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开始注重人与环境和谐发展的生态时代,选择生态建筑住宅,已成为广大居民的共识;也是目前高尚住宅小区的一个必然发展趋势。本文仅从生态建筑概述、生态建筑设计理论以及设计理论在建筑设计中的运用等方面对建筑住宅设计展开讨论。
【关键词】 生态建筑;生态住宅;设计运用
前言:
随着社会经济、人们环保意识的不断发展与增强,生态建筑理论已逐渐在全球建筑行业中得到应用,它也将是建筑住宅设计发展的必然趋势。为紧跟世界建筑发展潮流,保护生态环境,我国的建筑住宅设计也越来越重视生态建筑理论的应用,这也是当前建筑设计有待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生态建筑是给予人们对自身住宅在生态环境、生活卫生、立体绿化、自然景观、噪音降低、建筑和装饰材料、空气流通等方面的一种综合性的要求,其基本特征是“健康”与“环保”,旨在突出自然、建筑和人的相互和谐。通过生态化的技术运用,以帮助居住者实现身心健康发展和绿色环保的生活价值理念。
一、生态建筑的概念及特点
所谓生态建筑指的是将生态学的思想融入到建筑设计的过程当中,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建成的充分体现出人与自然相和谐设计理念的现代建筑,是生态理论与建筑学相融合的产物。生态建筑在设计时充分的尊重了人、自然以及建筑本身之间协调关系的特点,决定了生态建筑的设计节能、低耗、环保和生态平衡等特征。
二、注重生态建筑设计的原则
l、重视对设计地段的地方性、地域性理解,延续地方场所的文化脉络;
2、增强适用技术的公众意识,结合建筑功能要求,采用简单合适的技术;
3、树立建筑材料蕴能量和循环使用意识,在最大范围内使用可再生的地方性建筑材料,避免使用高蕴能量、破坏环境、产生废物以及带有放射性的建筑材料,争取重新利用旧的建筑材料、构件;
4、针对当地的气候条件,采用被动式能源策略,尽量应用可再生能源;
5、完善建筑空间使用的灵活性,以便减小建筑体量,将建设所需的资源降至最少;
6、减少建造过程中对环境的损害。避免破坏环境、资源浪费以及建材浪费。
三、生态住宅的技术策略
我们需要从两个方面对生态住宅的技术策略进行阐述。①生态住宅的基础是追求舒适和健康,这也是生态住宅所应达到的最基本的要求。生态住宅最先要满足人体的舒适性,例如适宜的温度和湿度。然后还要有益于人的身心健康,所以就要营造良好健康的环境,例如要有良好的通风设计来获得高品质的新鲜空气,采用无辐射、无污染的室内装饰材料及有充足的日照来实现消毒杀菌的目的,从而达到身体的健康。在心理方面,生态住宅则要注意两个性质,意识安全性;二是私密性,在保证家庭日常生活的居住功能的条件下,我们既要满足人与自然充分接触的要求,又要保证邻里的正常交往。此外健康还有另一层深意,即住宅与大自然之间的和谐与统一,所以住宅要尽可能减少对自然环境的负面影响:减少污染物及有害气体的排放,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②生态住宅的核心内容是追求高效,即资源和能源的高效利用,尤其是不可再生能源的高效利用。这一理念既可以减少能源的浪费,又可以减少环境的污染。所以以上所说的两个方面既相互独立又相辅相成。
四、生态建筑理论在建筑设计中的运用
4.1通风、遮阳、日照与采光
首先对于建筑的通风来说,最有效也是最经济的环境调节手段是自然通风。毫无疑问我们需要将这一手段有效的应用到住宅建筑当中,所以这就要求建筑的平面布局、立面设计和三维空间布置等与自然环境之间达到和谐一致,来有效地解决住宅中通风不顺畅,空气质量差等问题。其次对于夏日阳光的直射和辐射是影响居室热环境的一个重要因素,同时也是影响用户心理感受的重要因素。所以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在建筑最初的设计当中应该充分利用建筑的外形设计、悬挑和凹凸变化形成建筑围护结构来进行遮阳同时减少阳光的直射、紫外线的辐射和辐射的热量。同时也应根据当地地理与气候条件,经过对建筑群日照、遮阳及自然采光等一系列条件进行分析与计算,来检验建筑的设计是否满足日照和遮阳的要求。
