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
屋檐下共有六个燕子窝。也许是前年,临路屋檐下那窝燕宝宝被喜鹊猎食以后吧,那个燕子窝的老燕子也不见了。后来,居然成了麻雀的家。
每天,进进出出关门时,总会惊飞出一只老麻雀。它总是飞快地从窝内窜出来,两只小爪子紧紧抓着一根悬在半空的、废弃的网线上晃悠着,一双小眼睛惊恐而又贼溜溜盯着我,叽叽喳喳地叫着。
时间久了,熟了。它过它的,我过我的,有不少时候,我故意把刷锅洗碗的剩饭菜渣倒在门口的沙地上,不知什么时候被它啄个干干净净。冬天一场大雪后,我也总会在屋檐下水泥地上丢一把米粒,看着它一边啄食,一边扭着小脑袋,瞪着黑黝黝的小眼睛,警惕地东张西望。
不知道别处是否有麻雀侵占燕子窝的事,我是第一次发现,所以一直纳闷惊奇。春天来时,其他几窝燕子照旧归来,唯独不见这窝燕子的主人。或许它们不堪再见到这个伤心之地,也或者是已经倒在了传递春天消息的半路上?
感情上更喜欢小燕子,尽管也喜欢麻雀。所以,也曾经多次为雀占燕窝鸣过不平,甚至无数次粗暴地驱赶它。因为不管怎么说,总觉得这是个不公正的事。
记忆中,叽叽喳喳、蹦蹦跳跳的小麻雀是村庄的标配,是村庄的底色之一。它们像一个个性情火辣,心直口快的农家大嫂,话多,热闹,心里藏不住任何事儿;也似演讲家,整天口若悬河,滔滔不绝;更若身体健康的百岁老人,不停地给人们絮絮叨叨着百年的经历。每天傍晚,古老而高大的树上,它们成群结队聚一起,七嘴八舌吵闹到日落后很久。
不少时候,淘气的小孩子们胡乱朝大树的枝叶间打一弹弓,只听到它们轰一声便四散而去。有时,也有试飞的雏鸟,从大树上似掉似飞地扑倒在地上,可怜无助地啾啾叫着,仨俩老麻雀半飞在上空,叽叽喳喳地叫着,像鼓劲助威。每天早晨,麻雀们又早早起床,议论纷纷起来。它们的窝,都在夯筑的泥土墙房屋两侧山墙上。夯筑土墙时留下了小孩胳膊粗细的圆柱眼儿,成了它们现成的家。随便叼些细软干草和鸡毛等物,就开始养儿育女过生活。
那时候,屋檐下偶尔也会有麻雀窝,可不管它们的窝在哪里,这些麻雀都喜欢把窝挨着建。每天,起五更,打黄昏,欢聚一起分享着开心事,争吵辩论着鸡毛蒜皮的琐事,也会密谋着一起去哪里觅食,然后就一下子全飞走了。偷袭一片庄稼地,或者围攻一片果木林,骚扰一下大晒场。也有成群的在谷子地、高粱地里吃饱喝足以后,落在那些穿着衣服,戴着帽子,吓唬它们的假人身上打个盹儿,然后拉上一堆屎,一有风吹草动,呼啦一声就飞了起来。
二
这个屋檐下燕子窝里的麻雀,与记忆中乡村的麻雀截然不同,孤零零的一窝,并且远离村庄。门前临一条大公路,每天数不清的大大小小的车辆飞驰而过,伴随着刺鼻的汽车尾气,阵阵的灰尘又翻腾起来。尤其是装满沙子的大半挂车疾驰而过时,墙壁、门窗都会嗡嗡地响,天天在这里生活的人都难以忍受,这窝小麻雀怎么会喜欢上这个环境呢,尽管这里向阳温暖,曾经是一个温馨美丽的小镇。
