转变,因此提出了“精准林业”的概念,即指尽可能的应用现代高新技术对有关林业生产、经营管理、战略决策过程中的自然、经济和社会信息进行收集、存贮、传递、处理、分析和利用,建立包括林业数据库、森林资源管理信息系统、森林资源核算信息系
"以德治国"是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步入21世纪新的发展时期提出的重要治国方略."以德治国"的提出有着深厚的理论基础,正确理解这一理论
营销理论在服务领域的应用已有几十年的历史,我国银行商业化改革以来,也逐步引入了现代营销理论,但总体看来,尚有很大的开发空间.本文对目前我国商业银行营销存在的问题进行
本文从政府、社会、宗教三维少数民族地区权力结构的分析出发,研究在甘南卓尼县三村现代化过程中政府权威、寺院权威、社会权威的结构与变迁发展,分析了三者变化而引起的社会
【摘 要】本文主要针对在新形势下,我国森林管理工作应该如何开展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希望对今后的工作有所帮助。  【关键词】森林经营;林业分类经营;林木采伐管理  [Abstract] This article mainly aims at in the new situation, our country forest management work should be how to develop
母性作为一种独有的女性特质,一直为男权社会所压制,通过将女人贬抑为替男人生孩子的机器,母亲这一生命传承的承载者,被驱逐出人类历史的中心,男权通过对女性生育权利的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