4.2住宅的通风设计
在进行住宅设计时,将南侧建筑的东边、西边设计为空中花园,利用垂直百叶对夏季东风进行引导,使其入室,增强自然通风;将建筑北侧设计为辅助功能空间,如卫生间、交通核体,对冬季北风形成阻挡。对于建筑主体、周边建筑间的距离设计要足够大,对于开窗面积的设计也不宜过小,以利于冬季日照进入室内。开窗面积应设置为外窗面积的30%以上。另外,对于外窗气密性,还要求高于4级(GB7107《建筑外窗气密性分级及检测方法》)。
4.3外围护结构设计与布置
外围护主要是指外墙和外窗等围护结构。所以要布置好外围结构同样要考虑许多内外因素。其中当地环境的影响尤为重要。例如当地主导风向的不同能够造成渗透情况的不同,也就导致了外表面的对流系数也相差很大,夜间背景辐射也不尽相同,所以这就要求我们设计不同朝向角和倾角的外墙和外窗。所以外围护的设计不仅要美观,更要实用。
4.4加强能源节能设计
使用节水型卫生器具如节水的水龙头等,成规模小区推广使用中水系统,使废水再生利用;供暖系统开发利用太阳能供热系统供热,利用现代高新技术转化风能、水能等天然的清洁能源实现供冷;利用生态工程建设沼气池处理生活污水,既净化了环境。又实现了能源的重新利用。
4.4.1节能技术措施:合理的布置住宅建筑朝向和楼距,使住宅建筑尽量自然通风和天然采光。对住宅建筑围护结构采取隔热、遮阳措施,减少建筑的能耗需求。室内采用节能灯、变频电梯等高能效比建筑供能、用能系统和设备,同时优化用能系统,采用能量回收技术。在设计中尽量使用绿色能源技术,如使用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另外现在使用较多的天然气这种清洁能源,也较好地减少了二氧化碳的排放。
4.4.2节地技术措施:小区规划时充分利用与合理开发地下空间,同时合理地向空中发展,向空间要面积。住宅建筑单体地面采用架空设计,增加地面公共活动空间及绿化面积。对小区用地合理选用废弃场地进行建设,尽量不要占用好的土地资源。
4.4.3降低环境负荷技术措施:在规划阶段进行日照、采光和声噪分析,满足人们舒适性要求。利用园林绿化和建筑外部设计以减少热岛效应,尽量减少建筑外立面和室外照明引起的光污染,维持土壤水生态系统平衡的雨水回渗。在小区环境设计中选择适宜气候和土壤条件的乡土植物,采用包含乔、灌木的复层绿化,采用生态绿地、墙体绿化、屋顶绿化和垂直绿化等多样化的绿化方式。在住宅后期装饰中采用绿色建材,减小对室内环境的污染。
4.4.4节水技术措施:按照项目条件进行整体规划,综合利用各种水资源,并进行可行性、经济性和合理性分析。在设计阶段,确定各种水资源利用方案,分质供水,进行水量平衡分析,充分挖掘中水和雨水的利用潜力,充分挖掘雨水与景观的优化结合,充分利用先进的节水技术和节水设备。充分利用非传统水源,根据场地特征,充分收集雨水,处理回用。充分处理污废水达标后回用,这些处理后的低质水可以用于绿化、浇洒道路、景观补水,以及用于洗车和冲厕等。同时,在使用中减少管网漏损,采用优质管材和连接部件,控制安装质量。住宅建筑采用节水型器具及设备,以及水质保障措施。苗木灌溉采用高效的节水灌溉方式。
五、结束语
生态建筑理论运用于建筑及设计中,不仅符合现代人们追求自然化和绿色环保的生活理念,更是人们对生态生活的一种尊重和享受。以生态化的理念来优化建筑运用方式,更能够体现向往自然,享受绿色生活的理念,符合现代健康生活的发展要求。对于生态建筑设计,涉及到的生态建筑理论众多,住宅通风、建筑绿化、防噪防尘、节能减排、建筑热岛防治等,都是我们建筑设计人员需要考虑的内容。
参考文献:
【1】荆海薇.浅谈生态建筑中的自然通风技术[J].甘肃科技,2006年06期。
【2】王凌杰,岳岭.建筑节能实用技术应用的研究[J].职业技术2012年06期.