泥巴筑成的燕子窝已经破损不堪了,进出的通道都被麻雀碰坏了一半儿,不断有细软的干草和鸡毛掉下来。今年夏天,燕子窝上又被马蜂筑了个大茶杯口般的蜂窝。
前几天,蜂窝被人捅了下来,连同燕子窝又损坏了不少,一大團细软的鸡毛和干草又落了下来。我不知道这窝麻雀究竟经历了什么,更不知道如今的村庄里,小麻雀是怎样的一种生活状态。早没有了泥土墙壁现成的圆柱洞,那今天的它们把窝安在了哪里,树上吗,可大树已经很少了啊。还是其他哪里,不得而知。
麻雀是村庄的欢快记忆,蹦蹦跳跳,叽叽喳喳,给人以欢乐的畅想。它们见证着村庄的前世今生,风物人情,丰收的欢乐与年馑的无情。离开村庄很久了,连麻雀的叫声都变得陌生起来。
我很想知道,现在的乡村,每天傍晚大树上是否还有数以千计的麻雀在开会。每天早晨,是否还会被小麻雀的吵闹声惊醒,然后闭着眼想象着那些小精灵们,或在地上蹦来蹦去觅食,或者有那么两个,吵得不可开交后,拼命地用嘴狠狠地啄在一起,也有的在枝头东张西望地看热闹,也有飞下来热心过度地劝起架来。
这几天大降温,破损的燕子窝是否能经得起寒流的冲击?我不由得担心起屋檐下燕子窝里的小麻雀来。一大早起床送儿子上学时,我故意用手电闪照着燕子窝里的麻雀,又把门弄出接连不断声响,但始终没有见小麻雀飞出来。儿子说,它们一定是飞走了,狡兔都三窟呢,小麻雀更是个机灵鬼,一定是回到村庄上的家了。
听着儿子的话,心里顿觉有点释怀了。不管这个屋檐下燕子窝里的麻雀经历了什么,村庄毕竟是自己的根,那里有自己的兄弟姐妹,那里有自由自在的空气,回归才是正确的选择,正如逃离村庄的人,当阅尽城市的繁华,感受过都市的喧嚣之后,总有一天,他们定要再回到起点的地方,让自己沉静下来。
兜兜转转,终点又回到了起点。也许记忆中的故乡物是人非,再也寻找不到旧时的模样。尽管少了许多古老的大树,竹林和芦苇荡,但那里毕竟有一望无际的田野,还有大地上的庄稼,更重要的是,那里有自己记忆中的美好旧时光,或许还有一群亲人在等待。屋檐下的小麻雀一定回到了故乡,我自言自语起来。
三
屋檐下燕子窝里的麻雀,让我想起前几天见到的村里小学的老师。他退休十多年了,一直跟着儿子在大城市居住。一见面,就打开了回忆的闸门,细数着我们一班同学的名字,更聊起了老家村庄里的近况。小楼林立,人烟稀少,许多大树都被伐掉了,那一大片翠绿的竹林,那一大片芦苇荡都消失了,还有小河里的巨石,小河南岸满是细沙土的那片大树林。
偌大的村庄,一晌也见不到多少人,偶尔见到三五个老人、小孩、老黄狗守在大门口。同龄的人有的不在了,有的搬走了,有的随儿女成了城里人,不少村里老人除了遛遛弯之后,就呆在门口抽烟晒太阳,连个说话的人几乎都没有。
他抽了口烟,继续絮叨。在城里,条件好,公园里可热闹,可没有熟悉的知根知底的人和土得掉渣的亲切乡音。再说,城市毕竟不是自己的家,虽然儿女待我很好,但思想上总有一种寄人篱下之感。虽说老家变化大,但毕竟是家。四处走走转转,看看南山,爬爬北坡,望望西山,一块儿地,一道岭,处处都残留着过往的记忆。他说,再等两年,孙子上初中了,就回来,叶落归根嘛。
