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二代扶贫

来源 :故事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cpysw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這天,郑欣去找邻村的朋友苗倩借钱。苗倩给钱后,留郑欣吃碗鱼面再走。夫子河一带,几乎家家都做鱼面,常以自家做的鱼面孝敬长辈,款待客人。郑欣见盛情难却,就依了苗倩。郑欣正要吃鱼面时,门口突然出现一位半百老人。
  老人说:“来得早不如来得巧,也给我下碗鱼面吧。”
  郑欣以为是苗倩的亲戚,赶紧把碗放下,说:“刚下的,你先吃吧。”老人也不客气,端起鱼面,往嘴里塞了一筷子,却慢慢嚼着,细细品味着。苗倩出来瞧见这场面愣了一下,朝郑欣笑笑,回厨房去,再给郑欣煮了一碗。
  老人吃完鱼面,眼里掠过一丝遗憾,掏出20元钞票,放在碗边,说:“谢谢老板。这是鱼面钱。”
  郑欣大惑不解:这老人不是苗倩的亲戚?苗倩几步走过去,把20块钱拿起,塞到老人手里:“大叔,一碗鱼面,我自己做的,要什么钱!”
  老人推辞了一下,然后把钱放口袋里,很诚恳地说了声“谢谢”,头也不回地走了。
  苗倩告诉郑欣,这老人是外地人,住在夫子河镇上小旅馆里。老人好像不差钱,但天天都去各村转悠,饿了就上门讨吃的,而且专讨鱼面吃。老人吃了鱼面,照样要付钱。不过夫子河镇的乡亲们好客,对陌生人也是古道热肠,一碗鱼面,而且又是自己做的,都不收钱。这老人就这样吃了上百家了。
  郑欣听了,也觉得奇怪,心想,也许这老人是个混吃混喝的流浪汉,拿20块钱哄哄人罢了。人家不收这钱,他乐得白吃了。同苗倩说了一会儿话,郑欣就告辞了。
  郑欣到夫子河镇中学给读初二的女儿500元生活费,又去镇上药店给婆婆买药,然后匆匆回了家。郑欣的男人在广东打工,工厂有时几个月不发工资。郑欣在家种田种地,照顾瘫痪的婆婆和上学的女儿。婆婆前年下楼时摔了一跤,下肢不能动弹,拉屎拉尿都是郑欣伺候。因几年前修房欠了账,婆婆一直没钱去大医院治疗。
  这天中午,郑欣把婆婆背出来,让她坐在椅子上晒太阳,然后在厨房给婆婆下鱼面。夫子河的老人们都喜欢吃鱼面,一来鱼面味道好;二来鱼面养人,经常吃鱼面,有个小病小灾熬一熬就好了;三来吃鱼面的人都长寿。郑欣煮好鱼面,给婆婆端出来,却见婆婆正和一个老人说话。这老人,正是在苗倩家遇到的那位半百老人。
  老人见了郑欣微微一笑,说:“巧啊,到你家了,正好又是遇到你们吃鱼面。妹子,给我也下一碗?”
  郑欣马上答应了。夫子河两岸的人淳朴善良,对来到家里的陌生人都会热情地尽主人之谊。虽然郑欣怀疑这老人是混吃的人,但来了就是客,郑欣搬椅子让老人坐下,然后进屋去了。
  郑欣煮鱼面时,听到婆婆正当着那老人夸她贤惠。婆婆年轻丧夫,拉扯儿子长大实在不易。婆婆摔瘫后,郑欣打心里同情婆婆,所以待婆婆比待亲娘还好。煮好鱼面,郑欣端了出来,恭恭敬敬地递到那老人手里:“您吃吧。我做的,味道不好,见笑了。”
  老人见郑欣待人这样热情,露出了微笑。他端着鱼面,闻闻,然后夹一小撮送进嘴里,慢慢嚼着。瞧着老人这样子吃鱼面,郑欣想起老人在苗倩家也是这样吃,觉得奇怪,她笑问:“老人家,您吃得这样慢,是我的鱼面不好吃吗?”
  老人咽下鱼面,回味良久,笑道:“妹子,不瞒你说,我吃了200多家的鱼面,你做的味道最好呢!”
