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快乐的孩子

来源 :孩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cobyuanw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于孩子来说,那种因为“生活如此美好”而产生的快乐,比起一件新玩具或者一盒香甜的糖果所带来的快乐会持续得更久,意义更深远。由内而外的快乐不仅能让孩子拥有积极健康的精神状态,同时还给予他在生活中主动体验快乐的能力。
  家长如何让孩子懂得从生活中收获快乐,成为一个快乐的孩子,下面有5个建议可供借鉴:
  
  找一件能让你精神放松的事情去做
  比如在晚间散步、读本好书、听优美的乐曲、在电话里跟朋友畅聊等。无论何事,只要能在精神上感到快乐就行。父母是孩子的一面镜子,父母自己在感受快乐的同时,也是在向孩子展示生活中的快乐是如何编织起来的。
  
  赞美过程,而不是结果
  如果孩子总是得在父母的肯定下寻找到快乐,那么他以后很可能会陷入固步自封的境地。所以,作为父母,不能仅仅对孩子诸如一堂课的收益、一个计划的实施成果、赢得一场赛跑之类的结果不吝褒奖之辞,更重要的是,要给孩子足够的信任,鼓励他去冒险,去尝试新事物。父母爱子女,不是因为孩子的成就,而是因为他的独一无二。这样的爱,才能催开孩子内心快乐而自信的花朵。
  
  帮助孩子体验给予的愉悦
  和孩子一起,以家庭的名义付出善意,然后体会那种“赠人玫瑰,手留余香”的快乐,让快乐充溢着全家人的生活,是一件十分美好的事情。你可以和孩子多烤一个香蕉面包送给隔壁年迈的邻居;写一张感谢卡给那位公车司机,感谢他的微笑服务;或者邀请小朋友到家里做客;等等。这些都可以让孩子体验到给予的愉悦。
  
  创造更多笑的瞬间
  现代人忙碌的生活,使得全家人在一起玩乐、畅谈的时间越来越少。这时,可以在家里的任何一个角落,放一本能令人开怀大笑的幽默书;或者在孩子的午餐盒里塞进一本让人忍俊不禁的漫画,这些都是让快乐瞬间点燃的妙方,将孩子普通的一天变成一个欢快的节日!
  