也许,这就是叶子对根的深情吧。枝繁叶茂,开花结果,但还要寻根问祖。就像不远千里,多次回河南老家寻亲问祖的陕西大荔县双泉镇的表叔一家。百年前,奶奶的父母带着几个舅爷和姨奶,背井离乡,去到陕西省大荔县双泉镇,开荒种地,繁衍生息至今。
几十年,舅爷家和奶奶互通过几封信,小时候也常见到奶奶用破布包着那封信,她时常拿出来让我们念给她听。没想到,舅爷一家也保留着一封父亲用毛笔写给他们的回信。然后几十年过去了,慢慢断了音信。近些年,表叔和几个老表找到了信件,然后经过联系,三次千里寻亲,回到了河南方城拐河的老家。表叔和老表说,尽管没有在这里生活过,但这里是祖辈们的家,更是我们的根,没有这里的根,更不会有他们今天的枝繁叶茂。
四
屋檐下的燕子,屋檐下的麻雀,真的跟人又何其相似。不管身处哪里,何尝不都是一种寄宿。都市环境清幽的高档住宅下面,不知埋藏着多少条烟火气息的小巷,沉封着多少悠悠岁月和悲欢离合的故事。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曾经热闹的村庄、集镇和大都市,或许多年以后,也会成为一堆废墟,羽化成记忆的标本,也许后人有一天会挖掘出来,猜想着前尘往事,或者在偶尔拍摄的流传下去的照片中寻味想象它的模样。更多的是连个看看照片的念想都没有,就像小镇附近,孤石滩水库下面永远沉入水底的曾经热闹的孤石滩街。多年以后,没有人再口授代传时,还有谁会想到,这个大水库下面曾经有一个热闹的大集镇呢。
不知道小燕窝的主人夭折了幼仔后,是否又留有后代,也不知那对老燕子是否还健在。它们是包容麻雀,还是跟麻雀达成了什么协议,这窝麻雀究竟有没有回到故乡,是否跟兄弟姐妹、族人和好如初了?一切都不得而知。
也许不用再纠结这一切了。对于我来说,既感受过“梁燕语多终日在,蔷薇风细一帘香”的撩人遐思和缕缕乡愁,又聆听过“晨起喧喧暮自栖,梦回每每当闻鸡”的生命之歌和烟火气息,这不是很好吗?
屋檐下共有六个燕子窝。也许是前年,临路屋檐下那窝燕宝宝被喜鹊猎食以后吧,那个燕子窝的老燕子也不见了。后来,居然成了麻雀的家。
每天,进进出出关门时,总会惊飞出一只老麻雀。它总是飞快地从窝内窜出来,两只小爪子紧紧抓着一根悬在半空的、废弃的网线上晃悠着,一双小眼睛惊恐而又贼溜溜盯着我,叽叽喳喳地叫着。
时间久了,熟了。它过它的,我过我的,有不少时候,我故意把刷锅洗碗的剩饭菜渣倒在门口的沙地上,不知什么时候被它啄个干干净净。冬天一场大雪后,我也总会在屋檐下水泥地上丢一把米粒,看着它一边啄食,一边扭着小脑袋,瞪着黑黝黝的小眼睛,警惕地东张西望。
不知道别处是否有麻雀侵占燕子窝的事,我是第一次发现,所以一直纳闷惊奇。春天来时,其他几窝燕子照旧归来,唯独不见这窝燕子的主人。或许它们不堪再见到这个伤心之地,也或者是已经倒在了传递春天消息的半路上?