【3】朱晨鑫.民用建筑设计中环保节能技术的运用[J].科技创业家,2012,(3):118
【关键词】 生态建筑;生态住宅;设计运用
前言:
随着社会经济、人们环保意识的不断发展与增强,生态建筑理论已逐渐在全球建筑行业中得到应用,它也将是建筑住宅设计发展的必然趋势。为紧跟世界建筑发展潮流,保护生态环境,我国的建筑住宅设计也越来越重视生态建筑理论的应用,这也是当前建筑设计有待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生态建筑是给予人们对自身住宅在生态环境、生活卫生、立体绿化、自然景观、噪音降低、建筑和装饰材料、空气流通等方面的一种综合性的要求,其基本特征是“健康”与“环保”,旨在突出自然、建筑和人的相互和谐。通过生态化的技术运用,以帮助居住者实现身心健康发展和绿色环保的生活价值理念。
一、生态建筑的概念及特点
所谓生态建筑指的是将生态学的思想融入到建筑设计的过程当中,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建成的充分体现出人与自然相和谐设计理念的现代建筑,是生态理论与建筑学相融合的产物。生态建筑在设计时充分的尊重了人、自然以及建筑本身之间协调关系的特点,决定了生态建筑的设计节能、低耗、环保和生态平衡等特征。
二、注重生态建筑设计的原则
l、重视对设计地段的地方性、地域性理解,延续地方场所的文化脉络;
2、增强适用技术的公众意识,结合建筑功能要求,采用简单合适的技术;
3、树立建筑材料蕴能量和循环使用意识,在最大范围内使用可再生的地方性建筑材料,避免使用高蕴能量、破坏环境、产生废物以及带有放射性的建筑材料,争取重新利用旧的建筑材料、构件;
4、针对当地的气候条件,采用被动式能源策略,尽量应用可再生能源;
5、完善建筑空间使用的灵活性,以便减小建筑体量,将建设所需的资源降至最少;
6、减少建造过程中对环境的损害。避免破坏环境、资源浪费以及建材浪费。
三、生态住宅的技术策略
我们需要从两个方面对生态住宅的技术策略进行阐述。①生态住宅的基础是追求舒适和健康,这也是生态住宅所应达到的最基本的要求。生态住宅最先要满足人体的舒适性,例如适宜的温度和湿度。然后还要有益于人的身心健康,所以就要营造良好健康的环境,例如要有良好的通风设计来获得高品质的新鲜空气,采用无辐射、无污染的室内装饰材料及有充足的日照来实现消毒杀菌的目的,从而达到身体的健康。在心理方面,生态住宅则要注意两个性质,意识安全性;二是私密性,在保证家庭日常生活的居住功能的条件下,我们既要满足人与自然充分接触的要求,又要保证邻里的正常交往。此外健康还有另一层深意,即住宅与大自然之间的和谐与统一,所以住宅要尽可能减少对自然环境的负面影响:减少污染物及有害气体的排放,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②生态住宅的核心内容是追求高效,即资源和能源的高效利用,尤其是不可再生能源的高效利用。这一理念既可以减少能源的浪费,又可以减少环境的污染。所以以上所说的两个方面既相互独立又相辅相成。
四、生态建筑理论在建筑设计中的运用
4.1通风、遮阳、日照与采光
首先对于建筑的通风来说,最有效也是最经济的环境调节手段是自然通风。毫无疑问我们需要将这一手段有效的应用到住宅建筑当中,所以这就要求建筑的平面布局、立面设计和三维空间布置等与自然环境之间达到和谐一致,来有效地解决住宅中通风不顺畅,空气质量差等问题。其次对于夏日阳光的直射和辐射是影响居室热环境的一个重要因素,同时也是影响用户心理感受的重要因素。所以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在建筑最初的设计当中应该充分利用建筑的外形设计、悬挑和凹凸变化形成建筑围护结构来进行遮阳同时减少阳光的直射、紫外线的辐射和辐射的热量。同时也应根据当地地理与气候条件,经过对建筑群日照、遮阳及自然采光等一系列条件进行分析与计算,来检验建筑的设计是否满足日照和遮阳的要求。