  郑欣笑道:“好吃?那你快吃吧,吃完了我再给你煮。”
  婆婆听来人夸媳妇的鱼面味道好,又开始夸起来。婆婆说,鱼面是夫子河镇的传统名吃,有上千年历史了。主要以鲜鱼、精苕粉、食盐为原料,将鱼肉捣得稀糊了,粘上适量的薯粉,再碾成薄皮,切成细丝。媳妇郑欣做鱼面时,专选夫子河的鱼,自己又添了一种野果,所以做的鱼面特别有味。婆婆夸得郑欣都不好意思了。
  老人吃完鱼面,照例拿出20元钱,笑道:“我不能白吃你的,这20元钱,你收下吧。”
  郑欣推辞说:“老人家,我家穷,可也不在乎这20块钱。您出门在外,也许这20块钱起大作用呢。您还是收着吧。”
  老人瞧瞧郑欣,又瞧瞧坐在椅子上的婆婆,收回20元钱,道了谢,往屋头的小路走了。
  郑欣瞧着老人的背影,总觉得有些奇怪。
  婆婆说话了:“这个人,有富贵之相。欣儿,你可不要得罪他了。”
  郑欣听了一愣。婆婆穷怕了,时时都想有贵人相助。
  转眼,半年过去了。有一天,离家不远处的夫子河畔,响起了挖掘机和推土机的轰鸣声。郑欣好奇,朝人们打听。人们告诉郑欣,那里有老板投资修厂房。郑欣好不高兴,工厂建到了家门口,以后可以去打一份工,挣一份钱了。也许过不了几年,就能同男人一起还了债,把婆婆送医院治疗了。
  终于,夫子河畔的工厂建好了。郑欣去看了一次又一次,希望这工厂早点开工,早日招工。
  这天,郑欣给婆婆洗了头发,正用毛巾给她搓干,只见村主任和镇长带着几个人来了。村主任笑呵呵地喊:“郑欣,贵人来了。我们村都感谢你,给我们带来了贵人!”
  郑欣一瞧,镇长陪着的老人,正是那个在夫子河镇吃遍百家鱼面的老人!老人西装革履,冲郑欣招了招手。镇长面露笑容,对郑欣说:“这位是王总,今天特地来看望你呢。”
  那讨鱼面吃的老人真是个老总,婆婆说他有富贵相果然没有说错。郑欣面对王总倒显得不自然了,不好意思地说:“王总,上次不好意思了。”
  王总微笑着,连连说:“哪里哪里。你们夫子河的人,对陌生人像对待朋友一样,让人心里暖暖的。郑欣,我听村主任说了,你是位孝敬老人的好媳妇!”
  郑欣觉得善待婆婆是天经地义的事,说:“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婆婆生病了,我应该管。”   王总叫秘书把带来的礼物放在婆婆身边,又给郑欣一个红包,笑着对婆婆说:“你找了这么一个好媳妇,我替你奖励她吧。”
  婆婆在椅子上连连欠身行礼,表示感谢。郑欣接着红包,不知说什么好。
  王总同婆婆说了几句,又同郑欣说了几句,在村主任和镇长等人的簇拥下,往工厂去了。
  郑欣等王总走远了,打开红包一看,天呐,1万元!郑欣高兴得合不拢嘴,把崭新的票子放在婆婆婆手里,大声说:“妈,明天我就带你去医院,好好治疗,也许能站起来呢。”婆婆高兴地摸着那叠票子,眼里泪花闪闪,说:“怕治不好啊。这钱先还债,有了好多钱,我再去医院。”
  “会有好多钱的。”郑欣说,“这王总的工厂开工了,我去求王总打个工。妈,我每月都拿工资,就有好多钱了。”
  郑欣特地去朋友苗倩家,告诉她,当日那个讨吃的老人就是兴建工厂的王总,这王总还送给她1万元红包。苗青倩听了,羡慕极了:“你是远近闻名的孝顺媳妇,王总奖励你,就是鼓励大家孝顺老人,当个好媳妇。郑欣,你和王老板有这层关系,今后进他工厂打工肯定不成问题,你可不要忘了介绍我打工啊。”