感情上更喜欢小燕子,尽管也喜欢麻雀。所以,也曾经多次为雀占燕窝鸣过不平,甚至无数次粗暴地驱赶它。因为不管怎么说,总觉得这是个不公正的事。
记忆中,叽叽喳喳、蹦蹦跳跳的小麻雀是村庄的标配,是村庄的底色之一。它们像一个个性情火辣,心直口快的农家大嫂,话多,热闹,心里藏不住任何事儿;也似演讲家,整天口若悬河,滔滔不绝;更若身体健康的百岁老人,不停地给人们絮絮叨叨着百年的经历。每天傍晚,古老而高大的树上,它们成群结队聚一起,七嘴八舌吵闹到日落后很久。
不少时候,淘气的小孩子们胡乱朝大树的枝叶间打一弹弓,只听到它们轰一声便四散而去。有时,也有试飞的雏鸟,从大树上似掉似飞地扑倒在地上,可怜无助地啾啾叫着,仨俩老麻雀半飞在上空,叽叽喳喳地叫着,像鼓劲助威。每天早晨,麻雀们又早早起床,议论纷纷起来。它们的窝,都在夯筑的泥土墙房屋两侧山墙上。夯筑土墙时留下了小孩胳膊粗细的圆柱眼儿,成了它们现成的家。随便叼些细软干草和鸡毛等物,就开始养儿育女过生活。
那时候,屋檐下偶尔也会有麻雀窝,可不管它们的窝在哪里,这些麻雀都喜欢把窝挨着建。每天,起五更,打黄昏,欢聚一起分享着开心事,争吵辩论着鸡毛蒜皮的琐事,也会密谋着一起去哪里觅食,然后就一下子全飞走了。偷袭一片庄稼地,或者围攻一片果木林,骚扰一下大晒场。也有成群的在谷子地、高粱地里吃饱喝足以后,落在那些穿着衣服,戴着帽子,吓唬它们的假人身上打个盹儿,然后拉上一堆屎,一有风吹草动,呼啦一声就飞了起来。
二
这个屋檐下燕子窝里的麻雀,与记忆中乡村的麻雀截然不同,孤零零的一窝,并且远离村庄。门前临一条大公路,每天数不清的大大小小的车辆飞驰而过,伴随着刺鼻的汽车尾气,阵阵的灰尘又翻腾起来。尤其是装满沙子的大半挂车疾驰而过时,墙壁、门窗都会嗡嗡地响,天天在这里生活的人都难以忍受,这窝小麻雀怎么会喜欢上这个环境呢,尽管这里向阳温暖,曾经是一个温馨美丽的小镇。
泥巴筑成的燕子窝已经破损不堪了,进出的通道都被麻雀碰坏了一半儿,不断有细软的干草和鸡毛掉下来。今年夏天,燕子窝上又被马蜂筑了个大茶杯口般的蜂窝。
前几天,蜂窝被人捅了下来,连同燕子窝又损坏了不少,一大團细软的鸡毛和干草又落了下来。我不知道这窝麻雀究竟经历了什么,更不知道如今的村庄里,小麻雀是怎样的一种生活状态。早没有了泥土墙壁现成的圆柱洞,那今天的它们把窝安在了哪里,树上吗,可大树已经很少了啊。还是其他哪里,不得而知。
麻雀是村庄的欢快记忆,蹦蹦跳跳,叽叽喳喳,给人以欢乐的畅想。它们见证着村庄的前世今生,风物人情,丰收的欢乐与年馑的无情。离开村庄很久了,连麻雀的叫声都变得陌生起来。
我很想知道,现在的乡村,每天傍晚大树上是否还有数以千计的麻雀在开会。每天早晨,是否还会被小麻雀的吵闹声惊醒,然后闭着眼想象着那些小精灵们,或在地上蹦来蹦去觅食,或者有那么两个,吵得不可开交后,拼命地用嘴狠狠地啄在一起,也有的在枝头东张西望地看热闹,也有飞下来热心过度地劝起架来。
这几天大降温,破损的燕子窝是否能经得起寒流的冲击?我不由得担心起屋檐下燕子窝里的小麻雀来。一大早起床送儿子上学时,我故意用手电闪照着燕子窝里的麻雀,又把门弄出接连不断声响,但始终没有见小麻雀飞出来。儿子说,它们一定是飞走了,狡兔都三窟呢,小麻雀更是个机灵鬼,一定是回到村庄上的家了。
听着儿子的话,心里顿觉有点释怀了。不管这个屋檐下燕子窝里的麻雀经历了什么,村庄毕竟是自己的根,那里有自己的兄弟姐妹,那里有自由自在的空气,回归才是正确的选择,正如逃离村庄的人,当阅尽城市的繁华,感受过都市的喧嚣之后,总有一天,他们定要再回到起点的地方,让自己沉静下来。