  健康的身体支持无限快乐
  让孩子拥有充足的睡眠,健康的饮食,适当的锻炼,所有的这一切,都是孩子养成良好情绪的保障,而快乐之泉,更将会在孩子健康的身体、精神之间和谐流动、欢畅不息。
其他文献
自尊成长来自后天  新生儿没有强烈的自尊情绪,但随着他的成长,周围的人像父母、幼儿老师,小朋友,邻里亲友等,会帮他逐渐建立起自尊。他们帮助他学各种知识,认识自己的优点,通过信任和鼓励帮助他认识自我,这些使得孩子产生了良好的自尊感。    自尊是向上的动力  每个孩子都必须有自尊。良好的自尊能让你昂起头,给你尝试挑战的勇气和自信。    哪些方式会伤害孩子的自尊  在一个缺乏鼓励而充满斥责的家庭环境
后哭的理由生了一场病  佳佳在幼儿园午睡,因为空调太凉,回家就开始咳嗽发烧,这一病就在家休息一个礼拜,等佳佳病好了,她说什么也不肯去幼儿园,一直嚷着“幼儿园不好玩”、“我咳嗽还没好”等等。  ●心理解析:孩子生病了有点娇气是肯定的,特别是在经历了幼儿园的纪律约束后,孩子会对比出“不去幼儿园”的自由,加上家长一般会在孩子生病期间对其百依百顺,更会让孩子无法适应幼儿园的纪律了。要是家中的老人因为心疼孩
关 爱  小朋友们在玩老鹰抓小鸡的游戏,这时,一个扮小鸡的孩子摔倒了。在场的小朋友有的反应默然,有的笑着说:“小鸡摔跤了。”有的仍继续玩游戏。这时,明明默默地走过去,扶起摔跤的小朋友问:“疼不疼?”虽说只是一句小小的问候,但出自一个4、5岁的孩子,令人心里不由得泛起一丝丝的感动。    分 析:  一个从小懂得关爱他人的孩子,能换位思考,感受他人的快乐、痛苦、失望、烦恼等心情,也更能理解他人给予的
当别人惊叹你的孩子简直就是你年幼时的翻版,你是不是会抑制不住地流露出满足的神色?的确,做父母的潜意识中总是自觉不自觉地把孩子当成自己的一部分。子女受到伤害,父母会感同身受地难过,因为他们在孩子的身上看到了自己,孩子的疼痛直接移到了他们的身上。  有这么一个人,驴子脸,鹰嘴鼻,鹞子眼,他有一个儿子,长得同他一模一样,简直就是他的“克隆”。他为此很得意,常开心地告诉别人:“我儿子长得跟我一模一样!”有
妈妈日记摘抄:  女儿闻闻  10个月能握起我随意放置的水彩笔,对着隔尿垫上的兔子图案专心描画,尽管笔头是倒立的。  11个月闻闻不满足于坐在床上画兔子,握起笔指着要我给她拿纸。  2岁10个月闻闻很有兴趣地对着贴在柜子上的纸作画,很快,她觉得贴纸太小了。  2岁11个月闻闻干脆坐到房间地板胶上画,并总是强调圆的是妈妈,长的是爸爸。的确,爸爸的脸比妈妈长,爸爸又比妈妈高。这些,可能就是孩子最初的观
记得我在童年时,母亲给我买了不少童话书,其中我对《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特别喜爱,每每读起,我都是那样的兴致勃勃,浮想联翩。  如今,很多优秀的童话作品问世,获奖,这无疑是儿童最喜爱的刊物。我给孙女买,竟遭到了儿子的反对;给外孙子买,竟遭到了女儿的反对。他们说:“什么乱七八糟的,连正经书都学不过来,哪有时间让他们看童话?”  其实,我的儿女和不少家长一样,功利性太强,他们只相信考试的分数。为了
儿子今年5岁,平时也算聪明伶俐、嘴巴甜蜜。可有一个坏毛病,就是爱用耍赖来达到目的。常常弄得我们既尴尬又无奈,不知道怎么对付这个“无赖”小子。  上周末,我带他去超市选购日用品。刚一进超市大门,儿子就甩脱我的手,蹦跳着直奔玩具区,不一会儿,他就搂着一辆款式新颖的遥控跑车回来了:“妈妈,给我买!”我一看标签,258元!这小子,家里都一堆的车了,竟然还嚷嚷着要买价钱如此不菲的玩具车!  我敷衍他:“妈妈
在养育儿子的过程中,我发现只要是和儿子一起制定的规则,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而这样的“潜规则”一旦在孩子的身上潜移默化,许多良好的生活习惯就可以在不知不觉间养成。  有些家长总觉得,孩子就该听大人的话,很多事情不是孩子能作决定的,必须由大人监督管理才理所当然。这话不全错,可很多家长都或多或少忽视了一点,就是:如何和孩子一块商量,一起成长?  家长一味包办,或只是家长拥有说话权,孩子长大了就会渐
上期话题  涛涛3岁了,妈妈最近忽然发现孩子产生了“变坏”的苗头:偷东西、撒谎、说脏话、顶嘴、打人……种种不良行为接踵而来,妈妈在应接不暇之余,不免感到伤心气馁:为什么我家宝宝现在会变成这样?原先那个乖巧懂事的孩子去哪儿了?妈妈也曾强压内心的怒气,苦口婆心地耐心教育孩子;也曾令行禁止,严厉惩罚孩子的“叛逆行为”,可涛涛这次认错了,下次依然一而再再而三地犯错。妈妈该如何摸清涛涛“变坏”的原因呢?孩子
有些家长怕孩子学习不好,于是就花钱请家教,以为这样就可以万事大吉了,可实际结果往往并不像家长想的那么理想。  从实际情况来看,请家教也有不少问题,不少家长请家教的指导思想不对,有的图省事,把孩子推给家教,自己图个清静;有的是让家教把学校讲的课再重讲一遍,甚至还有的家教替孩子做作业,结果往往造成孩子的依赖性,养成不专心听讲的习惯;  有的是吃“夹生饭”,有的是吃“炒冷饭”,甚至还有的整天和家教玩,也