  过了两天,郑欣张羅着带婆婆去医院做检查,婆婆执意不去。正争着,王总的秘书带着一个大婶来了。秘书说,这大婶是来护理婆婆的,王总请郑欣去他办公室。婆婆赶紧要郑欣去。
  郑欣跟着秘书来到王总办公室,十分拘束地站在那里。王总对在座的几个人介绍说:“这位就是我给你们说过的那位贤惠媳妇郑欣。郑欣,你坐下,这几位是我们夫子河鱼面公司的骨干,以后你们会熟悉的。”
  郑欣看着那么多有头有脑的人物,脸发烫了,坐下来,低着头不敢看人。
  王总对大家讲了几个要求,然后大声说:“现在,我宣布,郑欣任夫子河鱼面公司技术部副经理,协助朱经理主管夫子河鱼面的配方制造。郑欣,你从今往后,家里制作鱼面的法子就不要往外说了,属于我们公司的技术秘密了。”
  郑欣一听,瞪大了眼睛:一步登天,成了什么副经理,真是做梦也没有想到。自己制作鱼面的土法子,还成了公司的秘密?郑欣不知道说什么好,嗫嚅道:“王总,我可当不好经理,当不好哦。”
  王总和在座的骨干们哈哈大笑。王总说:“我在夫子河镇呆了3个月,吃了两百多家的鱼面,就数你郑欣的鱼面味道独具风味。你那做鱼面的土法子,就是我们公司制作鱼面的基本配方了。我今天就是要和你谈谈一次性支付鱼面配方的合同。”王总把想法告诉了郑欣:郑欣的配方,只能让他和朱经理知道。郑欣永远拥有鱼面配方的所有权。夫子河鱼面公司将以50万元购买5年使用权,5年后再签使用合同……
  郑欣听了,高兴得不知说什么好。
  散会后,王总亲自送郑欣回家。在路上,王总告诉郑欣,他的父亲,是从麻镇走出去的开国将军。父亲一直记挂着老区人民,去世前叮嘱他今后多多帮助老区的乡亲们改善生活。通过20多年努力,王总终于有钱来老区投资了。他来夫子河镇兴办鱼面公司,就是为了实现父亲的遗愿。
  郑欣听了,感慨万千。
其他文献
老苟在一个要害部门当办公室主任,这可是个厉害角色,按照惯例,用不了几年就会提拔的,老苟的前任现在都有当副县长的了。人们都说,老苟呀,你这个家伙前途无量啊!老苟就美滋滋的。  最初上任的时候,老苟还能以平常心待人对事儿,可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的道理啊?经历的场合多了,老苟也学会了看人下菜。  一天,在外学习的局长打回电话,说分配来一个大学生,让他先安排一下。  第二天,果然有个叫杨浩的小伙子来报到
期刊
高玉龙到城里来打工,在绿化队里找到了活儿。绿化队的工作,就是种树、修剪、锄草了。  这天,队长让他们给一片花圃锄草。工人们锄完草,就把草丢到路边,等着队里派车来拉走。高玉龙看到那一堆堆的草,很心疼,就唠叨开了:“这草多好啊,又嫩又鲜,羊最爱吃了。要在我们老家,难得找到这么好的草啊。”旁边就有人打趣地说:“那你就养羊吧。”  高玉龙却把这话当了真。但在城里呢,养羊不太现实,养兔子却是可以的。高玉龙捡
期刊
李老师右腿膝盖曾经受过伤,现在年纪大了,走路时间一长膝盖便疼得厉害。拐杖倒是买过两根,可是不是太重就是不适用,李老师为此苦恼极了。  这天他正在小区里散步,迎面遇上一个人。谁?老伙计王国龙。这老王尽管也退休了,可依旧争强好胜,无论是下棋、品茶还是喝酒聊天,他都爱较个真。可李老师文化责质高,除了喝酒,其余的都强于他。这样好强的老王更是以李老师为竞争对手,一直在暗中角力。  此刻一见到老王,李老师眼睛
期刊