4.2住宅的通风设计
在进行住宅设计时,将南侧建筑的东边、西边设计为空中花园,利用垂直百叶对夏季东风进行引导,使其入室,增强自然通风;将建筑北侧设计为辅助功能空间,如卫生间、交通核体,对冬季北风形成阻挡。对于建筑主体、周边建筑间的距离设计要足够大,对于开窗面积的设计也不宜过小,以利于冬季日照进入室内。开窗面积应设置为外窗面积的30%以上。另外,对于外窗气密性,还要求高于4级(GB7107《建筑外窗气密性分级及检测方法》)。
4.3外围护结构设计与布置
外围护主要是指外墙和外窗等围护结构。所以要布置好外围结构同样要考虑许多内外因素。其中当地环境的影响尤为重要。例如当地主导风向的不同能够造成渗透情况的不同,也就导致了外表面的对流系数也相差很大,夜间背景辐射也不尽相同,所以这就要求我们设计不同朝向角和倾角的外墙和外窗。所以外围护的设计不仅要美观,更要实用。
4.4加强能源节能设计
使用节水型卫生器具如节水的水龙头等,成规模小区推广使用中水系统,使废水再生利用;供暖系统开发利用太阳能供热系统供热,利用现代高新技术转化风能、水能等天然的清洁能源实现供冷;利用生态工程建设沼气池处理生活污水,既净化了环境。又实现了能源的重新利用。
4.4.1节能技术措施:合理的布置住宅建筑朝向和楼距,使住宅建筑尽量自然通风和天然采光。对住宅建筑围护结构采取隔热、遮阳措施,减少建筑的能耗需求。室内采用节能灯、变频电梯等高能效比建筑供能、用能系统和设备,同时优化用能系统,采用能量回收技术。在设计中尽量使用绿色能源技术,如使用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另外现在使用较多的天然气这种清洁能源,也较好地减少了二氧化碳的排放。
4.4.2节地技术措施:小区规划时充分利用与合理开发地下空间,同时合理地向空中发展,向空间要面积。住宅建筑单体地面采用架空设计,增加地面公共活动空间及绿化面积。对小区用地合理选用废弃场地进行建设,尽量不要占用好的土地资源。
4.4.3降低环境负荷技术措施:在规划阶段进行日照、采光和声噪分析,满足人们舒适性要求。利用园林绿化和建筑外部设计以减少热岛效应,尽量减少建筑外立面和室外照明引起的光污染,维持土壤水生态系统平衡的雨水回渗。在小区环境设计中选择适宜气候和土壤条件的乡土植物,采用包含乔、灌木的复层绿化,采用生态绿地、墙体绿化、屋顶绿化和垂直绿化等多样化的绿化方式。在住宅后期装饰中采用绿色建材,减小对室内环境的污染。
4.4.4节水技术措施:按照项目条件进行整体规划,综合利用各种水资源,并进行可行性、经济性和合理性分析。在设计阶段,确定各种水资源利用方案,分质供水,进行水量平衡分析,充分挖掘中水和雨水的利用潜力,充分挖掘雨水与景观的优化结合,充分利用先进的节水技术和节水设备。充分利用非传统水源,根据场地特征,充分收集雨水,处理回用。充分处理污废水达标后回用,这些处理后的低质水可以用于绿化、浇洒道路、景观补水,以及用于洗车和冲厕等。同时,在使用中减少管网漏损,采用优质管材和连接部件,控制安装质量。住宅建筑采用节水型器具及设备,以及水质保障措施。苗木灌溉采用高效的节水灌溉方式。
五、结束语
生态建筑理论运用于建筑及设计中,不仅符合现代人们追求自然化和绿色环保的生活理念,更是人们对生态生活的一种尊重和享受。以生态化的理念来优化建筑运用方式,更能够体现向往自然,享受绿色生活的理念,符合现代健康生活的发展要求。对于生态建筑设计,涉及到的生态建筑理论众多,住宅通风、建筑绿化、防噪防尘、节能减排、建筑热岛防治等,都是我们建筑设计人员需要考虑的内容。
参考文献:
【1】荆海薇.浅谈生态建筑中的自然通风技术[J].甘肃科技,2006年06期。
【2】王凌杰,岳岭.建筑节能实用技术应用的研究[J].职业技术2012年06期.
【3】朱晨鑫.民用建筑设计中环保节能技术的运用[J].科技创业家,2012,(3):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