兜兜转转,终点又回到了起点。也许记忆中的故乡物是人非,再也寻找不到旧时的模样。尽管少了许多古老的大树,竹林和芦苇荡,但那里毕竟有一望无际的田野,还有大地上的庄稼,更重要的是,那里有自己记忆中的美好旧时光,或许还有一群亲人在等待。屋檐下的小麻雀一定回到了故乡,我自言自语起来。
三
屋檐下燕子窝里的麻雀,让我想起前几天见到的村里小学的老师。他退休十多年了,一直跟着儿子在大城市居住。一见面,就打开了回忆的闸门,细数着我们一班同学的名字,更聊起了老家村庄里的近况。小楼林立,人烟稀少,许多大树都被伐掉了,那一大片翠绿的竹林,那一大片芦苇荡都消失了,还有小河里的巨石,小河南岸满是细沙土的那片大树林。
偌大的村庄,一晌也见不到多少人,偶尔见到三五个老人、小孩、老黄狗守在大门口。同龄的人有的不在了,有的搬走了,有的随儿女成了城里人,不少村里老人除了遛遛弯之后,就呆在门口抽烟晒太阳,连个说话的人几乎都没有。
他抽了口烟,继续絮叨。在城里,条件好,公园里可热闹,可没有熟悉的知根知底的人和土得掉渣的亲切乡音。再说,城市毕竟不是自己的家,虽然儿女待我很好,但思想上总有一种寄人篱下之感。虽说老家变化大,但毕竟是家。四处走走转转,看看南山,爬爬北坡,望望西山,一块儿地,一道岭,处处都残留着过往的记忆。他说,再等两年,孙子上初中了,就回来,叶落归根嘛。
也许,这就是叶子对根的深情吧。枝繁叶茂,开花结果,但还要寻根问祖。就像不远千里,多次回河南老家寻亲问祖的陕西大荔县双泉镇的表叔一家。百年前,奶奶的父母带着几个舅爷和姨奶,背井离乡,去到陕西省大荔县双泉镇,开荒种地,繁衍生息至今。
几十年,舅爷家和奶奶互通过几封信,小时候也常见到奶奶用破布包着那封信,她时常拿出来让我们念给她听。没想到,舅爷一家也保留着一封父亲用毛笔写给他们的回信。然后几十年过去了,慢慢断了音信。近些年,表叔和几个老表找到了信件,然后经过联系,三次千里寻亲,回到了河南方城拐河的老家。表叔和老表说,尽管没有在这里生活过,但这里是祖辈们的家,更是我们的根,没有这里的根,更不会有他们今天的枝繁叶茂。
四
屋檐下的燕子,屋檐下的麻雀,真的跟人又何其相似。不管身处哪里,何尝不都是一种寄宿。都市环境清幽的高档住宅下面,不知埋藏着多少条烟火气息的小巷,沉封着多少悠悠岁月和悲欢离合的故事。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曾经热闹的村庄、集镇和大都市,或许多年以后,也会成为一堆废墟,羽化成记忆的标本,也许后人有一天会挖掘出来,猜想着前尘往事,或者在偶尔拍摄的流传下去的照片中寻味想象它的模样。更多的是连个看看照片的念想都没有,就像小镇附近,孤石滩水库下面永远沉入水底的曾经热闹的孤石滩街。多年以后,没有人再口授代传时,还有谁会想到,这个大水库下面曾经有一个热闹的大集镇呢。
不知道小燕窝的主人夭折了幼仔后,是否又留有后代,也不知那对老燕子是否还健在。它们是包容麻雀,还是跟麻雀达成了什么协议,这窝麻雀究竟有没有回到故乡,是否跟兄弟姐妹、族人和好如初了?一切都不得而知。
也许不用再纠结这一切了。对于我来说,既感受过“梁燕语多终日在,蔷薇风细一帘香”的撩人遐思和缕缕乡愁,又聆听过“晨起喧喧暮自栖,梦回每每当闻鸡”的生命之歌和烟火气息,这不是很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