王兵是个儿科医生,夏刚是他同事兼铁哥们儿。这天,夏刚给她介绍了个女朋友,是他一个老乡,名叫林芳。约定见面后,王兵发现,林芳是个十分性感美丽的女孩,他心里一动,暗暗发誓,一定和她好好处朋友,最终抱得美人归。  第二天,夏刚对他说:“你小子艳福不浅啊,林芳让我转告你,她很喜欢你,想尽快嫁给你!”  “天!她真是这么说的?”王兵吃了一惊,幸福来得太突然。  “当然,你赶紧筹备迎娶美女吧!”夏刚笑道。  
期刊
老徐买了一头牛,全身黑得一根杂毛没有。大家都跑来看,说这牛招人稀罕。屯中年纪最大的胡老爷子说:“老徐,这牛你可买正了,纯黑的牛是天上打发下来的,能干不说,除夕夜里,在它的身上摸到什么粮食,这一年就收什么。”  于是老徐心中一动,想试试运气。这年除夕夜,老徐把大黑牛拴在槽头,用双手又开始摸起牛来。这时,老徐的姑娘老二跑过来,笑嘻嘻地问:“爹,摸着啥没?”这二姑娘虽然初中毕业就下地干活了,但她聪明又好
期刊
刘金勇的儿子刘涛出息啊,大学毕业以后在省城里当上了老师,挣得多,每年还有寒暑假,让乡亲们羡慕得很。  前些日子,他谈了个对象,挺对眼儿的,就准备结婚了,那就先得买套房子呀。好嘛,这一买房,不光把刘金勇的老本儿都给折腾进去了,还贷了80万的款。80万,乖乖,乡亲们哪见过这么多钱啊,估计两辈子都挣不出来。刘金勇也跟着节衣缩食了。乡亲们见不得他再吃苦了,就把他家定为贫困户,每年都能拿到近万元的困难补助。
期刊
马五德是个绑匪,这一次他盯上了王老板一家人。经过一番侦察,他发现一件事儿:王老板的老爹没有跟他们住在一起,而是一个人住在100公里外的乡下。马五德心中暗喜——绑架那老头!  这年头,农村乡下,皆是些老弱病残,马五德没怎么费劲儿,便将老头绑架了。随即,他便给王老板打起了电话:“喂,王老板吗?我是绑匪,你老爹现在在我手上。你赶紧准备50万现金,不许耍花招,否则……后果你是知道的。”  “啊!”王老板大
期刊
过年前夕,白沙村在外打工的人陆陆续续地回来了,大伙正抓住一年中最难得最美好的机会走亲访友沟通感情,这时一条特大新闻炸响了:迁坟!  为了移风易俗、增加耕地面积,也为了美化乡村,上级决定把所有散落在田间地头的坟墓迁到公墓内。此项工作的艰巨性不言而喻,为此相关部门特地成立由乡村两级干部组成的工作组,抓住过年时大伙回家团聚的有利契机,大力宣传推进,呼吁大伙服从大局,积极配合。  公告一贴出来可就炸开了锅
期刊
一  这是嘉庆十四年的夏天,江南山区要比往年来得热。南桥县北圃村的陆夫人做好了晚饭,只等丈夫回家一同用餐。  丈夫陆士乔应其好友孙蛇医之约,一同游山去了。眼下已是黄昏,正是晚饭时分,若在往日,丈夫早该回来。可今天却迟迟不归,这让陆夫人很是挂怀,心中不禁起了一丝不好的预感。正左顾右盼间,陆夫人听到有人在重重敲打她家的门。她心中一喜,以为是丈夫回来了,便理理衣服,满怀欣喜地前去开门。然而门口站着的,却
期刊
第九章  1  一、二、三……数不清是第几个向他们投来异样目光的人了。  坐在阅览室门口的安天宇没有任何反应,舒沫沫却忍不住了。她“啪”的一声合上书,轻声说:“队长,我们还是换个地方吧。”  前几天的公告栏风波以千树被记警告一次而结束。他那一拳打破了对方的嘴唇,然后自己也挨了一下,流了半天鼻血。尽管安天宇很快分开了他们,但老师已经到了,而且在场所有人都看到是千树先动的手。  “活该,谁让你冲上去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